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

稍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裝滿水的杯子,我們一碰倒水就會“嘩啦”一聲流下來。可今天作文課上,我卻看到了一個奇蹟:那就是杯子底朝天,水卻不流一滴,你們見過嗎?如果你想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的話就繼續往下看吧!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只見他的左手拿着一個玻璃杯,右手端着塑料盆,盆裏裝着半盆水,接着,老師又從兜裏拿出兩張再也普通不過的圓形白紙。同學們嘀咕着:“咦!這是怎麼了?老師今天還帶着這些東西幹嘛噻!”“今天老師要唱哪一齣戲啊!”老師看着我們疑惑不解地的樣子,就神祕地說:“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做個小實驗!看看裏面究竟包含着什麼科學道理。”聽了老師的話,我們一個個目不轉睛地看着講臺,誰也不想錯過這見證奇蹟發生的場面。

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把杯子加滿水,然後,老師擡起頭來問我們:“你們說,如果我把紙片放在水面上,再把杯子反過來,水會如何呢?”同學們紛紛議論,有的說:“不用說,如果把水杯調個底朝天,水肯定流出來啦!”,有的不自信地說:“水可能不會流出來。”……坐在前面的同學緊張得要命,說:“我離老師遠點,不然我的本子就要糟殃了!”我想:如果水真的會流下來,那老師做這個實驗還有什麼意思呢?不過,水怎麼會不流出來呢?

正當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只聽老師大聲地說:“請大家睜大眼睛,看仔細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瞧,老師左手拿着紙片,把它放在裝滿水的杯子上,我們一個個屏住呼吸,雙眼緊盯着老師的手。“3、2、1”老師一邊喊,一邊把手中的杯子轉了180°,變成了底朝天。“哇!”同學們不由自主地喊了一聲。水居然一滴也沒有流出來,紙片竟然也沒掉下來!好像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托住一樣。這太出乎我們的意料了。我大聲喊道:“難道老師在杯子中施了魔法,難道他會傳說中的阿拉斯丁的妙術?”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我們的一再要求下,老師終於揭開了謎底:“在我們生活中,有一種既看不見,也摸不着的大氣壓,它的壓力要比杯中水的重力大,所以,杯底朝天水纔不會流,紙片也不會掉下來。”

噢,這太神奇了。這節課真是太有趣了。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2

從古時候起,美麗的月亮,就引起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揭開月亮神祕的面紗。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過月球,看到了月球上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有許多的環形山。這些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呢?上學期在“登月之旅”這一科學課上,的科學老師就告訴了我們同學答案。

大約50年前,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環形山是由於流星和隕石撞擊而形成的。

課堂上,我們親自動手,做了一次模擬實驗,共同研究環形山的形成。我你實驗即將開始了,我們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盤子,細沙和大小不一的石頭。用沙盤來模擬月球的表面,石頭子來模擬隕石和流星。只見同學們都躍躍欲試,老師交代的實驗過程和要求,實驗就這樣開始了。

我們小組的同學合作完成實驗。我們先把細沙鋪在盤子裏,先從不同的角度丟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在從同一高度丟下大小不同的石子。完成了第一個任務時,我們選了四個較大的石頭,分別從不同的高度把石頭丟到沙盤子裏。隨着一聲聲“砰砰”的悶想,四個石頭到落到了沙盤中。石頭一半埋沒在細沙中,一半露在外面。實驗進行的很順利,接下來只要小心把石頭取出來就可以了。經過一番協商,組員們都同意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我胸有成竹的點點頭“沒問題!交給我吧!”我小心翼翼的從石頭邊緣把它們一個一個的取出,只是的坑在取石頭的過程中,被一些細沙破壞了輪廓。不過並沒有影響大體形狀。

我們細細端詳了沙盤,發現雖然石頭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是這些坑竟然有的比較深,有的比較淺。我便於觀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用手電筒把光斜着射到細沙上的石頭坑。經過反覆的研究,我們終於得出了結論:在不同高度的情況下,高度越高,坑就越來越深。高度越低,坑就越淺。第二個任務與第一個任務大致相同,只是改變了實驗的要求和條件。從同一高度丟下不同的石子,大石子形成的坑很大,兒小的石子形成的坑卻很小。同學們個個驚訝的瞪大了眼睛。耶!實驗成功了!們一邊交流着實驗的結論,一邊談論着成功的心得,個個笑逐顏開。經過這次實驗,讓我們瞭解了月球環形山的形成,也收穫了寶貴的合作與成功。

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知識,自己動手,還可以加深記憶,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把“死”的東西“活”起來。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3

