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兒時鄉下的文化年作文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過年,現在都提倡過一個文化年,有品位。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許多原有的過年文化卻漸漸消失了。站在新年的門檻前,忽然有些留戀兒時在鄉下過的文化年了。那時的年文化活動集中在臘月和正月,主要是:剪窗花、寫對聯,做燈籠,唱年戲,舞獅子和舞龍。

兒時鄉下的文化年作文

一進臘月,女人們就開始忙年。剪窗花是她們所有活動中最具文化氣息的。家中女人巧不巧,一看窗花就知道,因此,女人很看重它。我的母親是剪窗花的.高手。她剪窗花從不打樣,拿起來就剪。那回,登雲嬸和小蓮姑來向她學剪喜鵲。她看她們頭碰頭地捧着喜鵲比較,神情專注,隨手就剪了出來,並取了個美名:鵲上雲蓮。這有什麼美的?父親說,這題目寓意好,有詩意。喜鵲有喜,雲蓮即雲上之蓮,寓指眉頭,連起來就是喜上眉梢。沒想到母親手巧,心也這樣巧,難怪那些大姑娘小媳婦都鬧着要跟她學呢?

母親忙到小年之後,父親也忙了起來。他上過五七大學,寫得一手好毛筆字。那時,沒有現成的對聯買。過了小年,鄉親就拿着紅紙來找他。他向來好脾氣,誰來他也不推辭。每次寫對聯,紙裁好後,他就坐下來,等到覺得心靜了才動筆。一動起筆來就一發不可收,連飯也顧不上吃。他也喜歡編對聯。那年,家裏做新屋,他擬了一幅對聯:門外田地鋪錦繡,屋臨池塘橫彩霞。老師們看到了,稱妙:一鋪一橫境界全出。得了老師的誇獎,他更得意,有事沒事就到對聯前,自我陶醉一番。

做燈籠父親不怎麼在行,有時燈籠糊好了,蠟燭一點就毀。即便如此,他每年還是堅持給我扎燈籠。有一年,他不知向誰學做了一盞走馬燈。元宵節那天,他把燈籠掛在屋檐下,點起紅蠟燭,走馬燈自動地旋轉起來,不斷地變換着圖案,讓人覺得神奇。走馬燈上的小動物是我一家人的屬相。父親這樣設計,或許是想我一家生活溫馨、美滿吧。對此我並沒有注意,我得意的是,那些往年在燈籠上壓我一頭的小夥伴都圍着我看,羨慕着我。

唱年戲一般在正月。父親對唱戲沒興趣,但是母親喜歡,我自然就有機會鑽着去看。母親看戲還能回家嘮叨幾句,說一點戲文,有時還爲劇中人抹一把清淚。我呢,對於什麼劇情是一問三不知的,我跑來跑去就爲一個熱鬧。因爲到了戲臺下,有相熟的小夥伴,母親一般也會給我買瓜子、甘蔗或者冰糖葫蘆。雖然我從來沒有安靜地看過戲,但是因爲母親,我知道了岳飛的精忠報國,陳世美的忘恩負義,楊四郎的人倫親情,這也算是經歷了最初的做事爲人的啓蒙教育吧。

縣城的舞龍舞獅比武大戲,我沒看到過,但是到村裏來的我卻經常看到。父親一生喜歡熱鬧,只要有人找他接龍或者接獅子,他都會樂呵呵地答應。舞獅中我最喜歡的是獅子上八仙桌疊羅漢拿禮包。鑼鼓激越起來,獅子活躍起來。獅子擡頭望望禮包,搖搖頭。獅頭立起來,“啪”穩穩地上了第一層桌子,獅身也上去了。接着,獅子上到第二層桌子。爬到最高層拿禮包了,舞獅的兩個人必須配合默契。獅頭看準禮包的位置,他們逐漸靠攏,團起來,宛如獅子戲尾。突然,獅頭一上揚,獅尾立即舉起他,獅子站了起來。獅嘴一合,禮包被咬了下來,獅頭一擺,禮包被下面的人穩穩接住。那精彩的場面,到今天,我依然念念不忘

幾十年過去了,故鄉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兒時鄉下的文化年還歷歷在目,恍然就在昨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