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集部文選

可敬的老師作文選

本文已影響 3.4W人 

張宜亞老師,今年55歲。他195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至今從事中學外語教學已32個年頭了。他1958年暑期調入我校工作。雖然只4個年頭,但人們一提起他,都異口同聲地說,他是一位平凡而可敬的好教師。現將其主要事蹟簡述如下:

可敬的老師作文選

一、付全部精力於教育事業

人們常說教師是耕耘者,要耕耘必須付出勞動。張宜亞老師,除教兩個班的高中英語課外,一直擔任教研組長,還兼任班主任。他每天早晨都是六點多鐘到校,指導學生晨讀,進行外語聽力訓練,每天晚上給學生補課輔導,學生離校後他才又坐下來備課,批改作業,整理資料。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12點以後才能休息。他還經常輔導本校以及一些兄弟學校的青年教師,替有病、有事的同志代課,替請假的班主任臨時帶班。

一次深夜從學校回家摔傷了腿,腳腫得穿不上襪子,第二天他拄着柺杖上講臺。一次他肚子痛得一夜都沒有能入睡。第二天早晨不能進食,他仍然捂着肚子堅持講完了兩節課。一次他因事出差,晚上十一點鐘才下火車,一個人步行三十多裏,到第二天凌晨三點多到家。天一亮他又照常上班了。 一次西安來電,他年逾八旬的老母病重,他利用兩天往返太原——西安(包括星期天),託咐妹妹照顧老母后及時趕回太原,不進家門,先到學校進教室上課。他多次生病、尿血、眼睛出血,可從未請過一次假。對他來說,沒有星期天、節假日,就連中午休息時間,不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就是找學生談話。娛樂場所,從看不到他的身影,就連平時工會發的電影票,他每次都送給了別的同志,三年來未看過一次電影,用他的話說,是捨不得那兩個小時。假期,省市多次組織優秀教師去北戴河等地療養,他不是推讓,就是早早提前返校給學生補課輔導。

他在校內校外多做了工作也從不計較報酬,他在一個學期內無償帶課130多節。他把整個身心都交給了學生,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由於他長期勞累和精神緊張,使他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經常徹夜不眠,食慾不振,他一米七五的身高,可體重還不到九十市斤。當同志們勸他注意保重身體時,他總是滿懷深情地說:“我要把過去丟失的時間補回來,在有生之年爲社會多做點實事”。

二、盡全部心血於教學探討

張宜亞老師,多年在東北的重點中學從教,積累了豐富的優等生教學經驗,調到我校後,由於我們是一所普通中學,招入學生是經過省重點和市重點學校擇優後的學生,特別是外語課的基礎更差一些。他現在帶的高三年級兩個班,八六年入學時,外語成績最好的一個女同學,纔有57分。針對這種狀況,他及時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新探討。開始上課,學生聽不懂簡單的英語課堂用語。學生要求他用漢語講,他對學生們說:“你們聽不懂,說明過去聽得少,聽力訓練不夠,今後要多聽”。他做了個總體規劃,開設了預習課和口語課,並增加了聽力訓練,他要求學生每天早晨提前15分鐘到校,聽英語錄音。一個學生深情地說:“張老師三年來讓我們多聽了1200多個小時英語”。他還要求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每天晚上跟省電臺學《新概念》。並定期檢查收聽筆記。爲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他把學生分成若干英語小組,開展以課文爲依據的一些限制性的會話活動。他把學生“開口”說話作爲突破口,口語課上,他讓學生們用問答、複述、講故事等形式鞏固所學課文,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想盡一切辦法爲學生創造英語環境,他還向學校建議,每天下午第二節課後,利用廣播進行十分鐘的.英語廣播,播音員由他班的三個學生擔任。 爲了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他在班上開展了“馬拉松背誦崗”,用象徵性手法,把十課書比作百公里,列出表貼在牆上,用紅紙剪成小人,代替學生,學生給組長背誦,組長給科代表背誦,科代表再給老師背誦。老師還要隨時抽查。於是大家便爭先到組長那裏背課文。有些基礎特別差的學生,張老師爲了照顧他們的自尊心,不願讓他們的“小紅人”落得太遠,只要他們下功夫了,能把課文讀下來“小紅人”也就往前跑幾步。

