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洛陽橋作文(通用21篇)

本文已影響 9K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洛陽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洛陽橋作文(通用21篇)

洛陽橋作文 篇1

我家住在洛陽橋邊上,作爲我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洛陽橋風情萬種,即使在短暫的一天,也“氣象萬千”。

清晨,天還矇矇亮,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看,遠處是翠綠的紅樹灣,鳥兒在鳴叫;近處漁民撐起了槳,漸漸地,槳聲劃破天際,他們準備出海捕魚……這時,太陽從江面緩緩升起,照醒了石橋上的石獅,也照醒了石板上的青苔。緩緩地,洛陽橋也甦醒了,清晨的洛陽橋,是如此的活潑。

正午,烈日當空,洛陽橋中段的海神廟往往成了庇廕的場所。這個海神廟裏,住着閩南人特別的信仰——“媽祖”。廟旁還有幾棵參天大樹。一根根樹枝,就像它的手臂;頭頂上茂密的枝葉,就像它的頭髮;一還有那一條條藤蔓,就像它長長的鬍鬚。走到橋中間,能看見鳥兒落在江邊的樹林裏;如果你細聽,能隱約聽見燕子傳來清脆、動人的歌聲。橋下的泥灘上,一隻只小螃蟹正忙着搬家。它們揮舞着那威風凜凜的小蚶子……正午的洛陽橋,變得生機勃勃。

黃昏,立在江頭,一眼望去,洛陽橋是多麼雄偉啊,它橫跨惠安與洛江之間,建立起了一條黃燦燦的通道。此時,洛陽橋上行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賞風景,有的在散步。夕陽西下,傍晚的彩霞印在江面上,有紅色、有黃色、有紫色……真可謂“浮光躍金啊!”黃昏的洛陽橋,是多麼美!

晚上,一輪皎潔的'明月,逐漸露出了它的臉龐。整個世界彷彿安靜了下來,好像一切都又進入了夢鄉。這時的江面上,只有一輪明月和江底的一條幽藍色的暗河在訴說,訴說洛陽橋千年的歷史。晚上的洛陽橋,是多麼靜!

漫步洛陽橋,聽橋的故事,看橋的風景!

洛陽橋作文 篇2

中國諺語云:“閩中橋樑甲天下。”泉州也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洛陽橋。

當我站在橋頭,才知道“洛陽橋之橋天下奇,飛虹千丈橫江垂”的真正意思。洛陽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座海上石橋。它雖歷經千年滄桑,卻保存有當年好履長波,跨江海,勢若飛虹的雄姿,仍然吸引着慕名而來的遊客。

橋頭有一棵老榕樹。它枝葉鬱鬱蔥蔥的,像一個帳篷,這棵榕樹萬古長青,榕樹下有它悉心呵護的石碑,記載着有關洛陽橋的歷史文化。原來,據說古時洛陽江四周都是高低無律的民間住宅,雖然小屋只有黑白兩面色,但還是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屋頂兩檐微微翹起,那層層疊疊的`墨黑色磚瓦連綿不斷,時起時伏,遠遠望去,不正是像一條烏龍盤旋在上嗎?

現在的洛陽和之前的洛陽真是天壤之別。在洛陽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陽橋。古橋是用石頭砌壘起來的,而新橋是用水泥和鋼筋造成的,架在獎賞,猶如彩虹臥波,十分壯觀。新橋與古橋更牢固,雖未經滄海桑田,但來來往往的車輛川流不息,江河的沖刷,橋仍毫髮無損,正因爲有了這座橋,才能保存着它經歷的興衰。

洛陽在日新月異地變化,不只洛陽,泉州各地也崛起一幢幢高樓,廣廈拔地而起,商業區繁華似錦。寬闊的道路兩旁,滿眼綠色,像一條條別在道路腰間的綠色的綢帶,無不章顯東亞文化之都的魅力。看,蔡襄雕像正遠遠地看着遠方……

洛陽橋作文 篇3

人說“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泉州這座古老的洛陽橋,讓我對這句話有了切身的體會。

洛陽橋橫跨在寬闊的洛陽江上,據說這座橋已經有着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它依然屹立不倒。

到了洛陽橋,一對橋欄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它看起來威風凜凜、一定是古代時哪個能工巧匠不朽的傑作,上方雕刻着兩條龍,下方雕刻着兩條虎,簡直是“生龍活虎”呀!

我迫不及待地跑上洛陽橋,仔細觀察着橋那優美的造形。橋頭有兩隻威武的石虎守衛着,兩座小巧的石塔挺立在兩側,兩尊慈眉善目的'菩薩庇護着橋上來來往往的車輛行人。而橋欄每隔四根柱就有一隻石獅子,正忠心耿耿地守衛着石橋,雖凶神惡煞般的,卻很神奇的,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它的構造更令人驚歎!爸爸告訴我,橋下的江水下,有一條長長的石堤,老祖宗們又用條石壘成了有名的船形的橋墩,這樣的橋墩可以減弱江水的衝擊力。更讓人叫絕的是,先人們還巧妙借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在橋下養殖哈蜊,使用哈蜊的粘液牢牢地粘住橋,使橋堅硬穩固。啊!我們的老祖宗可真的是聰慧絕頂!