同學們,當你快速跑步時,讓你馬上停下來,你能做到嗎?當你推動一個物體時,是不是剛開始用的力氣要更大一些呢?其實,這些都是因爲物體有慣性的緣故。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就給我們演示了幾個慣性的實驗,大家一起跟我來看一看。

第一個實驗開始了。樓老師小心翼翼地將八個象棋子疊在一起,然後拿起一把直尺,舉得高高的,微笑着說:“我要從這疊象棋中取出最下面的一個,但上面的棋子能保持不動。”什麼?要取出最下面那個棋子,而上面的卻能做到不動?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師該不會是在吹牛吧?同學們也將信將疑望着老師。只見老師將直尺緊貼着桌面,迅速地朝最下面的象棋敲去。啊!奇蹟發生了!只聽見“啪”的一聲,最下面的那個棋子飛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真的穩穩當當地疊在桌子上!太神奇了!同學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教室裏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

還有更精彩的呢!第二個實驗開始了,老師從抽屜裏取出一個飲料瓶和一張紙條,然後將瓶子倒扣在紙條上。“同學們,如果我將紙條抽出,瓶子會不會倒啊?”“會!當然會!”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請認真看嘍!”老師笑了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只見她弓着背,一手撐着桌子,一手抓着紙條。同學們都站了起來,伸長脖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生怕漏掉一個細節。“一、二、三!”老師將紙條猛地一抽,那瓶子像個醉漢一樣晃了晃,卻漸漸地平穩下來了,沒倒!耶!成功了!教室裏又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第三個實驗是將硬幣放在飲料瓶的蓋子上,然後在硬幣下壓一張紙條,要將紙條抽出,而硬幣卻依然留在瓶蓋上。這個實驗同樣十分精彩,老師也做得非常地成功。同學們不時發出“嘖嘖”的稱讚聲。

“老師,爲什麼會這樣啊?”同學們都迷惑不解。這時老師向我們解釋了其中的原理——“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就像汽車,開始的時候,即使是急剎車,也會繼續再向前行一段路,纔會停下來。棋子、飲料瓶、硬幣原先是不動的.,當迅速地取出下面的物體時,仍舊會保持不動。”哦,原來是這樣!同學們恍然大悟。

科學真是太神奇了!長大後,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卻揭開生活中一個個的“謎”。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4

現在的大樓中,上上下下,最方便的就是乘坐電梯了。我對電梯特別感興趣,今天,我正對着大樓的電梯呆呆出神,覺得很神奇。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電梯有什麼神奇的,我還能讓玉米粒坐電梯呢!”“真的嗎?”我半信半疑,“那趕緊回家給我演示一下吧!”於是,我們回到家,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我們拿來了小蘇打、玉米粒、檸檬酸、紫甘藍等材料,一切準備就緒,實驗開始了。

爸爸先在兩個透明杯子裏各放入60毫升的水,分別把白色的小蘇打粉末和檸檬酸倒進不同的杯子裏,用扁木棒攪拌,直到完全溶解。爸爸又在另一個杯子里加入10毫升的水,放入紫甘藍粉末,攪拌均勻。“我們先見識一下紫甘藍的本領吧!”爸爸說着,用滴管吸了一些紫甘藍溶液,一滴一滴地加到小蘇打和檸檬酸的杯子裏,我驚奇地發現,小蘇打溶液變藍了,而檸檬酸水變紅了。“這就是紫甘藍的本領了,它遇酸變紅,遇鹼變藍。一會兒,我們就可以通過溶液的顏色知道哪種材料不夠了。”

終於到今天的主角——玉米粒登場了。只見爸爸把玉米粒倒進了小蘇打的杯子裏,我以爲玉米粒會上上下下,可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我急了,連忙問爸爸,懷疑爸爸在跟我開玩笑,但爸爸沒說話,拿來了檸檬酸的水,倒了進去,頓時,杯子裏的水沸騰起來,玉米粒也跟着氣泡上上下下動起來了,看起來真像在坐電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說:“太好了,太好了!”同時,我也充滿了疑惑:“玉米粒爲什麼會上上下下呢?”爸爸告訴我:“檸檬酸和小蘇打在一起會反應產生氣泡。氣泡比較輕,所以會上升到溶液的上面,這時,附着在玉米粒上的氣泡就會帶着玉米粒來到水的表面。而氣泡來到水錶面以後就會破掉,玉米粒又沉到了杯底。這樣反反覆覆,玉米粒看起來也就能在水裏上上下下了。”頓時,我感到茅塞頓開,於是我問爸爸:“如果杯子裏的玉米粒不動了,裏面的液體是紅色的,我就要加點小蘇打;裏面的液體是藍色的,我就要加點檸檬酸,對嗎?”爸爸豎起大拇指直誇我:“對!你真棒,你已經學會獨立思考了!”

