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祭竈作文2篇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祭竈是個傳統節日啊。那麼,關於祭竈作文怎麼寫,你知道怎麼寫嗎?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編整理的內容吧!

關於祭竈作文2篇

  祭竈作文1

聽,霹靂啪拉的鞭炮已經響起,這意味着新年到了,一想到新年就會想起那些好吃的好玩的。

不錯,今天就是新年祭竈的一天啦,說明我可以狂吃了,哈哈,我迫不及待的等到了晚上,只見奶奶把一個類似元寶的東西放在竈上這可能意味在招財進寶的意思吧,然後奶奶把那個類似元寶的東西里面裝滿米,然後插上蠟燭放些紅紙,然後——嘻嘻擺上好吃的。哇,麻花,餅乾,瓜子,要什麼有什麼最後擺上3杯酒,大功告成啦,哇看着桌上好吃的擺在竈上我口水直流啊,可是現在不能吃,讓竈神“先吃”。

我會到房間,聽爺爺講祭竈的傳說,我知道這個祭竈是個傳統節日啊。

過了一會竈神吃好了,奶奶把好吃的端上來,我邊吃邊看,我愛祭竈,我愛過年。

  祭竈作文2

春節古時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個早晨。《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爲一月,初一爲朔,十五爲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漢武帝時,由於“觀象授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曆》,確定了正月爲歲首,正月初一爲新年。此後,農曆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

據《詩經》記載,每到農曆新年,農民喝“春酒”,祝“改歲”,盡情歡樂,慶祝一年的`豐收。到了晉朝,還增添了放爆竹的節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將竹子放在火裏燒,發出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使節日氣氛更濃。到了清朝,放爆竹,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更加熱鬧了。

在我國古代的不同歷史時期,春節,有着不同的含義。在漢代,人們把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爲春節。南北朝時,人們則將整個春季稱爲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爲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曆。這樣就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爲春節,也叫過大年。

舊時的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開始的,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主要的習俗是掃年和祭竈。

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爲小年,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進行一次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是爲了不讓竈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大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這年中的掃塵也就寓意着把陳舊的東西都一掃而光,當然既有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有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祭竈是春節期間一項重大的祭祀活動,據民間傳說,竈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爲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竈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小年也叫祭竈節。

我們老家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都要祭竈。竈王爺的神像是傳統的濰縣楊家埠年畫,中間是竈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爲坐騎。貼在鍋竈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爲“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是日夜晚,家家戶戶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點起香燭,供放飴糖、糕點、水果、水餃,還有清水、料豆、秣草這些供品,歡送他老人家啓程昇天。有趣的是,祭竈時,各家各戶所用的祭品各有差異,但有一樣祭品無一例外,那就是都用飴糖。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竈王爺上天去見玉皇大帝,不免要說人間的長短,用極黏的飴糖把竈王爺的嘴粘住,他就是想在玉帝那裏搬弄是非,也開不了口,豈不妙哉。再有一層意思就是即使開口,嘴也是甜的,只能說好話了。至於祭品中的清水、料豆、秣草,這三樣是給竈王爺坐騎的草料。供養完畢,將竈王爺和紙馬一起焚燒,謂之“昇天”,邊燒邊磕頭禱告:“上天言好事”。

一時火光燭天,鞭炮齊鳴,竈王爺在人們的叩拜中,騎着馬,帶着這些饋贈的禮品品歡歡喜喜的上天去了。等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他老人家已向玉皇大帝彙報完了工作,人們又把他老人家重請回來,貼在鍋竈正對風匣的牆上,帶着吉祥,重新開始主持一家人新一年的生活。

當然在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誰也不會相信上世上有真的竈王爺存在,人們只不過是拿他當做一個代代相傳的古老神話,用他平添一份年趣罷了。如果把春節裏的竈王爺與西方聖誕節裏的聖誕老人比較一下,東西方在想象方面可謂不約而同,且有異曲同工之處:西方聖誕節要擺聖誕樹,唱聖誕歌,人們想象出一位樂善好施的聖誕老人,在漫天飛雪的聖誕之夜,乘坐着馴鹿拉的雪橇從茫茫雪林裏一路歡歌而至,,爲期盼中的孩子們帶來禮物。中國人過大年,想象一位和藹可親的竈王爺乘坐人們送他的香馬從天而降,爲全家帶來幸福吉祥,糖果在祭祀結束後,同樣是孩子們難得的禮物。看來雖然膚色各不同,信仰有差異,但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從來都是一致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