他還結合實際,對測試方法進行了改革,他把期末考試一次評分改爲和平時各科訓練相結合的考查方法;把單純的筆試考覈改爲聽力、口語能力等雙基情況的綜合測試;把只注意分數的傾向改爲注意基本功訓練,這使學生始終保持着較好的學習熱情,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使學生的及格率由原來的20%左右迅速提高到83%以上。最主要的是學生懂得了學習,在普通中學的外語教學上,張老師初步摸索出一條新路。他傾注於教學探討,寫出了一本本聯繫學生實際的教案,今年四月被市教委評爲優秀教案。最近他所帶的班參加太原市畢業會考,合格率達96.8%,外語合格率93.5%。

三、鞠全部熱情於學生成長

張宜亞老師懂得“教育”的真正含義。他說:“作爲一個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有的學生不懂得做人,腦子裏沒有是非標準,要幫助這些學生在學校受到名符其實的教育。他尊重學生,對學生從不挖苦、諷刺。學生遲到了,他問學生是否自己在家裏出了事;作業沒有按時完成,他問學生是否沒有懂。他懂得要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必須尊重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克服自卑感,只有自尊才能談得上自強。他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經常向其他帶課教師詢問他班學生的情況,研究對一般與個別學生的教育措施。他每天都要把各科授課情況,作業情況詳細問津,密切配合。他還重視與社會和家庭的聯繫,每學期都要和每個學生家長聯繫兩次,部分特殊學生一學期內最多的達15至20次,唯恐教育上出現失誤,學生在學校有病他就拿自己的錢送他們上醫院,給學生買藥,有的學生因故吃不上早飯,他就給買好乾糧。學生犯錯誤,他就耐心開導,學生把班集體的錢丟了,他用工資補上??。家長們在座談會上說:“張老師愛學生勝過了我們家長。”

一次張老師感冒發燒,嗓子疼得說不出話來,學校讓他休息,他不願耽誤學生的課,事先讓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和他一起備課,然後,請一位同學主講,他在黑板上寫,課上得很成功,教室裏靜極了,每個學生都全神貫注地盯着黑板,他們被老師的行爲感動了。當第二天張老師再走進教室的時候,講桌上放着一杯藥茶、兩包藥。這是幾個淘氣包乾的。這時張老師打心裏高興,學生懂得理解人,關心人了。由於張老師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使一個剛入學時連上課都有說有笑,有睡覺的班,竟在晚自習停電的情況下,同學們都要點上蠟,堅持自習,班內很快學習進取的氣氛。

初三年級的學生要參加市英語單詞競賽,張老師想讓他班上的學生去幫助記單詞,年輕老師們說:“現在的學生可自私了,他們根本不願幫助別人”。張老師說:“不可能,這要看你的話怎麼說”。他對學生講,初三同學是代表咱們學校去參加這個活動,咱們應該對弟弟妹妹們盡一份力量,他們現在有困難,我們熱愛集體應該去表現在關心幫助同學上,張老師這麼一說,學生可高興了。有個學生因爲太淘氣,學習也不好,張老師沒有讓他去,可他見別人幫助初三同學記單詞,就主動去了。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張老師常說:“我最不贊成老師是監工”。冬天,課間操時間學生跑步,(其他老師只是偶爾抽查一下)張老師每天跟學生跑。剛下過雪,地上滑,許多學生害怕摔倒,不想跑,張老師還堅持跑。做廣播操,第八節跳躍運動,學生們懶得往起跳,張老師卻站到了隊列前,帶頭跳。

他在學生面前是個絕對立得起來的好老師,學生們崇拜他,因爲他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他嚴於律己,學生們都爲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工作精神所感染,對他的感情很深。他愛學生,學生也更信任他,有什麼話都敢和他講,有的學生由於早戀,弄得心神不安,能主動地找張老師談,請求幫助。一個夏天,發現有人在初中教室門口撒尿,誰都不知道是誰,後來還是這位同學在和張老師談話中主動地坦白出來,承認了錯誤,學生的心受到了師愛的甘露滋潤。

1987年7月13日,《山西教育》在頭版頭條上以“一個靈魂雕塑者的精誠——記太原市第十一中學外語教師張宜亞”爲題報道了他的部分事蹟,他付出的辛勞受到了黨和人民的尊重,多次受到了省市各級政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先後兩次評爲省優秀教師,四次受到市級表彰和獎勵(獲市優秀知識分子,市優秀教師,市勞動模範等稱號)。1988年市勞動競賽委員會給記特等功一次。自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連續八次獲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一次評爲“端正黨風模範”。

他在向黨組織的彙報中寫道:“我個人永遠是微不足道的,我付出的極少,得到的卻很多,我沒有太多的奢望,我只希望加倍珍惜我這有限的時光,腳踏實地做一個普通人民教師、一個普通共產黨員該做的一點工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