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五年級作文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彙編9篇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彙編9篇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1

我喜歡看書,但是我從沒了解過書是怎麼印成的。於是。我抱着這個問題,來到了杭州博物館一探究竟。

走進博物館,沿着扶梯走上四樓,在那裏我瞭解到了印刷的發展。中國古代,在印刷術發明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但題,一個個字的抄寫實在麻煩的很,一部書如果要製成一百部,就朷抄上一百次。如果遇到卷帙浩繁的著作,就得要抄寫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抄寫時還會有抄錯抄漏的可能,這樣對於文化的傳播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這爲印刷術的發明提出了客觀要求。印刻和石刻的長期使用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經驗性的啓示。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不過一般印章字很少。石刻是印章的擴大。秦國的十個石鼓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石刻。後來,有人把整本書刻在石頭上,作爲古代讀書人的讀本。公元四世紀左右的晉代,發明了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用事先浸溼的堅韌薄紙鋪在石碑上,輕輕拍打,使紙透入石碑縫隙處。待紙幹後,刷墨於紙上,然後把紙揭下。就成爲黑墨白字的拓本了。這是一種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寫文字的複製方法。正是在這些條件下,雕版印刷發明了。我看完簡介後,決定親手實踐一下,我把墨刷到模版上,用紙蓋上去輕輕的刷,然後拿起來。咦?怎麼糊了?沒關係,再來一次。我再重複了一遍,這次我更加控制好力度,終於成功了!我拿起它,愛不釋手。

這次活動很有趣,即豐富了我的知識,以讓我體會到了親手實踐的快樂,真希望這一天還沒過完。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早起來,我就盼望時間快點過,因爲晚上在我們鄉的`祠堂裏有燃放煙花慶元宵活動。

祠堂前,人頭躥動,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擠到一個看禮花的有利地勢。

這時,只聽“嗖”的一聲,一個紫色的大禮花直衝雲霄。緊接着,許多色彩繽紛的禮花飛上天空。瑰麗無比,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傘;有的像串串雨絲;還有的像盞盞小燈籠被點燃。看!一個大瀑布從天而降,真有“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

元宵節讓我感到很快樂。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3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爲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着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春節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裏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爲包糖了……

過春節爲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4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參加了焦作日報校園記者工作中心組織的,走進科霖達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活動。

一大早,我就興奮地催促着爸爸。因爲上學期,我已經參加過走進科霖達學國學活動,有了很大收穫。百善孝爲先。回到家後,我意識到我應該學會快樂學習,學着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聽說再次舉行這樣的活動,我開心極了。

到了現場我才知道,這次活動的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孝道文化。從吳一孝老師講解的《孝道》中,我知道我做的還不夠好,應該更加尊重我們家裏的每一位老人以及父母。當行拜師禮時,我懷着真誠的心面對老師。這簡單的一鞠躬,讓我想到學校裏辛勤的老師。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回到家,我與媽媽溝通、交流今天所學的知識。我滔滔不絕的樣子讓媽媽吃驚,她誇我真的是長大了。

活動結束了,吳一孝老師講的那些關於孝道的故事依然牢記在我心裏,我會努力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

有一年我們回去過年,剛出車站,就已經聽到那噼哩啪啦的聲音,哦!原來是脾氣火爆的炮竹大哥呀!我趕快跑回我親愛的家鄉,啊!多麼有過年的味道呀!有時就連女孩子也忍不住放一個鞭炮。

最有意思的是那活躍的老太太們,甩着紅綢子,扭秧歌,就連老爺爺們來敲鑼打鼓伴奏,旁邊的小寶貝們也在搖搖車裏學老太太們扭秧歌,真惹人喜愛呀!

街上一派過年的氣息。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6

同學們,你們吃過“羊”嗎?我這裏說的“羊”可不是我們平常吃的羊肉。我說的“羊”是用面做的像羊似的饅頭,吃“羊”是我們家鄉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

在我們家鄉,每年新小麥收穫以後,剛當媽媽的女人要準備些饅頭和一些禮物回孃家,這叫做看“羊”。過些日子,姥姥會帶一些大小不同的“羊”去看外孫,這俗稱送“羊”。現在,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再送饅“羊”了,而是去麪包房定做些麪包“羊”。“羊”送到外孫家後,要把回頭“羊”讓姥姥帶回去,這意味着明年讓姥姥繼續送“羊”。

送羊一般送三年或五年,有的一直送到外孫結婚爲止。

我小時候,姥姥一直給我送了三年“羊”,那些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羊吃起來味道好極了!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直流口水呢!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7

提到傳統文化,我就會想到包餃子,裹糉子,賽龍舟,看京戲,吃月餅。但我最喜歡裹糉子,因爲它會讓我回憶起和家人團聚的時光。

每逢暑假,我和媽媽、姐姐就會坐火車來到魚米之鄉——江蘇,去往我心心念唸的奶奶家。我們懷着無比期待的心情走在熟悉的街道,到處都能聽到、看到賣糉子的人在高聲呼喊:“賣糉子了,賣糉子了,五元兩個,又便宜又好吃。”不管他們喊的有多激情,我還是覺得,爺爺奶奶包得糉子纔是最好吃的糉子。

剛走到拐角處,我就看到奶奶拿着熱乎乎的糉子在門口等候着我們的到來,我和姐姐飛奔着撲向奶奶,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抱她,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快進屋裏,糉子已經涼了,我們一起來包吧!”奶奶邊說邊拉着我們進了屋。只看奶奶慢慢地把昨天剛摘的糉葉放在接好的溫水裏,手一次、兩次、三次地……打着糉葉,奶奶邊打邊笑眯眯地說:“在盆裏拿出三四片糉葉。”爺爺把糯米、花生、肉和大棗放在四個盆裏,奶奶順手一握一個圓乎乎的糉子就形成了。我驚呼到:“爺爺奶奶,你們兩個配合的真是天衣無縫!”奶奶耐心地看着我:“先在盆裏拿出三四片的糉葉,再捋成一條直線,把它們折成立體三角形,想吃什麼,自己向裏面盛一點自己想吃的東西就好了。”我好奇地看向媽媽、姐姐,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她們都做出來一個個精緻的糉子了。而我卻把立體做成了扁形,她們哈哈大笑。雖然我做的不好,但家人都不停地鼓勵我,讓我原本低落的心情一下子變得高興起來。這有趣的裹糉子可真是讓我的心情一波三折啊!

我們的傳統文化可真是不少呢!我還是最喜歡裹糉子,因爲它能使我感受到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我愛我身邊的傳統文化,更愛和家人一起享受這些美好的時刻。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8

中國傳統文化有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划船吃糉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節日。

那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元宵節的故事吧。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爲“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如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9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爲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