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家風的作文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家風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家風的作文精選15篇

關於家風的作文1

大約父母全是讀書人吧,做爲工程師職稱的老爸會把學習培訓第一做爲口頭語,做爲老師的老孃會經常叨嘮應當溫文爾雅。這幾句將我耳朵裏面都打磨厚繭的聖詔還可以稱作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簿起,每到客人都是見到父母滿臉堆笑,溫柔體貼招呼客人。因此,並不是一頓美味可口的飯食,就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侃侃而談。我和哥哥則不談不張口,可以做到有問必答,不管什麼時候,大人講話不插言,大人用餐不上菜,因此贏得了顧客的讚美:家裏的小孩真聽話。不愧是讀書人,便是不同尋常。可是平常,頑皮的我和哥哥會隔三差五犯上的。比如給入睡的`老爸別上一隻開卡,再梳2個漂亮的小辮子,因此老孃手持掃帚將大家通通趕來洗手間或陽臺上,還能聽見老爸的痛斥:膽敢在皇帝頭頂破土。

雖然是90年代了,但因爲封建意識的危害,爸爸一直用些封建社會教育方法來管控大家。但更是這種教育方法,使與生俱來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方面一直遙遙領先。每每夜裏;家裏從無呼啦啦的打麻將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箱聲,僅有我和哥哥做作業的吱吱聲和父母翻書報刊的響聲。有時候,一家人也會以便一道數學題而爭取臉紅。但終究是封建社會的文化教育,因此出現了一切的封閉式現行政策!錄音機不許聽,假期不能出來去玩,好像想讓我和哥哥變成老實人。不,連課外讀物也只有在廁所或被窩裏偷窺。我好想對爸爸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修改了。但怯於爸爸的威勢,話到嘴邊一直又咽了回來。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好有壞。但我堅信,伴隨着時期的發展,新時期的家風家訓會落身於我們家。我的家人將越來越更豐富,更幸福!

關於家風的作文2

家 風

家風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我不是很明白。最近在新聞聯播中看了記者叔叔,阿姨們在全國各地的採訪,我才漸漸知道了什麼是家風。它就是一個家庭多年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反映出這一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我家的家風是什麼?首先一條就是“孝”。百善孝爲先。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孝道。在我們家每次吃飯,長輩沒有動筷子,小輩就不能先開始吃。遇到好吃的菜餚,我總是先給爺爺奶奶夾菜,然後再給爸爸媽媽夾菜,最後我才吃。每次在飯桌上看到他們笑容滿面,全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我的心裏就像吃了蜜棗一樣甜。雖然這只是一件不起眼小事,但是窺一斑而知全貌。在我的家裏無處不體現出“孝”的存在。

我家家風第二條就是講誠信,不撒謊。有一次,我考試沒有考好,害怕爸爸媽媽教訓我,回到家就沒有把試卷交給媽媽看,撒謊說考卷沒有發。事後媽媽知道了真實情況,首先並沒有因爲考試批評我,而是先對我的撒謊行爲給予了嚴厲的`批評。教導我做人的根本就是誠信。“人無信則不立”。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誠實守信。通過這件事,我受益匪淺,現在我的座右銘就是誠實守信。

家風就像是太陽,空氣和水一樣,時時刻刻照耀着我,包裹着我,滋潤着我,伴隨着我。使我能夠漸漸長成參天大樹。

關於家風的作文3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風雨中的避風口,家是親情的教堂,同樣也是教育我們的良好處所。家風、家訓、家規則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之島的啓蒙老師。

爸爸告訴我,家風,是家族的傳統、規範及習俗,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事方法,也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爲影響下一代。

媽媽說,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

現在我知道了家規,是祖上對家族的行爲規範。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後代子孫的準則。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

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那是在一次包餃子中得知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是勤學,要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依賴於你呢?

媽媽說:“你現在洗手時,每次洗完後水龍頭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然後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勤儉節約”。

爺爺奶奶告訴我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要勤奮進取。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訓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家規則是勤儉節約。

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力量,它們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我願在這滋養心靈的港灣裏健康成長!

關於家風的作文4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爲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爲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爲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呢?

