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仁義禮智信作文

本文已影響 3.47W人 

“仁義禮智信”作爲中國古代儒家提出的五個道德範疇,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持久普泛的意義。以下是仁義禮智信作文,歡迎閱讀。

仁義禮智信作文

  仁義禮智信作文1

何謂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爲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爲別人考慮,做事爲人爲己,即爲仁。

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爲仁。

何謂義(義)?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爲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爲義。

何謂禮(禮)?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爲有禮。因此敬人即爲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穀穗纔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何謂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爲此。

何謂信?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

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爲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啦。

何謂誠?

誠者,言成也。說到做到,完成說過的話,即爲誠。

何謂聖(聖)?

聖者,自王的耳口出來的東西也。而王又是把個體團結、凝聚起來的人,是從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得道之人。因此,聖實爲自人類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啊。後來乾脆簡化爲聖。

聖者,又土也。即重歸大土,返璞歸真,即爲聖。聖人者,實爲凡間大土之人也。

人尊孔子爲聖人,可知孔子亦爲凡間大土之人也。

我讀論語,感覺孔子乃性情中人,憨憨傻傻,率性而爲,蠻可愛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非孔子之錯。我們沒有理由要孔子對其死後幾百年的事情負責。

其實無論任何一派之見,均有不足之處,過之即爲不及。盲目崇拜,只會害人害己。客觀而言,都只是有一定道理而已。

爲人處世,萬不能自滿。只有取百家之長,方可建樹。

  仁義禮智信作文2

儒家思想精華:仁義禮智信

孟子提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爲“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是封建社會中人們的行爲規範,它是指導人們舉止行爲的常理。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於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義是“親人”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親,仁也”,又說:“仁,親也”。這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氏族親人之間要“親愛”,這種“仁愛”之情,僅僅侷限於家族親屬之間。

隨着歷史演變,“仁”的涵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由“親人”發展到了“愛人”。老子說:“與,善仁”。其意思是與人交往要友愛、真誠、無私。孔子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裏“仁”已成爲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爲了維護“仁”,可以“殺身”,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見,在“仁”的情感範圍由家族擴展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成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第一要素。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

這裏講的“義”,主要是指一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氣節。羊在我們生活中,從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國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與魚構成了“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和魚都是最鮮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國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個“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來構造的,這反映了人們對羊所具備的美好境界的追求,並把這種境界作爲國人應該追求的品行,作爲應該提倡的道德。

《說文解字》把“義”同“美”和“善”聯繫起來解釋,“美”和“善”是“羊”字頭,“義”的繁體字“義”也是羊字頭。所以,義、美、善是同義的。古人強調“義氣”,就是指這種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的氣節。孔子極爲推崇“仁”德,提倡“殺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義”德,說要“捨生取義”。“殺身”和“捨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說明孟子是把“義”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認識的。我們講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簡化成“仁義道德”,可見,在這五大要素裏最重要的是“仁”和“義”兩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兩大要素。古人云:“仁則榮,不仁則辱”,“由義爲榮,背義爲辱”,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義”作爲主要標準的。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即“禮儀之規”。“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習俗和儀式。《禮記·表記》中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指的'就是一種儀式、一種習俗,當時還沒有把“禮”作爲一種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確和倡導。

隨着社會進一步發展,關於“禮”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變化。《禮記·表記》寫道:“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這說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遠之,開始遠離它,並且“制禮作樂”,逐步把這些禮儀加以規範,對在哪種情況下實行什麼樣的禮節、舉行什麼樣的禮儀、講究什麼樣的禮貌進行了具體規範,提倡以“禮樂”治天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又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將“禮”作爲道德準則加以提倡。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的詩句,意思就是說:看那老鼠還有一張臉皮,做人豈能無禮儀;如果一個人沒有禮儀,不去死還幹什麼?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爲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剋制自己不正當的慾望、衝動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尊重、加以規範、加以倡導。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禮儀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把“禮”放在道德規範之首,表明“禮”已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和儀式逐步規範爲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昇華爲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見,“禮”在中華傳統美德中佔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智”作爲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裏。孔子常說:“君子道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不懼。”《中庸》雲:“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論語》中的話“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講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纔是智慧之舉。這裏講的“是知也”就是指“這纔是智慧、這纔是聰明、這纔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繼承和發展唐堯、禹舜、商湯等關於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是非、認識善惡的聰穎、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智”作爲一種道德要求在道德規範中的地位,使之成爲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的道德概念和價值取向,成爲對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纔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爲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缺乏堅定可靠和相互信賴這種基礎,人們在自己的行爲上也難以實現誠實和守信。關於“信”,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它,並且積極地加以提倡。

歷代賢人聖哲關於“信”的強調不絕於書,甚至包括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些古典文學名著裏,也都強調“信”的道德理念,都有關於“信”的人性詮釋和故事描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說統治者有“信”,是立國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

老子說:“言,善信”。其意即說話要恪守信用。

孔子也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爲規範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

孟子則把誠信看作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的闡述,即是其證。《貞觀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徵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信”作爲治國之大綱加以強調。《舊唐書》寫道:“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尚書》寫道:“信用昭明於天下”。

《詩經》裏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叫“信誓旦旦”。像這種對“信”的認識、對“信”的提倡、對“信”的崇拜,從古至今像存活於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說明“信”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