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愛這深秋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秋天的意境在於天高雲淡,金風朗月,在於碩果豐盈,楓葉如霞。然而,過了中秋,人們讚美秋天的詩文就漸漸淡了下來。接着便是蕭瑟肅殺、悽風冷雨的晚秋,便是“留取枯荷聽雨聲”的闕闕悲歌了。

愛這深秋抒情散文

在文人眼裏,晚秋即是暮秋,“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的哀嘆,註釋了暮秋便是四季悲歌的.開始,是人之老之將至的跡象,是生命即將終結的前兆。

暮秋真的那麼可怕麼?我並不以爲。有一種況味深藏在暮秋之中。當清晨你推開房門,一股凜冽的寒風吹落一樹枯枝,一陣呼嘯的狂飆掃盡一地敗葉,又何必哀嘆,何必悲傷?何不高唱大風起兮,讓它摧枯拉朽、讓它蕩盡腐濁,給冬天讓出一片純淨呢?!

晚秋和暮春一樣,都是傷感的季節。蕭蕭落木、落花流水,最易觸動文人的情懷。悲秋是傷春的繼續,它們一脈相承,歷來是中國古代文人悲天憫人的一個借題。他們懷才不遇、卻又多愁善感,一有風吹草動,便寄情於物,抒發胸中之塊壘。暮春花落,他們長嘆“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晚秋葉落,又會感慨“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失意落魄,又不甘爲五斗米折腰,只能把酒臨風,淺吟低唱,於春去秋盡中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當然,古代文人並不都是傷春悲秋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辭官失意,仍以落花自比,願化春泥呵護新花綻放;而面對瑟瑟秋風,劉禹錫卻豪情萬丈地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實,蕭瑟的暮秋也是蘊含着美的。當瀟瀟落葉在你周身飄零,當你踩着沙沙作響的一地金黃,當殘陽篩過林間的枯枝熨燙你的臉龐,你便走進了一幅19世紀俄國印象派的油畫中了。當你走出山林,站在高高的山崗,看寥廓霜天,大雁南飛,層林盡染,看西風古道,樹樹秋聲,山山寒色,一幅潑墨大寫意的畫卷便撲面而來!

深秋的況味還在於蒼涼,有了蒼涼纔會生出悲情,有了悲情纔會生髮壯懷。深秋是冬進序曲,到了冬天春天還會遠嗎!在大山之巔,在大河之幹,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