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54篇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54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喝雄黃酒,看龍舟比賽,用艾草洗澡……

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奶奶教我做糉子。我們先準備糯米、素油、蜜棗、糉葉糉繩,把糉葉糉繩放鍋裏煮開,取出後將糉葉剪去兩頭。我想:這鍋這麼燙,要用什麼方法把糉葉取出來呢?我想了許久,終於想到了。我拿起筷子,用筷子把糉葉取了出來,奶奶在一旁直誇我機靈。接着,我們把糯米洗乾淨,再加些水浸泡,過一會兒再攪拌幾次,糯米似乎是一股力量磁力緊緊吸着,攪拌起來必須咬緊牙關,還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攪拌了起來,然後在糯米中加入素油,蜜棗,最後,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我取出糉葉後,奶奶說要把光面朝裏,我很納悶:哪面是光面呢?算了,隨便點。於是,直接包了起來,奶奶看到了說:“孫子啊,你怎麼包反了?”說完,她讓我對比兩面,一摸,我就馬上認出光滑面。奶奶教我把糉葉折成漏斗的形狀,再把糯米放入漏斗裏,放完第一勺米後按壓一下,這樣包出來的糉子有棱有角。緊接着拿糉繩把糉子緊緊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我把糉繩緊緊一拉,裏面的東西從縫中噴了出來,把我變成了小花臉。於是,我又重包了一次。糉子終於做好了。

要開始煮糉子啦,奶奶把所有糉子放入高壓鍋,高度不能超過三分之。煮上一小時後,我聽到了高壓鍋那“吱吱吱”的聲音,一股股糉香飄入我的鼻腔。

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美滋滋的',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人們還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可以看賽龍舟、包糉子。

端午節那天,媽媽和奶奶在包糉子,我在一旁看。

首先,我覺得挺好玩的,就把媽媽和奶奶包糉子看成一次比賽。媽媽先把糉葉捲成一個三角形,再把糯米放進去,又把一些豬肉、花生、綠豆等食物放進去,最後又用糯米把糉子填滿。而奶奶在一邊偷偷地瞄着媽媽,有時還向她發問呢!

說時遲,那時快,媽媽已做好八隻糉子,奶奶只做了兩隻糉子。我便宣佈:“這次比賽媽媽贏了,奶奶輸了,奶奶,要加油啊!”奶奶說:“嗯,知道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奶奶問。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楚王重用他,可奸臣嫉妒他的才能,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懷王死後,屈原被放逐到長江以南,他見自己的國家日益衰敗,就抱石跳進汨羅江自盡,以死相諫,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日。”奶奶說。我終於知道端午節的由來。

這天,我收穫很大,不但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還體驗到了包糉子的樂趣。

這個端午節在我和大姨的堅持下,我們全家決定:自己動手包糉子。姥姥提前把材料準備好了。

週五,吃過晚飯,我們就開始包糉子啦!姥姥準備的材料是:兩盆江米、兩包豆沙醬、一小盆棗和300片糉子葉。首先,我和大姨把糉子葉洗好、蒸好,再把兩包豆沙醬擠到碗裏,再把棗泡好,又把江米拿到桌子上,準備好了。

包糉子正式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包糉子,有人包棗的`,有人包白米的,還有人包豆沙的,一共包了兩大盆。

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姥姥還煮了五香茶葉蛋。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趣。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端午節當然要吃糉子。爲了迎接這個我國的傳統節日,學校組織我們自己動手學習包糉子。

進了北樓,師傅先讓我們帶上帽子和口罩。然後我按照老師事先教的方法開始包糉子。先將糉子葉捲成漏斗狀,然後在底部放個紅棗,緊接着放一層江米沒過紅棗,一直重複這個步驟,直到將漏斗填滿。接下來把前面的糉子葉捏個角,把後面的葉子包住,這個步驟我就失誤了很多次,好容易完成了,最後用細繩將包好的糉子繫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一聽到這首兒歌。就馬上想到了端午節。

賽龍舟,是紀念屈原而來的,公園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就投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後,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到江邊憑弔,則漁夫划起船隻,在江上打撈他的身體。有一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人們紛紛見狀,拿出食物往江裏投,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黃酒到倒進江裏,說用藥米勒魚蝦,以免傷害屈原。後來人們用糉葉包飯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除了賽龍舟這個傳統節目,還要插艾枝、吃糉子呢!每當端午節這天,在山裏的居民就要上山找艾枝,在門上插時爲了給這個家平安、幸福、美滿。還可以辟邪,帶在身上能放蛇咬。

端午節前幾天,爸爸就在家包糉子了,只見爸爸拿出一個大糉葉折成一個角,再把準備好的糯米放進去,爲了出味,一下子放了三個蜜棗,好幾個葡萄乾,又蓋上糯米,然後用糉葉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的。看着爸爸包好一個個肥胖胖的`糉子,饞得我直流口水。

端午節既能看龍舟,也能吃好吃的糉子。而現在,人們還利用端午節去孝敬父母,已經成爲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我真喜歡端午節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節是跟隨爸爸媽媽回湖北爺爺家過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陣“沙沙”的響聲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發現,父親正在打掃庭院呢。我不解地問道:“爸爸,院裏也不算髒啊,爲什麼要一大早就起來掃除啊?”

父親用手背抹了抹額頭,道:“今天可是端午節,自然要把家裏邊邊角角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了!今天是端午節嘛。“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覺得有些無趣,就出去找在門外的爺爺去了。咦,爺爺人呢?“我在這兒!”一句話慢悠悠地從頭上飄下來。我仰頭一望,只見爺爺正騎着扶梯在大門頂上掛一株綠色的植物呢。“爺爺,您這掛的是什麼呀?”我指着那顆植物問道。“這是端午節習俗,大院門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體健康。”爺爺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嗎,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其貌不揚的植物,似乎還聞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過來,奶奶給你戴香囊!”遠遠地傳來奶奶呼叫我小名的聲音。我一溜煙跑向奶奶那兒,興沖沖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呀?”“沒錯。”奶奶笑着把一個顏色鮮豔的小布袋用繩子穿了起來,掛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囑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開飯啦!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餐桌,定睛一看,嗯,這是什麼?只見一個個青皮的三角形食物擺在飯桌中央。“這是糉子,是紀念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食物,你回頭上網查個究竟哈。”媽媽解釋道,“吃糉子也是端午節習俗,你嚐嚐,可香了。”我剝開糉子咬了一口,一股糯米的清香充斥在口腔之中,雖然感覺不太好吃,但還是令我回味無窮…

我愛爺爺家鄉的端午節,更愛那兒習俗背後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歷史傳承味道!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里,端午節具有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傳說吃糉子的習俗是這樣來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因爲國家興亡,自盡投江。人們爲了紀念他,把糉子投進江裏,以防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賽龍舟也是爲了趕跑那些魚。

包糉子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兒,只需要糉葉、棗子、花生那些零七八碎兒的.食物。首先,把一片糉葉圍成一個圓錐體(注意留一個口子),然後把吃的都放進去,儘量填滿一點,再拿一片糉葉,把口子填上,最後用一根比較長的繩子繞一圈,打個結就完成了。哦,對了!糉子可是要在鍋裏待上四五個小時呢!

鏡頭一轉,一下子就到了端午節一天中的“高潮”了--賽龍舟。來到了現場,哇!這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橋上擠滿了人:有小孩子,爭着要買玩意兒;有老人,正悠閒着摸着鬍子;還有青少年,正打着賭看看誰會贏呢!

隨着一聲令響,選手們個個使出全力,一會兒這個第一,一會兒又落後,一會兒跑上前來,一會兒又沒勁……總之,現在誰也不知道誰在哪兒。橋上響着整齊又零散的“加油,加油!”的聲音,震天動地,感覺橋隨時會塌了似的。江上擊擂者也不甘示弱,感覺要把鼓打破了才善罷甘休……

到了高潮時期,太陽已經在人們的頭上打轉了,汗水一滴一滴的落進河裏,魚兒嚐到了,也來爲龍舟助力。

到了黃昏,比賽終於結束,選手們也在苦中嚐到了甜,一個個都開心的笑了。

端午節,寓意着愛囯詩人屈原的死去,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這種習俗永遠也不會變,在我們心中,它是不會變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自盡。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着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彷彿有千萬條綠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着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後,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着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糉子。最後,將其中6個糉子投下河去餵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於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餘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後,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採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爲導,擡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後跟着鑼鼓隊、花童等。這個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乾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多以紅黃紫爲主,表面細繡着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裏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麼別具特,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中國十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由五個節日組成,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最喜歡唱端午節的兒歌。5月5日: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包,吃糉子,撒糖。龍舟閃亮下水。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在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腳踝上綁上紅、黃、藍、白、黑絲線,這些絲線被稱爲長壽絲線。每家要插五頭;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舟花。端午節時,南方人吃“黃武”: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包裹在黃豆瓣裏的糉子和雄黃酒。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在這一天,孩子們都應該用雄黃在額頭上畫“國王”這個詞,並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端午節,人們打掃房子,在廚房裏灑雄黃酒,以殺死毒蟲,防止它們繁殖。

賽龍舟和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救死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丟進河裏,就是把魚、餃子、蝦、蟹都包滿,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這一天,爸媽會早起給我包好吃的糉子。他們會摘荷葉,洗糯米,準備糖、棗、肉等各種材料做餡;然後用荷葉把餃子包好,用繩子捆緊;最後在鍋裏蒸。糉子就是這麼做的好吃。糉子分爲素糉子和肉糉子,最常見的是糯米糉子。我更喜歡這兩種糉子,但我更喜歡肉糉子。多汁可口,入口即化,油而不膩且有荷葉清香,真的很好吃。這時,我媽總是指着我說:“你這個小饞蟲!”

