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家規家訓在運城徵文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家是國最基本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小風氣構成了社會大氣候。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家規家訓在運城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家規家訓在運城徵文

  【家規家訓在運城徵文1】

什麼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素質和教養,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它是一個家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我的家風是什麼?我開始追憶、思索。

  “百善孝爲先”

孝敬父母是人類最樸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是創建和睦家庭,進而創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和母親背奶奶上墳的情形總會不時浮現。那時我剛上小學,我們一家去給爺爺上墳,山有些陡,奶奶是小腳,加上她年近70,沒法再爬山下坡,父親和母親就輪換着背奶奶,媽媽常年在家幹農活,體力好,背奶奶的次數又多些。我上五年級時,奶奶還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等你媽媽老了走不動時,你可要揹你媽媽呀!”奶奶生育9個孩子,子女成家後,她獨自生活,幾個兒子共同贍養。在6個兒媳婦中,我母親最孝奶奶,她穿的繡花鞋和系的圍腰全是母親做的。縫年過節或平時家裏有好吃的菜,一定叫上奶奶一同吃。

如今父親和母親也年過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給他們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我和丈夫就送他們去醫院。我常想,父母年輕時不但要撫養我們成長,而且還搞家庭建設,吃了不少苦,現在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安度好晚年。我的兒子現在安徽讀大學,每個星期都給外公、外婆打電話,放假回家,第一時間就是看望他們,樂得倆位老人心裏甜蜜蜜的,誇孩子懂事、省心。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感恩使我們在困難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我上小學在農村,那時家裏窮,父親的工資低,母親一人在生產隊“苦公分”,上有奶奶和外婆要贍養,下有我和弟弟在撫養,加之還蓋房子,真是苦夠吃不夠。蓋房那會兒要請人,村民們很樸實,也體諒我們不收工錢,母親過意不去,晚上幫人做針線活,比如繡花、做鞋、補衣服,有時幫人家寫信來給予回報。

我和弟弟參加工作後,家裏的日子有了好轉,母親時常提起困難時幫助、支持和關心過我們的那些人,她常唸叨:“蓋房時三叔和大哥幫擡石頭,李大爺、阿國叔幫砌石腳,二姑爹趕着騾子幫馱瓦並且還資助我家大米……”這些年來,父母住在縣城,雖然他們年紀大了,但仍然進行着能力範圍內的感恩,李大爺病了癱瘓在牀,回村裏看過幾次;二姑爹的大兒子生病住院,又找醫生又送飯;六哥的小兒子考上大學,回去祝賀……知道村裏有人來看病住院就主動去探望,村裏誰家進城辦事,需要幫忙,他們盡力而爲。

農曆正月十五的龍燈盛會“鬧花燈”,是我們密祉的傳統佳節,父母每年都回村裏支持這項公益活動,與當“燈頭”的家庭一起籌備十五要出的龍燈和表演的節目。母親參加各式彩燈的扎裱,父親創作花燈節目,老倆個從早忙到晚,不亦樂乎。母親說:“一村人就是一家人,雖然人家不望着我們感恩回報,但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自己就活得輕鬆,愉快、踏實。”是啊,其實感恩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要感恩的不僅是父母、親朋好友、老師、同事,還有更多的曾經幫助過的那些人。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的一切;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爲最大的快樂,便能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報。

  “成由勤儉敗由奢”

勤儉節約是一種公認的好習慣,更是一種美德。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和弟弟,只有勤勞、節儉日子才能過得好,安逸享樂將一事無成。父親在單位上班,母親在農村,家裏的所有農活都得母親一人扛着。記得在生產隊勞動時,母親爲了多增加公分,包挖過一畝多豆田。因豆田很硬,難挖,所以大多由壯年男子或耕牛來犁公分就高,可由於公分高,母親一個女人家,天還沒亮就去挖,直到天黑纔回家。家裏第一次蓋房子時,部分石頭是母親利用生產隊勞動之餘的早晚到村後的石場背的,她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請人擡。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後,母親特別高興,因自家的承包田,自己作主,不受制約,該種的種上,管理跟上,她種的莊稼年年豐收,從此家裏就有了吃不完的糧食。

