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隨筆

本文已影響 8.21K人 

今年來,教育信息化炒得很熱,不僅商家買力氣忙碌得如火如荼,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有些領導也坐不住了,他們生怕自己落後讓別人佔了頭籌,也到處參觀、考察,躍躍欲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信息化教學的隨筆,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隨筆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隨筆1】

當前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在區教研室的大力推動下,已經營造並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各校正以實際行動紮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結合全區課改新形勢的發展要求,我校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而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

我的觀點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現代視聽工具和信息傳播工具進行教育教學,擴大教學範圍,提高教學效率,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標誌。

關於充分利用現有信息技術條件,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我主要談以下幾點嘗試與思考,與大有交流:

1、廣泛建立與家長的飛信、QQ羣、微博、微信等交互式聯繫。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密切家校聯繫,遠程指導學生和家長明確學習要求,完成作業或前置任務,爲教育教學提供有益的助力。並且通過收集反饋信息,實現交互式因材施教。

鏡頭一:某家長收到如下飛信:“今天數學作業是《同步訓練》22頁解答題的第1題,挑戰自我第1題,第2題,整理在演草本上,注意規範書寫步驟。前置作業第1課。請家長督促。”

當家長每天能收到來自孩子的任課老師的飛信時,對於孩子在校各科的學習進度和要求瞭如指掌。家長能及時指導並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在培養孩子方面家校同盟瞬間交匯對接,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思考一:隨着網絡交互式終端延伸至每一個學生家庭,遠程全天侯指導學生學習成爲可能。利用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全面的交互式的指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了如指掌,使課堂上的交流與指導有更強的針對性。未來,隨着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學生人手一個無線終端的學習方式成爲可能,屆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將變得更加便捷且豐富多彩,在時間、空間上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充分的迎接新技術挑戰的準備。

2、通過鼓勵和引導學科教師製作和使用“微課程”,有效提升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我們學校還將“微課程”資源上傳到共享雲盤上,爲學生自主遠程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鏡頭二:裴景娜老師爲組長的生物教研組正在製作“觀察關節構成”的微課程。他們買回一條豬的前腿關節,小心剖開關節外的肌肉和韌帶組織,充分展露出關節的內部構造,一邊用手機拍攝,一邊講解,錄製出關於關節結構學習的視頻微課,最後用繪聲繪影軟件對視頻進行編輯加工,。一段5分鐘的視頻“微課程”上傳到共享的360雲盤上,不僅可供全體生物教師每一屆學生學習該內容時點擊使用,也爲學生課外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不限點擊次數的課程資源。

思考二:建立豐富的網絡課程資源將有助於未來實現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今天我們所提倡的自主學習,還稱不上真正意義的自主學習。我們只是通過“導學案”或前置任務單告訴學生學什麼、何時學、怎樣學、學多深、學多快、學多少,這一切仍然都是由教師掌控下進行的,學生仍然沒有擺脫被動接受的狀態。真正的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己掌控學習內容、時間、程度、進度、方式和節奏。不懂的問題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反覆看反覆聽,直到明白爲止,不受任何外在的強迫。當學習可以被自己掌控時,自主學習才真正的開始。未來,信息技術使教師的職責發生重大變化,將不再以傳授知識爲主,而是重在建設網絡學習資源,培養學生掌握信息處理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和共建學習資源將成爲教與學的核心。

3、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拓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自主空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效率。

在今天信息化課堂的大環境下,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學生的信息素養已成爲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更加直觀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側重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了學生的自主體驗,強化了學生的求索探究精神,並在合作進行的小組學習過程中鍛鍊了合作意識。

鏡頭三:生物學科閆亮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正在演示着自己和小組同伴一起製作完成的`“西瓜蟲避光趨陰實驗”的DV視頻畫面。教師通過安排學生利用週末時間自行捉西瓜蟲並進行實驗,並要求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互相協作錄製實驗的過程,在課堂中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並且使知識的鞏固成爲自然而然的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求知和進取的無窮樂趣!在課堂中學生展示着自己製作或觀賞着同伴完成的作品,學習的過程變得趣味無窮,怎能不提高課堂效率?

思考三:在當今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已成爲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信息化已成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總趨勢。在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教育勢必受到信息技術的強烈衝擊。建立在基於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全新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教育教學改革,必將成爲新時代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隨筆2】

根據我最近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現狀的考察,我發現絕大多數中小學對引進多媒體設備比較歡迎,而對允許學生在學校上網則持反對態度,甚至不容許學生帶手機來校。多媒體設備包括電腦、投影儀、屏幕、電子白板等,我國的電子書包實際上也是一種多媒體設備,它與一般平板電腦的區別是,內部加裝了一些教學資源和學習工具,爲了防止學生利用電子書包上網、玩遊戲,還特別設置了禁止學生上網的機關,老師們只希望學生利用電子書包和學校平臺上的資源進行學習,對學生通過網絡自由獲取信息和資源、與他人進行社會化交流不太熱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基礎教育界關注的是如何實現多媒體化、數字化與智能化,而不太關注網絡化。

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國中小學基本上是各地區各學校自己關起門來搞“信息化”,重視的是如何利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提高學習興趣和改進教學質量,不太重視學校與社會的交流,不太重視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校之間的知識與信息共享。其結果是形成了一個個以學校或部門爲單位的“信息孤島”,社會並沒有真正實現“信息化”,因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信息與知識無障礙地流通與共享。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與我國以考試分數定招生的中考、高考制度密切相關,學校和家長關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成績,對如何提高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和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並不感興趣,反而擔心會影響學生的考試分數;第二、與我國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體系有關。各地區、各學校主要關注各自內部的“信息化”,對實現全社會的信息化缺少迫切感,國家在統籌各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還做得不夠。這無形中造成了信息和資源的巨大浪費。

我以爲,教育信息化最核心的特徵是網絡化。信息只有流通才有價值,不流通的信息毫無意義。而且,只有在流通的過程中信息纔會增值和更新。而要保證信息流通的暢通無阻,則必須統籌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校之間信息化建設的均衡發展,不要造成新的信息壁壘與信息鴻溝。如何讓我國教育信息化走上正確的軌道,還需多方面的努力。

分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