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奶奶的糉子作文(精選43篇)

本文已影響 1.44W人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奶奶的糉子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奶奶的糉子作文(精選43篇)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相傳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我們建湖人喜歡掛艾蒲,佩香囊,家家戶戶飄出陣陣糉香。我最喜歡吃奶奶裹的糉子,奶奶心靈手巧,包出的糉子既美味,又有藝術性,還特別環保。

每逢端午,奶奶就開始裹糉子,我在一旁饒有興趣地觀看。奶奶將水鄉上好的糯米淘好後,根據不同的口味做餡。糉子味分四種:喜歡甜的,在糯米中放幾粒紅棗;喜歡鹹的,取草豬精肉半斤,切碎,用三伏醬油泡製,做成餡裹進糯米中;喜歡清爽的,用自家地裏長的花生,每顆花生米剝開成兩瓣,用清水泡一下,等花生米發大後,裹進糯米中;喜歡原味的,那就糯米中不放其他佐料。

開始裹糉子了,奶奶從針線盒中取出一根亮燦燦的.蓑針,將新鮮的蓑葉一端捲成漏斗狀,置於左手,右手持一調羹,舀糯米進蓑葉中,糯米裝滿蓑葉鬥後,將蓑葉另一尖端穿進蓑針眼中,蓑葉繞圍幾圈,將整個糉子裹嚴實後,再將帶着蓑葉尖的蓑針從中間穿過糉子,蓑葉尖從糉子另一側露出,收緊了整個糉子,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裹好的糉子一般呈飽滿的尖三角形,爲逗我開心,奶奶有時還特地將兩個小糉子合在一起,裹成扁五角形,叫“連心糉”,這是奶奶和我,心連心。

整個過程,奶奶就像製作一件藝術品。我呢,則在一旁,凝神觀看。不像現在超市出售的糉子,一根蓑葉,亂繞幾圈,再用帶顏色的帶子一紮,既沒有藝術性,扎糉子帶子上的色素對健康也不利。所以呀,超市的糉子我根本看不上,就愛吃奶奶裹的糉子。

奶奶裹的糉子,真好吃!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

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望着窗外,心裏空落落的,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閃過,終於停留在那個久違的小院。

清晨的露珠,還掛在薄如蟬翼的花瓣上,端午節在布穀鳥清脆悅耳的歌聲中,翩翩而來。

我睜開朦朧的睡眼,只見奶奶的身影已經在廚房裏開始忙碌。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經過一夜的浸泡,那米個個像飲足了瓊漿玉液,沉甸甸的非常慵懶,互相偎依着。我撿起一粒米放在陽光下去看,略有些透明,更像一粒晶瑩剔透的羊脂玉。

廚房沾染了些許糉葉的清香,我的心也被佔得滿滿的。奶奶的手可真巧,一雙手輕而易舉地將兩片糉葉疊加在一起,疊成一個小小的三角,添些米,再把一顆紅的發亮的紅棗放進去,然後再加些米,捏住糉子的'另一端把口封起來,再綁上細細的麻繩,一個糉子就完成了。每一隻都是精巧的三角糉,色如翡翠,讓人非常喜歡。誰會相信,如此完美的糉子,是出自奶奶的手呢?

廚房裏瀰漫着蒸氣,鍋裏的水咕嘟咕嘟地響,糉子在裏面像頑皮的小孩在游泳一樣,不停地翻滾着,香氣漸漸充盈了我的鼻腔,肚子裏的一隻只饞蟲,也被勾引了出來。我盯着煮糉子的鍋,望眼欲穿,如飢似渴。奶奶慈愛地笑了,寵溺地說:“馬上就好了,看把你饞的。”

糉子出鍋了,抓起一隻糉子,剝開皮,露出雪白的米和大紅的棗,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我不愛吃棗,奶奶就用筷子把棗挑出來,剩下的米,已經被棗染得微紅。一口咬下去,香甜極了,溫柔敲打着我的味蕾。

糉子的味道充盈着我整個童年,帶給我無限的回憶,因爲那就是奶奶的愛的味道。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

我小時候,乃至現在,我都十分愛吃奶奶包的糉子。

奶奶很會包糉子。奶奶包的糉子小巧玲瓏,糉子裏包着糯米呀,花生呀,還有香甜的蜜棗。

奶奶也知道我愛吃她的糉子,所以一旦聽到我要去奶奶家,她一定會準備好材料包好糉子。我一到奶奶家,奶奶就塞給我一個熱乎乎的糉子,那綠色的糉葉包裹着裏面的“果實”,就像一個金字塔的'形狀,糉子又香又甜又好吃。

有時,我吃着糉子時,奶奶就在一旁看着我吃,我想,奶奶此時心裏一定是幸福的吧。

有時,奶奶會笑眯眯地問我:“奶奶包的糉子好不好吃?”或者是問我:“這次的糉子和上次的糉子哪一個更好吃?”若是前者,我就一邊口齒不清地回答一邊點頭;若是後者,我就說:“奶奶,你包的糉子沒有一次不好吃的!”不管怎樣,奶奶總是高興地一把把我摟在懷裏。真的,奶奶的糉子總是那麼香甜,叫我怎麼分辨出哪次更好吃呢?

現在,奶奶包糉子的習慣還是沒有變,只是一看我拿糉子吃就會情不自禁地說起我小時候吃糉子的事,用她的話來形容我,就是這麼三個字:“饞貓樣”。

現在,我也明白了:不管我長多大,在他們眼裏依然是那個非常可愛,永遠長大不了的小孩子。這些糉子包含了奶奶對我無私的關心和愛護,包含着所有親人偉大的親情。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4

五月五端午節,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包糉子投入江河中,吃糉子也成爲了中國端午的習俗之一。

我奶奶是我們村裏有名的手藝人,她對潮汕吃食的瞭解,那可是說不清的。只要是潮汕的吃食,你說的出來,我奶奶就做的出來,味道好極了,樣子也好看。我最愛的,自然是奶奶親手做的糉子了。

五月四晚上,奶奶把糯米、紅豆和花生放在水裏泡着,把糉葉擦了擦。等到第二天天微微亮的時候,她就起牀醃豬肉還有鳥蛋,少許鹽,多放醬油,豬肉一定要剛剛殺的豬,味道才極鮮,還必須是白豬肉多,糉子纔好吃。至於鳥蛋,奶奶一定要大大的,分量足的。豬肉和鳥蛋準備好了,就可以把昨晚泡的糯米、紅豆和花生撈起來,攪拌在一起,再把糉葉和棉繩準備好了,就可以包了。

奶奶特別注意各種吃食的模樣,特別是自己動手的,個個樣子秀氣。對於糉子,她更加重視。她將糉葉一折,就有了第一個角。(潮汕糉子都有三個尖角)我也學不會,我都看了好幾年了!然後往裏面放一層糯米,再放豬肉,鳥蛋,然後再鋪上一層糯米,餡就完成了。重點的兩個角來了,一隻手安這糉子內部,另一隻手將糉葉摺疊下來,然後再捏捏兩個小角兒,那起棉繩,在糉子上繞三圈,再打一個結,就成了。

看着奶奶一個接着一個,很快就一鍋了,馬上就可以蒸了,我家不用煤氣爐,因爲味道不一樣,於是就跑到老家用柴火蒸,熟了的香味,伴了我整一個童年。

今年端午,我吃不到奶奶親手做的糉子,因爲我沒回家去,還記得那個曾經捧着熱乎乎的.糉子在上蹦下跳的、拼命的咬上一口糉子的我,那個傻傻的樣子……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5

記得第一次看見糉子,我好奇的問奶奶,“奶奶這是什麼?”奶奶滿臉喜悅的告訴我:“是糉子。”我好奇的拿起來,聞聞,一股糯米的香味,伴隨在空氣中,慢慢的流入我的心中,就這樣我記住了它。

每年的端午,奶奶總會包糉子給全家人吃,這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是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前,奶奶總會去天門山找糉葉,一大早來到江邊採蘆葦葉,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也不行,那一條蘆葦帶都被奶奶仔細的搜索着,當我看見那一片片精心挑選的糉葉落在奶奶手中,她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奶奶那細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晨露的溼潤回到家中,粗糙的手掌磨挲着我的短髮,我還想在晨風中再賴會牀,可端午的歌謠已在奶奶的廚房裏呤唱。睡意便在芬芳中忽而散去。

奶奶的糉子包的最簡單了,兩層糉葉手抓着,輕輕展開,磨平,兩手輕輕一彎,便彎成小圓錐的形狀,先放米,再放幾顆豆子,再一撮米蓋上面,奶奶大手緊緊捏着糉子,一根繩子緊緊的繞在一起,纏兩三圈,就變成了一個糉子。

奶奶是個好客的人,經常把糉子分給整個單元的人吃,讓他們常一常奶奶的手藝。那一滴滴汗水從奶奶的頭上落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坐在奶奶的身影下,想着,奶奶的美味糉子!每到端午我都要吃奶奶的糉子,這是世上最好吃的。後來,我明白了,每個糉子裏都包含着奶奶的愛與關懷!