這次的實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做實驗的樂趣,還讓我學到了好幾個科學知識,更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一定要多動腦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這次的實驗真令人難忘啊!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5

上課了,只看見老師拿着一個杯子、一個雞蛋、一根吸管、一袋鹽四樣東西緩緩走進教室,我很納悶,不知道老師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難道是做實驗?

不出所料,只聽老師說道:“咱們這堂課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同學們高興地歡呼雀躍起來:“要做實驗了嘍,哈哈。”

接着老師問道:“同學們,你們相信雞蛋能在水裏浮起來嗎?”

“不相信。”“雞蛋那麼重,咋能浮起來呢?”同學們聽了直搖頭。

“今天做這個實驗就是讓雞蛋在水裏浮起來。”老師神祕地說。

開始做實驗了,只見老師把雞蛋放在盛有水的杯子裏,然後放些鹽,雞蛋懶洋洋在裏面睡大覺,老師又放了些鹽。可雞蛋還不起來,它很調皮。心裏肯定在想:“我就是不起來,你能把我怎麼着呢?”我們都有些垂頭喪氣了,有的同學說:“老師再放一些鹽試試。”老師開口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咱們再放一些鹽試試!”咦,雞蛋浮起來了,有的同學大叫:“浮起來了,浮起來了。”但不一會兒,雞蛋可能趁着同學不注意,又沉下去了,就剩下最後一些鹽了,老師把全部倒了進去,攪拌了幾下,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雞蛋浮起來了,上面還露了一個小頭兒,像在給我們打招呼,同學們都歡呼起來了!太棒了!雞蛋浮起來了!

同學們都很疑惑,“老師,這是問什麼呢?”

老師給我們講:“杯裏的水,鹽的含量超過了百分之三十,鹽水比重就很大,所以,雞蛋就能浮起來。”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這小實驗裏還有科學大道理呢!

這個實驗太有趣了,而且同學在家也可以親手做做這個實驗。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6

昨天,我剛進教室就看到了一個打火機,一支蠟燭和兩個杯子。

百思不得其解,我想:“難道要上科學課?還是要觀察打火機的功能?還是要看打火機幾分鐘、幾秒鐘能把杯子燒沒?”

我最終沒忍住,便問老師:“今天我們要幹什麼呀?是要做實驗嗎?”

老師答:“對,我今天要給你們一個特大的驚喜!”

聽老師這麼一說,班裏立刻“炸鍋”,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很期待這個特大驚喜。

開始做實驗了,全班立刻鴉雀無聲,我們都全神貫注地看老師的一舉一動。

老師先把蠟燭點燃,把一個沒有水的杯子放在蠟燭上大約過了一分鐘,我突然看見杯底變黑了,隨後聞到了糊味。我又看見杯底破了個洞,突然火苗就躥了出來,同學們大驚失色,大聲喊叫:“杯子着火了,着火了!”

老師立刻用杯子裏的水把這個着火的杯子澆滅了。

正當大家驚訝不已時,第二個實驗開始了。

這個杯子裏是有水的,老師把杯子放在點燃的蠟燭上,過了1分鐘杯子好像沒有什麼變化,我摸了摸水,溫溫的。杯子裏的水,像太陽,金燦燦的。突然我發現杯子中間有了一個大黑點,旁邊也黑了,我們所有人都問老師:“爲什麼杯子還沒有被燒破呢?”

老師說:“你們仔細觀察會有答案的。”

大約過了10分鐘,我們耐心地等待着,有一些同學摸了一下水。“啊!水好燙!”別的同學都觸摸了,燙得在教室裏大喊大叫受不了,但我看了一下水變少了,杯子裏的水只有2釐米多,原來有4釐米多的。而且開始水是涼水,現在變成我們喝的熱水了。

現在杯子的底下已經全黑了,旁邊也黑了,有一個同學摸了一下杯子的底部,燙的在教室裏蹦來蹦去。

我也忍不住湊近去看這個神奇的杯子,好奇地摸了一下杯口,居然也是燙的。我看見杯壁上有許許多多的小水珠,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有熱氣騰騰的煙霧在往上空飄。

我們問老師:“爲什麼第一個杯子會燒着破了一個洞?而加了水的杯子卻燒不着呢?”