端午節展示了我們豐富的文化,給我的家人帶來了很多快樂。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隨着小朋友的歌謠,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因爲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爲楚王出謀策劃。有一天,一羣小人在楚國面前告了一狀,楚王信以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前來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奶奶每到端午節都會包很多糉子。包糉子真是太有意思了!她先拿起兩張大大的糉葉,捲起來變成了一個漏斗的.樣子,接着把米放進去,然後加入餡料,有香菇,肉,紅棗等等,再用葉子把它們包起來,最後用繩子緊緊地綁起來,一個圓圓鼓鼓的糉子就包好啦!我最愛的是是紅棗糉,每當奶奶把煮好的糉子端出來時,我都迫不及待地衝上去,拿起熱乎乎的糉子,吃起來。啊!可真香呀!

端午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還能看到龍舟比賽呢!每次我都跟家人來到江邊,只見兩岸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隨着“砰!”的一聲響,比賽就正式開始了,一條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龍舟上的運動員用力的划動着雙槳!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緊跟其後,“加油!加油!人們的吶喊助威聲,“咚咚”的擊鼓聲,好一副氣派的景象啊!

飄香的糉子,精彩的龍舟比賽,這就是我們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愛端午節,更愛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爲了紀念屈原,每家每戶都會在這一天吃糉子、雞蛋、綵帶,舉行龍舟比賽。

所以這一天,我起得很早。七點之前,我和爸媽來到松花江上等着龍舟的到來。許多孩子邊跑邊鬧,還來看龍舟比賽。這時,河邊已經擠滿了人。不知道是誰喊出來的:“龍舟來了!”當我聽到這個名聲的時候,我看到了十五艘五顏六色的龍舟,和我一樣向這個方向駛來。所有的龍船都有漂亮的鱗片,豎起的龍頭威武有力,翹起的龍尾直指藍天。每艘龍舟上整齊地坐着兩排船伕,一排十個人。船上所有的隊員都穿着他們自己的隊服,戴着白帽子。前幾艘龍舟在互相追逐,互相讓路。龍舟激起的波浪飛得很高,很美。龍舟前有鼓手,有節奏的敲鼓。後面還有一個拿着小旗的玩家,喊着:“加油……”隨着鼓聲,參賽者使勁划水。前面是一艘綠色的龍舟。大家都覺得還可以,於是人們大喊:“加油,綠龍船!”聽到人們的歡呼,這條綠色的龍舟似乎比以前劃得更快了。後面幾條龍舟也在後面不遠的地方,相互追逐着。人們的歡呼和叫喊聲此起彼伏。我也爲青龍船加油。真的'希望能幫上忙。

綠龍船快速前行,終於先衝過了終點線。大家歡欣鼓舞,歡呼雀躍,慶祝自己喜愛的龍舟勝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看完龍舟比賽,選手們單手划水,動作整齊一致,讓我對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

賽龍舟結束了,但我仍在追憶賽龍舟的激烈競爭,久久不能忘懷。

端午節的作文 篇11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歡的要數端午節了。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個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滿街都是賣香草的農人,推車的、挑擔的……他們帶來了許多還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還帶來了一些香花: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處瀰漫着這些花草的香味,流連於其間,不光是嗅覺,幾乎所有的感官都興奮起來,讓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來。

花上不足一元錢,買上幾把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擱在窗臺上。再買幾枝香花,養在花瓶裏,一下子滿室清香,神清氣爽。家家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裏、樓道里,滿是濃濃的艾草味、菖蒲味,讓人聞不夠……

大街小巷賣香囊的小攤也常引人駐足。一個個香囊縫製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一個小老鼠的`,他買一個小兔子的,掛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給孩子了許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糉子飄香。大大小小的糉子、各種口味的糉子一籠一籠出鍋,那種香味真是誘人。剝一個沾滿蜂蜜,滿口滿心都流動着甜蜜。

鼻子、耳朵、額頭抹上雄黃酒。因爲有着特別的意義,那雄黃、獨頭蒜泡成的酒在這個節日裏也不再令人討厭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一切一切,都因爲這個節日而美好起來。這是個飄香的節日,不僅僅空氣中流動着香氣,似乎連帶着人和各種事物都“香”了起來。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朝飲晨露、讚美香草、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12

端午節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包糉子、插艾葉等。我家做的事就是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當然是包糉子呀!

媽媽說過要想把糉子包好,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糉葉、糯米、葡萄乾、蜜棗、絲線,準備好了之後,可別忘記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變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問:“我不會包那怎麼辦呀?”彆着急我來做個示範,媽媽回答說。說完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糉葉捲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乾放入卷好了的糉葉裏,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繫好繩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來,就由本大師來包個糉子給你們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來一片糉葉,可是怎麼也包不成漏斗型,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裏塞,又拿來了葡萄乾往裏放……我終於包好了一個四不像的糉子。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過的,你們家呢!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的作文 篇13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

我們一家早早起牀,一邊煮着糉子,一邊打開電視看端午慶祝的節目。

節目可真精彩,什麼包糉子啊,賽龍舟啊,搶鴨子啊,真是精彩極了。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糉子上桌了,全家人一見到糉子,一窩蜂地搶起來,不一會兒就搶光了。香而糯的糉子一咬下去,頓時滿嘴清香。怪不得一年只有今天才能吃到它。

媽媽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歷史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的端午節以前是祭祀河神、祈求收成的節日。人們在這期間,會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五穀豐登。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死後被蛟龍所困。於是,每年這天人們都要投五色糉子在水中,以驅趕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進茫茫的`洞庭湖裏,一直行至洞庭湖,那是時,恰逢雨天,人們紛紛划進茫茫的洞庭湖裏。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所以,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其實不僅是爲了紀念屈原,還是爲了紀念遭陷害的伍子胥、孝女曹娥、愛戴黎明百姓的陳臨和划龍舟操練水軍的勾踐這四人。端午節時要掛艾葉和菖蒲。將艾葉剪爲虎形懸入堂中,可以避邪去瘴;把菖蒲插入門楣,有驅魔衭鬼之神效。吃糉子和飲雄黃酒是端午節必做之事。糉子是用葦葉包米,米可以是糯米或江米,餡料則多以小棗爲主,有些人是用臘肉。雄黃酒可以驅蟲解五毒,小孩塗在額頭上。把它灑在牆壁間可以殺毒。端午節還有‘遊百病’、‘佩香囊’等習俗”

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明白:端午節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我們都應爲保護和發揚這個優良的文化傳統而努力!

端午節的作文 篇14

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被院子裏散發的陣陣糉葉清香喚醒,我猜一定是奶奶在院子裏包糉子。我跑到院子裏看到奶奶果然在包糉子。我高興壞了一蹦三尺高,因爲我可想糉子了。我擼起袖子正準備包糉子,奶奶拍了我的手,笑眯眯地說:“包糉子前先要把手洗乾淨。”我飛快地跑進廁所三下兩下就把手洗完了,又拿來一個小板凳坐着和奶奶學習包糉子。

奶奶告訴我包糉子有很多技巧。首先,把糉葉圍成三角形,然後再放入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再放入幾顆蜜棗,把糉葉口封好,最後把線繞在糉子上封好糉子。聽完奶奶的話,我飛快地包了一個糉子,拿起來向奶奶炫耀,不想糉葉散開,糯米灑了一地。我有一些灰心喪氣,不知什麼時候媽媽已經站在我身邊,媽媽愛憐地拍拍我的頭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出比奶奶包得更好看的`糉子。”聽了媽媽的話,我認真地包起了糉子。終於,我包出了一個漂亮的糉子,後面的糉子我一個比一個包的好。開始煮糉子了,奶奶把水燒開再把糉子一個一個地放進去,糉子煮熟了,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吃糉子,爸爸說:“快吃,吃完了我們去看賽龍舟。”

吃完糉子我們來到河邊,只見河邊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羣,我們穿過人羣,看到河面上停着各式各樣的龍舟,龍舟上有划船手、鼓手,都憋着一口氣要爭第一。突然一聲哨響,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迅速劃出,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終一直領先的黃隊獲勝。

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觀賞了龍舟比賽,在玩耍的同時學會了一項技能,我覺得特別開心、收穫滿滿。

端午節的作文 篇15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裏,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曆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糉子。將糉葉備好,洗乾淨,與糉子放在一起,之後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糉子,一般有甜鹹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鹹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着奶奶學包糉子:先將糉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糉葉,接着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後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後用糉繩把糉子給捆上。一個糉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糉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糉子出鍋後,再把糉葉給扒開一看,那包着紅燒肉的,糉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鑑;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糉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說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裏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划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係,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後,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並一脈傳承!

端午節的作文 篇1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畔的天空中嘆息一聲,縱身投入洪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爲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包餃子、划龍舟、煮雞蛋,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一年是端午節。我很想體驗一下這種氛圍,就讓奶奶教我做糉子。

我盯着奶奶做糉子的方式。不知怎麼的,手忍不住癢,想做糉子。徵得奶奶同意,我開始了“包糉子行動”!