祝大家端午節假期快樂!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6

我吃過各色各樣的糉子,但我還是最喜歡吃奶奶做的糉子。

奶奶做的糉子,一端上桌,糉葉的香氣還沒散發開來,糉子的香味就已經把我們聞飽了。剝開外面一層糉葉,裏頭必定是金黃的,而不是較暗的。

奶奶喜歡做甜糉,因此,奶奶做的糉子,沒肉的`地方甜,不會太甜,也不會不甜,甜到好處;有肉的地方鮮,十分鮮,一口咬下去,能把一口牙鮮掉。我懷疑爺爺的牙就是這麼鮮掉的。

如此好吃的糉子一定有它獨特的做法。做糉子不能被打擾,一打擾,所有的糉子都做不好了,而且需要心細,擇清香的糉葉和上等的五花肉,前一個晚上需把糯米、肉醃製。一大早,奶奶就會把醃製好的食材拿出來。這時,奶奶就展示出了她的絕招了,只見奶奶一隻手迅速拿起糉葉捲成圓錐形,另一隻手舀起一勺糯米,倒了進去,還不會掉出一顆米。之後又用一隻手把糉葉蓋緊,另一隻手用繩綁緊。動作如行雲流水。奶奶這雙手,年輕的時候沒當魔術師真是可惜了。

有年端午,奶奶腿疼,沒有力氣做糉子。奶奶躺在牀上說了聲:“端午要吃糉子。”爸爸連忙上街去買了食材包糉子,手忙腳亂地弄熟了,但是,奶奶一吃,說了句:“沒法咽。”吵着要自己親自做糉子,帶病咬着牙忙了整整一天。

當晚,奶奶把之前的糉子扔了,吃起了自己做的糉子。全家人都說:還是奶奶做的糉子好吃。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7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吃糉子、划龍舟,傳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說到端午節,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糉子,因爲我奶奶做的糉子實在太好吃了。每回想起,都讓我垂涎三尺。

每當端午節,我都要看奶奶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奶奶包的是肉糉子,我站在一旁邊看邊學,因爲我想把奶奶包糉子的手藝學會,以後我也要讓奶奶嚐嚐我親手包的糉子。奶奶把肉洗乾淨,切成一塊一塊的,再把肉醃上一會,糯米淘洗乾淨,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奶奶拿起兩片碧綠、細長的糉葉,把裹好醃肉的糯米糰包在糉葉中,再用繩子將它紮緊,一個漂亮的肉糉就完成了。看着奶奶手裏包好的一個個糉子,我也忍不住想試試,奶奶同意了。

奶奶握着我的手,一步步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包的`肉糉逐漸成型了。我興奮得一躍而起,抱着奶奶,開心地叫道:“我也會包糉子啦!”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倒水沒過糉子,蓋好鍋蓋,點着火。奶奶對我說,糉子要過一會才能吃,讓我先去睡會兒。等我一覺醒來,已經聞到了滿屋的肉糉香。我一個鯉魚打挺,下了牀,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奶奶說:“糉子好了,可以吃了。”奶奶把一個剝好的糉子用筷子夾好,放進我的嘴裏。

糯米香混合着肉香散發出來,我咬第一口感覺到糯米的清香糯軟,再咬第二口嚐到了肉的美味,別提多好吃了。

我愛端午節,更愛極了奶奶包的糉子。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8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包糉子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奶奶高興地答應了我,她告訴我。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9

水氣氤氳中,奶奶熟練地包着糉子。那沁人心脾的糉香,一直飄香在我童年的記憶中。

記得幾年前,爸媽忙於工作,奶奶家成爲了我的樂園,而奶奶也成爲我最好的玩伴。那時的奶奶背不駝,眼不花,像個老小孩似的,陪我跑啊,跳啊。奶奶有着50年代婦女的典型特徵:勤勞、手巧。她那細碎的步伐總是在我的晨夢中響起,醒來時飯菜已擺上飯桌。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端午的歌謠還在耳邊迴盪;那沁人心脾的糉香也開始瀰漫於鼻尖了。奶奶是我家的“大廚”。臨近端午奶奶總會準備一大捆糉葉和一大盆糯米來包糉子。其實奶奶做的糉子並不像現在這樣的花式繁多。只是清一色的糯米上鑲嵌着一顆大紅棗而已,卻那麼原始、純粹,給人以實在感。

作爲奶奶的小跟班,每當她包糉子時我總會守在一旁癡癡地看着。那泡了一夜的糯米顆顆透亮飽滿,那用沸水澆洗過的糉葉散發出嫋嫋清香。奶奶手巧,包糉子的手法更是嫺熟到了極致。只見奶奶將散發出幽香的糉葉放入手掌中,將白亮的糯米和紅棗放到黃綠色的糉葉上,輕輕一翻一折一捏一拉,再用細細的麻繩一系,一個三角糉就成形了。奶奶將它們放在沸騰的鍋中煮,蓋着鍋蓋的大鍋周邊冒起霧氣,鍋中傳出咕咚咕咚的聲響,我已經直嚥唾沫了。經過一番滾水的洗禮,糉子終於出鍋了。可是剛出熱水的糉子又被奶奶浸到冷水中,原來這樣用冷水一激,糉葉與糉子容易剝離。剝下糉葉,蛋青般的糉子出來了。在灑上細細的.白糖,開吃啦!我輕咬一口,獨特的糉香在味蕾綻放,頓時脣齒留香。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時光匆匆中,由於學習任務的繁重,我去奶奶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吃奶奶做的糉子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我開始想念那久違的美味,便去超市買了幾個賣相極好的手工糉子,可當我迫不及待的嘗一口時卻味同嚼蠟。原來奶奶包的糉子已成了我最美味的牽掛。

在水氣氤氳中,奶奶如糉子般樸實無華,卻香了記憶暖了心靈。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讓我們互相陪伴,慢慢前行。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0

要過端午節了,家家戶戶忙着包糉子呢。奶奶也早早準備好了,泡了一盆的糯米和糉葉,我和奶奶說,一定要等我放學回來再包。

今天放學回來,我發現泡過的糯米漲了起來,昨天是多半盆,現在變成了一大盆。奶奶把蜜棗、花生、還有葡萄乾都放在了小盆裏。咦?這麼一大碗的五花肉塊是幹什麼的?啊,這一定是奶奶昨天看了視頻,應我的要求,要包肉糉子吧?

奶奶說,就等着我放學了,要不然現在都吃上包好的糉子了。煮好的糉葉散出一股清香的味道,葉子也軟了,我和奶奶開始包糉子了。

先包五花肉的。大塊的五花肉連皮被醃製了幾個小時,蔥薑蒜及花椒、大料、醬油等調料的香味撲鼻而來,雖然是生的,但那溜光錚亮的、顫微微的嫩肉真讓人流口水呀!

奶奶把兩片糉葉交錯疊在一起,把頭上的硬梗剪掉,用手輕輕向內一扣,一個圓錐形的斗子就形成了。隨後奶奶用勺子盛了一勺米放進去,我緊跟着夾了一塊大肉放裏面,又放一勺米,肉被埋上了,只見奶奶把左右兩邊向裏一壓,長葉子在上面一扣,手輕輕一轉一捏,再拿一根棕繩纏上幾圈,繫個扣,一個帶四個小角的糉子包成了。我和奶奶配合着,一會兒功夫肉糉子包完了。

接着包蜜棗的'。我把一粒花生塞進已經沒了棗核的蜜棗肚子裏,這花生粒就變成了棗核。奶奶盛米,我放棗,再放點葡萄乾,爲了和肉糉子區別開來,這次奶奶用線繩來纏繞,轉眼間,一大盆的糯米被包進糉葉中。

爺爺早已把大燜鍋準備好了,奶奶把糉子一個個排好隊,一個挨一個地擠在一起,一層又一層,加滿水,又在最上面加了一個鍋簾,一個裝滿水的小盆壓在上面,然後開火煮了。

大約十幾分鍾,鍋開始冒氣,水開了,糉子在沸水中煮着,濃郁的糉葉香氣和噴噴香的五花肉塊的味道充滿了整個房間。奶奶說,這糉子最好是多煮幾個小時,再燜上一宿,第二天早上更好吃。

我當然有這個耐心,想着那自己親手參與的包糉子過程,心裏比吃糉子還要甜。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1

“蒸餅猶能十字裂,餛飩那得五般來。”這是陸游《對食戲作》中的佳句。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是我在二嬸家吃得最多的食物,可奇怪的是,我好似永遠吃不膩,回回吃,回回香,回回想。

每次二嬸接我去玩,回來不免要吃一大碗餛飩;每回二嬸問我吃點什麼,我總是滿臉期待地脫口而出道:“餛飩!”

於是二嬸帶我去買配料,先去賣肉,二嬸在超市裏審視着一塊塊豬肉,良久,二嬸挑中了一塊兒肥少瘦多的肉,然後,轉身跟肉店老闆說道:“幫我們洗洗啊,順便絞一絞,我們要包餛飩,謝謝啊!”在老闆一次一次的眼神詢問下,二嬸終於滿意了。然後她拉着我跨進隔壁賣菜的店,匆匆選了一把長相秀氣又挺拔的芹菜帶回了家。

拌餡的過程是二叔的獨家祕訣,鮮紅的肉,翠綠的芹菜和小蔥,靜靜地臥在大盆裏,香氣直衝腦門,還沒熟,就已經聞到了香味。等用筷子拉起一大塊餡,穩穩當當地放在了薄如白紙的餛飩皮上,然後輕輕蘸水,用皮一卷,再一粘,一個餛飩就包好了。我每次想幫忙,二嬸就着急趕我:“去去,一邊玩去!”無奈,我只好老老實實地聽話,跟着二哥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我們滿頭大汗,跑回家的時候,餛飩的香氣順着廚房門,飄出家門,直往鼻子裏鑽,我們不禁誇道:香飄十里啊!二嬸笑着罵我們嘴貧,吩咐我們自己端碗盛餛飩。在湯裏泡上大塊的紫菜,又撒了蝦米,輕輕和了點醋,“開吃!”於是兩隻小花貓上演努力進食的一幕。皮薄餡多的餛飩,配上鮮美濃郁的'湯,再吃口小蝦米,一個字——香!我抱着圓滾滾肚皮看看鍋裏,二審忙說:“撐了便不許再吃了,再吃壞了腸胃可怎麼辦?”