遠處的灘塗上,有大片大片美麗的紅樹林,那裏有羣鳥在紛飛、螃蟹在奔跑,泥鰍在跳躍。洛陽橋雖然已不復昔日的繁華,但這古樸典雅的景緻卻吸引大遊客來“一睹風采”。

啊!落日的餘暉穿過絢爛的雲層,將片片碎金灑在橋上、江上,美得令人窒息。我喜歡洛陽橋。它是我們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泉州人民的文化的縮影!

洛陽橋作文 篇4

“洛陽之橋天下奇,飛虹千丈橫江垂”,這首古詩再次在我的腦海中閃過,今天,我就要去一睹她的風采!

汽車在馬路上奔馳,透過窗戶遠遠望去,洛陽橋像一條銀龍橫臥在洛陽江上,江水安安靜靜的,好像睡着了一樣,沒有風也沒有浪,江面上漂着幾艘漁船。遠處的'紅樹林像一座座小山坡,蔚藍的天空中飄着幾朵白雲,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洛陽橋是中國最早的跨海大石橋,又稱爲“萬安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00多米,橋寬7米,有橋墩46座,還有石亭、石塔,全都用大石板砌成。橋頭立着一座巨型的石雕,那就是蔡襄,她就是主持修橋的人,民間還有一則與他有關的傳說。走在洛陽橋上,可以看到橋兩旁的石柱上,每隔四根石柱就有一對石獅子。橋的另一端有幾棵茂密的大榕樹,旁邊有幾座石亭子,石亭子旁立着許多大石碑,有的石碑因爲經歷了百年的風雨洗禮,已模糊不清,依稀可以看到記載着建橋時間年代等。

走完洛陽橋,我不禁感慨,在古代條件那麼落後的條件下,人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這座“海內第一橋”真令人敬佩,洛陽橋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座橋,她記載了歷史,記載了文明,也記載了民族的歡樂和希望。我愛美麗的洛陽橋!

洛陽橋作文 篇5

星期天的早上,太陽出來了,藍色的天空中,白雲浮動着,帶着一絲絲涼意,讓人不再浮躁。小鳥在枝頭上唱歌,空氣顯得那麼清新、明朗。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爲我國古代四大名橋。漫步在洛陽橋上,兩旁風景盡收眼底。波光粼粼的江面泛着綠光,遠遠望去,像一塊光滑的綠色綢子在一瞬間鋪下、展開,映入眼席,涌入視線的綠讓人產生一種極大的心曠神怡之情。微風襲來,擡眼間便望見了太陽折射出的綵緞,染出一片紅,一片黃,相互纏綿。

秋天的季節,漫步在洛陽古橋上,讓人思緒萬千。看那凋謝的樹葉,已一去不復還,而那古橋還是那麼的`光芒四射,這體現出古人的智慧。物是人非,山水依舊。古人留給我們的是寶貴財富,我們能留給後人的是什麼呢……

洛陽橋作文 篇6

陽光沿着軌跡散落在每一寸空氣裏,溢着某一種不知名的溫暖,某一種不知名的芬芳,以一種最好的弧度打落在人的身上,打落在江波上,打落在洛陽橋上。

腳步在石橋上不禁舞蹈起來,鞋跟在石橋上磕碰,響起好聽的旋律……

漫步在洛陽橋上,兩旁風景盡收眼底。波光粼粼的江面泛着綠光,遠望去,像一塊光滑的綠色綢子在一瞬間鋪下、展開,映入眼簾,涌進視線的綠讓人產生一種極大的心曠神怡之情。微風襲來,擡眼間便望見了默默的日落,染出一片紅,一片黃,交互纏綿。

漫步在洛陽橋上,視線裏融入了一片古典的泛黃與黑白,彷彿看見了服裝樸素、打扮別緻的惠安女向我走來,彷彿看見了詩人余光中向我走來,彷彿看見了……漫漫的石橋路上,我竟如此清晰地看見那些人、看見那些事,那樣清晰地涌進我的腦中,盪漾着,盪漾着,就這樣望見了時光的消融,還有那歲月無情的變遷……

漫步在洛陽石橋上,橋柱記載着曾擁有的一切。橋柱上緊緊貼着的'海蠣,是古人智慧的最好證明。因爲沒有現在的卓越技術,聰明的古人利用海蠣的特點,穩固了整座洛陽橋。即使在現代,這種聰明才智也令人拍案叫絕。

漫步在洛陽橋上,雨濛濛地下了起來。雨幕上,情真意切地感受到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意境,模糊地望着兩旁的江色,恍然間,又想到了龍應檯筆下的“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無邊無際無着落”的寂寞。

漫步在洛陽橋上……

思緒隨風飛揚……

洛陽橋,帶着來往的歷史與古城嶄新的未來向前走去……

洛陽橋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沿海城市,在這樣一座沿海城市中,水多,橋也多,例如有:田安大橋、刺桐大橋等等,但是,今天我要寫的是我們家鄉的洛陽橋。

洛陽橋與北京的盧溝橋、廣濟橋、趙州橋並稱爲中國中國四大名橋。洛陽橋還是世界上第一座跨海大石橋。洛陽橋歷史悠久,它寬約十米。於1053年修建,1059年竣工,大約用了六年時間,總共花費一千四百兩銀子。洛陽橋還有個名字叫萬安橋,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個故事呢!

