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江南的圍裙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1.85W人 

在兒時的記憶中,江南鄉下的成年女子常年在腰間繫有一條寬大的長圍裙。腰帶是用藍白兩色棉線手工織造,花紋圖案清晰亮麗,足有四公分寬;圍裙是用黑色厚實的土布做成,包蓋在褲子的外面,一直拖到腳背。年輕女子的圍裙還鑲有比腰帶稍窄的藍白花邊,走起路來同城裏女人穿旗袍的味兒差不多。

江南的圍裙抒情散文

那時候,鄉下女人圍裙的作用比現在城裏人用的圍裙作用大得多,除了做飯和打掃衛生時遮擋油污灰塵外,更爲重要的是作爲無處不在的方便布袋:只要將圍裙下襬的兩角提起往腰帶裏一夾,便可盛裝不少東西。春天上山採筍,夏日湖塘摘菱,秋季林中採慄,寒冬雪地取菜,女人的圍裙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工具,既方便,又環保。圍裙對於女人來說,不僅是具有使用價值的服飾,而且還是女人勤勞和智慧的象徵。

傳說在古時候,女人比男人聰明。男人只負責野外的體力活,女人不僅當家作主,還負責“家庭外交”,迎來送往。有一天,有位“羅羅先生”(民間傳說中的'仙人)騎着高頭大馬路過一個小山村,見一個男人在田裏插秧,想考考男人的智慧,便問他:“‘滴滴殼’、‘滴滴殼’(形容馬蹄聲),你猜我一天能走幾千幾百腳?”插秧的男人擡頭看着“羅羅先生”,搖搖頭,答不上來。晚上回家,男人便將白天遇到的事講給自己的老婆聽。老婆告訴他,如果“羅羅先生”明天再問你,你可以如此這般回答……第二天,“羅羅先生”果然還問同一問題。男人不慌不忙地反問:“插田哥插秧顆,您猜我一天能插幾千幾百棵?”“羅羅先生好生奇怪,忙問是誰教他的。男人如實相告,“羅羅先生”決定去村裏考考女人。當他來到女人茅屋前,下馬後高喊“屋裏有人嗎?”“有”,應聲走出一位年輕女人。“羅羅先生”自稱過路之人,肚子餓了,想要口飯吃。年輕女子請“羅羅先生”進屋坐下,並詢問他喜歡吃點什麼。“羅羅先生”有意爲難這一女子,環視堂屋四周,略加思索後便說:“喜歡圓桌子吃飯,有9個菜就行,而且越快越好”。女子心裏一咯噔,但馬上有了主意。她請“羅羅先生”喝口茶,解解乏,轉身去偏屋準備去了。“羅羅先生”邊喝茶邊想:她要真的炒九個菜不花一、二個時辰纔怪呢,更何況她家也沒有圓桌子。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年輕女子便笑盈盈地走過來請“羅羅先生”去吃飯。“羅羅先生”先是一愣,隨即起身跟隨女人來到偏屋,只見圓圓的石磨上擺着一碗白白的米飯和一盤翠生生的韭菜,果真是圓桌子和九(韭)菜呀。心想這世上的女人就是比男人聰明多了。吃完飯謝過女主人,“羅羅先生”想再試試女人的智慧。於是,他一隻腳踹進馬鐙,一隻腳立在地上,回頭笑問女主人道:“你看我是上馬還是下馬?”女主人正好準備出門送客,一隻腳已邁過門檻,一隻腳還停在屋內,笑着回答:“先生,您看我是出門還是進門?”“羅羅先生”大驚:世上女子何等聰明!如不加約束,恐怕將來世上定爲女人世界。於是心生一計,從隨身寶囊中取出一件花邊黑圍裙送給女主人,以答謝茶飯之恩。年輕女子不知是計,接過謝了,系在腰間。“羅羅先生”詭祕一笑,上馬走了。從此,圍裙成了女人做家務的保護服,幹活的好幫手,但女人卻逐漸不如以往聰明瞭。

傳說總歸是傳說,直觀地看,這個傳說本身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世上的女人原本比男人更聰明,只是因爲有了封建意識的束縛和家務的拖累,才影響了其才智的發揮。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偉人說了,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男同志能辦到的事,女同志一樣能辦到。只是如今的圍裙已由大變小,由單一黑色變得五彩繽紛,並漸漸失去了盛物的功能,且也不再是女人獨有的服飾和勞保用品。尤其是城裏的男人,幹家務活時都圍上了花花綠綠的圍裙。當今社會流行這樣的新觀念:繫上圍裙的女人依然是聰明的女人,繫上圍裙的男人必定是優秀的男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