老師說:“紙燃燒要達到它的燃點(應該是超過100度),但是水是導熱的,當加熱時,水會變熱,就會形成對流,熱水向上走,這們紙的溫度就被冷卻,始終達不到100度的燃點,所以燒不壞,但是當水全部都變成汽,紙杯就着了。”

我們聽了,恍然大悟。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7

我十分喜愛科學,更喜歡做科學實驗。常常因爲一次成功的實驗而歡呼雀躍,也常常因爲一次失敗的實驗而垂頭喪氣。但我還是樂此不彼,因爲我在一些小實驗中學到了大道理。

這一天,我正在翻看一本書,突然一個醒目的標題映入我的眼簾《有聲和爆炸的小火箭》。我懷着好奇的心情讀了起來,原來利用酸鹼中和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爲動力製作小火箭。我一看,太有趣了!酸鹼中和後能產生這麼大的力量嗎?我決定做這個小實驗,看看酸鹼中和後產生二氧化碳的威力,同時,也驗證中和後產生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說幹就幹,我先拿一個洗乾淨的燒杯,往裏面倒入50ML的白醋,又加了一勺鹼,只見液體混和物的內部和表面開始“咕嚕嚕”地冒泡,我一看迅速拿出了點燃的蠟燭,剛把它湊近冒出的氣體,只見那支蠟燭的火苗閃爍兩下之後,就熄滅了。看來,釋放的氣體果然是二氧化碳一類的惰性氣體。

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之後,我就想蓋上塞子,但我發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產生的大量氣體產生的壓力使我根本不可能蓋上塞子,每次我壓下一點,就被泡沫給頂了回來,等我終於可以蓋上塞子時,壓力也要釋放沒了。我只好又重新做起實驗來,這回我汲取了上次的教訓:塞子不能長時間的塞在瓶口上,也不能讓壓力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再釋放,這樣就甭想讓塞子想火箭一樣飛出去了。於是,我提前準備了膠帶。當瓶子裏的混合物“咕嚕嚕”地冒泡時,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塞緊塞子,並用膠帶把它綁成個棕子,然後跑到遠處觀察。可能是因爲綁得太緊了,等了好長時間塞子也沒有動靜,只是杯子裏充滿了氣泡。

於是我想也沒想,就把瓶子搖了兩下(後來證明這個動作是十分錯誤的)。突然,只聽到一聲悶響,塞子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了出去,就像一枚真正的火箭似的,並在房間中亂飛起來。而我就慘了,因爲手拿着瓶子,裏面的混合物噴了我一身,渾身溼漉漉的,而且還散發着難聞的氣味,真是讓我哭笑不得,狼狽不堪。當我在清掃戰場時發現,這個“火箭” 真是威力不小呀!,不但掙斷了七八層膠帶,而且還擊穿了我家廚房的天花板,爲裏面生活多年的昆蟲大軍打通了進攻廚房的道路。

通過這個有趣的小實驗,讓我在收穫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明白了一個大道理:那就是不要忽視身邊的小事,往往一個小事物也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8

今天,我在一本百科全書上看到一篇短文,上面寫道:鹽水會產生浮力從而使物體從水中浮上來……看到這時,我不禁起了疑心,怎麼可能呀!鹽和水的浮力有什麼關係?可這些知識書上寫得明明白白,是真的嗎?我決定親自試驗一下。

我先準備好材料:一個雞蛋,一杯水和一袋精鹽,然後實驗開始了。我首先把雞蛋放進杯子裏,只見它晃晃悠悠地沉到水底。水越鹹,浮力就越大嗎?爲了證明這一點,我拎着一袋鹽,往水中倒了一些,雞蛋微微晃了晃,可馬上又紋絲不動了。真是個小懶蛋!我想是不是水還不夠鹹呢?於是,我狠狠心,又往杯中倒了半大包精鹽。我盯着水底的那個小懶蛋,只見它好像受了驚嚇,翻了一個身,要起牀了。啊,勝利就在眼前了!我的眼睛幾乎瞪圓了,臉都快要貼在水杯上了。可是不爭氣的懶蛋剛浮起了一點又打起了瞌睡,躺在杯底依舊是一動也不動。我心中那剛剛點燃的一團希望之火,又十分無奈地熄滅了。

