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語文八年級上冊第8課《三峽》教案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64W人 

知識與技能

語文八年級上冊第8課《三峽》教案範文

1.積累文言詞彙,疏通文義,感知課文內容。(重點)

2.掌握景物的特點和描寫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重難點)

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培養語感;自主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三峽的自然之美,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導入新課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着中華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爲之傾倒,爲之歌唱。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爲我們留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遊記散文,《三峽》就是其中的一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三峽畫卷中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疏通字詞

1.走近作者及作品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我國古代卓越的地理學家、散文家。出生於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職。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學,博覽羣書,涉獵天文地理等廣泛領域,所撰《水經注》是一部專門研究河流水道的書籍。《三峽》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寫長江三峽壯麗景色的遊記性散文。2

2.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3.學生自讀課文,借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酈(lì) 闕(quē) 溯(sù) (yǎn) 屬(zhǔ)

4.指名朗讀。

5.聽錄音,從整體把握課文。

6.教師點撥。

(1)通假字

略無闕處(“闕”同“缺”,空隙、缺口)

(2)一詞多義

①自:A.自三峽七百里中(於。這裏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A.沿溯阻絕(斷) B.絕 多生怪柏(極) C.哀轉久絕(消失)

7.翻譯課文。

目標導學二:理解課文,分析寫法

提問1:課文從哪兩個方面寫三峽的美?找出具體描寫三峽山和水的語句,分別做好記號。在描寫三峽山的語句中,找出關鍵字詞來說明三峽山的特點。

明確:山和水。寫山的關鍵字詞:連、無闕、重、疊、隱、蔽。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高峻美。

提問2: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三峽水的?每個季節的水有什麼特徵?

明確:順序:①季節順序:夏、春冬、秋;②根據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夏季 關鍵字詞:襄、阻絕、朝發暮到、乘奔御風 特點:水勢浩大、流速迅猛(層層鋪展)——奔放美;春冬 關鍵字詞:素、綠、清、影、清榮峻茂 特點:水退潭清、風景秀麗(動靜結合)——清幽美;秋季 關鍵字詞:寒、肅、悽、哀 特點:水枯氣寒、猿鳴淒涼(側面描寫)——悽婉美。

提問3:山,雄渾蒼涼,充滿陽剛之氣;水,浩蕩奔涌,蘊涵陰柔之美。我們面對平面的文字,眼前卻涌現出生動的畫面,這與作者寫景手法的高妙分不開。讓我們一同來探討課文寫景的方法,從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明確:寫“山”和“水”都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寫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絕”的寫實概括,又有“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形象誇張;寫春冬的“水”側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綠”“清”等。寫水不離山,寫山不離水,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 緊扣文本特點,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梳理。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爲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字詞、內容、情感打下了基礎。

不足之處 因花了不少時間在整理字詞上,導致課堂的教學任務過重,後面處理得較爲倉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