我像奶奶一樣包糉子。一開始我以爲是小事一樁,但麻煩來了;因爲我做糉子的時候放了太多糯米,綁了一串糯米就從上面出來了,唉,第一個糉子以失敗告終。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沒有灰心。我又把竹葉撿起來,重新包好。這次奶奶教了我一些要領。這次老天保佑我,終於包了一個糉子,但是和奶奶比起來,我的老天!多麼不同的世界!奶奶的糉子像個英姿颯爽的大人,而我的糉子像個無精打采的小學生。可憐,第二個糉子又失敗了。

我站了起來,但還是沒有灰心。我把竹葉撿起來,彎成圓錐形,然後放入適量糯米,壓牢,把竹葉蓋下去,剛好把糯米蓋在裏面,最後用線捆緊。這樣就包了一個糉子。按照這個方法,我連續打包了幾包,終於掌握了要領。包裝越多越好。

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用大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用文火煮30分鐘。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渴望揭開蓋子,檢查情況。因爲糉子的香味從鍋裏飄出來,讓我口水直流。

等待的'時間總是很長。當我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時,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柔軟的“糉子肉”。咬了一口,很好吃,差點咬掉筷子。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做糉子,嚐到了自己勞動的果實,不是一般的甜。

端午節的作文 篇17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爲端一,初二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早上在吃早餐時,聽到旁邊的人在說買艾葉才知道,又到一年的端午節了。是啊,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這裏的人家都會在門上掛上艾葉,說是起到驅蚊避邪的'作用。記得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母親總是早早出去割一大把艾葉回來,先在門上掛一把,剩下的放到晚上煮水來幫家裏的小孩洗澡。用艾葉水洗過澡的小孩一年都很少有蟲子咬,也不會有皮膚病了。

小孩總是開心地在一旁玩,等着吃母親包好的糉子。父親就會去街上買一些好菜回來讓我們解解饞,順便也帶些雄黃回來,晚上就用雄黃沾些酒爲每個小孩點在額頭和耳朵上。現在的小孩不會像我們那時一樣等着吃糉子了,也不會塗雄黃酒了。我很少會想起要掛艾葉。雖然母親每年總是叫人幫帶糉子來給我吃,但我也不像小時候那麼喜歡吃了。不過每每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景,都感覺很溫馨。

總想起父母在院子裏忙碌的身影,母親是不是又在包糉子了?父親是不是坐在一旁和母親商量去買雄黃的事了?現在端午節放假了,我明天一定要帶小孩回去和父母一起過端午節了,嚐嚐母親剛剛煮好的糉子,再讓父親幫我們塗點雄黃酒,讓小孩洗洗艾葉水澡。

我們大家一年都會平平安安!

端午節的作文 篇18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爲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糉子,然後把糉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糉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糉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糉葉繞成一個叄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糉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糉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糉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糉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糉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糉子被我們吃完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浪漫主義和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大家通過吃糉子和賽龍舟來緬懷屈原的偉大精神。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決定包糉子吃。這還是我第一次包糉子。媽媽告訴我,你負責把青青的寬寬的.蘆葦葉打溼弄平,然後把白白的糯米中間放一顆紅紅的大棗。於是我就按着媽媽說的那樣做,把打溼的蘆葦弄平,然後在白白的糯米上放一顆紅紅的大棗。接着媽媽負責把葉子包好,只見媽媽按啊按啊,然後使勁地扭着葉子,整個弄成一個三角形的糉子,葉子包好,用一個紅繩把糉子捆了起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一個接一個,在媽媽靈巧的手上,糉子乖巧地躺在那。我決定我也包一個,我學着媽媽,使勁扭葉子,”不好,米都露出來了。媽媽,快來救我。“媽媽過來一看,葉子已經支離破碎了。媽媽無奈地說:”這葉子,媽媽也無能爲力,只能換一個葉子了。你一定要小心翼翼,輕輕的順着葉子的摺痕去扭葉子。”我換了一個葉子,輕輕的扭葉子,終於包好了,急忙把糉子包起來。我呼出一口氣,轉眼一看,媽媽正看着我包的糉子在笑呢。這哪是三角形啊!簡直是一個沙包嗎?哈哈,糉子變形了。雖然變形,我還是非常高興,這可是我第一次包糉子的傑作。媽媽說:“一會出鍋,你就吃自己的傑作吧!”

媽媽掀開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的傑作真是鶴立雞羣啊,又大又胖,穩居鍋中第一,我剝開我的傑作,咬上一口,真是又粘又甜,美味極了!不禁讓我想起唐代元稹的詩句:“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我們要記住屈原的偉大精神,更要記得包糉子這個好傳統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20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到汨羅江邊去紀念屈原,漁夫們在江上面划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都去模仿,後來因爲怕食物被蛟龍吃掉,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之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等的習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最受歡迎的就是糉子了,每個地方包的糉子的類型都不太一樣,比如我的家鄉湖北包的就是三角糉,不過是尖尖的像圓錐似的.糉子,我們一般都不往裏面包東西,只放糯米進去,蒸好之後裹着糖吃就可以了,吃起來甜甜的,糯糯的。

端午節這天我們去外面摘了糉子葉,一滴滴的露水在上面遊動着,好像一顆顆珍珠似的來回滾動,不過摘糉子葉的時候可是要很小心的,因爲你一不注意就會被它的邊上劃到,它的邊是有一點鋒利的。接下來我們又去摘了糉葉子,和糉子葉雖然名字很像但是是長得不一樣的,糉葉子是用來捆綁糉子的,細細長長的,很好認出來,我們摘好之後就回到家把這些洗乾淨,我看着媽媽包糉子的樣子好像很簡單,但是我包起來確是扁扁的,沒有糉子的樣子,媽媽告訴我說包糉子可不是這麼好學的,她當年也是學了很久才學會的,先是拿兩張葉子,背面緊貼着背面,在一卷捲成圓錐的樣子後把糯米放進去,按壓一下把角摺好,最後再用糉葉子把糉子捆好,就可以了。

我們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包糉子,雖然我沒有包出糉子的樣子,但是多嘗試幾次之後以後就容易了,糉子包好之後,放進鍋裏面煮上幾個小時,熟了之後就可以拿出來細細品嚐了,有葉子的香味也有糯米的香味,還有甜甜的味道。

端午節的作文 篇21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以不同方式來慶祝。說起端午節它來源於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愛國詩人提出一個強國富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腐敗他的政策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最後被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入泊羅河中已死捍衛正義。當地漁民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倒入泊羅河中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把竹筒裏盛米改成了包糉子,把劃小船改成了賽龍舟,逐漸地形成了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們吃糉子,賽龍舟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我們全家都很敬重屈原的人品和才智,所以每年這個時候都一定會一起包糉子來紀念這個偉大詩人。

說起包糉子這是我奶奶的拿手絕活,形狀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圓柱形的。糉子裏面的餡兒也有好多種,有紅豆的,豆沙的,紅棗的,還有肉的。只見一條條大大小小的蘆葉在她的手指之間靈活地穿梭着,眨眼的功夫一個又大又結實糉子就包好了,方的像魔方,三角形像一個大稱砣,圓的.像水桶看奶奶包糉子簡直是一種享受。吃起來滿嘴的蘆葉清香加上裏面可口的餡兒,真是人間美味。端午節除了吃糉子就是賽龍舟了,我最喜歡看了。

每一條龍舟上面幾個選手他們都全力以付,齊心協力地向前衝着,擂鼓的水手們個個氣勢高昂,用力地敲着,喊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發出瞭如雷貫耳的助威聲,此起彼伏,選手們個個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場面十分的壯觀和熱鬧。

端午節的作文 篇2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間着鑽多的傳統節日,它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明亮耀人;又像小河一般,縱橫交錯。而我卻認爲最"美"的節日莫過於端午節!傳說,端午節是這樣由成的。屈原,是春秋時期楚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先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又名詩人節)。公園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後來,楚國百姓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把5月5日定做了端午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楚國人因不捨得屈原離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便不見蹤跡。之後的每月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屈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於吳、越、楚。端午節吃糉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糉子,又名"角黍","筒糉"。其由未己久、花樣繁多。早在春秋時代,用菰葉(茭白葉)包黍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棕"。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而廣東鹼水糉。

看啊!這就是端午節,多麼"美麗"啊!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3

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到了這一天,大家用各種方式來紀念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十堰的端午節也有很多風俗,門旁插艾蒿、包糉子、煮雞蛋是最主要的風俗。

每到端午節早晨,家家戶戶的男人都要趁着露水到野外割一捆艾蒿,拿回來插在大門邊,即使城裏的人家也要買幾根放在門邊,進行避邪。傳說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頭領張獻忠入川,大肆燒殺搶掠,老百姓紛紛逃避。一天張獻忠看見一老太婆,背上揹着一個大一點孩子,手上牽着一個小一點的.孩子就覺得好奇怪,便上前問其原因,老太婆回答讓他吃了一驚:原來老太背上背的是別人的兒子,由於父母都被亂軍殺了,只剩下一個獨苗苗了。手上牽着的纔是自己的孫子。