從前,這裏經常鬧水災,船隻過往都沒有回來過,後來這座橋建起來後,人們就想萬事平安,於是,人們就爲他取名萬安橋。

洛陽橋位於洛陽江上,洛陽橋因爲橋基不穩,所以經常被水沖塌,蔡我的連老師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裏閃着智慧之光。你別看我們連老師平時很溫柔,但只要一上課有同學開小差或注意力不集中,連老師都會嚴厲地批評他。蔡襄了一個辦法,就把大量石塊扔進洛陽江中,並把橋地做成船形,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的洛陽橋。

洛陽江的水好像我的血液,在我的心中流淌,它又像一個乖巧的小姑娘,把船隻安全地送到終點。洛陽江的水像碧玉帶,又像一面鏡子,過往的`船隻駛過,拖下一條隱形的帶子,好像一條小尾巴。那情景格外迷人。

啊!美麗的洛陽橋,你是我們祖先勞動的碩果,我愛你,家鄉的洛陽橋。

洛陽橋作文 篇8

幾度斜陽盡,幾回殘月消,你在多少個世紀裏伴着日月的輪迴,放肆的冷風依然揭不開你神祕的面紗。

我踩着你不變的容顏,任青春的腳步在你的身上留下痕跡,而你不朽的軀幹在漲潮時隨便海水怎麼猛擊,也不曾老卻。

從古至今,你承載了多少風霜,來來往往的人們使你成爲了一道風景線,卻誰都不能把你蒼老。

我站在蔡襄的雕像前,用靈魂和他進行着無言的對話,始終不知道你被遺忘在歷史角落裏的祕密。

洛陽老街

歲月在你身上走過,什麼也沒留下,什麼也沒帶走,你還是你,但你的外表卻滄桑了,繁華落盡,你留不住自己的青春。

看着荒涼的街道,我可以想象得出你昔時是多麼的熱鬧,真怕你承受不了秋風蕭瑟啊,路邊破舊的房子裏不就住着你的嘆息聲嗎,久久迴盪。

越來越多的`人從你的視線消失,遺留下空白,你不記得任何一個模樣,在你的盡頭也已經找不到天涯遊子的身影了。

那天,我一個人來到你的身旁,想給你點安慰,卻更孤單了你,你寧願自己靜靜地躺着。

洛陽橋作文 篇9

洛陽橋,和趙州橋、盧溝橋、廣濟橋並稱爲“中國四大古橋”,就坐落在我們魅力泉州的洛陽江出海口。泉州有句俗語:站着像東西塔,躺着像洛陽橋。可見洛陽橋在泉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洛陽橋是在忠惠蔡襄公任泉州太守時期建成的。關於這座千年古橋,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因洛陽江江面波濤洶涌,乘船危險四伏,更何況要建一座1200米的'橋樑。蔡襄公等冥思苦想,終於有人提議讓人給龍王送信,請龍王退幾天潮水。他便問:“何人下得海?重重有賞!”正巧人羣中有一個叫夏德海的應道:“小人夏德海。”將錯就錯,蔡太守就將任務交給夏德海。

可夏德海不知如何是好,拿着信札呆坐海邊借酒澆愁。第二天醒來後發現信札變了顏色,他認爲是龍王回信了,便把信交給蔡太守。蔡襄打開一看,信紙上只寫了一個“醋”字。這是什麼意思呢?蔡太守想了一下,應是龍王同意“廿月二十一日酉時退潮”。工程就在當日當時順利開工了。

由於颱風頻繁,洛陽橋也曾被海浪衝毀部分,經歷了多次修繕,後又在抗戰中被日本的飛機炸斷。雖然重建了,但已不復原來的模樣,只有橋基因古人的智慧——“牡蠣養基”而千年不垮。

希望洛陽古橋像她另外一個名字“萬安橋”一樣,萬古安瀾。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躺着像洛陽橋”一樣歷經磨難仍緊密團結、越挫越勇!

洛陽橋作文 篇10

天朗氣清,萬里無雲,好一個晴天,我走在洛陽橋橋頭上,旁邊榕樹的勁枝上長了許多鬚根。當微風拂過,它翩翩起舞,像是向遊人問好。眼前風景如畫,條條落地生根,更堅守了榕樹的頑強生命。

緊挨着榕樹的是巨大的蔡襄石像,他身穿官袍,兩手背在後面,面帶微笑地端詳着面前的洛陽橋。

穿過了榕樹,我走到橋上,我俯身下望,橋下有一塊塊整齊排列的船尖形石頭,上面種滿密密麻麻的牡蠣,使橋基與橋墩膠合成整體。

我站在橋中間,腳下好像被強力膠粘住了似的,呆呆地看着眼前的風景。橋下有成片的綠油油的'紅樹林。成羣的白鷺生存在這裏,他們有的在優雅地捕魚,有的昂首挺胸提起一隻腳,另一隻腳站在灘塗上,還有的成羣結隊悠閒地散着步。我向它們大叫一聲,它們驚得飛起來,飛過洛陽橋,留下美麗的倩影。

此後,我又去了許多地方,可它們都遠遠不如洛陽橋。

洛陽橋作文 篇11

今天天氣晴朗,外婆提議大家一起到惠安洛陽橋走走。

到了洛陽橋,大姨說她曾經是導遊,就由她來介紹,我們認真的聽着她說: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爲泉州郡守蔡襄。相傳蔡襄爲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爲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爲官後要爲郡人修橋,爲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爲官,爲泉郡守。他回到泉州後爲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 惠安洛陽橋發愁。

