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五年級作文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八篇

本文已影響 1.56W人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八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奶奶一早就準備好燒烤的東西了,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今天我們全家自駕遊,順便燒烤!

我大喊一聲:“去鶴壁旅遊!”因爲那裏有淇河,風景優美,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中午太陽高照,我們終於到達了淇河。爸爸首先把車開到淺灘的河邊,河水非常清澈,河底有許多鵝卵石,如果不穿鞋子,會很硌腳。河水淺的地方沒過腳腕,深的地方可達我的膝上。

我們全家跳進水裏開始洗車,我洗車的時候總感覺少了什麼,我叫了聲:“爺爺!”可是沒有什麼答應,我向遠處望去,好啊!爺爺竟然偷偷溜到河對岸去釣魚了。我們把髒兮兮的車上的污泥全部都給洗掉了,可是我洗車灰塵都到我腳裏了,真難受啊!

我們洗完車爸爸說去找一個人少的河邊去燒烤,這一路一走就是一個小時,在山裏繞來繞去,不知什麼時候我就睡着了。我醒來後,發現還在繞圈,過了一會,就繞回到原來的地方。爺爺說:“就在這燒烤吧!”我說:“好呀!”

大傢伙烤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帶鹽,我心裏想之放孜然的羊肉串一定很好吃,我嚐了一口,真的很好吃,我一下子連吃了好幾串。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到村裏買鹽回來了,還順便又買了包調料。我們吃飽之後,在河裏玩了一會,我在哪裏撿石頭,可是石頭在半路都掉了,最後一個忘在了燒烤的地方,但我心滿意足。就這樣我們開開心心的回了濮陽!

這是我拍的照片,由於玩的太投入,照片沒有拍幾張,但是你們要好好看一下哦!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每到端午節,吃糉子、插艾草是我們奉化人必不可少的習俗。我知道我知道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可爲什麼要插艾草呢?大人們都說艾草是用來祛瘟辟邪的,而我也知道艾草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驅蚊蟲,還能令人保持神清氣爽。我不想停留於表面,越是搞不懂我越想知道。我是個愛刨根的孩子,知道艾草的`由來,於是我便去問爺爺,爺爺將艾草故事的來龍去脈講的一清二楚。

傳說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老神仙來到人間打探民風,因爲那時候人們不愁吃,不愁穿,無憂無慮的生活着。老神仙來到了人間,變成了一個衣衫破爛、可憐巴巴的老乞丐。他右手拄着木棒,左手拿着一個破碗,來到一戶普普通通的農戶門前。家中有位大嫂正在餵豬,豬吃的不是糠皮,而是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裏,他不露聲色,將破碗伸了過去,在農婦眼前晃了晃,哀求道:“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經三天沒吃飯了,你施捨點東西給我吃吃吧!”大嫂瞪了老神仙一眼,說:“去去去,臭乞丐,給你吃還不如給豬吃!豬吃了還長肉呢!”老神仙哀求道:“仁慈的大嫂,不給飯吃,給一點水喝喝吧!”大嫂聽了,順手將牆上掛的被蟲蛀掉的破木勺拿了下來,扔給老神仙,兇巴巴地說:“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這東西怎麼能舀水呢?老神仙生氣了,用袖子往牆上一拂,牆上立刻出現了十個又大又顯眼的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內死光。化作一縷青煙,升到空中,那女人嚇得臉色白裏透青,好久才反應過來,知道自己闖下了滔天大禍。