張獻忠大受感動:這老太婆實在善良了!在路邊順便扯了一把野草交給老太婆,叫她把這把草插在門邊,並傳令“凡是門邊插有此草的一律不殺”這把草就是艾蒿。

這老太婆又實在善良,看見自己不被騷擾,就告訴其他人門邊插了艾蒿就可以免死。因此大家都效仿,凡是門口插了艾蒿的都倖存下來了。

所以端午節門邊插艾蒿這個習俗就在川陝鄂三省交界處流傳下來。

現在,艾蒿的用處可多了,可以驅蚊、入藥……尤其是端午節這天採的艾蒿最有靈效。

端午節包糉子、煮雞蛋的習俗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糉子、雞蛋拋入江中。而現在十堰人端午節包糉子、煮雞蛋不光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逐漸演變成端午節這天一家人團團園園過節日的象徵。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

端午節的作文 篇24

一年一度的“糉子節”轉眼又來了。這時,我的祖母總是像海浪一樣傾吐她沉澱了半個多世紀的習俗和文化。

狹窄的陽臺上佈滿了細小的懸浮顆粒,在陽光下顯得那麼活潑可愛。外部姿勢是坐在一個小木凳上,腳邊放着一個鐵盒子。如果你仔細看,不難發現上面印有郭侃品牌的商業廣告。我暗暗嘆了口氣:哎,肯定又是禮物。“雲,幫我把老花鏡拿來,在牀上。”外婆的電話打斷了我的思路,我立刻回過神來:“好的。”我趕緊把眼鏡拿來,用眼鏡布擦了擦模糊的鏡片,給了奶奶。

我好奇地湊過去,卻看到奶奶左手拿着一塊布,右手不停地繡着刺着。一米一個很有魅力,很像武俠小說裏揮舞利劍的女主角。漸漸地,一個紅色的花式圖形慢慢成形了。我用手指了指:“奶奶,這是玫瑰嗎?”奶奶嘴張得很大,她揮舞着佈滿皺紋的手,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這是牡丹!真蠢。猜猜我拿牡丹花在上面幹什麼?”我滿腹狐疑,一頭霧水的'想着,這有什麼特殊的意義?顯然,我奶奶很享受我的驚奇,打算用實際行動告訴我答案。她把繡有牡丹的布對摺,然後對摺。奶奶的手不停地動,然後在重疊的部分繡上圖案。很快,一個小包就形成了。

奶奶起身拿來一個竹籃,裏面全是中草藥。不,我一看,像是香料。越靠近,鼻子的香味越揮之不去。奶奶的手慢慢滑過一袋袋的香料,最後落在一個梔子花袋上,整整齊齊地塞進一個剛織好的小包裏。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香包!”奶奶讚許地點點頭:“是啊,這是端午節送你的禮物。”我不禁又被奶奶的手藝折服了。精巧的香囊是今年最好的節日禮物。

難忘的香味是最難忘的節日氣息。

端午節的作文 篇25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說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糉子嗎?”媽媽笑着說:“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糉子裏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糉子了嗎?”說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裏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糉子裏,把它包好之後,放在鍋裏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糉子。那時,我是多麼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糉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說。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着美味糉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糉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着,我終於吃到了傳說中的“幸運糉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後,我就和姥爺拿着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裏,我一邊割,一邊說:“爲什麼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後,它有什麼用處?”姥爺說:“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裏想:“這麼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的作文 篇26

今天是6月12日,——端午節,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天,人們吃糉子,戴香包,在門上掛艾草和綠篷…

早上醒來迷迷糊糊,一股淡淡的香味撲面而來。於是,我起身,在香味的指引下,不由自主地向大門走去。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媽媽。我媽回答我說:“這是艾草,那是綠篷。這是驅災驅邪。”

中午,我看到桌子上有很多材料,包括樹葉、肉、米飯和繩子.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奶奶,爲什麼包餃子需要那麼多材料?包餃子好麻煩!”

奶奶說:比你看到的麻煩多了。糉子的葉子要煮熟洗淨,肉要切成小而均勻的條狀,然後用鹽、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醃製幾個小時。米飯要用溫水洗淨,晾乾至半乾,然後和鹽、味精、醬油拌勻。

“啊?不,吃蠍子好麻煩!”我驚訝地看着奶奶。“那根繩子是幹什麼用的?”

“你以後就知道了!”奶奶給了我一個祕密!

我想了想,對奶奶說:“哦,我明白了。繩子是用來包糉子的。”奶奶衝我笑了笑。

奶奶開始做糉子,我就看着。看着奶奶嫺熟的技術,我很激動。一個精緻的糉子誕生在奶奶熟練的手裏,外觀整齊,包裹均勻,讓我垂涎三尺。每個糉子都很好吃:一塊肉,兩個蜜餞,還有栗子。

等糉子等了好久。我花了幾個小時才品嚐到這個美味的糉子。蓋子打開的那一刻,一股濃濃的`香味冒了出來,有糉子葉的香味,有糯米的香味,還有濃濃的肉香味。各種香味混合在一起,組成了這種“人間美味”。

這比我買的那些糉子好多了,沒有任何添加劑和其他化學成分。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7

五月初五,是紀念是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少不了包糉子吃。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在端午節前一天下午,奶奶就準備好了包糉子的材料。這讓本來就興奮的我,多了一絲期待。

熬過了十個多鐘頭,終於可以開始包糉子了。我跟着奶奶進了廚房,看着那洗乾淨的糉葉和浸泡過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我學着奶奶那嫺熟的動作,同奶奶包起了糉子。先把兩片糉葉圍成一個錐子形,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往裏面填滿糯米,將餡放進去,再將剩下的糉葉把糯米蓋上,最後用繩子捆緊,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興奮又激動,畢竟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沒有以失敗告終。看着這一大盤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與自豪。

包完了糉子,奶奶就開始煮了。沒一會兒,整個家中都沉浸在這淡淡的`糉香裏。煮熟後打開鍋蓋,頓時,一股“芳香”撲鼻而來。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糉子。拿起一顆糉,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讓人回味無窮,忍不住多吃幾個糉子。

我一邊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一邊聽奶奶講端午節的來歷。“秦王要攻打楚國,屈原的提議遭反對,並且被革去職位,流放到楚國各地。流放期間,屈原寫出了許多部書,最後跳河而死。楚國人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投糉子。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吃糉子。”

吃糉子已經是我們過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歷史的文化長河中,傳承這些歷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歷史意義,“吃糉子”這一端午習俗,我們不能淡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2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這首小詩就火爆全球,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了。

端午節到了,我們要塗雄黃酒、包糉子、吃糉子、賽龍舟……雖然我和媽媽沒有回老家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但是我們母女倆依舊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們進行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包糉子。我們在新鮮的糉葉上刷一層油,然後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把米飯放進糉葉裏,然後用一根細長的.繩子捆着。我們母女倆齊心協力做好了一個糉子,接着我們又合作,做出了許多糉子。雖然糉子賣相不怎樣,但我覺得自己親手做的更有意義。那我們爲什麼要做糉子呢?我聽過一個傳說。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划船在江裏日夜打撈,沒有打撈到屈原的屍體。大家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給吃了,於是人們就做了糉子投入江裏,等這些魚、蝦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去吃這個偉大的人屈原。

接下來是吃糉子的環節了。我和媽媽比賽吃糉子,看誰先吃完。"預備——開始!"我立刻拿起一個糉子,把繩子剪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就像一個從沒吃過糉子的似的。媽媽也緊追其後,不願服輸。糉子就像許多的珍珠做出來的,既誘人又美味。我的肚子開始脹起來了。我有點想放棄了,但我看到媽媽還是堅持不懈,我心想:媽媽都在吃,我一定要比過她。不一會兒,兩盆糉子被我和媽媽吃了個一乾二淨,就像變魔術似的。吃完了糉子,我還得到了媽媽的表揚。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十分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29

“雄黃酒下肚,龍舟順水出。”你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這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節,人們會賽龍舟、吃糉子和掛艾葉……端午節有豐富多彩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糉子。

到了五月初五的時候,外婆在廚房裏準備了各種各樣包糉子的材料,有糉葉、有糯米、有蜜棗……在外婆的巧手之下,長長的糉葉就變成了圓錐形。之後,她再小心翼翼地把糯米倒進圓錐形的糉葉裏,再把上部的糉葉往下一折,整個糉子就合攏了起來。最後,外婆又拿出一條細細的麻繩,在糉子上一纏、一繞、再纏、再繞,一個胖乎乎的糉子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看着外婆包得那麼得心應手,我也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我學着外婆的樣子,將糉葉包成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倒進糉葉裏。可是一不小心,糯米放的太多了,上部的糉葉怎麼也合不上。我又試着舀出一些糯米,可是這下糯米又太少了。我急得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包糉子看上去那麼容易,但是我卻怎麼也包不好。這時,外婆看見了,輕輕地往我的圓錐形糉葉里加了一些糯米,這下糯米就剛剛好,糉葉就蓋得嚴嚴實實了。外婆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說:“傻孩子,熟能生巧。別看一個小糉子,裏面可有大學問呢。”外婆幫助我一起給糉子打上結,我的.第一個糉子就圓滿完成了。

外婆把我們的糉子下了鍋,咕嚕嚕咕嚕嚕,一個個糉子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孩子,在水裏翻滾。過了一會,糉子煮熟了,我連忙嚐了一口,甜甜的滋味在我的口腔瀰漫開來。今天的糉子格外好吃,因爲這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端午節的作文 篇30

“浴蘭包糉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就在幾天前,端午節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戶都在包糉子,吃糉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糉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可以回到家鄉,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於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開始做糉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着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着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糉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糉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糉子的.糉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夥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說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爲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並不採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鬱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地的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裏餵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的糉子。

聽完曾爺爺的故事,糉子也都快做好了,開餐!等家裏長輩們動筷之後,我便開始狼吞虎嚥,大快朵頤,碗裏的糉子瞬間被清理乾淨,此時我已經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在,我們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糉子,但是,就像春節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的糉子最香,因爲那是中國的傳統。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糉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31

今天是端午節,我叫鄭皓文來到我奶奶家,跟我一起包糉子。

奶奶說:“包糉子需要準備材料的,要準備竹葉、糯米和繩子。

我突然一愣,想:糟糕,我們沒有竹葉,怎麼辦呢?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別擔心,你來之前我就在老家採了很多竹葉。”

做糉子大作戰開始了,奶奶說要先把灰水放到盆子裏,盆子裏面要先有糯米,浸泡個幾十分鐘,就可以拿出來了。

趁着糯米還沒浸好的幾十分鐘,我和奶奶在衛生間裏洗竹葉,奶奶告訴我方法:“洗竹葉要沾水來回摩擦很多次,這樣就可以洗乾淨了。”我試了試,洗得很好,一起跟奶奶洗了很久,鄭皓文呢?他洗了一兩片,就回客廳玩遊戲機了。唉!真是的!