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爲老爺叫他,隨口應答。於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臥在海灘上,想讓潮水捲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於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一個“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終於領悟了海龍王的啓示,當月廿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於順利砌成。但是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後來又傳說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爲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爲泉州大富商,由於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後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

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是經過修葺的',最後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

洛陽橋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在泉州。泉州的文化博大精深:梨園戲、高甲戲、南音……名勝古蹟也是數不勝數:九仙山、開元寺、洛陽橋……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洛陽橋吧。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與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廣東廣濟橋合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這天,我和媽媽一起到洛陽橋遊玩。說是橋,其實更像一條玉帶飄在江上。走上橋面,一股清涼的海風迎面撲來。橋十分古老,腳下的石條又粗又長,中間有一些縫隙,但還是十分穩固。看着它,我好想看到了閩南人那憨厚的面容,那面容有的蒼老,有的憔悴,但都帶着濃濃的笑意,令後人敬佩。

橋的兩旁鑄了許多獅子,有的腳踩繡球,有的.張着嘴巴,還有的凝望遠方,活靈活現,虎虎生威。

走上橋我發現紅樹林下有一塊塊整齊排列的石頭,上面密密麻麻地腫着牡蠣,連船型橋墩上也有許多。媽媽見我不解的樣子,解釋道:“洛陽橋的創始人:蔡襄,聰明過人,他利用船型橋墩分開水勢,減少浪花的衝擊力。又在上面種上牡蠣,使橋基與橋墩膠合成牢固的整體。這樣,洛陽橋就更將不可摧了!”哦,原來如此!

洛陽橋的修築過程並不枯燥無味,在這其中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呢!

傳說,南海幫蔡襄種上牡蠣,又幫他籌備金錢。她化作一位絕色美女,泛舟洛陽江邊,說,誰能用錢投中她,便嫁與誰做妻子。一時,沿江兩岸人頭攢動,人們紛紛圍觀。而那些平時貪財如命的紈絝子弟,此時卻毫不吝嗇,拼命投金幣給觀音。然而,卻無人投中,觀音的小船日日滿載而歸……

洛陽橋修築七年才竣工,那些美麗的傳說講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洛陽橋承載着古人的血汗辛勤,真是泉州的驕傲!我愛家鄉的洛陽橋!

洛陽橋作文 篇13

要說我家鄉——泉州,最讓人引以爲傲的地方,那肯定是被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福建橋樑狀元”的洛陽橋。

洛陽橋位於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歷時六年建成。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安靜的白龍,橫臥在寬闊的江面上。

然而只要你略微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它的與衆不同之處來。洛陽橋因建橋處水潮湍急,工程非常艱鉅。爲此先民採用了一種獨特的建橋方法,即在江底隨橋中線鋪滿大石頭,築起一條水下長堤。然後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形成了“船”形橋墩,不但頗具特色,而且利於分水。這種技術直到十九世紀歐州人才開始採用。

這還不夠,爲了鞏固橋基,他們還在橋下養殖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其外殼附着力強、繁殖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牢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非凡才智。爲了紀念洛陽橋——這一偉大的橋的建造者——蔡襄,橋上還刻有他的`雕像云云。

說到蔡襄,媽媽還給我講了一個關於他建這座橋的傳說,請聽我娓娓道來。傳說從前,江底住着很多妖魔鬼怪。一日,有一巨船過此,江底的龜、蛇掀風起浪,眼看巨船就要翻了,船中旅客嚇成一團。突然,空中傳來人語:“船上有蔡姓貴人,不可作怪”。話音剛落,江上風浪驟停,平靜如初。事後人們知道,船上果然蔡氏夫人,正有孕在身。這夫人感謝神靈,拜天許願:“兒如長大,必建橋江上,以利行旅。”後來這小兒,便是赫赫有名的狀元蔡襄。他從小就聰明,當母親把這事告訴他時,他就默志不望,發誓若有顯貴之日,必嘗還母親心願。這一傳說爲洛陽橋增添神祕色彩。

啊!古人用智慧和心血締造起來的特色洛陽橋被贊爲“狀元”,真是實至名歸!

洛陽橋作文 篇14

有人喜歡賞心悅目的水鄉小鎮,有人喜歡驚險刺激的遊樂場,還有人喜歡浩如煙海的書店。而我,卻喜歡家鄉的洛陽橋。

這座洛陽橋廣爲人知。它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歷史悠久而又美麗的洛陽橋,暑假裏幾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有時候還有很多老外也來洛陽橋遊玩。

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欄,石欄兩邊用28尊石獅裝飾。這些石獅子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它們忠心耿耿地守衛着洛陽橋,看起來威風凜凜的,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古橋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幾百棵,這一大片松樹遠看就像一座座綠色的青塔,近看又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大傘。一條條伸展開去的松枝,像展開的手臂,風兒吹來,上下襬動,就像是在和我們打招呼。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松樹都是那麼翠綠挺拔,似乎在提醒我們學習也要堅韌不拔,知難而進。