我從小便喜歡吃二嬸這口餛飩,二嬸就從小時候爲我包到了現在。那些個餛飩店裏賣的,都不及二嬸這口皮薄餡多的餛飩實成!那些各種餡兒的餛飩,都不如二嬸這口芹菜豬肉餡兒的餛飩讓我回味無窮!二嬸的餛飩,填滿了我的回憶!

餛飩包羅萬象,也包裹着我與二嬸之間的情誼!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2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糉子,我好奇的問奶奶:“奶奶,這是什麼?”奶奶滿臉喜悅的告訴我:“是糉子。”我好奇的拿起糉子,放在鼻前聞了聞,一股糯米的香味伴着空氣流入我的心中,就這樣,我記住了糉子,記住了它的香味,也記住了奶奶喜悅的笑。

每逢端午,奶奶總會包糉子給全家人吃。奶奶說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是要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的前一天,奶奶總是最忙乎的,她總是一大早起來到河塘邊採蘆葦葉,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也不行。奶奶在河塘變仔細的搜索着,似乎要把着整片蘆葦裏最好的蘆葦葉都摘回家和我們包糉子吃。當那一片片精心挑選的蘆葦葉落在奶奶的手中時,她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像個孩子一樣。白天,奶奶就在家裏浸糯米、洗糉葉,然後再將幾顆紅棗摻在糯米中,用蘆葦葉包起,等到晚上,再將它們放入鍋中煮熟。等到端午那天,奶奶起得總比以往要早。等到大家起牀的時候,糉子早已擺好在餐桌上了,糉子周圍還放着一些雞蛋、鴨蛋、鵝蛋。奶奶高興的說:“五月端棕鍋裏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鴨蛋和鵝蛋放在正午的陽光下曬一會兒在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等我長大了一些,不和奶奶在一起了,便於那奶奶最愛的糉子生疏了許多。不能在端午的前一天看到奶奶摘蘆葦的樣子,不能聞到糉子在鍋裏香噴噴的味道,不能看到奶奶眉宇見充滿幸福的笑,好多好多,我都無法再體會到。隨着時間的流逝,我與奶奶的`感情,似乎也在漸漸的消退。可是每到五月初五,我還是能夠吃到奶奶包的糉子。糉子依舊是奶奶包的,但是我似乎變了,不再那麼盼着吃到它了,甚至還會很不理解,現在大街上到處都在賣糉子,奶奶爲什麼還不嫌麻煩的要自己包糉子。我走到奶奶身邊,一臉焦躁的問:“奶奶,你爲什麼不直接買街上的糉子,還非要自己包呢?街上的糉子品種多,好多都是機器生產的,也比較乾淨,那多好啊!”奶奶沉默了,眼角的光亮漸漸散去,我剛剛的話,似乎觸碰到了什麼,是她那顆美好的心和那份純真的愛嗎?我的心彷彿也被奶奶黯淡的神情刺痛了。

接下來的一個端午,奶奶依舊帶着糉子過來。只是,這次不是用塑料袋裝的,而是那種街上到處都是的禮品盒。我看着奶奶的眼睛,她的眼是空空的,少了一份欣喜、一份期盼、一份幸福。奶奶把盒子放在桌上,對我說;“吃糉子吧。”她的語氣裏面顯然少了一份力。這時,我看着桌上的盒子,竟沒有一絲的喜悅,我開始懷念起奶奶的糉子,她親手包的香噴噴的糉子。突然間,感覺自己明白很多,奶奶每年一如既往的給我們包糉子,都是因爲她深深地愛着我們。而我,竟然對她說出如此殘忍的話,我不讓她包糉子,就好像剝奪了她愛我的權利。我的眼裏泛起淚花,對奶奶說:“奶奶,明年我還想吃你包的糉子。”奶奶欣慰的笑了,從身後拿出一個袋子,裏面裝着那熟悉的糉子,還冒着熱氣,我也笑了。

摸着手中熱騰騰的糉子,我感覺我和奶奶之間的距離更近了。糉子裏面包着的,是她對我濃濃的關愛。我希望這糉子能夠延續,如同奶奶的這份愛一般,直到永遠!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3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都可以吃上奶奶做的蜜糉。一想起那甜絲絲的味道,我就口水直流。奶奶做的蜜糉,是用自家的糯米做的。包蜜糉的那天,奶奶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淘米,把糯米在籃子裏攪勻,小石子就全都溜走了。做餡的蜜棗是在市場上精選的。亮晶晶的棗、甜糯糯的米,就像搭配得最好的舞伴,在我的舌頭上跳舞。

包好的糉子,穿着一身綠色的軍裝,纏上神氣的.紅棉線。只要解下那翠綠的外衣,雪白的糉子就露了出來。那晶亮的糯米,看上去真像一粒粒閃亮的小珍珠。

我拿起剝好的糉子送進嘴裏,那一粒粒黏糯的米粒,芳香而又粘牙,誘得我舌頭上的味蕾又蹦又跳,爭着把味道給融化。裏面的棗更誘人,暗紅的、香甜的棗餡把它周圍的糯米都染紅了。棗子甜蜜的味道,彷彿把我也融化了。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吃蜜糉,奶奶總是笑吟吟地包給我吃。我很好奇,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美的味道?後來,我明白了,那香香甜甜的蜜糉中飽含了奶奶的愛與關懷。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4

春節臨近,各家都做好準備準備做糉子了,我家也不例外,而我家則是這左鄰右舍裏最早包糉子的。

我的奶奶一早就準備好了材料包糉子,而其他人家也陸續做好了準備,這些天我總看到另一些奶奶們來我家磨綠豆,因爲只有我們家纔有小磨盤。別家纔剛磨綠豆,我家就已經包好了一些糉子,可見奶奶的訓練有素,呵呵……

奶奶今天就開始煮糉子了,拿個大鍋,準備點木頭燒火,不過煮糉子是很麻煩的,奶奶說一鍋糉子要從早上煮到天黑,所以要時刻守在旁邊看。天哪,那是多麼難完成的一件事啊,我開始佩服起奶奶了。

煮糉子的味道飄出來,感覺好像也沒有那種使人心曠神怡的清香,而是一種悶悶的味道。很難聞。我不是很願意再逗留,於是匆匆告別奶奶,走了。真是難以想象奶奶怎麼做到在那裏呆上一天的……

之後奶奶的糉子就出鍋了,但是我和爺爺都不感興趣,說實話,其實我就是想看看奶奶怎麼做的而已,哈哈……

第二天早上,奶奶就包好了幾大箱糉子準備寄給姑姑、姑媽,還有在南寧的`爸爸……(暈倒,我想這是我們全家人在收到糉子後都會做的吧)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5

二月春風送嫩寒,空新角黍早登盤。

摘來半戶青蘆葉,香裏晶瑩玉一團。

從小,我最愛的節日就是端午,因爲在這一天,奶奶就會準備好棕葉和餡料,叫上鄰居家的老奶奶一起包糉子。

奶奶的手很粗糙,早已不像年輕時那般白淨細滑,而是泛着泥土般的黃色,因在田間勞作多年,長時間的風吹日曬而長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但就是這雙一點也不好看的手,卻包出了一個個玲瓏小巧的糉子。

奶奶的糉子,做法十分考究,每一步都很細緻。首先,糯米要浸泡一夜,這樣做出來的糉子才更飽滿。其次,要挑選糉葉,糉葉有什麼好挑的?有!糉葉一定要挑乾的,因爲幹糉葉包出來的糉子會更香。但使用之前浸泡時間要比新鮮糉葉更長。奶奶還悄悄告訴我,挑糉葉的學問可大啦:黴變的、蟲蛀過的糉葉是不要;要挑形狀呈梭形的大片葉子;還要看葉柄頭,一般好的'糉葉柄頭短,這樣糉葉中間的筋絡包起來纔不容易斷。包糉子的餡料一般有甜棗、豆沙和醬肉等,肉一定要選五花肉。

包糉子前,奶奶的準備工作可多啦,要先把浸泡過的糯米的水份瀝乾,還要在糉葉上刷一點香油,避免糉葉上的毛粘在糯米上。開始包糉子,奶奶整個人都變得年輕起來,一臉的笑意。只見兩片糉葉在奶奶的手上靈巧一轉,就旋成了一隻“小漏斗”。我說:“奶奶,你會變戲法吧!”我是怎麼學也旋不好,還糟蹋了幾片糉葉呢。算了吧,還是欣賞奶奶包吧:只見奶奶左手輕握“小漏斗”,右手就把一小勺糯米倒進漏斗去了,然後擱一塊醃製好的五花肉,再撒上一小把糯米,一層層分得十分均勻,就像量過一樣,最後纔將麻線纏繞在糉子上,打上結,一個棱角分明的糉子就神奇地誕生了。

我把它拿到手上仔細端詳,一、二、三,上面有三個小角,下面有一個長長的角,一共有四個角,真秀氣!外邊買的糉子幾乎都是五大三粗的,那叫什麼糉子喲?