關於家風的作文5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們家,當然也有家風。

我的爸爸雖然年紀不大,也許是受了爺爺奶奶的教育,一句“你們幾個孩子一定要節約,不要隨便浪費東西”總會在耳邊響起。

在我家,能吃多少就盛多少飯,一粒米都不能浪費。也許你不太相信吧,我的爸爸說到做到,以身作則,哪怕掉到地上的一粒飯,都會撿起來放進嘴裏。每次家裏的.剩菜都會進爸爸的肚子裏,他從不肯倒掉。爸爸告訴我們姐妹不要以爲一粒米不值錢,從種子到收穫,農民伯伯在陽光的暴曬下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再從稻子到米飯又經過了多少道工序,才成爲那來之不易的盤中餐呀!慢慢地,我們一家人都以節約爲榮。

除了節約,我家還有一個好家風,那就是勤勞。

當公雞喔喔啼叫時,媽媽就起牀了,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穿好衣服,拿起掃把,在客廳的每個角落打掃了起來,打掃完後,又用拖把將地面拖得乾乾淨淨。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讓我心生敬佩。我經常勸說媽媽:“媽媽,您休息休息吧!這些事我們來做。”媽媽聽了總會說:“沒關係,都習慣了!”媽媽用她的行動教育着我。我們因勤勞的家風而從不偷懶,無論是學習還是勞動。

良好的家風,既是優秀的老師,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把戒尺,衡量着我的一言一行。我堅信,在良好家風的指導下,以後我的人生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關於家風的作文6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我每天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學會了勤儉節約,尊老愛幼,明知事理。

在我十六歲的時候,姥姥突然得病了,而且是在晚上,媽媽得只消息後就立刻去看姥姥,當媽媽看到姥姥發病時那痛苦的樣子非常害怕着急。我聽媽媽說,她那時都被嚇壞了。由於突發得病得病再加上年齡的原因,使姥姥癱臥在牀,身子不能動,只能躺着,生活不能夠自理。剛開始的`時候,姥姥的子女們對她都很好,可是時間一長,就都沒有耐性了。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把姥姥接到了我們家裏。

媽媽每天都會給姥姥按摩,因爲這樣可以使姥姥感到放鬆,舒適。媽媽多次爲姥姥感到傷心,我覺得姥姥太不容易了,一輩子爲她的兒女操勞,卻不報有一絲的回報。一生坎坎坷坷。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會使人感到快樂。每當有人問媽媽爲什麼要把姥姥接到家裏來?媽媽得回答是這樣的: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否有孝心。孝順老人的人會得到回報。

我有時會和媽媽一樣;給姥姥餵飯,當我看姥姥時,我看見了姥姥眼睛裏泛起了紅光,我感到了惋惜。姥姥當時興許是在向我表達她的痛苦,也許是在感謝我,也是是感動了。

樹立和繼承端正良好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了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這樣就是我家的家風,大家也一起來曬曬你們家的家風吧。

關於家風的作文7

古人云:“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良好的家風能讓人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而我這顆幼芽正沐浴着淳樸的家風茁壯的成長。

從小媽媽就要求我每天背一遍”友善待人,誠實守信”這條家訓,教育我做人要有教養,有素質,要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吃飯、行走、坐立都有不同的規矩和標準,久而久之,正是這嚴格的'教育和良好的家風,讓我既能夠守規矩,又能夠創新。這如清流般的家風融入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澆灌着我幼小無知的心靈。

一個週末的上午,我約了幾個要好的同學去廣場玩,可不巧的是,原本晴朗的天氣驟然變了臉,突然颳起了大風,手託下顎出神地望着窗外飛揚的塵土,我心裏打了退堂鼓,不想出去了,順着這個邏輯我想那幾個同學也不會去了……突然媽媽的問話打斷了我的思路,約好了出去玩還去嗎?我支支吾吾地說“外面風大不去了。”媽媽接着問,告訴同學了嗎?我剛說沒……媽媽又開始了說教,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如果有特殊情況就算不去也要及時和同學說明原因,這樣一聲不響的就是不守信的行爲,不要讓同學久等,趕快去吧!告訴同學風大我們各自回家,下次再約。聽了媽媽的話,我立刻下樓奔向廣場,看到風中等待我的同學……我的臉紅了,內心也多了幾分不安,瞬間體會到媽媽說的友善待人誠實守信是多麼的可貴,自此以後我從未失信於別人。