這時,水已經變成了乳白色,杯底還沉積着厚厚的一層精鹽,啊,鹽還沒溶化呢,怪不得雞蛋浮不起來。我在廚房拿來一根筷子,在杯子裏攪拌幾下,鹽化了,雞蛋彷彿穿上了救生衣漸漸往上升。我屏住呼吸,生怕它像剛纔一樣半途而廢,但是這次十分爭氣,不一會兒終於從水底浮了上來。雞蛋像一位神奇的大將軍,挺着啤酒肚自豪地對我說:“怎麼樣,別小看我,我現在不是成功了嗎?”看着它那神氣的樣子,我想殺殺它的威風,硬把它壓了下去,可這次,它像一個小皮球又浮了上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沒加鹽的水,雞蛋就沉在水底,但是在水中加了一定量的鹽後,雞蛋就會浮上來。我撓首自問,可怎麼也想不明白。還是到網上查一查吧!原來:液體的浮力大小是與液體的密度成正比的,密度越大,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的質量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而鹽水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浮力也就大。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水的浮力大小是和水的密度是息息相關的,以前在書上看到的沒有生命存在的死海,人們能躺在海面上讀書看報,原來都是鹽這個傢伙搞的鬼!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9

我們像平時那樣看着科學書,等待老師來給我們上科學課.一會兒,老師進來了,她清了清嗓子對我們說: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實驗.”頓時,同學們都歡呼起來,因爲這是我們第一次做實驗. 我們安靜地跟隨老師來到了科學實驗室,只見那裏很寬廣,足有兩個教室那麼大.只見實驗器材已經在桌子上等待這我們.老師她先示範給我們看,她熟練地拿做了起來.

只見同學們都聚精會神地看着,那雙眼盯着老師所做的每一個動作.老師做完後說: “在開酒精燈的時候,一定注意,要不然會發生爆炸.”同學們聽了,都人心惶惶. “下面請以小組單位,各個同學做一次.”老師說. 我們組每個人都很害怕,害怕酒精燈會把自己炸死,都不敢領先做.這時,我們只好猜拳決定. “石頭剪刀布.”哈哈,黃宇恆同學輸了.他說: “你們剛剛都沒有說輸的先做.”他那麼賴皮的?平時看見他那麼強壯,以爲他很大膽呢!想不到,那麼膽小. 那麼,我們只好重新再來了“石頭剪刀布” “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我輸了.我要開始做.我心想:我不能賴皮,我是班長,我不能這樣,我一定要成功.

在我眼前的實驗材料有: 鐵架臺,酒精燈,試管夾,玻璃杯,玻璃片,火柴.我把鐵架臺拿到了我面前.用玻璃杯倒了500毫升左右的水,在鐵架臺上放了一個網片,把玻璃杯放在網片的上面.再用試管夾把玻璃片夾住.這時,開始要點燃酒精燈了.怎麼辦呢?怎麼辦呢?我的心像十五個水桶大水----七上八下.可我又不能退縮呀!我的心是這樣想的.我最終決定堅持,我小心翼翼,一絲不苟地劃過了火柴,這時,只見我們小組的人都離我遠遠的,我知道他們害怕會爆炸. “拜託你們不要那麼膽小好不好”我對他們叫道.雖然我是這樣說,其實我也是很害怕的.我慢慢地從下往上地把酒精燈點燃了.我小心地把它放在鐵網的下面.在把玻璃片放着玻璃杯的上面.這時,我們就等待雨的形成了.

過了3分鐘,只見其他剛剛比我們慢的人,都有雨滴了.可我們組怎麼還沒有.爲了安全起見,我們請教了老師.老師說: “你們放那麼多水,當然不行拉.”就這樣,我們被老師罵了一頓.然後,我們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這次,我們只是放了200毫升的水. “成功了,成功了`````”我們小組的人歡呼着,爲我的成功而感到高興,此時此刻,我的心也甜滋滋的.

這次實驗讓我懂得了:科學是神奇的,只要我們敢於大膽的實驗,大膽的思考,那麼,我們纔會取得成功的.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0

實驗可以揭開許多“謎”,也可以讓人知道這些鮮爲人知的“謎”背後隱藏着的祕密——科學原理。20xx年四月的一天,我們班也上了一堂有趣的實驗課。

那天,太陽緩緩爬上天邊,猶如一個恬靜溫婉的少女羞澀地探出頭來。陽光溫暖地灑在一草一木上。空氣中瀰漫着一層淡淡的霧。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唱起了動聽的歌。花兒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像往常一樣伴隨着小鳥的歌聲走在上學的路上,唯一不同的是今天我手裏捧着一個涼涼的生雞蛋,爲什麼要拿雞蛋呢?那是因爲——今天我們學校會來一位教授給我們講課。

“大家都從家裏拿一個生雞蛋來學校,這是那個教授的要求。這與明天的實驗有關。”老師頭一天放學的時候這樣說。同學們聽了都皺了皺眉頭,奇怪地問:“拿雞蛋幹什麼呢?做浮雞蛋的實驗嗎?可是什麼也不拿只拿生雞蛋,這到底要做什麼實驗呀?”有一位同學開玩笑說:“是不是要給我們煮雞蛋呀?”全班鬨堂大笑。