等待總是漫長的,而等待糉子煮好的那兩個小時,就別提有多長啦。我彷彿覺得時間老人一定是跟奶奶一樣,包了一下午糉子,累壞了,才走得這麼慢的。“奶奶,好了嗎?”我都聞到香味了。實在等不及我跑到廚房去看,大蒸鍋上白氣瀰漫,鍋中水在沸騰翻滾,糉子正在經受華美變身的考驗。

“還不到時候呢,小饞貓。出去玩吧,等會我叫你。”

“奶奶,我不走,我就在這兒聞糉香。”大量蒸氣伴隨糉香撲面而來,讓人陶醉不已,挪不開腳步了,還沒等開吃就已經“咕嚕”“咕嚕”地嚥唾沫了。

“曾經滄海難爲水”,吃慣了奶奶包的糉子,再吃別的糉子,嘉興的糉子也罷,五芳齋的糉子也罷,都不如奶奶包的糉子香軟甘甜,綿柔醇厚,回味無窮。

奶奶,端午節就快到了,什麼時候能再吃到您包的糉子呢?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6

小時候,甚至現在,我都很愛吃奶奶包的糉子。

奶奶擅長做糉子。奶奶的糉子小巧玲瓏,裏面有糯米、花生、甜蜜棗。

奶奶也知道我愛吃她的糉子,所以一旦聽說我要去奶奶家,她一定會準備包糉子的材料。我一到外婆家,外婆就塞給我一個熱騰騰的糉子。綠色的糉子葉子包裹着裏面的“水果”,就像金字塔的形狀。糉子又香又甜又好吃。

有時候,我吃糉子,奶奶會看着我吃。我想這個時候我奶奶一定很開心。

有時候,奶奶會笑着問我:“奶奶做的糉子好吃嗎?”或者問我:“這個糉子作文和上個糉子作文哪個好?”如果是前者,我會一邊點頭一邊口齒不清地回答;如果是後者,我會說:“奶奶,你的餃子沒有不好吃的時候!”反正奶奶總是開心的`把我抱在懷裏。真的,奶奶的糉子總是那麼甜。怎麼分辨哪個好?

現在奶奶包糉子的習慣沒變,但是我吃糉子的時候就忍不住說起小時候吃糉子的事。她的話用三個字形容我:“像只貓”。

現在,我也明白,無論我多大,我依然會是一個在他們眼裏永遠長不大的很可愛的孩子。這些糉子裏包含着奶奶對我無私的關心和愛護,以及所有親人對我的深情厚意。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7

糉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用品。每年端午節,奶奶總是提着一袋糉子喜氣洋洋地送到我家。今年也不例外,奶奶又提着個大味美的糉子來到我家。

奶奶按響了門鈴,我打開門,奶奶就眉飛色舞地說:“今年的糉皮又大又寬,包出的糉子也特別香。”說着便把糉子遞到我手裏。我接過糉子,用手掂了掂,沉甸甸的,還透着一股香甜的味道。便用大拇指示意奶奶,奶奶喜笑顏開,抱着我腦門親了一口,大步流星的`回家了。

望着奶奶的背影,我心中不禁涌起了一陣波濤。奶奶個子不高,偏胖,而且腰不好,爲了包糉子,奶奶不知起的有多早,而我卻正躺在被窩裏做着一個又一個的黃粱美夢。想到這些,我的淚水就在眼眶裏打轉轉,想流又流不出來。

於是,我來到廚房,扒開一個糉子就往嘴裏塞。不知如何,今年的糉子格外美味。也許是因爲奶奶的手藝更加精湛了;也許是因爲糉皮又大又寬;但我認爲,因爲心疼奶奶,才愛吃奶奶包的糉子。

從那以後,我常常依偎在奶奶身邊,向她訴說學校的趣事,或是教她一些常用的漢字。說說笑笑,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愛奶奶,永遠也不會變。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8

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紀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節,我特別開心因爲可以放三天假又可以看龍舟比賽,不過最高興的是我今天吃到了奶奶包的糉子了。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糉子給我們吃,今年特別早包好糉子,因爲奶奶她知道我想吃,所以特別先包給我吃,我真喜歡奶奶包的糉子。因爲奶奶包的糉子裏面有香菇、豬肉、蝦米等,最重要的是有我最愛吃的蛋黃。包糉子之前要準備很多材料,首先竹葉要先一片一片的`洗乾淨然後晾乾,接着要將米炒熟再放入所有的料拌炒,然後細心的將糉葉對摺像一個漏斗,將拌炒好的料放進去,最後再將糉葉綁好拿去蒸熟就大功告成了。奶奶說等我長大後,也要教我包漂亮又好吃的糉子呢!

我一邊吃糉子一邊看書的時候,媽媽突然問我說:“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我說:“不知道,我只覺得糉子很好吃。”後來媽媽就告訴我端午節的由來,聽完了媽媽說的故事讓我對端午節有了更深的認識,而奶奶包的糉子很好吃,我要說:“奶奶,謝謝您!”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19

雨後初晴的日子,門前的田壟中,菜葉上還殘留着幾滴雨水,光線透過這晶瑩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帶,萬物生長。

接近端午日,鄰居給我們一袋糉葉,奶奶說:我們包糉子吧!

糉子還可以自己包麼?我很詫異,奶奶的興致卻很高。

她將糉葉在沸水中煮開了,清香瀰漫開來,像初春的氣息。將糯米淘洗乾淨,拌入醬油,一旁的五花肉是不可少的',肥瘦相間,已經用鹽醬油等調好了味醃漬着了。

看奶奶手法嫺熟,我也蠢蠢欲動,可是,拿起糉葉,手指是僵硬的,放入米粒,不是這裏漏了就是那裏灑了。

奶奶笑嘻嘻看着我,手把手地一步步教我;看看,這裏呢要這樣,糉葉疊一起時一定要蘸水,這樣葉子自然就合在一起啦!米要分兩把抓,兩次的中間放肉,這樣口感好。

她說得細緻,我聽得認真,那米也是有量的,少了,煮出來太軟不成型,多了,太硬,咬着費勁。

奶奶的手皮膚粗糙,指節鼓鼓,滄桑而有力;我的手指纖弱白皙,我們就這樣倒騰着糉葉,奶奶包五六個,我才包起一個。奶奶的有棱有角,個個一般模樣;我的大大小小,肥肥瘦瘦,歪瓜裂棗。

奶奶,你的那麼漂亮,我的這麼醜,大家一看不都要笑話我了麼?我有些泄氣,沮喪着說。

哈哈,你也知道啊!沒事,我們來想個好辦法。呶,你包的糉子裏有一隻可以放兩塊肉,就叫高糉!大人吃到了今年大發,小孩吃到了,今年高中狀元!

好啊!好啊!這樣大家都搶着我的吃了!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

高壓鍋開始工作了,裏面滿滿一鍋的糉子,不一會兒滿屋子的糉子香,尤其是揭開鍋蓋的剎那,我的鼻子都快被扯下來了。

爸爸媽媽也到家了,奶奶給我們每人一個,並宣佈了雙肉糉的規矩,我細細一圈看下來,我包的雖然奇形怪狀,各個不同,可要挑出當初那隻唯一的雙肉糉,還真沒辦法,只能在心裏暗暗祈禱。

爸爸媽媽很高興,因爲這是他們第一次吃到我包的糉子。大家剝糉葉的時候都小心翼翼,因爲實在太燙了,可是都滿臉的笑充滿了期待。

呀!我驚呼起來,原來,我吃到的是雙肉糉。奶奶站在一邊,滿臉笑容,道:今年倩倩要高中啦!

肉糉是美味的,鹹香可口,軟糯柔和,可是,奶奶是怎樣留心將這隻糉子在不着痕跡的情況下分到我碗裏的,我始終猜不到,我能猜到的就是:奶奶您對我的深深的愛!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0

“世間最美好的味道,莫過於家人親手做的一道菜了,味道在表面,愛意在心中。”星期六的歌謠是院子裏的雞鳴,清脆,響亮,吵叫的人睡意全都消散了,只聽得風吹過樹梢“沙沙”的聲音。

爸爸很早就起牀了,大步沉重的步伐,踩着一地的泥濘,用粗糙的大手敲響了我房間的小門,我想在明媚悠閒的春光中再賴會兒牀,可是廚房裏早已傳來了鍋碗瓢盆雜亂的聲音,睡意便在那“奏樂”中全都如雲般消散去。

偷偷飄進屋裏的是各種大料的濃香,各樣的大料早已被爸爸整齊地擺放好了,像一個個聽話的娃娃,乖乖的'在碗裏靜靜地等着油的滋潤。我幫爸爸將該弄碎的大料弄碎,聞一聞手上果然留有一陣醇厚的香氣,如果再煮煮,我的手就可以吃了,父親的紅燒肉很簡單,並不像酒店裏的那樣複雜。

爸爸從冰箱裏拿出來豬肉,一陣陣的冷氣向空氣中飄散去,用手摸一下都還是堅硬的,化開了之後,肉的顏色立馬由深紅變成了鮮紅,肥瘦相間,特別的好看。爸爸先將紅燒肉用刀切成了大塊,這嫺熟的刀工,刀和肉在他的手中游刃有餘,不一會兒,便將所有的材料準備好了。