友善待人誠實守信是家風。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泛流傳至今,依然是現代的精神財富。它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浸潤着我這顆幼芽,它如同血脈般,推動着家和國的發展。

關於家風的作文8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個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準則。

家風,作爲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裏,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於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

關於家風的作文9

家庭是成長的搖籃,家風是成長的航標。我的家風是“自立自強,教育興家”。

自立對我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經也有過很多次自立的過程,記得八歲的一天,我瞞着父母偷偷跑到田野去玩。我被那兒的風景迷住了,在那兒蹦蹦跳跳。突然,腳下一滑,我掉進了田壟裏,這個田壟很深,我覺得自己不可能爬上去的,就想等媽咪找到這兒來拉我上去。我坐在地上一直等,想起了父母經常教育我要自立,並叫我自己幹事情。我現在是不是也應該自立一下呢?於是,我抓住樹枝,一步一步往上爬。不料,樹枝斷了,我又重新掉了下去。我又開始向上爬,腳踩石頭,手也着地,四肢都用上來爬,終於爬了上去。我對自己的成功感到非常滿意,這使我又經歷了一次自立的過程。

“人生當自強”也收入到了我的家風中,記得有一次,我練習在不平坦的路中騎自行車,我一個大步跨上自行車,然後騎了起來,騎到了石子路,車子搖搖晃晃,十分顫抖,突然,車子倒了,我摔了下去,把胳膊跌青了。我沒有氣餒,推起車,又騎了上去,以快速前進,把石子都盪開了,車子平穩地過去了。又到了幹泥巴路,這條路有許多溼泥巴時踩上去幹了以後而變硬的腳印,十分崎嶇不平。我使出全力,向前衝去,車子一直顫抖着,但沒有倒。這時,我由於沒有看清方向,一下子衝到了田野裏,有一次失敗了。我打算不練了,但是又想起家人經常教育我要自強,心裏很是猶豫。最後,我還是打算不向困難低頭,於是我又騎了上去,一個勁地向前衝,並注意方向,終於騎了上去。我又感受到了以自強而成功的喜悅,忘記了之前的失敗。

關於家風的作文10

家風是一個家庭做人做事的作風問題。正所謂:“家風正,家則盛,家風邪,家則衰。”如果家風不正,這個家庭必將敗落。家訓則是每一個家庭祖2的訓哲。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一個人的家訓不正,這個人肯定不會有所作爲。我家的家風是平常待人要以禮相待,待人要有禮貌。早晨見面說生早,平時互相問問好。若求人,請字先。最後別忘說謝謝,對待長輩要用您箏禮貌兒歌,父親從小就讓我背熟,但熟背還不行,應定要理解其中含義。我問爸爸含義是什麼。爸爸笑而不答,並說等你長大以後成爲一個優秀的人,並按照兒歌裏說的做,便會理解。

我家的家訓是誠信,友善,文明,和諧,和寬容,樂於助人。在這幾方面家訓中,我們最重視誠信和文明,做人一定要誠實,不要虛僞和謊言。做人也一定要文明,我們一定要做文明人,作文明事,共創文明大家園。次之重視寬容。做人要寬容,不要心胸狹窄,揪着別人一點點小錯就不放過,一定要學習寬容自己,寬容別人這樣人人都會互相有愛了。和諧,樂於助人本事還以爲小學的.必修之課。和諧,只要人人和諧,國家會富強,人命也會樂在其中。樂於助人,當你幫助別人時,你會很開心的,過後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家風家訓是一個人家庭的作風,這體現了一個人家庭的素質,我們一定要謹遵家風家訓。讓自己成爲具有好思想,好品德的優秀少年。

關於家風的作文11

我國是一個講究規矩的國家,歷史也很悠久,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弟子規》、《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關於家訓、家規、家風的珍貴文化遺產。有句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都不按照規矩做事,我們的社會大家庭就不會這樣和諧有序。