我和奶奶洗完竹葉的`時候,糯米差不多泡好了,奶奶拿出來,放在地上,我和鄭皓文都興高采烈的,想要包糉子,奶奶說,包糉子是有方法的,叫我們認真一點包。奶奶首先叫我們把兩塊竹葉重疊在一起,這很簡單,我和鄭皓文文很快就做好了,接下來比較難,要把糉子捲成一個三錐體的帽子,這比較難,我學了5分鐘才學會,鄭皓文學了比較久才學會,接着是把之前包好的竹葉用手給拖在上面,放上一大勺糯米,這個也很簡單。但是接下來的就難了,接着奶奶把沒封口的竹往外一扳,兩邊的邊邊夾緊,把口子粘在那裏,這樣就不會往外漏,然後就是再扳一下,然後就是用繩子綁起來了。可是這個過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我幹了大約20分鐘才做好,鄭皓文則更久。

晚上的時候,香噴噴的糉子來了,我咬了一口,感覺全身的細胞都在顫抖,真是太好吃了!果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呀!

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的作文 篇32

“過端午,賽龍舟,糉子艾香滿堂飄。”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今天一放學,我就聽說今天妹妹帶學校裏包了糉子,我回到家後看見妹妹纏着奶奶要去買糉子。奶奶是正宗的嘉興人,吃糉子都買“五芳齋”的。奶奶問:“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我回答道:“我知道!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後抱石跳江身亡,老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周勇輕輕的箬竹葉包住白白的糯米,投入江中餵魚蝦。”我們很快就到了蓮花街上的五芳齋,裏面陳列着各式各樣的糉子,有蛋黃糉,大肉糉和小白糉妹妹一眼就瞧上了粉色包裝的小白糉不肯放手。奶奶又買了大肉糉和鹹鴨蛋,我問:“端午節爲什麼要吃鹹鴨蛋?”奶奶笑着說,因爲端午節是毒月毒日,各種毒蟲蛇蟻都出來了,所以要用五黃來驅趕它們,五黃分別

是雄黃酒,鹹蛋黃,黃鱔,黃魚,黃瓜,原來端午節還是一個美食之節,這下我們有口福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糉子的香味,我剝開清香撲鼻的箬竹葉,一口咬上去,軟軟的,非常好吃,妹妹用糉子蘸着糖,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奶奶說:“快點吃,一會兒我們看龍舟賽吧。”

我們來到龍州的必經之路豐潭橋,早有人已經在那裏等候龍舟的到來,不一會兒遠處隱隱約約響起鑼鼓聲,有人喊道:“龍舟來了!”只見槳手齊心協力,用力划動着雙槳,一二,一二,喊着整齊的號子,龍舟猶如離弦之箭,疾馳而行,很快就到了橋的下面。鑼鼓聲越來越響,又是兩條龍舟緊跟其後,齊頭並進,不相上下,好一幅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吃糉子,賽龍舟,端午節一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現在賽龍舟已傳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端午節的作文 篇3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早晨媽媽和我四點半起牀,媽媽帶我去西山幫忙賣花。我看見西上山人很多,大家接踵摩肩,很擁擠。有上山的,有下山的。真是很熱鬧。我幫助媽媽賣花,知道了許多鮮花的名字有富貴竹,轉運竹,芍藥花。還有玫瑰花、香水百合花還有粉色的百合花,康乃馨。賣的最好的是竹子,大概七點多鐘已經全賣光了,我不解的問媽媽,爲什麼還有的端午節這個節日媽媽說回家上網百度一下。原來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大體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還是大同小異的,從百度是知道了除了吃糉子和雞蛋。在太陽沒有升起來上山,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艾草,遊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例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真沒想到還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我只簡單知道,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端午節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我今天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的作文 篇34

“端午節,豔陽照,家家戶戶插艾蒿;掛絲絨,戴香包,紀念屈原永記牢。”這首童謠描繪了過端午節的情景。端午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有戴五彩繩的習俗。這一天上午,媽媽和我一起做五彩繩。我把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五彩線五顏六色,有檸檬黃、西瓜紅、淺粉、葡萄紫、孔雀藍。媽媽把五彩絲線分成四股,編織成髮辮的樣子,又根據我的手腕的粗細截了長短,打了結,一根亮閃閃的`五彩繩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爲了把五彩繩變得更漂亮,我錦上添花,把幾個金色的小鈴鐺綴在了五彩繩上。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我把漂亮的五彩繩戴在手腕上,情不自禁地在屋裏翩翩起舞。小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音,好像也在慶祝這美麗的節日。

做好五彩繩,又吃了奶奶包的紅棗蜜糉,下午,我又和爸爸一起去鹿鳴湖看賽龍舟。

比賽現場真熱鬧啊,人山人海。鹿鳴湖碧波盪漾,遼闊的湖面上漂浮着兩條長長的龍舟,裏面坐着兩排隊員,分別是紅藍兩隊。船頭上各站着一個人。爸爸告訴我,那是擂鼓助威的。

緊張的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開始了,兩隊隊員意氣風發,一隊奮力加速前進,另一隊不甘示弱,奮勇爭先。動作整齊劃一,兩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船像箭一樣地衝向前方。船頭擂鼓的揮動雙臂,恨不得把鼓皮敲破,湖岸上的加油聲一陣高過一陣。最後,紅隊率先到達了前方,岸上立刻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美好的端午就這樣在精彩的龍舟比賽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5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

相傳,五月初五,屈原跳入河中。人們害怕魚蝦吃屈原的肉,就把糉子扔到河裏,在河上賽龍舟。幾千年來,吃糉子、賽龍舟已經成爲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還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奶奶親手做的糉子的味道。

小時候,端午節我奶奶會自己包糉子。爸爸媽媽不允許我吃現成的飯,所以總是讓我幫奶奶。洗糉子葉,拌餡,包糉子,扎糉子.我媽幫忙拌餡,我奶奶負責包糉子,我小的時候揹着一大盆洗過的糉子葉。“一件一件慢慢洗,小心別弄溼了。”“我知道。”背後總有奶奶的安撫。洗完放在小盆裏,就開始了幫奶奶包糉子的想法。“奶奶,我來幫你。”“好,過來坐在這裏,我教你。”我捲起袖子,打算好好幹一場。“姑娘喜歡什麼餡的?”“包糯米就好。”“先拿這一片葉子。”只見奶奶手裏左右轉動,包着一個大胖糉子。從奶奶的樣子學來的,剛塞好餡,葉子就溜了。媽媽看到我笨拙的小模樣,忍不住笑了。

媽媽加入了糉子大軍。

“先這樣,再這樣”……我開始認真學習。雖然包好的糉子形狀特別,看起來不像,但奇怪的糉子裏卻蘊含着來自一個家庭的愛。端午節前,糉子的香味早已傳千里,有着端午節的`溫暖氣息。又是一個端午節,但是離爺爺奶奶千里之外,莫名的懷念家鄉。

年輕的時候,那些美好的畫面被香香勾起,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裏。時光深情,香香悠揚;時間無情,讓你兩鬢斑白。想吃糉子卻覺得無味,是因爲它沒有愛的味道嗎?我想,是的,奶奶親手做的糉子總有這種濃濃的愛的香味。

糉子的香味傳千里,思念傳千里。

端午節的作文 篇36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去奶奶家吃糉子。

路上,我問媽媽:“媽媽,端午節是怎麼來的,爲什麼要賽龍舟和吃糉子?”媽媽說:“端午節五月初五,可能是因爲這段時間蚊子等害蟲比較多,所以古代先賢教育老百姓用艾草、菖蒲驅趕害蟲免得生病。賽龍舟是春秋時期百越地區以龍舟競渡方式祭水中蛟龍,吃糉子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楚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一進奶奶家,奶奶已經在忙了。奶奶一看見我,就高興地讓我和她一起包糉子。只見奶奶把糉葉折成鬥狀,盛滿糯米,再把糉葉層層包上,用線緊緊綁牢,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不亦樂乎地包起來,但每次不是餡弄太多,裹都裹不了,就是綁得太鬆,稍微一動,米粒就會爭先恐後地從各個角落鑽出來。每當這個時候,奶奶總是鼓勵我:“沒關係,不要灰心,只要你去努力,總會成功的`。”