我仰慕於爸爸做紅燒肉的過程,先將豬肉放在鍋中,用熱油稍稍的煎一下,將表皮煎的有些金黃之後再剷出來,放在一旁熱油滾起,將八角,桂皮等大料放入熱油中翻炒,不一會兒,廚房裏陣陣香氣,大料和熱油的巧妙結合,讓這香氣愈發迷人。待大料炒完之後,爸爸拿出了他的砂鍋,這可他煮肉的好法寶。見爸爸將炒好的大料倒入鍋中,又放了一些蔥,一大鍋的水,又將煎的金黃的肉放在鍋中,蓋上了鍋蓋,大火煮個小40分鐘吧!立馬湊到鍋爐旁邊去,這時的香味還沒有煮出來,但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爸爸守在鍋爐旁邊,我眼巴巴的望着,40分鐘後,爸爸又放了醬油,鹽等調料在其中,改成小火燉煮。我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這時香味全升騰起來,勾起了我肚裏的饞蟲,如果可以一輩子吃爸爸做的紅燒肉該多好呀!我問爸爸:“怎麼還沒睡好?”爸爸說:“這肉煮越得時間越長,那味道才能更深入,肉也更糯,也不會有肉的腥味。”

此時我早已睜不開眼了,先回房間小憩了一會。睡醒時肉早已煮好,爸爸一直放在鍋裏溫着,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小碗,太香了!第一口下去,是湯汁的香味;第二口則是肉的軟糯了,湯汁浸透在肉中,不腥也不膩,吃了之後流連忘返!

我在爸爸做的飯菜中快樂地長大,這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爸爸卻在我的反襯下也有了幾根白髮。後來吃過各種酒店裏做的紅燒肉,卻都不及父親的紅燒肉糯而不;;後來也見過別樣的豬肉羹、汁水肉,但卻都不及父親那最簡單的紅燒肉——父親的紅燒肉時時刻刻會打開我的味蕾,溫柔地敲打我的回憶。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1

六月的一天,太陽烤着大地,糉葉都長得很大了。早晨我一起牀媽媽就說,今天包糉子。

我很開心,但又一想:往常不是姥姥包嗎,今天怎麼是媽媽包呢?

糯米、糉葉、細繩都有了,咦,怎麼還有個碗,我走近一看,是一碗紅棗。突然,姥姥慈祥的神情出現在我的面前,姥姥摸摸我的頭道:“白花花的`糉子怎麼能變成其它顏色呢,還是不要加什麼東西了!“我連忙要媽媽別放紅棗,告訴她姥姥說得話,媽媽就沒加紅棗,媽媽和姥姥包得方法一樣,但形狀和大小有點不一樣。

看着那糉子就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一個初夏,我感冒發高燒了,媽媽要去上班,就要姥姥照顧我。姥姥問:“想吃什麼呀?“"我要吃糉子!“我想也沒想就說。姥姥停頓一下說道:“好,你等一等,我去弄點糉葉!“當時我還小,並不知道初夏時糉葉很小,並且不好弄到。姥姥去了幾條小河邊,找棕葉,終於摘了一小袋糉葉。我躺在沙發上,看着姥姥那彎曲的背和一頭銀髮,我心裏很是心疼,姥姥手裏包着糉子,嘴裏時不時念叨着什麼。

姥姥把包好的糉子,煮熟後端過來,幫我剝了皮,蘸了點糖拿給我,我咬一口,熱乎乎的,心裏也暖暖的,這不僅僅是甜味,米香味,也是愛的味道。

“想什麼呢?快來幫幫忙!“媽媽把從回憶中的我拉了回來。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2

端午節到了,一些嘴饞的同學一定想到糉子吧!一個個小三角形的、讓人張着嘴流口水的糉子是怎樣包成的呢,在星期二,我就和奶奶學了一手。

星期二晚上,我正在家裏無所事事。突然看見奶奶在廚房裏忙碌着什麼,大概又是需要幫忙了,我便走進廚房,哦,原來奶奶在包糉子。奶奶先把棕葉左一折、右一折的.將棕葉折成蛋桶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小型單桶裏再把剩下的棕葉沿邊折上,最後把線纏在棕葉上。這樣一個可愛的糉子包好了。我也想包幾個,便對奶奶說;“奶奶,我要包糉子。””就你?能行?”奶奶非常懷疑,我理直氣壯地說:“哼!奶奶,你別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

說幹就幹,我拿起一片棕葉,也學奶奶那樣把棕葉折起來,沒想到形成了漏洞,把放進的米都掉了,一次不行,再來,我這次儘量把棕葉折緊一些,放上米。果然,包得比上次好多了,奶奶說:“不錯。”這句話讓我增加了許多信心。終於把糉子包完了。我高興極了,心想我包的糉子一定會美味無比。

奶奶把糉子放進鍋裏,過了一會兒,一股香味在廚房裏飄着,糉子煮熟了,興奮的望着一鍋糉子,心想:明天快快到來,我就可以回嘗我包的糉子了。

通過這次包糉子,我不僅學會了一份手藝,還體會了付出努力獲得的碩果。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來做作業了,因爲待會我打算跟奶奶學包糉子。

果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隻糉子,它們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麼好,一定有決竅吧。”

於是,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幹竹筍葉,把它捲成凹鬥形;然後加一點米,在上面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鬥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隻糉子就包好了。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只糉子。奶奶一邊包糉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誇我。

晚上,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覺得非常的好吃,心裏覺得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呀,不僅吃到了糉子。還跟奶奶學包糉子了。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4

小時候,我年年都吃糉子,可不知道糉子是怎麼包的?今年我決定跟奶奶學一手。

奶奶聽說我要跟她學習包糉子,高興極了!奶奶先遞給我兩片包糉子的糉葉,告訴我:“糉葉要先煮好,再洗一洗,才能用來包糉子。”我迫不及待地接過糉葉,說:“知道了!”奶奶又端出來了一盆泡好的糯米和醬好的豬肉,和藹可親地對我說:“糯米要提前一天泡好,這樣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原來包糉子還有這麼多的祕訣啊!

我開始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拿出一片糉葉,折出一個漏斗狀,再放入一把已經泡好的糯米,塞入一塊豬肉,然後用糯米把豬肉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糉子包好,繫上糉繩。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我包的糉子露餡了。奶奶告訴我:“繩子要捆得緊一些,這樣就可以了。”我照着奶奶說的做,糉子果然有了樣子。我越包越好看,包的糉子有模有樣的.,奶奶誇我真能幹,我心裏可真是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5

端午節,人們吃糉子,划龍舟,據說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說到端午節,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糉子,因爲外婆做的糉子太好吃了。每次想起來都讓我垂涎三尺。

每當端午節,我都喜歡看奶奶包糉子。今年端午節,我奶奶包了肉餡餃子。我一邊學一邊站在旁邊看着,因爲我想學奶奶包餃子的廚藝。以後也想讓奶奶嚐嚐我自己包的餃子。奶奶把肉洗乾淨,切成塊,醃了一會兒肉,洗了糯米,然後開始做糉子。奶奶拿起兩個綠色細長的糉子,把包在臘肉裏的湯圓包在糉子裏,用繩子捆得緊緊的。一個漂亮的肉餃子完成了。看着奶奶手裏包着的糉子,我忍不住想嚐嚐,奶奶答應了。

奶奶牽着我的手,一步步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的餃子漸漸成型了。我興奮得跳起來,抱住奶奶,開心地叫道:“我也可以做糉子!”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把水澆在糉子上,蓋上鍋蓋,點着了火。奶奶跟我說糉子一時半會兒吃不下,讓我先去睡。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已經聞到了房間裏到處都是肉餃子的`味道。我下了牀,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奶奶說:“糉子準備吃了。”奶奶用筷子把一個剝好的糉子塞進我嘴裏。

糯米的味道和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第一口就感受到了糯米的清香和柔軟,第二口就嚐到了肉的美味,更別提有多好吃了。

我愛端午節,我愛奶奶的糉子。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6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品嚐到奶奶親手包的糉子。是那樣的香甜。

奶奶總會是在端午的前一天就把糉子包好,然後放到鍋裏煮熟。然後張羅着大伯、姑媽和街坊鄰居們一起來分享。

奶奶包的糉子個大餡足非常好吃,大家總是誇她的糉子比街上賣的糉子好吃。那敢情是沒法比的了。奶奶包了幾十年的糉子了,那技術簡直是一流的。

每當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嚐奶奶包的糉子時,大家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品嚐着生活的甜蜜。而我每當吃糉子時,就會想起奶奶那雙蒼老有利的雙手包糉子時的情景,我的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感激。其實,我的.奶奶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平時根本吃不了甜食的,但是每次她總是不辭辛勞的爲了大家,而自己並不能吃上多少。

糉葉飄香,一年又一年。歲月如歌,愛到永遠。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7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吃糉子、划龍舟,傳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說到端午節,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糉子,因爲我奶奶做的糉子實在太好吃了。每回想起,都讓我垂涎三尺。

每當端午節,我都要看奶奶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奶奶包的是肉糉子,我站在一旁邊看邊學,因爲我想把奶奶包糉子的手藝學會,以後我也要讓奶奶嚐嚐我親手包的糉子。奶奶把肉洗乾淨,切成一塊一塊的,再把肉醃上一會,糯米淘洗乾淨,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奶奶拿起兩片碧綠、細長的糉葉,把裹好醃肉的糯米糰包在糉葉中,再用繩子將它紮緊,一個漂亮的肉糉就完成了。看着奶奶手裏包好的'一個個糉子,我也忍不住想試試,奶奶同意了。