洛陽橋上還有很多好吃的,有四果湯、燒仙草、土筍凍……每天走到橋頭亭子那裏,聞到那些撲鼻而來的香味,就忍不住想吃上一口,許許多多的美食都快成美食街了。

站在橋上,俯瞰江面:江水靜靜地流淌着,宛如一條碧綠的帶子。江上還有一片片紅樹林,這一棵棵紅樹林長在江水裏的,非常有趣!你一定以爲紅樹林的樹葉是紅色的'吧,那你可錯了。其實紅樹林的葉子是綠色的,只是它的樹幹枝杈斷面露出的化學物質,極易被氧化而呈現紅色,因而得名。紅色的樹幹倒映在碧綠的水裏,宛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畫。江水漲潮時,江水好像睡醒了一般,捲起一道道白浪,猶如奔跑的獅子。霎時間江水漲得很高很高,似乎在與紅樹林比高呢。過了好一會兒,江面纔會恢復平靜。這時,你又可以看到種植在橋基上的牡蠣,這可是造橋工匠想出來的絕妙辦法,因爲它們可以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洛陽橋基歷時900餘年而沒被江水沖垮,牡蠣的功勞可不小。這也可以算是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這就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好地方——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橋,歡迎大家來玩哦!

洛陽橋作文 篇15

家鄉有做洛陽橋,它是中國的四大名橋之一,坐落在洛江路海口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春暖花開的三月,我們隨旅遊團來到洛陽橋。我們在橋頭看到古榕,它們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可依然鬱鬱蔥蔥。導遊邊走邊說:洛陽橋全長有1200米,寬五米。橋上兩旁翼以扶攔,攔杆石柱上頭,雕鏤着精緻雄壯的石獅,在橋的東西兩側還建有7亭9塔。聽了介紹,大家更加興致勃勃了。

走上洛陽橋,我們看見橋上有巨大的石板一塊塊至少都幾百、上千斤重,我詢問導遊,當時勞動工具極爲簡陋,根本就沒有設備來搬運重達千萬斤的大石頭,能工巧匠們是用什麼辦法搬運石頭的呢?導遊笑了笑說道:據說,當時人們才用的.是:“激浪漲舟,浮運架樑”的辦法,利用水漲船高的原理,用木船把一塊塊中雜樹墩的巨石鋪架上橋墩上,大大提高了認識架樑的速度。我們走着走着,有一個遊客問:當時沒有水泥,是怎麼把橋基和橋墩凝結成牢固的整體呢?大家都疑問的看向導遊?導遊也回答說道:用“種蠣固基法”,則是巧妙地養殖大量杜蠣,把橋基和橋墩膠和凝結成牢固的整體,有效地保護了橋墩的穩固,使之成爲驚濤難撼的中流砥柱。聽了介紹我們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這時一陣海風吹來,舉目只見江水滾滾,令我思緒飛揚,不由的想起了一個有關洛陽橋的傳說。一千多年前,洛陽江上沒有橋。這一天,江上風平浪靜,突然,船駛到江心,狂風大作,船上的人們驚慌失措。天上突然飛過一道光,只聽見有人吆喝:“蔡大人在此不得無禮”!海面頓時風平浪靜,只見一個孕婦走了出來說,我的丈夫姓蔡,大家都說這孩子長大以後能當官。果然,這孩子長大以後努力學習,當上了宋代泉州太守,主持修建了洛陽橋。

啊!永遠的洛陽橋……你是一首古老的歌謠,傳誦着千百年前的壯麗詩篇: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詩,記載着閩南兒女從古至今的動能樂章:你是一條五彩的紐帶,把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心緊連接在一起。

我愛家鄉的洛陽橋!

洛陽橋作文 篇16

洛陽之橋天下奇,飛虹千丈橫江垂。

這座聞名遐邇的古橋就位於我的家鄉。洛陽橋,又名萬安橋,據說沒建橋的時候,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洶涌,經常有漁船被掀翻,沉沒在江底。每次出發捕撈前,漁民們都要把記憶中的神仙、菩薩唸了一遍又一遍,祈求自己能平安,洛陽江也就變成了萬安渡。古橋建成後,爲了取意“平安無事”,人們就習慣稱它爲萬安橋。

泉州人有句俗話:站如東西塔,臥以洛陽橋。清明節這,夫,爸爸帶我去參觀洛陽橋。途中,爸爸講起了洛陽橋的歷史地位與價值:“洛陽橋是北宋時由蔡襄太守歷時6年多主持建造的,它的建成對泉州的水陸交通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世界橋樑發展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爲什麼呢?”我好奇地問。

“剛開始建橋的時候,潮狂浪猛,橋基屢受破壞。聰明的惠安人因地制宜,發明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筏形基礎和牡蠣固基法。”爸爸說這話時,臉上洋溢着自豪。原來,所謂的“筏形基礎”,是將橋墩堆砌成船頭狀,使其受力面積變小,可以將水的衝擊力分散。爲了鞏固橋基,老祖宗們又就地取材,在橋墩下大量養殖牡礪,這就是“牡蠣固基法”。遠遠望去,一層層牡蠣像乳白色的毛毯披在橋柱上,似乎在傾訴着千年來的風雨故事……

洛陽橋下,清淤的挖掘機正在有序地工作着;三裏古街上,建築工人在忙碌地措建鋼架、貼磚洗牆;公路上,一株株剛剛移植過來的綠楓一派生機勃勃……

哎,大家在忙什麼呢?