其實,在我們每個小家庭也有家訓、家規、家風,我家的家訓就是:要尊重他人,包括老師、同學,尤其是對長輩和有殘疾的人;要講禮貌,見到認識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做到文明用語;要勤勞節儉,不能浪費;“遠親不如近鄰”,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這些家訓,爸爸和媽媽都是以身作則的,在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下。我也深深體會到這樣做,既尊重了別人,也讓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我家的`家規是媽媽定的:作業做完後要檢查;寫完作業要複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要經常鍛鍊身體;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不能拖到第二天;每天要堅持練琴。媽媽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每到週末,媽媽就帶我去游泳,夏天的時候我很愛遊,可到了冬天,即便是在室內游泳館,水也顯得涼了些,可媽媽說沒關係,所以每次我都勇敢的跳進游泳池,在水裏暢遊一番。結果,真像媽媽說的那樣,我不緊沒有被凍感冒,反而不愛感冒了。

再說說我的家風吧:要做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要講究衛生,不管是個人衛生還是居住環境,都要乾乾淨淨的,在公共場合不隨便吐痰、亂扔東西,媽媽說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我愛我的家,因爲有了家訓、家規和家風,我的家更加和睦幸福,我們的大家庭更和諧美好!

關於家風的作文12

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家規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修身齊家,樹立良好的家風、社風、民風尤其重要。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但凡家規較嚴的家庭,其家庭都和睦,家人都彬彬有禮、有涵養,都文明向上向好,都事業有成,在立身處事,持家治業都十分成功。家風家訓家規又是什麼呢?

家風,是家族的傳統、規範及習俗。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爲影響下一代,也稱門風;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規,是祖上對家族內人的行爲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

我通過查閱資料,我瞭解了一些名人的家訓:愛國商人李嘉誠的家訓是:獨立人格、勤儉節約、凡事忍耐、不斷學習、爲人正直、用心做事;而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家訓是:戒晚起;戒懶惰;戒奢華;戒驕傲。宜勤讀;宜敬師;宜愛衆;宜慎食。

爺爺告訴我,我們家也有應該遵守的家規呢!我家的家規,是上一輩的示範、身體力行傳下來的,共六句話,42個字,即“懂得珍惜與尊重,學會理解與寬容,知道感恩與自立,明辨是非與善惡,明白事理與做人,明確目標與追求”。

爺爺說,這些文字理解起來不難,要背下來,也很容易,但要身體力行地做到,可不容易。爺爺希望它能成爲我爲人處世的準則。

關於家風的作文13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

記得在我小時候,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的時間回家,玩兒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着急,於是媽媽就認真地對我說:“我們是怎麼規定的時間,爲什麼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麼晚纔回來。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的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並向媽媽保證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得非常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的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爲已經超過了七點半,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並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僅打擾了別人,還給別人帶來了負擔。我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麼。“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一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敗壞,這家就很難再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如果沒有“家訓”,那麼就會把後代寵壞,只有讓她知錯就改,然後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關於家風的作文14

媽咪經常教育我們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校有校規,班有班法, 家是我們停泊的港灣。我們開心不開心都離不開這個家,要有好的家風纔有好的家。

媽咪很小就教育我:外出坐公交車時要懂得給老人讓坐,在學校要樂於幫助別人。要學會與時間賽跑,珍惜時間,做事不能磨磨蹭蹭。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做個好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和同學相處記得要真誠,以和爲貴。在生活上我們不能人比人,不能太驕傲。要腳踏實地。

有一次,我迷上了《裝在口袋裏的爸爸》和《淘氣包馬小跳》這兩系列的書,可媽咪發現我看了這麼多書後根本沒有提高我的閱讀能力,媽咪百絲不得其解,慢慢的研究。突然有一天媽咪叫住我,我以爲我又做錯什麼事了,害得我心怦怦直跳。原來是媽咪爲我找來了解決的方法。媽咪教我要認真思考文中的意思,把文中的好詞好句寫在本子裏並切記在腦海裏。就這樣,我每天都積累許多的好詞好句,我的閱讀能力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如果我做錯事,媽咪也會使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招。所以我們如果不小心犯錯了要勇於承認,勇於道歉,勇於悔過,做個好孩子。

良好的家風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要熱愛家園,熱愛校園,更要愛我們的祖國!做新時代文明的學生。

關於家風的作文15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不錯,我的家鄉確實就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後首當其衝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裏。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畢業了,並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爲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着新車帶着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的就是爲媽媽買黃金,就當就是孝敬媽媽。因爲:以前沒那麼富裕,現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與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裏,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爲簡單,說不容易,也並不是那麼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爲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爲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麼事比孝敬父母更爲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