奶奶握着我的手,一步步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包的肉糉逐漸成型了。我興奮得一躍而起,抱着奶奶,開心地叫道:“我也會包糉子啦!”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倒水沒過糉子,蓋好鍋蓋,點着火。奶奶對我說,糉子要過一會才能吃,讓我先去睡會兒。等我一覺醒來,已經聞到了滿屋的肉糉香。我一個鯉魚打挺,下了牀,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奶奶說:“糉子好了,可以吃了。”奶奶把一個剝好的糉子用筷子夾好,放進我的嘴裏。

糯米香混合着肉香散發出來,我咬第一口感覺到糯米的清香糯軟,再咬第二口嚐到了肉的美味,別提多好吃了。

我愛端午節,更愛極了奶奶包的糉子。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8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由清晨的白靈鳥起的調,清脆、響亮。清風徐來,散發着昨夜露珠的清香。我想在清風中再賴會兒牀,但端午的歌謠,已經在廚房裏吟唱,睡意便在這芬芳中散去。

端午的香,最先是糉葉的清香,墨綠色的葉子,有竹葉外形的可愛和青草般的清香,奶奶把兩捆糉葉散放在白瓷盤裏,再澆上一壺滾燙的水,熱氣升起,帶着嫋嫋清香。如同沸水煮茶,把盤裏糉葉的清香給點染了出來,那香氣,就像活了一樣,原來在奶奶手裏,香氣可以生長。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個個透亮飽滿;此時,正相互倚着。奶奶做的糉子,簡單至極,但卻是我童年最迷戀、最美味的味道。

今天,我就要和奶奶學做糉子,奶奶先給我做示範,一邊做一邊講解,奶奶先拿三片糉葉,錯落地搭好,用手把葉子轉成圓錐形,往裏面添一些米,放一兩顆紅棗,再在棗上放一些米,最後把頂上多出的葉子把口蓋住,用繩子緊緊纏繞三四圈,再打一個結,一個三角體的糉子就做好了。

奶奶讓我跟她做,做的時候,我一邊在心裏默唸做糉子的方法,一邊手不停動着,一會兒米漏出來了,一會兒繩子沒繫緊,奶奶說:“沒事,多練幾遍就可以了,我小時候也是新這樣。”奶奶的鼓勵讓我有了自信。聽完,我就繼續用心做,覺得把糉子做好了,跑到奶奶面前,給奶奶看。和奶奶的'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奶奶仍用她粗糙的手掌慈愛地撫摸着我鬆軟的頭髮:“妮兒的手可真巧,將來肯定是享福的。”聽了這話,我高興極了。

糉子在鍋裏咕專嘟咕嘟地響,是端午節的歌謠,香氣從廚房裏跑出來。”等了許久,糉子出鍋了,被盛放在盤子裏,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來,卻又丟掉,剛出鍋的糉子熱着呢!奶奶走過來笑道:“小饞貓,等奶奶涼了糉子再給妮兒吃。”我乖乖在旁邊等待,奶奶拉住繩子,繩子便鬆散地落下,展開糉葉,裏面是晶瑩透亮的米粒。第一口,是糉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軟糯。

我在瑞午的歌謠中成長,但是現在,奶奶的糉子卻隔着故鄉和時光,無法觸及,但那葉的清香與米的軟糯卻仍敲打着我回憶的味蕾,揮之不去…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29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可我不會,我就讓奶奶教我包糉子。

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糉葉,雙手靈巧的一卷,卷出一個下尖上圓的:“小筒筒”,奶奶對我說:你看清楚像奶奶這樣先卷一個“小筒筒”。說完,她一隻手捏着小筒筒,一隻手從小盆子裏抓了一把糯米放進小筒筒,又放了兩顆紅棗,再用大拇指壓了壓,她擡頭和藹可親的對我說:“先放糯米,再放棗,然後壓一壓。”話音剛落,只見奶奶又拿起一片糉葉插在“小筒筒”的邊上,一折,又一折,最後再折一下,就大功告成了。折出一個三角形的糉子,接着她取出一根紅線,在糉子上一系,哇!糉子包好了,這時我欣喜若狂。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出了各種各樣的糉子,然後放進蒸鍋裏蒸上一個小時,就能聞到香噴噴的氣味!

我迫不及待掀開鍋蓋,拿出糉子,仔細品嚐,黏黏的`,甜甜的,美味極了!頓時我們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心想:下一次的端午節我一定還要包糉子。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0

"糉子香,香廚房,艾,香屋,桃枝插在門外,望着麥子黃."端午節的歌謠,由清晨的白鳥開始,清脆響亮。許萊裏的微風散發着昨夜露珠的芬芳。我想在微風中再躺在牀上,但端午節的歌謠已在廚房裏唱過,睡意已在這香味中消散。

端午節的香味,首先是糉子葉的香味,深綠色的葉子,可愛的竹葉,青草香。奶奶把兩束糉子葉撒在一個白瓷盤子裏,然後倒了一壺開水,讓熱氣上升,香氣嫋嫋。就像燒水煮茶一樣,菜裏糉子葉的香味點出來。香味就像活着一樣。可以長在奶奶手裏。

我去看泡了一夜的飯,都是鮮亮飽滿的;在這一點上,是互相倚着的。奶奶做的糉子極其簡單,但卻是我小時候最迷戀的美味。

今天,我要和奶奶一起學做糉子。我奶奶會一邊做一邊給我示範講解。我奶奶會拿三片糉子葉,隨機擺好。她會用手把葉子做成圓錐形,往裏面放一些米飯,放一兩顆紅棗,然後在紅棗上放一些米飯。最後,用上面多出來的葉子蓋住嘴巴,用繩子包緊三四次,然後打個結。然後會做一個三角形的糉子。

奶奶讓我和她一起做。我在做的時候,默默的想着包餃子的方法,手不停的動。過了一會兒,米漏了出來,繩子沒拴緊。奶奶說:“沒什麼,練幾次就好了。我小時候是新來的。”奶奶的鼓勵給了我信心。聽完之後,我繼續用心去做。我覺得自己做好了糉子,跑去給奶奶看。和奶奶差遠了,奶奶還是用粗糙的手掌愛撫着我柔軟的頭髮:“妮兒的手好聰明,以後一定會享受幸福的。”聽了這話,我很高興。

糉子在鍋裏格格作響,這是端午節的歌。香氣從廚房裏散發出來。“等了很久,糉子從鍋裏出來,放在盤子裏。我迫不及待地想撿起來,但我把它們扔掉了。剛出鍋的糉子燙!奶奶走過來笑道:“小貓,等奶奶把糉子涼了再給尼爾吃。“我在旁邊等着,我奶奶拉着繩子,繩子鬆鬆地垂下來,鋪開了稻葉,裏面有晶瑩的'米粒。第一種是糉子的香味,第二種是軟糯米。

我是在吳銳的歌聲中長大的,但是現在,奶奶的糉子已經不能被故鄉和時間所感動,但是樹葉的香味和軟軟的糯米飯依然敲打着我記憶中的味蕾,揮之不去……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1

端午節到了,一大早,艾蒿和長蒲就掛在家家戶戶門前,整個村子瀰漫着艾蒿的清香。

我在一個水鄉長大,從小就特別喜歡看龍舟比賽。水手們穿着制服,隨着敲鑼打鼓的聲音齊刷刷地向前劃去。“敲,敲,劃!”“嘿嘿,划起來!”那首歌的聲納喊叫聲還在我耳邊迴響。可惜澧水已經好幾年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了。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黃武和用艾葉洗澡。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能聞到熟悉的'味道。奶奶說洗完艾葉就永遠不會中毒了。

端午節不吃糉子,就不像端午節了。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也缺乏情感上的信任,所以也許不會有思想。這一天村裏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我小的時候很希望自己親手做糉子,但是那時候大人不讓,說對他們來說是一團糟。今年端午節正好是學校放假,我就纏着奶奶教我做糉子。我一直以爲做糉子就是兩個糉子葉子加糯米和餡料,一個袋子,然後用繩子捆起來。太簡單了,根本幫不了我。

這次按照奶奶的指示:先把糉子葉兩邊重疊,使重疊部分變成小漏斗狀,然後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糉子葉中。但也要注意裝,先裝三分之一,再裝兩三個準備好的餡料:肉、鹹蛋黃、大棗等。然後在上面鋪一層糯米。我正要用糉子蓋糯米,糯米像調皮的孩子一樣跳出來,根本不聽我的話。這是怎麼做到的?我匆忙跺腳。還好奶奶給我拿出了一些糯米,然後我就處理掉了。最後,把上面的葉子折起來,用線捆起來。

我覺得奶奶的領帶很老土,不好看。於是,我把糉子綁成一條大領帶後,主動做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繩子,也很結實。你完了!我拿起糉子準備放進碗裏,卻不小心拉了一下掌繩的短部分,只聽“咣噹”一聲,糉子葉子散開,糯米撒了一地。

看着奶奶和媽媽就像變戲法。一個又結實又漂亮的糉子從他們手裏滑落,我卻連一個都包不好,又羨慕又着急。我的力氣突然上來了,只好把糉子包起來。仔細看,好好學習,一切都有回報。幾次失敗後,我終於成功包裝了一些糉子。