爸爸彷彿看出了我的疑問,說:“洛陽橋是泉州的文化象徵,現在已經被納入古泉州(刺桐)史蹟的16個遺產點之一,並正式申報2018年的世界文化遺產。一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從這裏開啓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如今,作爲後人,我們要好好傳承這寶貴的文化精神,保護古橋,修繕古街,發展旅遊,造福當地百姓。”

洛陽橋上石龍橫臥,站在橋上遠眺,青蒼滿目,水光天色,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自然。我想起了之前學的一首余光中老先生的詩作《洛陽橋》: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現在輪到我走上橋來……

洛陽橋作文 篇17

中國古代四大橋樑中,有一座叫洛陽橋。可是洛陽橋不在河南洛陽,而在距離洛陽遙遠的福建泉州,這是爲什麼?據載,唐朝初年,不斷爆發的戰爭和動盪的時局造成大量中原人南遷。泉州及閩南一帶有很多河南、洛水人遷徙過來,現在閩南語,被稱爲河洛語系就來源於此。移民們來到泉州,覺得這裏的山川形勢很像他們的家鄉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爲洛陽。現在這裏還有一個洛陽鎮,洛陽橋因此得名。

相比於廣濟橋的華美,洛陽橋貌似簡單多了。粗重的青石板,當是歷史的遺蹟。溝壑縱橫的道道,見證了將近千年的風霜和南來北往的人羣。這座橋,是當時廣東、福建人進京的必經之路。由北宋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蔡襄是誰?宋朝書法四大家之一,蔡體的主人。他是福建本地人。相比其它三座古橋,洛陽橋是唯一一座跨海大橋,它創造了古代建造樑式石橋的成功經驗,讓泉州成了全國著名的橋樑之鄉。

洛陽橋有橋墩六十四座。它的橋基,是最被人樂道的“筏形基礎”。它比現代人的認識,早了近千年。所謂筏形基礎,就是用船載着大石塊沿橋樑中線往下拋,在江底形成一條矮石堤,然後在堤上建橋墩。洛陽橋的橋墩用長條石交錯壘砌,兩頭尖尖的像船。尖形的橋墩可以分開水勢,減少浪潮對橋墩的衝擊。最上面一層,兩兩的石頭,被類似乾陵墓道的鐵釘加固,打了焗。橋全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如此重大的石塊,每一塊數千斤,古人又是怎麼架起來的?現代人起的名字叫“懸機浮運”法,藉助潮漲船高,把一塊塊重達數千斤的大石板,託舉起來鋪在橋墩之間,這是古人巧妙運用大自然的典型吧。

更爲巧妙的是,爲了新建橋墩的堅固,蔡襄等人從礁石上的牡蠣得到啓發,利用牡額外殼附着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採用了“種蠣固基”的方法,大量牡蠣繁殖生長,把橋基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這是環保無污染生物學工程的祖宗。走在斑駁的橋面上,小雨如酥。凹凸的石頭橋面,橋墩處密密麻麻的牡蠣叢,彷彿還在訴說那個偉大工程的艱苦卓絕!六十四座船形橋墩,好像停舟待發,時刻準備着揚帆起航。

橋的兩頭,各有石亭兩座,石將軍兩尊。這些來自宋代的將軍,有一點微微的將軍肚。他們不辭勞苦地守護洛陽橋近千年,不但保護了洛陽橋的平安,也保護了泉州的人民和這一方水土。五座石塔,居於不同的位置。塔不高也不大,像廟裏大雄寶殿前堆疊起來的石經幢。有一座塔的上面,鐫刻着捐獻者的身份姓名,依稀是一個女人的`全部家產。洛陽橋被古人總結出“三絕”特色:工程艱苦浩大;二《萬安橋記》簡潔;碑石、碑字藝術精雕。

說起《萬安橋記》,必須再一次提到蔡襄。橋南端有“蔡忠惠公祠”,紀念蔡襄造橋的巨大功績。祠裏的兩塊大石碑,就鐫刻着蔡襄撰寫、記述建橋過程的《萬安橋記》:“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於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於淵,釃水爲四十七道,樑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爲其長而兩之。糜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者: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祭襄爲之合樂宴飲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紀所作,勒於岸左。”

這篇題記乾脆利落,文字精煉沒有一字多餘,加上蔡襄遒麗的書法和勒石者細膩生動的刻功,被譽爲文、書、鐫“三絕”。除了《萬安橋記》,還有“西川甘露”碑亭和清道光間石刻“天下第一橋”橫額等。中亭旁有崖刻“萬安橋”、“萬古安瀾”等衆多碑刻。“萬古安瀾”比鄰處,有一座估計剛做了不久的紫銅塔,還有觀世音慈悲微笑,關雲長長鬚飄拂。人們對於平安的乞求,從來都是一樣,不分古今。只是,介紹上說的石雕扶攔和石獅,隨着歲月的河流,不知到了什麼地方。可是,這些沒有影響洛陽橋帶給我們的震撼。橋樑專家茅以升的評價是:“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洛陽橋作文 篇18

