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2.49W人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通用12篇)

  清明節的作文1

冬天過去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清明節又要來到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掃墓、踏青、盪鞦韆、插柳等等,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去年的清明節,我和舅舅一家在薈萃湖划船的事情。

走在去薈萃湖的路上,到處能聽到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公路兩邊的柳枝不知什麼時候鑽出了綠芽,人們漫步在湖邊,春風拂來愜意極了,我們來到了湖邊,租了一隻船,大家在爲誰來划船拿不定主意,我提議:“咱們剪子、包袱、錘,輸了的兩個划船。”舅舅、舅媽、弟弟都同意了,我說:“三、二、一,開始!”我和舅舅出了錘頭,而舅媽弟弟出了包袱,我和舅舅只好划起了船。我使足了力氣去蹬腳踏板,船飛快得“跑”了起來,到了假山邊,弟弟要上去玩一會,我和舅舅在船上等着,舅舅剛坐穩弟弟就飛快的跑了過來,原來有一隻蚊子叮他,我覺得越蹬越累,怎麼能不累呢?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只要把腳放在踏板上等舅舅蹬就可以了,就這樣我們劃過了一座假山,只見假山上有的人在釣魚,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山上游玩、嬉戲、踏春,還有的孩子在玩各種健身器械……玩着玩着一個半小時過去了,大家玩累了,把船送回去。到了岸上,我們各自說着看到的美景,好像有些戀戀不捨。

清明划船讓我回味無窮!

  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節那天,我們回到爸爸的老家。我們先去山上燒了紙錢祭了祖,然後就在山上玩。

爸爸在山上看風景,姐姐拿着相機在拍一隻美麗的蝴蝶,我拖着鐵鍬亂挖坑。媽媽說:”別亂挖了,鐵鍬給我,看我給你挖個“雞腿”吃吧。“這雞腿是指根長在土裏像雞腿的一種脆甜植物。我和媽媽開始尋找雞腿,找了半天沒找到,卻發現好多蒲公英,綠色的蒲公英開着小黃花,有的花都結果了。我喊姐姐快來吹降落傘。

姐姐跑過來,摘了一個蒲公英的降落傘邊吹邊說:”我來幫蒲公英媽媽的孩子走遍天涯!“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來。我和姐姐玩得正開心,忽然聽見媽媽喊:”你們快過來看,這裏有迎春花!“我和姐姐跑過去,看見兩棵迎春花正開着。這迎春花和新蕾公園不同,它的花瓣是黃的,花蕊卻是紅的,很漂亮!看完花,媽媽說:”我帶你們去摘芽芽碰,抽水毛蔥!“田野裏,山上,芽芽碰很多,媽媽挑最肥的摘給我們,去掉上面的葉子,再剝掉芽芽碰的皮,放進嘴裏吃起來,又脆又甜,清香滿口。我和姐不停地吃起來。媽媽看我們吃得差不多了,說:”我們去抽毛蔥吧。“毛蔥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開了就不能吃了。我們在田野裏找了半天,只有媽媽找到了幾根毛蔥。剝開毛蔥或綠或紅的葉子,露出裏面白白的毛蔥,放進嘴裏嚼,感覺軟軟的,嫩嫩的,很清甜。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我們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會。我覺得清明節踏青玩的真開心呀!

  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那天,缺不了的自然是祭祀先人了。一對對紅燭在桌上點燃,爺爺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一一閃過。

那天,我和爸爸起牀吃了早飯後,騎着電瓶車,來到了公墓。我們在買花的地方剛剛好碰到了我的堂弟一家也來掃墓。我們共一起買了四束鮮花,上山放在爺爺與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用舊報紙把上面的泥土抹乾淨,恭恭敬敬的給他們一一鞠了三個躬,在那裏懷着沉重的心情,在墓前站了一會兒,又一一鞠了三個躬,離開了。在路上,原本沉重的心情慢慢釋放。在半路上,天空中飄來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真如唐代大詩人杜牧所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

人的名,樹的影。剛剛到家的我們渾身溼溼的,一看到爺爺的遺像,我記憶中的鏡頭一個一個浮現了出來,我好想爺爺還陪伴着我長大啊。

在我剛剛十一歲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四日那一天時,他離去了。可是他彷彿還在,因爲還有我們在思念着他!我還小,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下,我慢慢長大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啊!我們應該珍惜現在與父母長輩們過的每一天。對於我們來說,每過一天,也就是意味着未來又少了一天,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必須珍惜啊!