雖說包糉子不行,可吃起來我最在行。鍋裏糉子的香氣漸漸瀰漫了整個房間,奶奶一掀開鍋蓋,我便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個,“哎呦,好燙!”我忍不住把糉子扔回了鍋裏,並吹了吹手指頭。奶奶一邊笑一邊用碗重新給我盛了一個糉子,我接過碗,對着糉子吹了幾下,然後解開繩子,扒開糉葉,對着糉子就是一口,哇,糯米里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蜜棗的味道,還有它自己本身糯糯的味道;蜜棗裏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肉的味道,還有它本身甜絲絲的味道;肉裏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蜜棗的味道,還有它本身嫩嫩的味道,真好吃。

沒過幾分鐘,我便吃完了,但我卻捨不得把糉葉扔了,因爲糉子實在太好吃了,我一定要把糉葉上的每一粒糯米都吃了再扔。

端午節真好,我真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7

說起端午節,有誰不知道呢?據說端午節的由來是:愛國詩人屈原,在國家戰敗後,不願苟且偷生,投江自盡。他的行爲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那些善良的人們,擔心屈原的肉體被魚蝦啃咬,就撒了一些菜肉在河裏,讓魚蝦只吃菜肉,不吃屈原的肉體。日子久了,人們爲了方便,就把飯和肉包在一起。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糉子。

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一個個鼓鼓的糉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使人聞了就垂涎三尺。在我的家鄉,除了包糉子,還有一個習俗——趕集市。這集市,與普通的集市不同。它是在山林中的一大片草地上趕。這一天,人們非常高興,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在山林中,有拍民族特色照的;有投球奪取小玩具的;有投籃球奪獎品的;有射飛鏢贏禮物的;有用沙包打玩具小狗、小貓的`……

在這片空地上,到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集市高潮時,那可謂是人山人海。在專用的一片地盤上,青年們,老人們都上面唱山歌,一個對一個,相當激烈,遇到聲音特別好的,觀衆的掌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

端午節這天,除了去趕集,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這一天上山去採的草藥用了非常好。去年的端午節,奶奶讓我陪她去,雖然我不迷信,但出於好奇也跟着去了。到山上後,那裏的景色非常美麗壯觀,綠油油的樹木,寬闊的草地,讓人心曠神怡,真想高歌一曲。草叢中,不時顯現老人們採藥的身影。

好不容易纔熬過了找草藥的時光,端午節又趕到了末端,但並不冷清,反而很熱鬧,小夥伴們捧着家裏包的糉子,比較誰家的好吃,吵吵嚷嚷的聲音打破了傍晚的寂靜。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節日,特別是我們家鄉的習俗。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兒到來,我們都有點兒迫不及待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38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個家庭都要吃糉子、點雄黃、插蒿等。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看見祖母準備了一小籃糯米、一罐醃豬肉和一大罐煮熟的蘆葦葉。準備做糉子時,奶奶看見我起牀,對我說,“我缺人。你可以幫我一把。”我非常高興。我可以喜歡做糉子。

首先,我坐在邊上,看着奶奶包一些。看到我渴望嘗試,我立即去洗手。首先,選擇四五片蘆葦葉,四片按順序展開,一片扣在中間。現在,蘆葦葉應該捲成漏斗狀並收緊,否則水稻就會暴露出來。接下來,放入一半糯米,挑出一片五花肉,放入一半糯米。然後蘆葦葉的另一端像陀螺一樣慢慢捲起,只有一條小尾巴。這條小尾巴在晚上捲起,用拇指按壓,然後再對摺。最後,糉子的五朵花用線緊緊地綁在一起,以防脫落。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三角形糉子完成了。奶奶稱讚道:“它比你媽媽的漂亮多了。”聽完大眼睛的微笑,我變成了一隻小眼睛,心想:我可以去我媽媽的地方炫耀一下。

中午,奶奶把煮好的`糉子放進高壓鍋裏。當餃子快做好的時候,它的濃郁香味從廚房飄出來,直接進入我的鼻子。香味溢出來了,讓人胃口大開。我迫不及待地想讓家人嚐嚐我的糉子。我媽媽笑着說:“這個糉子比我買的任何東西都好吃!”我非常高興。

下午,我媽媽給了我和我哥哥一個香囊。奶奶告訴我們,端午節的兒童香袋可以驅邪祛瘟。它們也可以用衣服裝飾,衣服裏含有硃砂、雄黃和芳香藥物。我們的小袋覆蓋着紅色絨布,用彩色絲線纏繞成繩子。聞到這種氣味,仍然有一股淡淡的藥味。我和哥哥高興地掛上香包,出去找一個小夥伴。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節日!祝大家端午節身體健康。

端午節的作文 篇39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風俗習慣如:臘八節吃臘八粥,元宵節要吃湯圓,除夕要掛燈籠、放鞭炮、貼春聯、貼福字,中秋節要吃月餅……當然還有很多,但我最喜喜歡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一般分爲三個部分,一個是包糉子,一個是吃糉子,還有一個是觀看賽龍舟。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準備玉米葉、糯米、蜜棗、紅豆沙、線。首先把糯米和玉米葉清洗乾淨,然後分別放入兩個乾淨的盆中,人們又準備了一個勺子爲的是在包糉子的時候盛糯米和紅豆沙更方便衛生一些。

所有的材料已經準備齊全了,人們開始包糉子,先把玉米葉弄出一個像甜筒一樣的形狀然後再向“甜筒”中放入少許糯米,然後放入蜜棗、紅豆沙(作爲它的夾層)。放好以後再放一些糯米,把放好的餡料蓋住,用多餘部分的玉米葉封口,封好以後用線繞封好的三角玉米葉圍上幾圈,再打個結,第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心靈手巧的人們手不停的動着,發出有節奏的'聲音,不一會糉子就全做好了。

人們把已經包好的糉子放入了鍋中,蓋上了鍋蓋,準備蒸糉子。

現在人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觀看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人們簇擁在一起,臉上寫滿了緊張。選手們個個神彩飛揚,身強力壯,當槍聲響起的時候場面更是熱鬧的不得了。龍舟上的鼓手鼓足了勁雙手拿着鼓錘有節奏的打着鼓爲隊友加油,劃舟選手真叫一個一鼓作氣,配合的十分默氣,突然隨着現場一陣接一陣的掌聲中冠軍誕生了,現場隨即爆發出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正好,這時糉子也好了,人們美滋滋地品嚐着今天的成果。

我最喜歡熱鬧的端午節了,你們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40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確,雖然有很多節日是國內統一的,但是各個地方過節的方式不同。在我們這裏,一般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糉子插艾葉。媽媽一早就插了艾葉,媽媽說艾葉除了“辟邪”,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端午節這天,媽媽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糉子的材料,今年的端午節,我也打算露一手。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幫我準備好了糉餡和葉,一步一步教我包糉子。媽媽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媽媽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一兩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糉葉,把糉葉捲成了一個特別小的“窩”,然後按照媽媽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在媽媽手裏“聽話”的糉葉,到我這裏就不“聽話”了,還沒等着我用繩子紮好,餡就全露了,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此,我有些泄氣。媽媽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有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

我包的糉子終於“問世”了,和媽媽包的擺在一起,明顯敗下陣來。它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標準好看,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爲我終於學會包糉子了。一個上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的糉子,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還是蠻開心的。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41

今天是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我不知道!那我告訴你!你還記得楚國的愛國將領屈原嗎?我來說說他!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的學者。他成爲楚王身邊的一名官員,以他的形象使他的國家富強。昏君楚王聽了奸臣的話,貶屈原流放。在流放期間,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深受其害,極爲憤怒。五月初五,他來到汨羅江,抱着一塊石頭跳進汨羅江。出國的人聽到屈原投資江城的消息都很難過。他們含淚划船去打撈屈原,把糉子扔到河裏餵魚,希望魚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餃子的.由來。

我來說說賽龍舟的由來。當時楚人不願意讓屈原死,於是很多人划着船去追救。他們不着痕跡地趕到洞庭湖,這是龍舟比賽的起源,然後每年5月5日划龍舟紀念。划龍舟驅散河裏的魚,免得吃了屈原的屍體。跨族習慣盛行於吳越楚三國。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省開始賽龍舟。當時,臺灣省知府蔣在臺南市霍克基半月池主持了一場友誼賽。目前,臺灣省每年5月5日都舉行龍舟比賽。

孩子們必須掛香包。端午戴香包的孩子,除了有避邪驅疫的意圖外,還有添頭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清香撲鼻,再用五色絲線以各種形狀和絃扣成串,精緻醒目。

還有端午掛艾葉、菖蒲的習慣:端午時,家家戶戶用菖蒲、艾葉、石榴花、大蒜、龍舟花,使人變成艾人。艾葉掛在大廳裏,剪成老虎的形狀或剪成絲帶的老虎,貼上艾葉,女人戴着它驅邪。用菖蒲當劍,插在門楣上,有驅魔祛鬼的神奇功效。

端午節有這麼多活動。

端午節的作文 篇42

端午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們的家鄉算得上是個特別重要的節日,所以每年的端午節都過得非常熱鬧。端午節最不可少的,自然是糉子,每年端午節外婆和大家都會包上幾百個大糉子呢!