“浪費無底洞,坐吃要山空”、“粗茶淡飯、細水長流”是母親時常講的一些諺語。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買,因多年來他們形成節儉習慣,認爲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乾淨就行,有時我們不穿的還拿去穿,說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牀單、被套,母親“改造”後繼續用。一天吃不完的飯菜,第二天接着吃……我對父母說:如今家裏生活條件好了,該是享受的時候,不要過多節約,該穿該吃的都不缺。但他們仍然很節儉。回想父母從30歲起到60歲,在農村老家蓋過兩次房子,縣城買了一套住房,不靠勤勞、節儉,拿什麼蓋?

父母勤儉的好習慣不僅影響我們姐弟,也讓我們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只用過兩個書包,高中三年學校統一定製的校服就買過一套,畢業時我數數上衣的補丁共有三個,左右肩各一個,恰好是背書包的位置,袖子上一個,都是我用同色面料從裏面添補上的。每月生活費約400元,錢不亂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學校求學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說,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錢。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謙虛就是不自滿,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態度,也是品行和修養的重要體現。父母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話都說明了謙虛對於成長的重要性。因爲只有謙虛才能不斷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識而能不斷進步,驕傲自滿只能停步不前。父親是彌渡縣花燈團退而不休的老職工,好學、敬業、能吃苦,一輩子酷愛他的音樂事業。至今,只要團裏有大型節目參演,仍請他寫音樂、作指揮,大型花燈表演劇《正月十五鬧花燈》等劇目的音樂榮獲省州文藝匯演音樂創作獎。目前,71歲的父親,還忙於收集整理《彌渡縣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工作。母親由於家庭成分不好,只讀過兩年書。但她從小喜愛刺繡,且一直努力自學,她繡的裹背、枕頭、繡花鞋是我們家困難那個年頭的生活來源之一。後來家裏經濟條件好了,不需要她再做繡品幫補了,但她仍堅持刺繡,她繡的《老壽仙》、《八仙》、古式裹背等先後獲得了“大理州民間藝術大師”稱號、“雲南省民族民間美術藝人”。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也滲透在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工作中。

  “和爲貴、諧爲美”

父母用“遠親不如近鄰”來教育我們和鄰居要和睦相處,鄰居與我們擡頭不見低頭見,如果能做到相互關心,相互諒解,那就給自己和他人都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記得小時候到縣城找父親,那時他住的是一幢瓦樓房,父親住樓上,上下是木樓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樓板上,父親一定要批評,因會影響鄰居。

成家多年來,我謹記父親的教導,如今我與鄒家、趙家做鄰居,幾年來,我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只要有機會在一塊都有講不完的話,說不完的家事,十分開心。鄒家在房頂上種了蔬菜,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菜,總是熱情的送上門或讓我去採摘。有時我從兩家之間約1米高的隔牆上爬過去,把需要的菜採過來,綠色環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着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在我們幾家的大門前是一條6米寬的通道,用於停放車輛,沒有清潔工來清掃,於是我們三家都“爭”着打掃,數趙家最勤快,經常一大早就掃完,我家成了落後分子。我深深體會到能結爲鄰居是種緣份,鄰里之間的友好關係是社會和諧環境中的一朵鮮花,這朵鮮花需要大家澆水呵護,才能枝繁葉茂,連成大片花圃,整個社會才能更加美麗和諧、溫馨。

點點滴滴的回憶,讓我對父母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愛我家。然而,沒有國哪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千萬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國家就和諧穩定、蓬勃向上、國富民強。讓我們重視家風、端正家風、涵養家風,共同創建社會文明新風。