上課了,給我們上寫作課的是白老師,白老師說:“請你們不要藉助任何東西,並且還要保證雞蛋完好無損的前提下,把雞蛋立在光滑的桌面上。”同學們都在私下嘀咕:“這怎麼可能呢?”白老師的話音剛落,就聽到一位同學的歡呼聲:“立起來了!”同學們都投去了羨慕的目光。我心中燃起了鬥志,心想:一定要把雞蛋立起來。

開始立雞蛋了,可是那雞蛋一點兒也不聽話,一會兒滾到這兒,一會兒滾到那兒,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

聽着一個又一個同學們的歡呼聲!我心中便產生了一絲失望和急躁,真想把它摔在地上。

正在這時,白老師看到我們好些人都沒有立起來就教給了我們一個祕訣——“心要靜,手要穩,蛋要平。”我又重燃鬥志,再試了一次。可是那雞蛋還是不配合,東滾西滾。我把心沉了下來,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奧祕。原來,立雞蛋考驗的是人的耐心,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等蛋黃在蛋殼內緩緩下沉到底部,它纔有可能立起來。最後在我的堅持不懈下,終於成功了。

這個有趣的實驗讓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讓我知道了立蛋的祕密,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急躁。心要靜下來,還要有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精神,做事情才能成功!”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1

前幾天,王老師讓我們回家做一個小實驗,我聽了非常激動。

放學回到家,我看了看科學書,發現裏面有這樣一個實驗——製作QQ蛋,我半信半疑,就做起了這個實驗。

我先準備好做實驗的工具:玻璃罐、雞蛋、白醋。爲了防止雞蛋被打破,我想了一個辦法,把蛋從玻璃罐邊緣滑進去。只見它像小孩子一樣在罐底轉了個圈,然後安穩的停住了,看到這我終於鬆了一口氣。接着,我往罐子裏倒滿白醋,蓋緊蓋子,靜置三、四天。

唉,時間快點過去呀,這個蛋什麼時候才能泡好呀?我心裏想着。

想着想着,我打起了在這慢悠悠的四天裏觀察它的“算盤”。第一天,我看了看玻璃罐里正在悠閒睡覺的雞蛋,發現它全身長滿了小泡泡,像穿上了珍珠裙子的小公主,我想:這怎麼可能變成QQ蛋呢?現在還沒有什麼變化呀,難道要再等一天嗎?

第二天,我早早起牀去看那一顆蛋,可是,根本就沒有什麼變化,這讓我有一些失望。可是,在我吃早飯的時候,一不小心動了一下玻璃罐,它無意間翻了一個跟頭,就像正在蛋殼裏的小雞寶寶翻來翻去,我大吃一驚,看到了一點點成功的希望。

果然,第三天,它如書上所說,變的透明瞭而且變大了許多。我可以看見它中間的蛋黃了,我覺得不可思議。我在學校裏上課時還想着那一顆蛋的事,想它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回家以後,我睡午覺做夢還想着它呢!

第四天,我像前一天一樣去看那顆蛋。發現它已經變的透明瞭,可以完全看到裏面的蛋黃了。我想應該可以拿出來了,然後小心翼翼的拿出來,生怕像放雞蛋一樣,一用力就把它壓破。當我終於完好的把它拿出來後,它卻不小心從我的手裏掉了下來。我想:哎呀,完了,雞蛋要打破了!我閉上眼,不敢想象那畫面。可是,雞蛋掉在地面上,卻完全沒有破。我覺得很神奇,可不知道是什麼原理,就查了查。原來蛋殼的成分是碳酸鈣,遇到醋會分解,分解完以後,底下的內膜就是半透明的了。查完資料,我覺得科學可真神奇呀!

這是一次有趣而有意義的實驗!我不僅享受了快樂,還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開闊了眼界,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向科學進軍!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2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張家勝邊聊天邊走進教室。只見講臺上放着一杯水、一把勺子、一雙筷子、一袋食用鹽和一個雞蛋。我撓撓頭疑惑地問張家勝:“老師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爲什麼擺放着這麼多科學課的用品?”“應該不是好藥。”張家勝悄悄地說,“畢竟這是一節作文課啊!”

這時,老師推開門,滿臉笑容地說:“同學們,你們都在聊什麼啊?今天我們要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霎時,同學們議論紛紛:

“要幹什麼呢?”

“拿鹽幹嘛?炒雞蛋嗎?”

“雞蛋熟了麼?勺子和筷子是拿來吃雞蛋的嗎?看起來很美味哦!”