點燃桌上的香,看着桌上那熱氣騰騰的飯菜與酒,希望爺爺與太爺爺等祖先在天有靈,能看到我們的一片孝心吧!

在清明節,除了掃墓祭祀,當然還有踏青了。

在細細的雨中,我們打着雨傘,在雨中漫步。一隻只小鳥頂着雨,在樹枝上鳴叫、嘻鬧,彷彿在舉辦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又彷彿在跳舞……我們看着林中的一切,在此時,這座山是寧靜的,我的心也如同一片湖,沒有一點漣漪。心情有不覺舒暢了起來。

清明踏青,梨花在空中飄舞,好似“梨花風起正清明”。

  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隨着這首詩的吶喊,清明節來了,學校要放三天假,我們家也去掃墓了!

去的那天是3月27日。早晨,隨着爺爺奶奶的號召聲,我從睡夢中醒來,“幹什麼呀?”我叫道,“我還要睡覺呢!”別睡了,今天我們要去掃墓呢,你看都已經八點了,奶奶厲聲罵到。哎沒辦法,只能起牀了。

八點半了,奶奶準備好了東西,只等爸爸來了。

八點四十分,爸爸來了,奶奶和爺爺把東西搬上了車,車開了。

沒到二十分鐘,我們就到了生態公墓。下了車,我們急忙搬東西,爺爺和奶奶搬着東西上去了,我和弟弟也像兔子一般人竄了上去。

來到了曾祖母的墳前,奶奶開始忙碌,她一邊拿出供奉的東西,什麼豬肉、鴨肉、雞蛋、綠豆糕,還有我最喜歡吃的清明果;一邊嘟囔着:“媽媽,我們來看您了!”說着,奶奶點燃了焟燭,一家人圍在墳邊,拜着墳墓。

我正拜着,爺爺手裏拿了一疊冥紙和一箇舊鐵桶來了,對奶奶說:“喏,快點燒疊冥紙。”說着把冥紙放進舊鐵桶中。“呼”火苗竄上來了,弟弟最怕火了,嚇得差點哭出來。

快要回去了,奶奶又叫住我們說:“還有一個地方。”大家抱起東西跟着奶奶往上走,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個高大的墓邊,整個墓上雕滿石龍,還有一圈圍牆上也刻滿了石龍,墓前有一隻雕塑大象,象前有一個涼亭,涼亭上有一副對聯,具體寫的是什麼我也不記得了。就在這個墓的圍牆邊有一棵綠樹,樹下就是我大太太的墓,據說,這棵大樹是爺爺親手種下的。

掃完墓,我們回去的路上,奶奶給我們講了太太一些生前的故事,這些事可以體現出奶奶很思念太太的!

  清明節的作文5

3月4日,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清明節,是一個充滿悲哀氣氛的節日,它是悲傷、聖潔的,應爲它不僅哀悼了我們死去的親人,還讓我們記得那些爲我們守護這片藍天土地的烈士!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例如:盪鞦韆、蹴鞠、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等等。“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這是掃墓的習慣。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所以清明節又有植樹節的美稱。

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清明節,就是悼念自己的先祖,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在戰火紛紛的年代,在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他們爲了全中國的老百姓能過上幸福生活而浴血搏殺,拋頭顱、灑熱血。清明節就是讓我們記住這些偉人,想這些偉人們學習。我們以先烈爲榜樣,把自己的血汗與才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這就是清明節更深一層的意思。

  清明節的作文6

清明節那天,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跟我去興慶公園。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這一天天氣陰陰得很,太陽公公躲到雲層裏偷偷地看着大家,風兒輕輕地吹來,還有點冷呢。

到了興慶公園,我看到到處都是盛開的花朵,有紅色的像紅色的晚霞、黃色的像金色的麥浪、白色的像軟綿綿的被子;我們走啊走,到處看着、欣賞着,公園可真美啊!忽然,我們聽到了一陣陣呼喊的聲音,原來我們走到了遊樂園。這有一項讓人害怕的遊戲,那就是讓人坐在凳子上,慢慢把大家升到高空上又快速掉下來。上面坐着的人們:啊呀、媽呀地喊個不停。我和哥哥說:這是不是跳樓遊戲啊?太可怕了。等我們長大後估計還是不敢玩。

接着到一個蹦極的地方,哥哥問我敢玩嗎?我鼓起了勇氣決定要嘗試一下蹦極!我被放在一個蹦牀上面,穿上了特製的”安全帶“,剛開始的時候,我蹦得不高,可是在慢慢地,我蹦得越來越高了。在我們蹦的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們拍照。媽媽負責拍我,爸爸負責拍哥哥,我們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我還在跳起來的時候裝做要起飛的超人和鎧甲勇士呢!