  【家規家訓在運城徵文2】

一百多年前,爺爺的爺爺是個清朝的秀才,能力和德行曾經名震鄉里。他爲後人定下了“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條家訓,意思是說,一個人就像一棵樹,美德是根本,財富只是枝葉。財富不能少,但美德才是一個人的根本。他希望子孫後代崇德向善,做有德之人。上世紀七十年代,爺爺家蓋了新房,他將這條家訓刻在了屋子的中柱上,每個字二尺見方,紅色隸書,一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格外醒目、非常神聖。小時候雖然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每當我看到這幾個字都會肅然起敬。這一句家訓深深鐫刻進我家幾代人的心裏,規範和影響着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我的爺爺一輩子積德行善,將德行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我平生寫的第一個字就是爺爺教的德字。他經常教導我們要有愛心,多幫助他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爺爺一生並不富裕,但是他遇到誰有困難,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他去世後,還有許多人登門還錢。爺爺21歲的那年冬天,鄰居家的廚房半夜起火,火勢異常兇猛,從睡夢中驚醒的五口人被困火海。危急時刻,爺爺奮不顧身闖入火海,將鄰居家的人一個個背出來,在他第五次進入火中救人時,不幸被落下的房椽砸中頭部,左眼瞎了。雖然失去了寶貴的一隻眼睛,爺爺並不傷心,也不後悔救人。爺爺的壯舉很快就家喻戶曉,還贏得同村一位姑娘的芳心,後來就成爲我的奶奶。

在爺爺潛移默化地影響下,我的父母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助人爲樂,也是遠近聞名的大好人。我的父母特別孝順,奶奶晚年腦出血癱瘓在牀,不能自理。爲了讓奶奶吃得可口、方便,母親想方設法將食物弄軟弄碎,從不嫌麻煩。喂藥、餵飯、擦洗身子、伺候大小便,寒來暑往,十年如一日,奶奶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去世,都沒有生過一次褥瘡。母親每頓飯都要做兩樣,細糧好菜給爺爺奶奶吃,粗糧鹹菜我們吃。父母忠厚老實,是一條道跑到黑的人。我的二叔和二嬸在堂弟剛滿三歲時不幸遭遇車禍,雙雙離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堂弟無人照顧,那時,家裏非常困難,上有癱瘓的奶奶和體弱多病的爺爺,下有年幼的我和弟弟,一分錢分兩半花,生活入不敷出,捉襟見肘。但父母卻不忍心堂弟成爲孤兒,將他帶回家中,並承諾將他撫養成人。爲了養活這一大家子人,父親起早貪黑,努力掙錢,收過廢品、賣過水果、下過礦井,鄰居們勸父親將堂弟送走,減輕負擔,但父親說:“我答應把他養大成人,再苦再累也不能放棄,有我吃的一口飯,就有他的。”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晃20年過去了,父母視堂弟如爲己出,不僅含辛茹苦供他上學讀書,還幫助他成家立業,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我的父母沒給我們留下什麼財富,但是卻留下了好德行、好口碑。父親早年會打水井,村裏誰家打水井,父親總是熱心幫忙,分文不取,據說,20多年來,村裏有100多口水井都是爸爸打的,大家對爸爸又感激又敬佩,每當他們喝清甜的井水,就會想起熱心腸的父親。離我家不遠,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我們都叫她五太。她的獨生兒子犯法進了監獄。年過花甲的五太眼睛不太好,看不清東西,經常摔倒。我母親經常去看望她,幫忙做做家務、嘮嘮家常,有時家裏做些好吃的母親也會想着給她送去點。逢年過節,母親還把她接到家裏一起歡聚節日。母親這樣做堅持了十幾年,直到她的兒子出獄生活有人照料爲止。我們家裏生活一直都很拮据,但父母從來不吝嗇幫助他人。記得汶川地震時,我在上大學,月末回家,父親多給了我200元錢生活費,讓我捐給災區人民。當時我很感動,從父親那粗糙的大手中接過沾滿汗水的錢,剎時感覺到一種力量貫穿全身。

德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的導航。當徘徊在是非邊緣,這條家訓讓我辨明方向;當面對誘惑和考驗,這條家訓反覆叩問心靈深處,讓我堅定信念和立場;當深陷泥沼,這條家訓滌盪靈魂,讓我心胸坦蕩。德者,本也,一條家訓,凝結着祖輩的智慧,彰顯着人性的光芒,傳播着文明的風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