雨打在窗戶上,發出“噼哩啪啦”的聲音,驚動了趴在窗臺上癡癡看雨的我。

“叮鈴!”屋裏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

我慌忙地跳下窗臺,去接電話。電話是丹丹打來的,她邀請我與她一起去洛陽橋遊玩。

去洛陽古橋?太好了,我喜出望外,連連答應下來。

因爲修路,我們顛簸了近兩個小時,終於來到目的地——洛陽橋。我和亦丹一人撐着一把雨傘,撒腿就往橋上跑。

橋太古老了。細細的紋路,清晰地刻在石條上,好像倒映出了閩南人親切的面孔,因爲歲月的變化,這些面孔有的蒼老,有的清秀,但不管怎樣,面孔上都洋溢着濃濃的笑意。

正當我全神貫注地研究石條的紋路時,亦丹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叫,我的注意力全部傾到了她那一邊,鞋帶都沒來得及繫好,就急忙站起來,“啪”地摔了個嘴肯泥。

繫好鞋帶,我才匆匆跑到亦丹身邊,順着她的目光向橋下看去。

哎呀喂,我的天哪!就在河邊的淤泥上,滿河灘的小洞洞跟着它們的主人——螃蟹鋪天蓋地向我飛來,嚇得我立刻閉上了眼睛。

是一陣鳥鳴聲把我叫醒的。我睜開眼睛,朝着聲音傳來的地方看——哦,是一隻體型修長的白鷺哪。飛行時,它把兩腳併攏縮起,張開寬大的雙翅,露出下面黑色的羽毛,轉了幾個圓圈之後,它便落在了一顆紅樹上,用它那潔白的翅膀輕巧地拍打着水面。

我正要拍攝白鷺在紅樹林漫步的過程時,我的背突然碰到了一個冰冷的'東西,回頭一看,原來是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獅子。再仔細一看,原來還有踩着繡球的小獅子,抱着小獅子的母獅子,齜牙咧嘴的公獅子呢!

那這座古香古色的洛陽橋到底是何人所建?據媽媽說,這是一位聰明至極的人創建出來的,此人名叫蔡襄,他發明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種蠣固基法”,人們根據他的想法,在岩石和橋基側面都種上了牡蠣,用它們來填補岩石間的縫隙,使橋更加牢固。當人們發現這些種在岩石上的牡蠣特別肥嫩時,便突發奇想,將牡蠣全部種在岩石下面,不夠胡就用小石板來代替。以至於我們今天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在紅樹林的周圍,插着一塊塊長短不一的石板,上面長滿了牡蠣,當浪花輕輕拍打石板的時候,牡蠣心裏也許會升起一團幸福的微笑和滿足感……

這次洛陽橋之行,不僅加深了我對家鄉歷史文化知識的理解,更讓我和丹丹之間的友誼橋樑更加結實、堅固。

洛陽橋作文 篇19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爲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

拎着包離開辦公室。昨晚宿酒未退,頭有些暈。

外面陽光正好,騎了摩托車就到洛陽橋。

洛陽橋實在可以說得上是我最熟悉的景點之一了,也是兒時最經常去“旅遊”的地方。小學時,我平均不到兩週必到一次洛陽橋。橋北就是洛陽鎮,我常去買書,買的多是《小學生作文》和《故事大王》,姐姐買《作文通訊》或《少男少女》之類,回來了就常常要在洛陽橋走走。

我小學寫過不下五次的《遊洛陽橋》,內容一般是先描述了一番洛陽橋的雄偉壯觀,讚歎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抒發自己心裏對主持造橋的蔡襄的崇敬之情。如果篇幅要更長,會寫上一段不知從哪裏聽來,說是橋在抗戰時期被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過,痛斥反動派不肯抗日,然後過渡到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宋代的古橋被重修好了造福人民。作文常常得到語文老師的讚賞,總能得到高分。

所以我真要說,自己對洛陽橋是充滿了感情。可是,這麼些年過去了,我居然忽略了洛陽橋。記得應該是十多年前了,洛陽橋經過了一次大橋,據說是“恢復原貌”的,但原來我記着的熟悉的老舊橋墩和欄杆可都不見了。

天寒地凍,像一個外地遊客一樣,慢悠悠地從橋北往橋南走,小相機東拍西攝的。實在太對不起你了,洛陽橋,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麼認真地拍你呢。我到時,正是退潮時,灘塗裸露出黑油油的顏色,太陽照上去映出刺目的炫光,灘塗上的紅樹林長勢很好,有許多白鷺正在覓食,可惜了,沒帶長焦相機。

以我的經驗,遊洛陽橋,應該在早晨霧氣籠江,或是紅日乍升,又或是是黃昏時斜陽夕照時爲佳,當然,要能踏着三月的小雨去也是好的',能有一二同好偕行就更好了。

這些條件,今天是一個都不符。太陽出來了,但南方罕見的拉尼娜氣候凍得人筋骨都收縮了,偏偏年前事多,心情無論如何樂不起來。

看到了我熟悉的景緻--臨江的那塊大石頭還在,花崗岩上無端地有兩個地方長了青草石來,根據形狀被雕刻成一龜一蛇,又有“八仙過海”的石刻,看過的《洛陽橋的故事》裏那些神話故事又現出了影子。

“哇,‘瀾安古萬’,這是什麼意思?”一個少女脆生生的嬌叱,後邊慢騰騰地跟着他的男友。心裏禁不住一樂,美眉,從左往右讀不通,爲什麼不倒過來讀呢。

照片拍了不少,但可以示人是一張沒有。貼着以博一樂,也算記遊。

洛陽橋作文 篇20

我沒去過泰山,體會不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氣概;我沒登過飛來峯,體會不到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悟;我沒去過黃鶴山,感受不到黃鶴樓“東望黃鶴山,熊熊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峯倚紅日”的雄偉。而我今天,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洛陽橋之旅,走!一起去看看?

