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善比惡的話題作文

本文已影響 1.11W人 

笑臉

善比惡的話題作文

人的一生是快樂的,每個人的生命裏總會出現許多如花的笑靨。

那是鼓勵的微笑,是堅強的微笑,是青春的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微笑。 收藏這些明媚的笑臉,讓快樂無憂的記憶搖曳在花季。 鼓勵的笑臉 火紅的太陽帶着滿身的疲憊,緩緩落山了。 臨近期末考的我們依舊留在教室複習功課。 窗外的知了聒噪地叫着,夏日的傍晚悶熱難耐,於是,感到心煩意亂。 一遍遍念着單調的文言文,愈加感到臨近期考的緊張如潮水般襲來,不免心生焦慮。正苦惱着,斜對面飛來一張火紅色的便箋紙,上書四字:請往這看。沒有絲毫猶豫,就憑着這股火紅色的激情,我回了頭。

一張燦爛的笑臉映入眼簾。 夕陽的餘暉下,那金燦燦的笑臉,從此定格在我的記憶之中。那飽含着無限希望,無限光明的笑臉。 會意地點點頭,微微一笑,轉過身來,竟覺得我的心,此刻正在噴灑快樂的源泉。 我把目光放回一個個枯燥難懂的字眼上,頓時豁然開朗,驚歎一個個字詞的美麗曼妙。 收藏起這金色的笑臉,它讓我陶醉在一片詞海的世界。我知道,這是鼓勵的力量。 回報的笑臉 午睡剛睡起,我就馬不停蹄地忙活起來,準備下午的課程。出家門,順着樓梯一路小跑,到二樓時看到二樓阿姨剛滿四歲的孩子和一隻狗對峙着。 小妹妹的眼裏寫滿了恐懼和不安,大有被嚇哭之勢。 她家的門沒鎖,可能是阿姨進去拿東西,而小狗又偷偷地溜了上來。 看着小妹妹害怕的模樣,不知哪兒來的勇氣,我一擡腳,跨到他們中間,抱起孩子,送到她的家裏。 屋內沒人,真是個粗心的母親。我正要輕掩上門,低下頭,看見小妹妹臉上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甜蜜的微笑從她稚氣的臉上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來,感動着我的心靈。 收藏起這回報的笑臉,它讓我懂得奉獻的美好,它讓我明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收藏笑臉,收藏一次次快樂的體驗。它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它能充實我們的身心,能在我們絕望哀傷時給予我們希望。

收藏笑臉,亦收藏了盛開在生命途中的愛的鮮花。

你的眼神

你的眼神,驚慌、恐懼、你的眼神,疑惑、不解、你的眼神,倔強、嚮往。

你們的名字本來都叫“孩子”,只是因爲一個不同尋常的瞬間,你的名字成了,災區的孩子,那個瞬間像一把鋒利的刻刀,刻痛了每一位母親,刻痛了每一個孩子,刻痛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5月12日14時28分,這時刻狠狠地刻進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裏。 再也不會忘了,那個黑色的時刻:孩子找不到媽媽,媽媽摸不到孩子,孩子與媽媽近在咫尺,媽媽與孩子咫尺天涯。 再也不會忘了,那個黑色的時刻:讀書聲驟然停止,學生丟掉了書包,書包找不見主人, 再也不會忘了,那個黑色的時刻:老師變成了護雛的大鳥,老師的身軀替學生擋住砸落的樓板。 那一刻似乎很輕很輕,輕得一眨眼就過去了;那一刻確乎很重很重,數十萬人的命運瞬間改變。 你問:“怎樣才能回到從前?” 我多想說,如果那只是一個平常的下午,一切都不曾發生,那麼,你還可以在學校開兒童節聯歡會,你還可以得到父母的變形金剛,你還可以看電影,吃冰淇淋,你還可以做許多許多你想做的事情。 我和你一樣,多麼希望那個黑色的時刻只是一場夢,醒來後,你的爸媽正在廚房爲你準備早餐,你的同學正在路上等你一道上學,你的老師正在教室出練習題你的未來正守候在你成長的跑道上,爲你加油助威。

我知道你是懂事的孩子,你會對再也醒不來的媽媽說:“您走吧,我會乖的。” 我知道你是感恩的孩子,你會對所有幫助你的人說:“謝謝您救了我。” 我知道你是愛生活的孩子,在廢墟里掙扎了十多個小時被擡出來時,你竟然說:“今晚的月亮好圓!” 也許,你失去了腿、失去了臂,但我們應該相信,殘缺的堅持是人性中最美的部分,我們應該相信,你依舊能夠跳出最美的舞蹈。 也許,你的傷在心裏,玩具沒有了,書本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夥伴沒有了,教師沒有了但我們仍然應該相信,在心中燃起一小簇希望的火苗,就可以溫暖全身,照亮前路。

你看過《飄》嗎?你還記得書中主人公郝思嘉說過的一句話嗎——“Afterall,tomorrowisanotherday。”她說得沒錯,無論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希望,無論在哪裏,當我遇見你時,你仍是那個渾身陽光味兒的少年,“嘿,孩子,再來一首周杰倫的《七里香》怎麼樣?”我希望,我的請求剛一出口,你的歌聲已經響遍山谷。

機遇

有人說:“機遇青睞有準備的頭腦。”還有人說:“機遇只垂青那些瀟得怎樣迫求她的人。”沒錯,但都只是道出了獲得機遇的必要條件。事實上,有了“有準備的頭腦”和“懂得怎樣追求”的人並非都能如願以償,因爲並不是任何時候,每個人的命運都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正如要想果實豐碩,種子固然重要,但適宜的生長條件同樣舉足輕重。因而我要說,機遇同樣偏愛有利的外部條件,而且只有開放的社會環境,才能爲更多人孕育更多更好的機遇。

機遇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但傳統的封閉的社會只能提供有限的且對大多數人並不均等的機遇,在舊時代,機遇並非個人所能把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不可謂不“懂得追求”,但等着他的卻是自投淚羅的結局;陶淵明自幼立志“大濟蒼生”,可謂“有準備的頭腦”,但到頭來也不得不陷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無奈;白居易多麼躊躇滿志:“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結果卻只能發出“世間盡不關吾事”、“世事從今口不言”的悲嘆;“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看來曹雪芹既有“有準備的頭腦”,又“懂得怎樣迫求”,但機遇又何曾光顧過他“舉家食粥酒常賒”不說,未滿半百就悽然長逝,留下的只是琴劍在壁、“新婦飄零”,別說看到自己的作品刊行於世,竟連八十回之後的手稿也不能保全!“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是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餘秋雨話)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地薄者大木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要讓“大木”紮根,要使“大魚”暢遊,還得在“地”和“水”上做文章。想當初“孔雀東南飛”,人們下深圳,走海南,無非是爲了擺脫計劃經濟的封閉體制,尋求一種全新的開放的發展空間,今天我們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也是爲了將自己置身於全球開放的格局之中。因爲開放就意味着競爭,就意味着公平,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機遇。

因而可以這麼說,謀求社會進步,從一定意義上看,也就意味着爲人們創造更多的均等的機遇;搞改革,也即意味着探索一套爲人們提供更多均等機遇的機制。人人都有機遇,人人就都有了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挑戰,有了挑戰就能激活人的內在動力,人人都有了活力,那麼整個社會便充滿了無限的生機。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各個層面上的謀事者深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