接下來我們又到了拓展區,我們興高采烈地衝了進去。我第一個就衝到了第一關的橋上,然後跑了過去,這對我太小兒科了。這時我要過獨木橋,可是哥哥來了,我看着他的表情,好像要阻撓我!我二話不說,直接跳到了橋下的氣牀上,跟哥哥打鬧在了一起。順利地過了好幾關,終於到了最難的過網橋了。我看着下邊,不敢走,害怕摔下去。可是在媽媽和哥哥的鼓勵下,我終於走過了這個網橋,攻下了這一關。

今天我和哥哥玩的真開心,真是一次難忘的遊樂時間。我和哥哥商量好了,準備下次再來!

  清明節的作文7

4月2日,我一醒來就忙着刷牙、洗臉、穿衣服……我沒有忘記,今天要去參加藍田玉川鎮紅門寺小學了。我們出了門,母親開着車帶我和朋友到了地點,我迫不及待地上了車,把書包放下,一邊看着風景,一邊和朋友玩石頭、剪子、布。

我發現窗外的景色一點一點變得像在山裏了:先是熱鬧繁華的高樓大廈,漸漸的,綠色越來越多,水越來越多,花兒越來越多……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山裏,走在彎曲迴轉、凸凹不平的山路上,車子越開越慢,兩岸的青山印入清清的水面,就像一幅水上的風景畫,最讓我難忘的是山上石頭縫裏竟然長出了美麗的野花,把大山裝扮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彩。

到了地點,我們一個又一個爭先恐後地跳下車,還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小學,遠遠的看到一堵斷了的圍牆裏,有一排簡陋的房屋。來到門口,我發現這所學校很舊:刷了白灰的牆的白灰都掉落了,露出了很多磚頭,刷了黑漆的大門已經露出了木板,用綠漆塗過的槓子已經也掉了漆,露出了裏面的黑鐵,老師的講桌和板擦都是舊的,同學們的椅子和桌子非常破舊,雖然很難看,但是,他們還在使用,他們的生活多麼艱苦,但是他們努力學習,像山上的野花一樣堅強的成長着。

我們又參觀了男、女生宿舍,天花板都破了,牀是用課桌拼接成或是用磚頭塊壘起的木板拼成的,被子和枕頭也很舊,但是非常整齊,可以說是整齊得無可挑剔。

一天的活動很快就結束了,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學校,離開了新結交的好朋友,以後我還要來看他們!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幫助更多的山區小朋友!

  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在我的家鄉,清明節除了祭奠祖先外,更有說不完的樂趣。

頂雞蛋是我們在清明節這天孩子的必玩項目。兩個孩子,各自持一個雞蛋相互撞在一起,誰的破裂就失敗了。比賽時,孩子們會圍在一起爲自己支持的小夥伴助威吶喊,贏得一方興高采烈,覺得充滿面子,失敗的一方則想盡辦法尋找一個更優秀的雞蛋贏回這局,當然失敗了一方的雞蛋仍然是屬於自己的。

盪鞦韆。這是清明節種最富有挑戰性的習俗。在農村裏,大人們在兩顆蔥鬱的大樹間繫上一根繩子,這就變成了孩子們天然的遊樂場,當你走在村間的小路上,時不時就會聽到孩子們傳來的歡聲笑語,那種淳樸的樂趣足以讓所有人砰然心動。記得小時候我怕高,總不敢玩,但是,哥哥們全然不顧我的意思,總是將我抓到鞦韆上推的很高很高,現在想起來是那樣溫馨幸福。

摘榆錢。清明時分,萬物開始回春,這時榆錢樹上掛滿了鮮嫩的綠葉,這時候是男孩子們展現自我的時刻了。女孩們會央求男孩子們爲他們摘下樹葉,這時候男孩們會鼓起全部力氣,象只小猴子般爬上樹去,將一串串晶瑩剔透的榆錢葉投到女孩的懷裏,女孩們歡天喜地,男孩子們則“趾高氣昂”,當然千萬別忘記品嚐榆錢頁那粘粘的、清香甜潤的味道還有那香噴噴的蒸榆錢窩窩。

可惜的是,清明節裏很多風俗正在被人們漸漸淡化或者遺忘,使得一些簡單的風俗趨於疏遠,雖然,我們家鄉傳統的風俗樂趣較之今天發達的文化生活方式,顯得過於簡單、落後,但是,那裏面存着更多的質樸的純真,我們有必要保存它,傳承它,清明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理應珍視他,傳承他,讓我們的兒孫也能夠體味到那種樂趣。

