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成語故事

實用的成語故事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2.74W人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集合1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成語故事集合15篇

  成語故事 篇1

清朝康熙年間,盱眙縣知縣朱宏祥被提升爲閩浙總督。他到廣東不到半載,就使廣東全省利興弊除。

然而,在朱宏祥到廣東以前,這裏的往來商旅不知死了多少,但就是找不到兇手,一個個都成了無頭冤案。譬如:朱肇運主僕兩命盡喪;吳學伊主僕3命盡喪;謝俊卿男女5命盡喪。這些人的死,都是兇手將他們的肚子剖開,將石頭放進他們的肚子裏,然後沉入水底的。

據說,朱宏祥一到任,城隍認定他是清官,就前去告訴他上述兇殺案是老龍舡戶乾的。

朱宏祥聽到這一報告後,就到廣東東北老龍津這個地方去捉拿兇手,結果擒獲了50多名駕船人。經審訊,才知道他們是以舟渡商旅爲名,誆客人登上他們的船,再通過放蒙藥或燒悶香使客人昏迷,然後下手將客人剖腹納石,沉入水底。這些船戶結幫爲害,致使這個地方社會極端黑暗。

暗無天日的意思是:形容在反動勢力統治下社會的黑暗。

  成語故事 篇2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陶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勇敢,曾與後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裏,有一次因爲泄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將軍劉胤。事後,還大膽僞造詔書,誣諂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後宰相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後,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採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

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了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後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爲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將見大勢已去,將他逮捕後開城門投降。陶侃終於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成語故事 篇3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裏學雞叫,然後把剛剛入睡的長工們喊起來下地幹活。日子一長,長工們對雞叫得這樣早產生了懷疑。小長工小寶爲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裏,他獨自躲在大車後邊觀察院內動靜,不一會兒,只見周扒皮悄悄來到雞窩跟前,伸長脖子學雞叫,隨後又用棍子捅雞窩,直到公雞都叫了起來,他才離開。

小寶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長工們,大家非常氣憤,都到地裏睡覺去了。天亮後,周扒皮到地裏一看,長工們都在睡覺,他舉起棍子又罵又打。長工們不甘心受壓迫,他們想了個對付周扒皮的辦法:當天夜裏,正當周扒皮在雞窩跟前學雞叫的時候,躲在暗處的小寶喊了聲:“捉賊!”早已準備好的長工們紛紛跑來,對着周扒皮一陣亂打。地主婆聞聲趕來,說明被打的是老東家,大家這才住手,並故意表現出驚訝的樣子。

地主婆無可奈何地扶着狼狽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裏去,長工們見狀都高興得笑起來。

  成語故事 篇4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他的叔叔趙王司馬倫野心很大,他趁晉惠帝司馬衷剛即位,國家還不夠穩定的時候,就和手下一起計劃一項陰謀,篡奪了王位。

司馬倫在當上皇帝后,竟然胡亂封官,讓他自己的親戚朋友、甚至是家裏的僕人和差役,都當了大官或是成爲他的近侍官員。當時的近侍官員都使用珍貴的貂尾作爲帽子的妝飾,可是司馬倫封的官員實在太多了,找不出那麼多的貂尾,只好用相似的狗尾代替。

因爲司馬倫濫封的官員實在太多了,而這些官員既沒有真才實學,又不爲人民辦事,碉知道欺壓百姓,胡作非爲,令老百姓感到非常痛恨,就編了諺語諷刺他們:“貂不足,狗尾續。”

  成語故事 篇5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一個詩人《題李白墓》。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死後名傳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經過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內心感受。而他們這種行爲只能是附庸風雅,“魯班門前班門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爲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爲,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成語故事 篇6

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孔子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子,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卻站在旁邊。孔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問道:你爲什麼不和他們玩?

那個小孩答道: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意和他們玩。有什麼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問他爲什麼不避讓車子,他說: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聽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孔子聽後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說出如此有道理的話,實在是了不起。那孩子又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以跟母馬行走了……這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子讚歎道: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得呀!

後生可畏:讚揚少年聰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也!

  成語故事 篇7

從前大禹治水時堵塞洪道,疏通長江黃河並使四夷九州溝通起來,整治的大河三百條,分支河道三千條,水渠溪流不可計數。大禹親自擡筐揮鏟,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禹是大聖賢,仍親自爲天下事務如此操勞。

相傳在堯的時代,中國有大川三百條,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處都是,一旦發生大水,江河橫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後來大禹擔起了治河的重任,他親自拿着治水的工具,和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因爲太勞累,以至腿上無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暴雨中,頭髮被強風給吹動着,每天頂着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莊子·天下》記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因此,要讓後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飾,日夜不停地操勞,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爲準則。並且還說:“不這樣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張,也就不配稱作墨家。”

後來“櫛風沐雨”就被用來比喻行程非常辛苦,在外奔走,極爲辛勞。亦可作“沐雨櫛風”。

  成語故事 篇8

相傳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爲遠來到我們魏國,一定是給我的國家帶來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如果君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說怎樣有利於自身,這樣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麼就危險了。”接着孟子說道:“在能出動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二等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

大國的大夫能從萬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千輛,二等國家的大夫能從千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百輛。這些大夫的產業不能說不多了,但是,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揚私利了。”梁惠王聽了之後很受觸動,焦急地問:“那先生以爲該怎麼辦呢?”