洛陽橋坐落於泉州市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式大橋呢!

一踏進景區,我就拉着爸爸,迫不及待地掃了一輛共享單車,懷着期待與愉悅,跨上自行車,雙手握着把手,雙腳交替地踩着踏板,不時地用手撥弄鈴鐺,在悅耳清脆的鈴鐺聲中開啓了旅途。

在路上,時不時颳起陣陣凜冽的寒風,溫柔地撫摸着我的臉,車輪碾過一片片金黃的枯葉,發出清脆的“咔嚓”聲,道路兩旁的樹上掛着紅彤彤的燈籠,隨風左右搖曳,爲寒冷的冬日送來了幾絲暖,爲清一色的樹木抹上了喜氣洋洋的紅。

到了洛陽江,我剎住了車,從車上跳了下來,將車停穩,拉起媽媽的手,走上了人來人往的洛陽橋。洛陽橋的構造十分特別——古人們沿着橋樑的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還採用了“種蠣固定法。”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啊!

放眼江上,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水面上還漂浮着數不勝數的落葉,幾艘扁舟在水上慢悠悠地行駛着,冷不防刮過陣陣刺骨的寒風,平靜的江面掀起了朵朵浪花,那情景,不禁令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洛陽橋面是用最天然、毫無打磨過的大石塊鋪就的`,坎坷不平,我走得磕磕碰碰的,石橋兩邊的欄杆上,錯落有致地坐着只只玲瓏小巧的石獅子,他們那四條矮矮的小粗腿,前腿趴着,後腿蹲着,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威嚴平靜地凝視着江面,尖利的爪子按在石墩上,看起來渾身上下都充斥着威武與雄壯。

快樂的時光如同一輛疾馳的小馬車般倏忽而逝,這場“半日遊”也漸漸接近了尾聲,但路途上的一花一木,一鳥一蟲,一幅幅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卻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揮之不去。

洛陽橋作文 篇21

在洛陽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陽橋。古橋是用石頭砌壘起來的,而新橋是用水泥和鋼筋造成的,架在江上,猶如彩虹臥波,十分壯觀。新橋比古橋更牢固,雖未經千年滄桑,但每天來來往往的車輛川流不息,江河的沖刷,仍毫髮無損,正因爲有了這座橋我們洛陽的經濟纔會日益繁榮。

我總認爲城市高樓鱗次櫛比,車水馬龍,環境嘈雜。但自從我親眼目睹了壯觀的洛陽橋,摸過那古老的榕樹,賞過它那古樸的風格建築……才證實萬安橋這個令人嚮往的名字並不虛假,是那麼真切與實在。

當我站在橋頭,才知道洛陽之橋天下奇,飛虹千丈橫江垂的真正意思。洛陽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座海上石橋。它雖歷經千年滄桑,卻保存有當年好履長波,跨江海,勢若飛虹的雄資,仍然吸引着慕名而來的四方遊客。

橋頭有一棵老榕樹。它枝葉鬱鬱蔥蔥,像一個帳篷。這棵榕樹萬古長青,榕樹下有它悉心呵護的石碑,記載着有關洛陽橋的歷史文化。

洛陽江四周都是高低無律的民間住宅,古樸就從它們之間流露出來。炊煙裊裊,緩緩流入雲際,給人安祥的感覺。小屋黑白兩面色,簡單而又分明,小巧精緻的窗子各房頂雖陳舊、簡陋,但還是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小屋一座挨着一座,一間靠着一間,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屋頂兩檐微微翹起,那層層疊疊的墨黑色磚瓦連綿不斷,時起時伏,遠遠望去,不正是像一條烏龍盤旋在上嗎?

二十一世紀的洛陽和那個古樸的洛陽真是天壤之別。

在洛陽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陽橋。古橋是用石頭砌壘起來的,而新橋是用水泥和鋼筋造成的,架在江上,猶如彩虹臥波,十分壯觀。新橋比古橋更牢固,雖未經千年滄桑,但每天來來往往的車輛川流不息,江河的沖刷,仍毫髮無損,正因爲有了這座橋我們洛陽的經濟纔會日益繁榮。

洛陽在日新月異地變化,一幢幢高樓,廣廈拔地而起,商業區繁華似錦。寬闊的道路兩旁,滿眼綠色,像一條條別在道路腰間的`綠色綢帶。看,洛陽城多麼會打扮自己:高樓大廈爲衫,綠化帶爲裙,還穿着繡花鞋——-路邊開着各色的小花,招來五彩的蝴蝶——它們很親熱地落在行人身上,真是人間才數月,洛陽已千年。

不說別的,說說我周圍的吧。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各種各樣的電器,還有各式各款的傢俱,新房連片,摩托車、小轎車成羣,服飾多樣華麗,更難得的是村裏(陳壩村)讀書免費,人們的文化水平、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這些都是改革政策好,建設和諧社會的成效。

看着人們臉上甜甜的微笑,我知道他們在幸福地享受着生活。是啊,只要洛陽人齊心協力,攜手共進,一定可以把洛陽建設地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更加靚麗!

我相信有這一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