直到這時我才知道,做糉子也是一門手藝,真的是“見物易做事難”。要把它變得漂亮又結實,真的不容易。也許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這樣的!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2

端午節到了,一大早,家家戶戶門前都懸掛着艾蒿和昌莆,整個村子瀰漫着艾葉芳香。

我生長在水鄉,從小特別喜歡看賽龍舟。水手們身穿統一服裝,在一陣陣敲鑼打鼓聲中,齊心協力地往前劃,“咚、咚,划起!”“咚、咚,划起!”那號子聲吶喊聲至今還在我耳邊響起。可惜澧水河有幾年沒有看見這樣熱鬧場面了。

端午節還有非常多習俗,比如吃“五黃”,還有用艾葉熬水洗澡等。每年這時候,我都會聞到那種熟悉氣味,奶奶說,洗過艾葉後百毒不侵呢。

端午節不吃糉子,那就不像端午節了,對我們小孩子來說也缺少了許多情感託付,也許就沒有了念想。這一天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吃。還小些時候,我就非常希望能親手包制糉子,可那時候大人們不讓,說是反給她們添亂。今年端午節學校正好放假,我便纏着奶奶教我包糉子。我一直認爲包糉子就是兩張糉葉放上糯米放上餡,一包,再用繩子捆起來,簡單至極,根本難不住我。

這一次我跟着奶奶做:先把糉葉兩邊重疊,使重疊處成爲一個小漏斗狀,再在糉葉裏裝已經泡好糯米。而裝也有講究,先裝三分之一,然後將準備好餡料:肉、鹹雞蛋黃、大棗等等,拿兩三個裝進去,再用一層糯米鋪在上面。我正準備用糉葉把糯米蓋住時候,糯米卻像調皮孩子似紛紛蹦了出來,一點兒也不聽我使喚。這可怎麼辦呀?我急得直跺腳。幸虧奶奶替我去掉一些糯米,這才解了圍。最後把上面葉子疊下來,用線用力捆住。

我一心認爲奶奶她們扎樣子特老土,不好看。於是,我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後,又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漂亮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那也是十分結實。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留神扯了一下棕繩那短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撒了一地。

看着奶奶和媽媽就像變戲法似,一隻只又結實又漂亮糉子從她們手中滑出來,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心裏又羨慕又着急。我牛勁兒頓時上來了,非把糉子包好不可。細細地看,認真地學,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次失敗,我終於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糉子。

這有在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也是門手藝,真是“看事容易做事難”,要包得漂亮而結實,確不容易。世上萬事也許都是這樣吧!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3

生活就像五彩味瓶,由各種味道組成,我們就在一次次經歷和體驗中成長。

那是一個週末,暖暖陽光在清新空氣中發酵,醞釀着和煦芳香。我心情融在這幸福金色裏,說不出愉悅。聽奶奶說今天要包糉子,我更興奮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冒着熱氣香氣撲鼻糉子了!奶奶淘淨了米,把肉和糉葉準備好,開始包糉子了。

我不會包糉子,從來也不敢自己親手去試試包個糉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煩,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邊看奶奶包糉子。別看奶奶年紀大了,包糉子可真厲害:拿過兩張糉葉,兩隻手往裏一折,捲成一個倒置錐形漏斗,然後放上米,再在當中放一小塊肉,最後順手一推一轉,一個糉子就成型了。扯根線攔腰一紮,一個嚴嚴實實糉子就擺在眼前。這簡直就是在表演魔術,哪是包糉子啊?看着看着,我不禁心裏癢癢兒,躍躍欲試,非常想學着奶奶樣子也來上幾下。可這繡花般活兒難度太大了,我恐怕無法勝任。動手呢,還是不動手?過了這村兒再也沒這個店兒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心思,笑着對我說:“要不,你也來試一試?正好這裏還有一些米。”聽了奶奶話,我再也按捺不住這顆蠢蠢欲動心,豁出去了,包吧!頭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疤兒,糉子包壞了不是還有米在嗎?於是,我在奶奶鼓勵下壯着膽子開始嘗試包糉子。

我學着奶奶動作,依葫蘆畫瓢,先把兩片糉葉交叉疊放,再把糉葉做成一個漏斗形狀,開始往裏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米,再把肉放進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蓋在肉上面,然後用糉葉蓋起來。由於有些緊張,我試圖用手按住糉子兩邊,再捏緊綁上繩子,可是好幾次糉子散開了。我越是想把糉子包得嚴實一些,越是手忙腳亂,更不行了。糉子似乎在更我作對似,裂開縫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緊張了,近乎沮喪。我硬着頭皮嘗試了好久,還是包不起來,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糉葉又咧嘴壞笑,米又掉出來了!看着我急得不行,奶奶輕輕地拿着我手,教我怎麼完成最後步驟。在奶奶幫助下,我終於成功地包出了一個糉子!接着,我按奶奶教方法自己包,順利地包出了好幾個糉子。儘管有點像水貨,畢竟還是自己產品。看着自己費盡辛苦包出糉子,我心裏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樣甜。

時至今日,見過非常多糉子,也吃過非常多糉子。但有關糉子經歷和體驗,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糉子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爲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纔會讓你真正快樂。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4

端午節前夕,奶奶正在包糉子。我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便讓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奶奶叫我先仔細看她是如何包,我就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只見奶奶先把糉葉繞成了糉子形狀,然後往糉殼裏灌米。灌到一半時,又往糉殼裏放了幾個花生米,之後繼續往糉殼裏灌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把米往裏搗,聽奶奶說,這樣做出糉子好吃有嚼勁。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糉葉包了露出口,糉葉在糉身上繞幾圈,最後用糉針把糉葉穿過糉身中心紮了起來。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後問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個嗎?”“能,能!”奶奶說。我按照剛纔學方法,草草地包了一個,雖然不怎麼耐看,但總算還是個糉子。奶奶爲了鼓勵我,一個勁地說“不錯,不錯! ”接着我連續包了好幾個,還好,進步挺大,一個比一個好看。

端午節那天,我吃着自己包糉子,覺得格外地香甜!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5

說到名人,大家可能會想到歌星、影星、球星、戰鬥英雄等。可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名人”。她很平凡,但是卻讓我崇拜,她就是包糉子能手——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六十出頭,一頭短髮讓她顯得又年輕又精神。因爲經常鍛鍊,身子骨很硬朗,沒事就愛出去旅遊,也喜歡在家中包點包子、糉子什麼的。奶奶包的糉子很好吃,肉糉子有肉的鮮,蜜棗糉有蜜棗的甜。糯米呈半透明狀態,一口咬下去,糯米的清香溢滿了我的口腔,挑動着我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一天我在吃糉子的時候突發奇想,問奶奶:“奶奶,您怎麼會包糉子的?”奶奶笑着對我說:“當時別人在包糉子,我在旁邊琢磨琢磨就會了。”奶奶頓了一會又說:“剛開始包時不熟練,米漏出來,繩子沒捆緊也是常有的事,練練就會了。”奶奶的這番話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好好練習,包糉子也是極其簡單的事。

熟悉奶奶的人都知道,奶奶包的糉子非常好吃,一到端午節,來找奶奶包糉子的人絡繹不絕,奶奶也都有其必應,一一答應了下來,所以大家都叫她包糉子能手。我看着葉子和糯米在奶奶手上變成了一個個大而挺的糉子,心裏產生了敬佩之情。

這就是我介紹的“名人”——讓我驕傲的奶奶。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6

生活就像五彩味瓶,由各種味道組成,我們就在一次次經歷和體驗中成長。

那是一個週末,暖暖的陽光在清新的空氣中發酵,醞釀着和煦的芳香。我的心情融在這幸福的金色裏,說不出的愉悅。聽奶奶說今天要包糉子,我更興奮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冒着熱氣香氣撲鼻的糉子了!奶奶淘淨了米,把肉和糉葉準備好,開始包糉子了。

我不會包糉子,從來也不敢自己親手去試試包個糉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煩,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邊看奶奶包糉子。別看奶奶年紀大了,包糉子可真厲害:拿過兩張糉葉,兩隻手往裏一折,捲成一個倒置錐形的漏斗,然後放上米,再在當中放一小塊肉,最後順手一推一轉,一個糉子就成型了。扯根線攔腰一紮,一個嚴嚴實實的糉子就擺在眼前。這簡直就是在表演魔術,哪是包糉子啊?看着看着,我不禁心裏癢癢兒的,躍躍欲試,很想學着奶奶的樣子也來上幾下。可這繡花般的活兒難度太大了,我恐怕無法勝任。動手呢,還是不動手?過了這村兒再也沒這個店兒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對我說:“要不,你也來試一試?正好這裏還有一些米。”聽了奶奶的話,我再也按捺不住這顆蠢蠢欲動的心,豁出去了,包吧!頭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的`疤兒,糉子包壞了不是還有米在嗎?於是,我在奶奶的鼓勵下壯着膽子開始嘗試包糉子。