……

“安靜!安靜!提前說一下,這不是吃的,小饞貓們!”老師叫道,“今天我們要做一個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

首先,老師小心翼翼地將雞蛋放入裝滿水的杯子裏,雞蛋像一塊石頭一樣沉入水底,一動不動地躺着。接着,老師輕輕地撕開食用鹽的包裝,舀了兩勺鹽倒入杯裏,拿起筷子慢慢攪拌起來,這時有位同學說:“雞蛋好像有點變化!”“真的!雞蛋有點浮起來了!”大家驚訝地歡呼。“不過就浮起來了一點,算什麼!”馮同學說。“對啊!浮起來一點算什麼!”霎時,大家臉上的表情有點不屑。這時老師提問:“有哪位同學知道如何讓雞蛋完完全全浮起來呢?”“這也太簡單了吧!”我擺擺手神氣地說。“那你倒是讓雞蛋浮起來啊!”全班同學叫道。“沒問題!”我撇撇嘴說,“你們看好了。”

我走上講臺,再舀了兩勺鹽倒進杯子,攪拌一下,雞蛋竟然全浮起來了。浮起來的雞蛋就像一輪從雲層中探出頭的圓月。

“這到底是什麼原理呢?”有同學問。

“我也不知道,不過可以問老師!”

“那是因爲在清水裏加了鹽,水的密度變大了,浮力也變大了,雞蛋重量相對變輕了,所以就能浮起來了!”老師解答。

“那死海也是這個道理囉!老師?”我腦子裏突然蹦出了這個問題。

“是的,死海里面含有大量的鹽,是其它海水鹽量的七八倍,所以人就可以浮在死海海面上!”老師再次解答。

這個科學實驗,引發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我現在要認真學習科學知識,將來把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爲人類造福。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3

今天,老師拿了幾張紙和幾本厚厚的書走進教室,並說要用這幾張紙撐起這些書。老師話音剛落,教室裏就炸開了鍋:“啊?”“老師,這行嗎”“不可能吧?!”

我看了看老師拿的幾張紙,沒什麼特別的呀,不就是我們常用的白紙嗎?老師看我們個個疑惑的樣子,接着說:“這幾張紙不能借助任何外力,不能平放;你可以通過變形、摺疊的方式讓它至少托起五本書的重量”。聽到這話大家就更驚訝了,立刻像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能行嗎?”“真有這麼神奇嗎?”“紙有那麼大的力氣?”老師看到同學們半信半疑的樣子,接着說:“不信嗎?那我們今天就自己動手試試看。”說着就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薄薄的白紙。一些拿到紙的同學看見紙很薄,更是大聲的叫嚷:老師,你發的紙這麼薄,怎麼可能托起5本書呢?”老師沒有生氣,反而笑眯眯地說:“那就看你們怎樣動腦筋嘍!”

慢慢地,教室裏安靜了下來,同學們都動起了腦筋。我左邊的男孩,一手撐着腦袋,一手捏着這白紙一副沉思的樣子,大概是還沒想出什麼好辦法。我後面的幾個男孩湊到了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怎樣才能讓薄薄的紙起到最大的作用。這時,我想:數學課上,老師曾經說三角形是最牢固的,那我今天就把這薄紙紙疊成三角形吧。於是,我和另兩個女同學一起,把各自手中的紙對摺對摺再對摺,這樣折了三層,做成一個三角形,把摺好的三角形放在桌上,遠遠看還像一個小樹墩呢。紙摺好了,我們幾個信心十足的舉起手告訴老師,我們完成好了。不一會兒,老師拿着厚厚的五本書來檢驗。只見老師把書一本一本的疊放在我們折的三角形上,那個三角形居然沒“癱瘓”,我們興奮地讓老師繼續往上加書。書越疊越高,連旁邊的同學也忍不住和我們一起數起數來:“1、2、3……14、15、16!”當放到16本時,紙做的三角形纔開始塌陷。“耶!”居然放了16本書!我們三個十分激動!對這個成績特別滿意。再看其他同學做的,有的捲成圓形的、有的折成正方形的、也有的跟我們一樣做成三角形的,當然每個人做的紙架放書的數量也不一樣。班裏又熱鬧了起來。

爲什麼有的紙架可以托起更多的書、有的卻不行呢?我仔細地觀察,發現了紙架的面積越大,放的書本也就越多。其實,我們的桌椅也是根據這樣的原理製造的呢!這個實驗真有趣,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要動腦筋才能不斷地進步的道理!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4

一聽到酸鹼物質的檢測劑,你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其實呢!它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紫包菜,這個紫包菜呢有許多別名:紫甘藍、紅甘藍和赤甘藍,它的用處也有很多,有抗衰老維護皮膚健康等,其中最大用處是能分辨酸鹼物質。這時有人可能就會問了:這麼小的一個紫包菜怎麼可能有檢測酸鹼的能力呢?那就請你看看我們的化學實驗吧!