孟子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他的雙親,也沒有講義的人會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講仁義就夠了,何必再講利呢?”

  成語故事 篇9

從前,有個人帶着一把寶劍坐船。船纔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裏去了。

怎麼辦呢?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着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裏下去找就行啦!”

划船的人說:“你的劍掉進了水裏,劍又不會跟着船走,怎麼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伕的話,於是,船伕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裏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麼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裏,現在船走了這麼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舟”是“船”,“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刻舟求劍。

  成語故事 篇10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但是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但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樣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光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

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故事 篇11

相傳四千多年前,正是歷史上的夏朝;當時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有一次,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啓前去抵抗,結果伯啓打敗了,部下們很不甘心,就一致的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啓說:“不必再戰了。我的兵馬、地盤都不小,結果還吃了敗戰,可見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緣故。所以我得先檢討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從此,伯啓發憤圖強,每天天剛亮就起來工作,生活簡樸,愛惜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這樣經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來侵犯,反而心甘情願的降服歸順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點,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這種態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能夠這麼做的人,我們就說他能“反求諸己”。

雖然,這只是短短的四個字,但是,它卻可以做爲我們修養上的金科玉律,不僅我們可用它來反省自己,也可以用它來勸勉別人,對於我們自己的做人處事,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成語故事 篇12

漢末,曹操的兒子曹丕廢去漢獻帝,改國號爲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這時,佔據四川一帶的劉備,也宣告登基,即歷史上所稱蜀漢的“先主”。劉備以諸葛亮爲丞相,定都成都。於是,連同江南(江東)的東吳,就正式出現了魏、蜀、吳三國的局面。(參看“三顧茅廬”)

不久,劉備去世,劉備的兒子劉禪襲位爲“後主”。諸葛亮繼續任丞相,並受封爲“武鄉侯”,蜀國一切軍政大權,都握在他手裏,由他裁決。諸葛亮是一貫主張聯吳伐魏的,這時他仍然一面和東吳結好,一面南征孟獲,平定南中諸郡,以消除後顧之憂,然後充實軍備,練兵習武,積極準備北伐魏國。出兵的時候,曾上表後主,力勸聽信忠言,任用賢臣,這就是後來流傳的《前出師表》。可是這次北伐,沒有完成,就暫時退兵回蜀。過了一些時候,諸葛亮又發動了第二次北伐,當時蜀國臣子官員中,頗有反對興師伐魏的,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當時局勢,說明蜀漢與曹魏勢不兩立,必須北伐。這就是後來和《前出師表》同樣流傳的《後出師表》。

諸葛亮的前後兩次出師表,所表現的忠貞氣節,使文章被人千古傳頌。

  成語故事 篇13

北宋時著名的學者程顥,世稱明道先生。他從小聰明青年時代在西京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他的弟弟程頤也是著名的學者,經常講學,人們稱他們爲“二程”。後來,他們的學說被朱熹繼承和發展,人們稱他們爲“程朱學派”。程頤十六七歲的時候,非常喜愛打獵。後來他集中心思研究學問,便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說:“打獵的愛好我今後沒有啦!”

有個名叫周茂叔的朋友聽到了這話,特地去對程顥說:“你說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說得那麼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說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程顥對周茂叔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周茂叔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後得到了驗證。一次程顥外出歸來。在田野裏見人打獵,頓時想起了打獵的樂趣,高興得手癢起來。但他忽然回憶起周茂叔說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慾望,徑自走回家去。

  成語故事 篇14

齊桓公小白、晉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時先後稱霸,統領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幾百年後,戰國時的齊宣王田闢強也想稱霸。

齊宣王對孟子說:“您能把有關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蹟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答道:“對不起,我們孔夫子的門徒向來不講霸主的事。我們只講王道,用道德的力量來統一天下。”

齊宣王問道:“那要有怎樣的道德才能統一天下呢?”

孟子說:“我聽說,有一次新鍾鑄成,準備殺牛祭鍾,您看見好好一頭牛,無罪而被殺,心中感到不忍。憑您這種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統一天下。問題不在於您能不能,而在於您幹不幹罷了!比方有人說:‘我的力氣能舉重三千斤,但舉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鳥獸毫毛那樣細微的東西,卻看不見滿車的木柴。’您相信這種話嗎?”

齊宣王說:“當然不相信!”

孟子緊接着說:“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來對待動物,卻不能用來愛護老百姓,這也同樣難於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夠安居樂業,是您根本不去關心的緣故。顯然,這都是干與不幹的問題,而不是能與不能的問題。您問能不能行王道、統一天下,問題也是如此,是不去幹,而不是不能幹!”

  成語故事 篇15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十分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資料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衆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裏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寫好後,他覺得十分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爲這首詩的意味未盡。於是,他經過反覆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爲: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因爲他認爲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爲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十分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爲自我的一字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