  清明節的`作文9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爲清明節好,可以放假,我就多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好,一到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溼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難受。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裏的和都已經快乾枯。那一年是過年,我回老家一次,幾天後就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不但是這裏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也應該回廣州,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裏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那些魚也游上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才退出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的作文10

今天又到山上去掃墓了,不過與前天去的地方不相同,一起去的人也不同。今天來了好多人啊,不過大都是些大人,小孩沒幾個,這讓我感到有點寂寞。

與往年不一樣了,今天是乘客車去的,大人小孩都坐在客車上,車上一點兒也不擁擠,有些大人是自己騎摩托車或開小汽車去的。

好熱鬧啊,路過的很多地方都有人在掃墓,由於今天是清明嘛,哈哈。可能是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人們的思想也有所不同,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中有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有些地方的人們在清明這天去掃墓總會爲親人的離去痛苦欲絕,而有些地方的人懂得“人老病死”的道理,這是人之常情的,便也不覺得什麼,反而由於祖先曾度過一段美好的人生而高興。正如我們這個地方的人們就是,所以在大家臉上看見的只有虔誠和興奮。也如前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通常都會逢下雨時節,而我們這裏卻是烈日當空,曬得我臉發紅。

在車上,我和小如姐姐無話不談,她前天沒有來,於是我便跟她聊了很多關於前天去海門山掃墓所發生的事情,我講的認真,她聽得仔細,這樣的時光真是美好極了,她也聽的津津有味,多麼好的聽衆啊!

按照我們這裏的習俗,清明節這天是拜“果盒”。所謂“果盒”就是香蔥餅、餅乾、糖果這些屬於零食的東西。有些地方則是在這天祭拜祖先的時候獻上鮮花,但是我們這裏則是燒紙錢、放鞭炮,這種方式孩子們最喜歡,由於在放鞭炮的時候,我們總會捂住耳朵,雖這麼做,但還是喜歡鞭炮那“噼裏啪啦”的聲音。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做楊柳蛋餅,去掃墓,我們也不例外。

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楊柳蛋餅。清明節前一天,媽媽就從外面帶回了幾根楊柳枝。媽媽告訴我:“這是留着清明節做楊柳蛋餅用的。”聽外婆說:“吃楊柳蛋餅眼睛會更明亮。”我也想眼睛更明亮。清明節早晨,外婆就在竈上煎蛋餅,外婆先用水加上面粉和了一盆面,然後再打了一個雞蛋就好了。開始煎了,外婆先倒了一些油,再用勺子舀了一勺子面,輕輕的一攪,鍋裏便鋪了薄薄的面,外婆稍稍弄平,一個圓圓的餅就出現了。外婆再倒上一點點油,打了一個雞蛋,加上鹽,蔥和楊柳葉,不一會兒,一個楊柳蛋餅就完成了。我吃着楊柳蛋餅,聞着楊柳葉的清香,好像眼睛真的變明亮了。吃玩之後,我們便奔向老家。

來到老家,只見奶奶正在把剛剛煮好的飯菜盛到碗盆裏,奶奶先用特別小的小碗盛了七八碗飯,然後又用盤子盛了魚、肉……最後,奶奶把所有的飯菜放在籃子裏,準備帶去掃墓。陪爺爺奶奶一起去掃墓的還有我,媽媽和姑奶奶。祖先的墓地在一片油菜地裏,來到祖先的墓前,奶奶把從家裏帶來的凳子放好,然後把飯菜放在凳子上,開始跪拜,輪到我了,我先跪下來,磕了三個頭,站起來又拜了幾下,奶奶對我說:“你要多拜,祖先會在天上保佑你考好成績。”媽媽對我說:“跪拜不但是爲了尊重祖先,還是爲了讓祖先知道,我們生活的很好,很幸福,這樣祖先就能含笑九泉,不留下遺憾了。”

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是一個嚴肅的節日。

  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着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着泥濘的山路,踏着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着爺爺的墓碑。找到了,找到了!“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撫摸着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了,這下您不覺得孤獨了吧!”

我懷着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後的衛生打掃了一遍,爲爺爺獻上了鮮花,擺上供果祭品。老爸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着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爲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髮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了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着說:“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了什麼,爲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麼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後,您因勞累過度,得了重病,最終離開了我們。

今日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哪怕雨水淋溼了我的頭髮,泥漿沾滿了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麼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着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彷彿看到了爺爺燦爛的笑臉,聽着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着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了。

再見了,爺爺,我們要走了,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