上課鈴聲一響,我疾步走進教室,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看見老師也進了教室,手中還拿着個紫包菜呢!教室裏突然沸騰了起來,同學們有的說這是讓我們做菜,有的說老師讓我們觀察紫包菜,在同學們的吵鬧聲中,老師拍了拍手,同學們陸續安靜下來。老師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拿這個紫包菜來做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來證實紫包菜可以檢測酸鹼。”接着同學們又討論起來,老師又拍了拍手,示意讓同學們安靜下來。老師把紫包菜一片一片地剝下來,又把剝下來的葉子撕成了小片,放進了袋子裏,同學們都瞪大了

眼睛注視着,老師小心翼翼地把水倒進袋子裏,然後使勁低揉着,搓着,捏着,擠着。袋子裏的水便漸漸變成了紫色。“哇!”同學們驚奇地叫起來,老師神祕兮兮地笑了笑,又拿了一隻裝着白醋的杯子,把紫包菜汁倒進了杯子中,我們十分好奇,還沒來得及思考,紫包菜汁竟然變成了紅色,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老師又拿出了一隻放着小蘇打的杯子,又把剩下的紫包菜汁倒了下去,紫包菜汁竟然變成了藍色,真像一位魔術師把水變成了各種顏色。這時,一位同學喊道:“老師!如果把兩種液體倒在一起會怎麼樣呢?”老師聽見了這位同學說的話,立刻把兩種汁倒在了一起,“噗噗噗”汁中冒出了許多氣泡。紫包菜汁又回到了原來的紫色。啊!這種汁又成中性了。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紫包菜汁是一種酸鹼物質的檢測劑,遇到酸性變成紅色,遇到鹼性變藍色。如果還是紫色那就是中性。而且液體的紅藍色會隨着液體的酸鹼性的強弱而變深或變淺。

這個小小的實驗我受益匪淺,讓我們以一雙明亮的眼睛,發現世界中的更多科學奧祕吧!

蘇教版六年級下4單元作文:有趣的實驗15

不久前,學校爲了提高我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和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特地在週六的活動中心開設了一門有趣的課程,那就是“科學實驗班”。媽媽爲了鍛鍊我的動手能力,拓寬的我思維模式,就讓我報名參加了這一活動。沒想到,一參加,我就特別喜歡這樣的科學興趣班。

而今天,我們做了滾擺。聽名字,我就知道一定很有趣。於是我就很認真地聽了起來。

老師告訴我們,滾擺有三個知識點:第一個是“重力勢能”,意思是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和物體的高度,質量有關;第二個是“動能”,意思是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和物體的速度,質量有關;第三個是“滾擺原理”意思是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換。當你把它捲起來的時候,它有重力勢能,你把他放下的時候,它在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在減少,它轉化爲動能了,他又因爲慣性向上捲起,動能又轉化爲重力勢能,一直轉下去,但是因爲有阻力,所以它總會停下來。真空中沒有阻力,所以它可以一直轉下去。

知識點講完了,老師就發了器材:1、五根圓木棍,根據長短分爲三組,有一組最長約29公分,另一組18公分左右,有一根很短約13公分;2、有三根長方體木條,其中有兩根是一樣的比較短約9公分左右,在中間分別有個小圓洞,側面還分別有兩個小洞,另一根特別長約20公分,上面有兩個小洞;3、器材裏還有兩個羊眼圈,還有一箇中間有洞的圓片,和一條線。今天,老師讓我們自己琢磨,把滾擺做出來。

大家聽完就開始做了,我先把羊眼圈插進洞裏,然後把兩個最長的木棍插在9公分左右長的的木條中間,接着又把剩下兩個一樣長的木棍插在剛纔的那兩根木條上,下來就用20公分長的木條固定在長木棍的頂端,框架就做好了。還剩下一個木棍,我以爲做錯了,突然瞥見我後面的同學把那個木棍插在圓片的空隙裏,我靈機一動如法炮製,接下來又把繩子從羊眼圈裏鑽過來,然後把繩子綁在木棍上,完成!我做的完全正確。我玩了幾次滾擺也真正體會了那三個知識點的內涵。

看着自己的作品,我真高興,不僅僅做了實驗,而且還提高了動手能力,學了些科學知識,真是一舉三得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