包糉子雖然有很多種,比如蘆葦葉、竹筍葉、菰葉、藕葉等。但我們的家鄉是蘆葦比較多,所以大多都用蘆葦葉包了。首先,外婆“率兵”去採蘆葦葉。採蘆葦葉時,一大家子聽着外婆的勞動號子:“加油!一個糉子三片葉子!上百個糉子幾千片,嘿喲,加油!”聽了“將軍”的鼓勁,“小兵”們更加賣力了!採完蘆葦葉,現在只要將它們暴曬就行了。但準備材料可沒有這麼簡單喲,還得去集市上買來上好的紅豆、豬肉、花生、板粟、蜜棗與糯米,還要買紅線呢!當然,最好玩的'時候還是包糉子的時候。包糉子時,男人負責把肉切成不大不小的塊兒;女人負責洗紅豆、糯米之類的;小孩負責把大盆洗乾淨,再把大人加工好的東西裝在大盆裏;而老人們則負責指揮。一切準備好之後,就開始包糉子了。

大人們幹得格外賣力,而小孩們呢?卻在一旁玩着,總是在大人們不注意時,偷一兩顆蜜棗往嘴裏塞,表面上似乎一點兒事都沒做,可心裏卻暗暗自喜——因爲蜜棗太好吃了!最後一步就是煮糉子,燒火的外公總是把火候把握的很好,味道很香、很濃,如果在第一時間內吃糉子,你看到的肉糉子總是嫩地流油,看到的蜜棗糉子總是金黃柔嫩;看到的八寶糉子總是很可口,我們可愛吃了。今年,要不是爲了去鹽城替舅舅、舅媽照顧表哥,外公外婆可能在包糉子哩。我突然有些“厭惡”舅舅、舅媽,他們家的經濟條件不錯,爲什麼不找個保姆?

把我的歡樂端午節和糉子都“奪走了”,我好生氣呀!也好懷念那味香色美的糉子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43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爲放假,我起牀比平時晚了一點。當我睜開眼睛時,我發現我的手和腳佈滿了彩色的線條。彩色線條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非常鮮豔。我媽跟我說,端午節帶綵線會給我帶來好運。

洗完臉,我來到桌前。滿滿一桌,真有錢;有大三角糉子,好吃的雞蛋鴨蛋鵝蛋。看着這麼多好吃的,口水忍不住流了出來。

就在我要出發的時候,爸爸開口了:“你知道我今天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它難倒了我,我就假裝沒聽見,等着爸爸解釋。我父親告訴我,這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沒想到一個菜居然有故事。

我爸說完之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和他們玩遊戲——蛋。

我拿起盤子裏的`一個大雞蛋,第一次面對父親。而且我力氣太小,一回合就輸給了父親。但在我心裏我不屈服。我心想:“你放不下。”我又去洗鵝蛋了,想和媽媽競爭。

我看到我媽在盤子裏左挑右選,好像有個將軍藏在裏面。我好奇地問我媽:“你選什麼?鵝蛋有區別嗎?”媽媽聽了之後,耐心地說:“你看,這個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裏面有很多知識!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你要選擇“小腦袋”,這樣會有一些優勢;其次要看鵝蛋的蛋殼,光滑細膩,顏色均勻,這樣蛋殼就比較硬。根據這些特點,你一定會贏。”

我半信半疑的選了一個鵝蛋,開始和媽媽較勁。

我把鵝蛋緊緊握在手中,用盡全力。我只聽到一聲嘟嘟聲。我趕緊停下來,緊張地看着手中的雞蛋。我手裏的鵝蛋沒碎,但還是好好的。“原來我媽手裏的雞蛋破了。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的又喊又跳,爸爸開心的拍手祝賀我,媽媽開心的看着我笑了。

多麼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44

午後靜寂,溫和的陽光照滿小院,一股清香幽幽地飄來。

哦,是牆角的艾草。艾草一入門,端午也跟着到了!

那把艾葉無妖嬈姿態,無絢麗色彩,無獨特之處,唯有香氣迷人,令人喜愛。聞着這般的艾香,我託着腮幫子,注視着門口。哦,是姥姥來了!

眼前的姥姥是多麼消瘦,手拎着浸水後更顯碧綠的糉葉。她從一旁熟練地搬來板凳,將糉葉放進一個洗淨透亮的鐵盆裏,鐵盆的周圍放滿了圓滾滾的糯米,還有香甜的蜜棗。

姥姥撈起一根糉葉,包成一個圓錐形,放入糯米、蜜棗,再用棉繩圍起紮好。哦,所有的動作都是那麼嫺熟,水到渠成一般,令我眼花繚亂。在她包好成堆的糉子之後,便開始下鍋煮了。

很快,一股濃烈的糉香向我襲來,我循着味兒,信步走進廚房。可是,當我揭開鍋蓋,裏面卻空空如也。我如夢方醒,方纔的一幕幕,只是我的幻想罷了。

愛依舊有的,我堅信!

這不,昨天姥姥在電話裏充滿歉意地說,她今年端午不來了,但會託人捎一些糉子給我。我的心中有着一絲悵然。很快,這份悵然又被收到的糉子驅散。

哦!讓我去“偷幽香一縷”,但也不要忘“聞糉香一片”。

我將姥姥寄來的清一色碧綠的糉子放進鍋裏,加水、點火、開煮,等待真正的那一片糉香。很快,鍋內的水沸騰了,糉香溢滿整個小院。

待糉子煮好後,我將糉子裝到碗裏,開始品嚐。我將糉葉撕開,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滿嘴的糯米,粘粘的,香香的.。立即,我最愛的豐碩的蜜棗便露了出來,甜味嫋嫋地鑽到心底,那是最熟悉的味道。

我走在小院的小徑上,只有那艾香萬里。愛直撲我心,我心甜蜜。

端午,我“艾”你。

我想糉子與艾葉之間,還蘊藏着,我與姥姥濃濃的祖孫之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45

端午節是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節、五月節、女兒節、龍日、詩人節等。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那讓我來告訴你吧,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

去年端午節那天早上3點我就起牀了。媽媽幫我在手腕繫上了我前兩天賣剩下的五彩絲。左手系的是十二生肖裏的`龍掛墜,右手系的是虎掛墜。我扒拉了幾口飯,就跑到了張雨宣家,因爲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和家長去高峯旅遊,坐的是張雨宣家的大客車。

到了6點鐘,大家都到齊了,我們的車就出發了。在去高峯的路上,我打開了車窗,看見了鳥語花香那樣的美景,我深吸了一口氣,啊!我彷彿置身在一個美麗的花叢中,那裏有百合花、玫瑰花、茉莉花等,直到該下車了,我還沒有從我的意境中清醒過來。

到了高峯,我們玩了“S”遊戲,我被譽爲“神槍手”。接着,我們又開始玩撕名牌。我和菁菁被稱爲“猛虎組合”。

開始拔河了,我又和菁菁一隊。我勒個去,我這隊除了我全是女生,後來媽媽把我拔河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她的朋友都開玩笑說:“你兒子身邊都是蝴蝶。”書歸正傳,對方只有一個女生,其餘都是男生,但結局令我大吃一驚,我們隊竟然勝利了,。我和菁菁的手都被繩子磨出血了,我媽媽和菁菁的媽媽各自幫我們貼了一塊創可貼。

中午了,開始吃飯了。午飯是香甜可口的糉子,圓鼓鼓的雞蛋,還有許多好吃的飯菜,吃得我們好飽呀!

飯後,我們開始表演節目,我和菁菁合唱《青花瓷》。唱完歌,開始自由活動,我倆手牽着手去採花,然後交給張睿涵的媽媽,給我們兩個人一人編了一個花環,很漂亮的。

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個端午節了,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早點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6

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而今,這一天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每年的端午節,家鄉人都要包糉子,今年我硬要媽媽教我包,想親自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

我家鄉用竽葉包糉子,首先要把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糯米做餡,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竽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餡,再放上幾顆紅棗,包出棱角。最後把竽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媽媽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馬蘭葉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就趕緊改,最後經過驗收,合格了。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

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因而特別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47

今年的端午節大家是怎麼過的?在什麼地方呢?幹了些什麼呢?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這是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這是端午節時,文秀用這首詩來紀念屈原的。

去年的今天,我們在學校裏以包糉子的活動來過端午,而今年我們又進行了包香包的活動來慶祝端午節。

活動舉行在我們的語文晚自習上,袁老師爲我們準備好了香包袋和香料,香料五花八門,有艾草、梔子花、桂花、驅蚊草、合歡花、玫瑰花……

其中,我唯獨對桂花情有獨鍾,爲什麼呢?因爲桂花是淡黃色的,我特別喜歡淡黃色,而且它的香味很令我着迷,聞着很舒服很香。

沒有做香包之前我以爲做香包會很難很麻煩,但與事實相反,做香包很簡單的,香料大部分以花瓣爲主,五顏六色的花瓣鋪在我眼前,像彩色的地毯,而且帶着香味,非常美麗,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瓣,將它們放進香包袋裏,最後封好袋口,這樣一個簡單而又珍貴的小香包就做好啦!

我們是分批次做香包的,我是第一批,做完香包後,我們就拿着香包自己玩,然後第二批同學又做香包,我回到座位就靜靜的.觀察這個精緻的小香包,這時一隻小蟲子飛到了我的小香包上,聞了聞,就看着它搖搖晃晃的飛走了,唉?爲什麼會飛走呢?難道是我的香包不香嗎?我帶着疑問聞了聞我的香包,咦,難怪小蟲子會搖搖晃晃的飛走,原來我把驅蚊草放多啦!