我學着奶奶的動作,依葫蘆畫瓢,先把兩片糉葉交叉疊放,再把糉葉做成一個漏斗形狀,開始往裏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的米,再把肉放進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蓋在肉上面,然後用糉葉蓋起來。由於有些緊張,我試圖用手按住糉子兩邊,再捏緊綁上繩子,可是好幾次糉子散開了。我越是想把糉子包得嚴實一些,越是手忙腳亂,更不行了。糉子似乎在更我作對似的,裂開縫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緊張了,近乎沮喪。我硬着頭皮嘗試了好久,還是包不起來,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糉葉又咧嘴壞笑,米又掉出來了!看着我急得不行,奶奶輕輕地拿着我的手,教我怎麼完成最後的步驟。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於成功地包出了一個糉子!接着,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自己包,順利地包出了好幾個糉子。儘管有點像水貨,畢竟還是自己的產品。看着自己費盡辛苦包出的糉子,我心裏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樣甜。

時至今日,見過很多糉子,也吃過很多糉子。但有關糉子的經歷和體驗,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糉子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爲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功,纔會讓你真正的快樂。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7

端午節到了,奶奶準備好白白的糯米和青青的糉葉,在大樹下包糉子。小敏看見了,連忙搬來竹椅,坐在奶奶的旁邊,笑眯眯地看奶奶包糉子。

奶奶先把糉葉折出個角,再在摺好的'角里放進糯米,然後把糉葉蓋過糯米,最後用準備好的線纏上幾圈,打了個結,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不一會兒,奶奶就包了好幾個糉子,奶奶把糉子系成一捆,掛在竹椅上。小敏好奇地問:“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於是,奶奶就給小敏講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小敏聽得津津有味。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8

端午節到了,奶奶正在包糉子,我忍不住好奇,想要看着奶奶怎麼包的糉子。

只見奶奶先拿起兩片糉葉,將它們交叉放在手上,然後抓起一些糯米放在上面,接着將糯米包在裏面捲起來,最後用一根紅繩將糉子捆綁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奶奶看着嘴饞的我,笑眯眯地說:“這糉子可香呢!待會兒就給你煮。”

我開心地直點頭。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39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清晨的布穀鳥起的調,脆生,清亮,故鄉從夢中醒來,惺忪中瞅見階前的青草裏,綴滿露珠的清香。

奶奶細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溼潤,粗糙的手摩挲着我茸軟的頭髮,我想在清涼的晨風中再賴回兒牀,可端午的歌謠已在奶奶的廚房裏吟唱,睡意便在那芬之中忽而散去。

端午的香先是糉葉的清香,墨綠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愛的形狀和艾草氣味的清爽,奶奶將兩束葉子散亂的鋪在那白瓷的盆裏,再澆一壺滾燙的水,水汽升起,攜裹着嫋嫋清香,如同沸水沖茶,將夜裏蘊含着的香氣點染出來,那香氣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裏,清香原來可以生長。

我去看了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飽滿,此時都相互倚着,慵懶得沉甸甸,像是飲了一夜的瓊漿,濃睡不消殘酒。奶奶的糉子簡單至極,只放紅棗和糯米,青翠的葉裹紅白的餡,不膩不甜,原始,純粹,卻有着獨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戀。

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糉子的過程,三層棕葉錯落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輕輕一彎便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顆紅棗點在米中,再一撮米蓋在上面。奶奶不會讓棗露出米外。於是紅棗的汁液不會流出,繫住,便成了一個精巧的四個角的糉子。我趕緊捧過來,細細地看,滿心滿眼的喜歡。我也試圖包一個,鋪好糉葉,彎成小圓錐,放米和棗,卻總是捏不住糉葉,纏不緊線,總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個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說:"俺妮兒手小,不是幹活的命,一定是清清閒閒享一輩子福。"端午的陽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裏想,享一輩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糉子……

糉子在鍋裏咕嘟咕嘟地響,是端午最貼切的唱腔,香氣從廚房裏溢出,氤氳在整個院子上空,我不住地在門口張望,奶奶說:"妮兒不急,越煮越香。"奶奶把火燒得細長,我在端午的溫熱中睡去……醒來時糉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經涼在盤裏。我輕輕捧起一隻糉子,我覺得奶奶的糉子像是有生命。輕輕拉一下,線繩便解落,展開糉葉,精緻的四個角的糉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綠,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愛吃紅棗,奶奶用筷子輕輕劃出,只留下那被棗浸得微紅甜香的米。奶奶說小孩兒吃了肚脹,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輕輕揉着我吃得圓滾滾的肚子……

我在端午的歌謠中成長,門前的小樹隔年盈尺,奶奶卻在我的鮮嫩反襯下日漸白頭。我後來吃過八寶糉、蛋黃糉、鮮肉糉、卻都不及奶奶的糉子有着純粹的清香;我後來見過長長的竹筒糉、纏着五彩線的迷你糉,卻都不及奶奶那裹得錯落搭開的三層葉糉。奶奶的糉子在每個端午,溫柔敲打我回憶的味蕾。

端午的歌謠又響起,奶奶的糉子隔着時光和故鄉,與我相思凝望。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40

相傳端午節包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但在我們家鄉, 包糉子多半在新年, 也因此被賦予了迎新年的意義。

每年除夕前一陣子,奶奶就開始張羅包糉子了。 奶奶是包糉子的好手, 她的工藝與衆不同, 包出來的糉子各式各樣, 看着就像是一件件的藝術品:有拳頭大小的三角糉和斧頭糉,有元寶形狀的駝背糉, 還有一大背一小的子母糉。我們這些小字輩們圍在旁邊,一面看,一面學, 瞧我們笨手笨腳的樣子, 奶奶常停下手來指點一二。筍葉的清香和着一陣陣的歡笑聲盪漾在歲末的年味裏。

包好糉子, 就該煮了。 煮糉子要很長時間。此時, 我們就守在竈旁,一邊煮糉子,一邊聽奶奶講那些總也聽不厭的故事。屋外寒風凜冽, 廚房裏暖意如春。剛出鍋的糉子叫開鍋糉, 熱氣騰騰, 香噴噴的'。空氣中瀰漫着糉子的香味, 屋子裏快樂吃糉子的一家人可真幸福。

雖然超市裏四季都可以買到糉子, 但我獨愛奶奶包的糉子。那裏面含着好玩、好吃、幸福的味道!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41

說起年味,我就想起了每到過年奶奶包的糉子。

糉子的美味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每當回味糉子的美味時,就會想起那年我和奶奶一起包糉子的事。過年了,奶奶又在廚房包糉子,於是我跑過去看,奶奶說:“我在包你最愛吃的棕。”我一聽,開心的不得了。問奶奶有豬肉糉子嗎?奶奶說:“當然有!”我高興地又蹦跳。我又心想:如果我幫奶奶做,豈不是很快就吃到糉子了。於是我對奶奶說:“我來幫您吧!”奶奶連連贊同。

於是奶奶開始教我包糉子,爲了讓我如願以償,奶奶就教我包豬肉糉子。奶奶說:“首先,把肉和糯米倒在一起,再用勺子絞拌一下,然後用勺子把糯米和肉倒在包糉子的'長葉子上。”

奶奶邊說邊做,“最後用手包成個三角體,在用細繩繫好,就可以下鍋了!”

我學着學着就自己動手做了,雖然手藝不好,只包了個圓形的糉子,可奶奶連連誇我很不錯了。接着我們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不一會兒就聞到了糉子的香味了。

我家的年味就是這美味的糉子,其實有什麼食材包糉子的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奶奶把對我們一家大小的愛全包進了這小小的糉子裏了。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42

今天是端午節,我讓奶奶教我包糉子。

奶奶說:“寶貝,你先拿2-4個葦葉並排成一列,要正面朝上,一個壓住另一個少半邊,然後將葦葉的前半部分捲成‘漏斗’狀,再往‘漏斗’裏放江米、蜜棗,放滿後,將‘漏斗’一邊葦葉的後半部分蓋到‘漏斗’的上方,等葦葉將‘漏斗’全部蓋住,也就到了‘漏斗’另一端的時候,捏出一個角,再將剩餘的葦葉轉回來纏到一開始蓋‘漏斗’時形成的角上,最後拿繩子將糉子紮緊就可以了。”

我按奶奶說的`做了,但是總是不成形,總是包不住,還沒扎繩子就漏米了。

“哎呀!太難了!我不學了!”我氣憤地說。

奶奶說:“不能一遇到的困難就放棄,要知難而上,把困難克服掉。來,你跟着我一步一步來。”

在奶奶的激勵下,我開始一步步學,失敗好多次以後,才包出一個像樣的來。奶奶欣慰地笑了。我包得越來越好,心裏可美了,爲什麼呢,因爲媽媽都不會包糉子,哈哈,我比媽媽還強!

等我們包了一盆後,就讓媽媽來煮糉子。煮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找到自己包的嚐了一口。“媽呀!燙死我了!香死我了!”我嘴裏含着糉子嗚嗚的說,看到我這個樣子,奶奶,媽媽都笑了!

奶奶的糉子作文 篇43

星期日,去奶奶家玩,看見奶奶在包糉子。我看着手癢癢的,我便纏着奶奶,硬是要學包糉子,奶奶拗不過我,只好答應。

我就跟着奶奶學包糉子,奶奶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奶奶的樣子,也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我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 奶奶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看奶奶那麼簡單,可是輪到我時糉子裏的糯米卻不爭氣地像小雨點似的漏下來。我難過得差點哭出來。“沒事,慢慢來,不要急。”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的'處女作終於誕生了,雖然有點“四不像”,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今天我學會了包糉子,當我吃上了自己親手包的香噴噴的糉子的時候,心裏有說不出的甜蜜和高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