第二天,老神仙駕着雲朵,手中拿着瘟藥,正要向村裏撒瘟藥,忽然看見一個婦女一隻手裏抱着一個五六歲的大兒子,另一隻手裏攙着一個兩三歲的小兒子在匆忙趕路。老神仙感到困惑,怎麼大的抱,小的牽!於是又變成了一個老頭,倒在路發出一聲聲的呻吟,女人的看見了忙問,“老人家,你怎麼啦?”“我腳被樹枝戳了一個洞。”那女的一看,老頭腳上到處是血,將手中的孩子一放,隨手在路旁的草叢中摘了摘了幾片艾草葉,放到老人的傷口上,沒過多久,血就止住了。老人問了:“你走得這麼急,上哪兒去呀?”那婦女說:“我村裏有個大嫂,脾氣不好,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生氣了,說三日之內,讓我們全村人染上瘟病死光,我們急着去逃命。”她邊說邊將老人攙扶起來,說:“老人家,你也同我們一起去逃命吧!”“那你爲何不抱小的走呢?”“老人家,不瞞您說,這大兒子是我丈夫和他前妻生的。現在我丈夫死了,我要將他們的命根子留下來,好好照看纔是。”“噢!”老神仙聽了一愣,心想,自己差一點兒就辦錯了事!天下還是好人佔多數,壞人畢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說:“你們大可不必擔心,也不用逃命了,這艾草是防瘟的,只要將它插在房頂上,就不會得瘟病死去了。”說完,便跳上雲朵,用拂塵將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裏。一到村子,女人就到處找艾草,又將這消息傳遍了全村。後來,老神仙雖然在天上投了瘟藥,但因人間處處都有艾草,所以也就都沒事了。

從此,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同時我們也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有了新的理解。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吵死我了,“ 嘉楠起牀啦!”媽媽叫道,我問:“怎麼了,幹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麼,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後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糉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 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麼那麼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爲了不讓他的屍體被魚蛟蝦蟹吃掉,就包了很多糉子投到江裏,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屍體。

每年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包很多糉子。我們家每次都包幾十個,裏面只有二、三個是我包的。但是,我包的也不是最少,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爸爸一個不包,我雖然只包了二、三個,但是跟他比起來也不少了。

糉子的餡有很多種,比如說蜜棗、臘肉、蛋黃、豆沙......我比較喜歡吃豆沙和蛋黃餡的,因爲真的很美味。

你喜歡什麼節日?端午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快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隨着夏季的熱風,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在遠古時期屈原對楚懷王忠心耿耿,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鑲王因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最後,自沉汨羅江。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所以,將飯糰用葉子包起來扔進江裏,演變成今日的吃糉子;百姓們還帶着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尋找,打撈他的屍體,變成裏現在的划龍舟比賽。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綁五彩繩,插艾草,喝雄黃酒……而我,最喜歡吃糉子這個習俗了。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媽媽總會用糯米包我最喜歡的糉子。媽媽先用兩片糉葉捲成一個漏勺形狀,再放一些糯米進去,因爲我喜歡吃蜜棗糉子,所以,叫媽媽放進去一顆蜜棗在中間,然後,再用糯米蓋上,最後,在用糉葉的另一端封口,然後,用繩子綁好。好啦,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現在,只需要放進鍋裏煮一會兒就好了。可是,看着容易做着難,在媽媽手中那麼聽話的糉葉和糯米在我手中忽然就變的不聽話了。我無論怎麼卷都卷不成漏勺那種形狀,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捲了一個漏勺,開始放米了,本以爲會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卻那麼難。要不就是米從下面漏了,要不就是米放多了罩不住,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包了一個似糉非糉的糉子。當最後吃着自己的勝利品時,心裏那才叫一個開心。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下去。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說,它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

儘管中國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爲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可是經過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們選擇五月初五那天作爲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爲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着大石頭跳下汩羅江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當時的人們划着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爲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就把竹筒裏的米撒在水裏。他們認爲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後來這種活動變成盛着米飯的竹筒,到現在演化成糉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這種風俗漸漸地在各地流傳開了。

在流傳的過程中,活動的內容也不斷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習俗也有所差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的故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了。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爲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糉子包好後,慢火煮一下午。糉子煮好後,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糉子的清香,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後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線。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五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爲民族的和諧,爲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