今年的端午節,對於我這個小吃貨來說,雖然沒有去年的糉子吃,但我又學會了一項技能——做香包,別小看了香包哦,能幫我驅蚊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48

喜歡糉葉的清香,也喜歡家鄉這個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端午節,更喜歡一家圍坐着吃糉子的溫馨感。

端午節是一個古老而又傳統的節日。這個古老的節日在我的家鄉被人尤爲重視。在我的家鄉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會包糉子,賽龍舟,處處都洋溢着糉子的清香。每年端午節前幾天,我的媽媽便會親手包上一串糉子。我特別喜歡吃剛剛煮好的糉子,也喜歡糉葉那股淡淡的清香。端午節那一天我們總愛手裏拿着一兩個糉子,去看精彩的龍舟賽。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糉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49

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因爲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進了江中。人們爲了魚和蝦們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中扔一些飯糰、蛋黃、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現在,我們在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做香包……

端午節的時候,小姑奶奶包糉子,看着她嫺熟的動作,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糉子。我學着小姑奶奶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裏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裏漏了出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沒灰心,決定再好好包一個糉子。這回我把糉葉捲成漏斗狀之後,檢查底下沒有洞,才往裏面倒上米,再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說我可以把糉子包的.更好,於是我更認真更細心地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糉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誇我包的越來越好,這就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包完糉子我們就蒸糉子。蒸糉子的時候,糉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糉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等糉子蒸熟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繩子,再剝開綠色的糉葉,一股糉香撲鼻而來,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這糉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讓別人也嚐了這糉子,都說這糉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糉子,我感受到了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它做完、做好,這樣纔能有收穫。

端午節的作文 篇50

再過幾天就是五月初五了,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你們知道爲什麼在端午節要包糉子吃嗎?說到這裏,還得從一個故事說起:古時候,有一個君王,好色好賭,根本就沒有把政事放在心上,有時候只是草草了事,隨便處理處理。有時候根本沒有去看。他的一名大臣屈原可爲他擔了憂,他對大王說:“如果您在這樣子的話,我只好以死相逼了。”大王生氣的說:“你去好了,沒人會來攔你的!”屈原傷透了心,他想:怎麼辦,這國可要落沒了。幾天後,人們在一條江中找出了屈原,相親們悲痛萬分,只好把糉葉和糯米包成一個糉子,再撒上米酒,這樣子的話,魚蝦們吃了糉子,就會昏昏欲睡過去,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首了。爲了紀念屈原,人們把農曆的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得吃自己包的糉子。

雖說這糉子本意是用來紀念屈原的,但隨着後來的製作工藝不斷改進。現在糉子的口味是越來越多了。其實,製作糉子的方法是很簡單,只需要糉葉.糯米,餡兒。餡兒可以以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可以用豬肉、蜜棗等等。先把糯米鋪上糉葉,填上自己喜歡的餡兒。包起來,捆上細繩,就做完了。 還有一項活動賽龍舟,在端午節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條龍舟大約站七到八個人左右,等裁判員把一聲口令,隊員們猶如離弦的箭,脫繮的馬朝着同一個目的地飛馳。隨着雙槳的搖擺,一條條波紋快速的散開去,形成一個個圓圈,河兩岸在觀看比賽的人也興奮不已,期盼着某一對的勝利。龍舟的快慢體現了一個團隊和諧與合作的力量有多麼的重要。

端午節雖然沒有中秋節或春節來的那麼隆重,但端午節裏的一些傳統習俗卻無處不寄託着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51

我今年十歲了,印象中過了好多個端午節,伴隨着我年齡越來越大,記憶越來越深刻,端午的事情記憶也越來越清晰。

今年的端午節是這樣過的,在端午的前幾天,家裏大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了,爺爺一大早就去菜市場去買肉,買的肉種類還有點多,因爲除了端午節包糉子,還有端午節還要燒上一大桌美食,這些都是準備材料,奶奶則一大早就開始洗糉葉,新鮮的糉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因爲是山上現摘的,所以必須要用清水洗乾淨,爸爸帶着一把刀出門了,聽說也是去準備包糉子的材料,我就奇怪了,什麼材料還需要用刀呢?我尾隨其後,發現爸爸在割棕櫚葉,我不解的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媽媽告訴我說,用新鮮的糉葉加棕櫚葉包起來的糉子色鮮味美,於是我也開始動手準備參與包糉子的行列,奶奶帶着我去洗糯米,之後又用醬油調色加味,然後把肉用黃酒與生抽醃製在那裏備用,食材都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製作美味的糉子環節了,我看奶奶很熟練的拿糉葉與糯米,放一半糯米的.時候,往中間放鮮肉與菜,菜的品種有許多,奶奶按我們大家喜歡的口味準備了許多,之後又往上面放一層糯米,最後用棕櫚葉的繩子把糉子捆起來,放在桶裏,我好像聞到了香味,包好了所有糉子之後,我就催奶奶快一點燒熟糉子,忙忙碌碌,說說笑笑,開開心心的包糉子時間,在糉子飄香的時候宣告結束。

雖說同樣是端午節,可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過端午的特色,最常見的習俗有: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荷包等等,我最喜歡的過端午節方式就是包糉子,一家人在一起動手,有說有笑,幸福又美滿的過程。

端午節的作文 篇52

一天,媽媽下班回來,我問她:“媽媽,你手裏拎的是什麼東西啊?”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我買了一些糉子。”我聽了想: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

媽媽買來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豆沙糉、板栗糉、肉糉和蛋黃糉等等。晚上我吃了好幾個糉子,吃完飯,我和爸爸一起打開電腦,到網上查一查,瞭解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原來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和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同小異的。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著名的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軍攻破,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非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哦!原來糉子有這麼一個傳說。糉子真好吃,每當吃糉子時,我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53

“一個白胖子,裹着綠毯子,腰裏紮根細繩子。”大家猜猜這是什麼?告訴你吧,這是我們端午節吃的糉子。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大家可別忘了吃糉子哦!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相傳在春秋時期,屈原向楚懷王提了很多富國強兵的建議,他的這些建議損壞了貴族的利益,後來這些貴族在楚懷王面前說了許多屈原的壞話,於是,楚懷王就把屈原趕出都城,流放到汨羅江邊。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放棄自己的祖國,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然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爲了讓屈原屍體不受傷害,紛紛向江裏投下食物,端午節就這樣流傳至今。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有包糉子、掛艾草、划龍舟、鬥草等。

端午節這一天,媽媽早早地起了牀,準備包糉子。媽媽先準備好各種各樣的材料,有蘆葦葉,有各種口味的餡料,還有香噴噴的糯米。媽媽先把蘆葦葉放到鍋裏去煮,說這樣既能除蟲,又能讓蘆葦葉變得鬆軟。煮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媽媽把蘆葦葉拿了出來,我用手輕輕掰了一下,果然變得好軟。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煮好的蘆葦葉裹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到“漏斗”裏,用手輕輕地按一按,接着把餡料塞到糯米里,最後用蘆葦葉把糯米蓋住,用細線在糉子周邊繞一圈,這樣,美味的糉子就完成了。糉子又大又肥,像佛爺一樣。最讓人興奮的是吃糉子,剝開糉葉,露出了油亮的糯米。咬一口又糯又香,讓人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賽龍舟、掛艾草、鬥草、包糉子……在這些傳統節日裏,都包含着小小的幸福。

端午節的作文 篇54

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往往都會想到春節和端午節!說起端午節的特色,人們往往都會想到糉子與龍舟!

佳節來臨,一家人團圓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包起了美味的糉子,同樣是端午節同樣是包糉子,而今的端午節與曾經卻大有不同!永永遠遠少了她的背影,是我這一生中非常大的遺憾!我的外婆多年以前,因爲病痛的折磨而離開了我們去很遠的地方!開始了她的旅行,曾經的外婆在我們老家是出了名的包糉子高手!每逢端午節到來時,村民們總是來請教外婆如何包糉子,外婆耐心親切的教導他們如何包糉子是最美味的!因爲外婆糉子的美味,從小以來我一直不肯吃別人家裏包的糉子,也不願意吃街邊買,只願意吃外婆一心一意美味充滿愛的味道的糉子。

年年的端午節我都從城裏坐車回到鄉下,親切的外婆總是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夕準備好了材料,我每當到外婆家時,便可以聞到糉香飄飄的味道!那些年的端午節,與外婆的悉心照顧,與我在鄉下過着樸素而快樂的生活都已是童年的回憶再也回不去了!外婆離開之前,雖然把如何包糉子祕方留給了我們!如今吃的糉子仍然還是往年的美味,如今的端午節,仍然還是往年的忙碌,但是永永遠遠少了外婆的味道與背影!我沒有忘記從小外婆陪伴我的時間是最久的未曾忘記外婆從小對我的養育之恩!外婆啊外婆,你悄然無息的離開了我們去向了遠方旅遊!您可曾知道我們對你的.思念?但願在遠方的您可否看到如今的我已經漸漸長大,慢慢懂事,再也不會讓您操心了?

端午節和糉子雖然是非常平凡的美食但是它的美味承載了許許多多人的童年的味道與回憶!也突出了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所以每逢的端午節滿滿都是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