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永不上岸的靈魂散文

本文已影響 2.78W人 

日暮倚修竹,落花人獨立

永不上岸的靈魂散文

一直以來,我都固執地認爲這是一種多麼令人驚豔的感覺,那日暮中落花旁,倚竹而立之人的孤獨最是動人心絃。

曾經,有人對我說,她最怕的就是孤獨,最討厭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自修室,一個人離家外出。那種悽清和難堪多麼難耐。我知道,生活中有這種經歷和想法的人絕不止這女孩一人,但我認爲,這只是孤單,一種因缺乏獨立而產生的恐懼和依賴心理,它不是孤獨。

孤獨是自願的,是令人愉悅的。是一種源於精神而睥睨天下的氣勢。它屬於月下獨酌,不爲貪戀心中濁物,而爲了穿越夜空,思哲成人;它屬於闊海泛舟,不爲追逐遠方燈塔,而爲了循其心志,抵達彼岸;它屬於坐看雲起,不爲詮釋凡俗愛恨,而爲了靜候流星,閒數落花。

孤獨,它是清幽幽的,也是巍巍然的。

如果說,大海是潔淨高遠的,那麼,孤獨就屬於那些永不上岸的靈魂。

墨西哥詩人帕斯就認爲孤獨有兩重意義:“一方面是與一個世界隔離;另一方面是企圖創造另一個世界。

《海上鋼琴師》就詮釋了這樣一種孤獨的境界,甚至讓我嚐到了一種窒息般高貴優雅的孤獨感。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它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1900的船上鋼琴師,於1900年代出生在一條遠洋客船上並遭人遺棄。從此,他就在這條船上擁着他那顆沉迷於孤獨的靈魂,度過了他堪稱完美的一生,沒有踏上陸地一步。

這種孤獨按張愛玲的理解,就是一種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地方所產生的一種生的歡悅之情。它所要拒絕的恰恰就是一個譁衆取寵,嬌揉做作的庸俗凡塵。

1900的歡悅之情就產生在這乾淨的大海上。

那時候幾乎全世界所有不甘寂寞揹負着夢想和慾望的人都通過這艘船這塊跳板上岸,奔向自由港,擁向城市,擁入那些鋼筋水泥鑄就的現代殿堂。在這裏,他們忙着去生,忙着去死,在這生與死之間,他們匆匆忙碌的只不過是生活。有人實現夢想,有人魂斷紅塵,卻再也沒有人望得見城市的盡頭,再也沒有人堅守着那青山明月、藍天碧波的孤獨感。

只有1900不,他有一顆永不上岸的靈魂。

在那無數的移民中,在那無數的做夢者中,在那無數的匆匆過客中,只有他從不上岸,只有他緊緊地抓住了自己的孤獨感,也只有他明白,失去了孤獨感就失去了一切的意義和價值,包括生死。

這是一個由現代科技操縱的物慾生活時代,從遼闊的大海到喧囂的都市,是一個從雲淡風清到醉生夢死的過度。上了岸,就意味着在面對萬千燈火中迷失在衆多的選擇和誘惑中,從此,沉醉不曉歸路。

所以,1900固執的與陸上的世界對抗着並將之毫不猶豫的隔離開來,並籍此通過手下的琴絃創造了另一個豐滿的世界,一個海般闊大的世界。

在岸上那個世界裏,他是不存在的。因爲他沒有家,沒有父母親人,沒有名字生日,沒有官方證明也沒有祖國和籍貫。在岸上的世界裏,人是沒有辦法望到盡頭的。上了岸,放棄了作爲人的孤獨,人就註定要迷失自己,因爲無數的摩天大樓會綿綿不絕的延伸下去。人可以飛過滄海,但卻望不透那用物質堆積而起的奢華,因爲那被阻止的視線蒙污的心靈是怎麼也構建不了純粹的孤獨感的。人,早已經喪失了孤獨感的人,就只能沉迷在這種物慾中,面對沉浮喧囂的世界,再也不需要進行心靈的選擇。因此,不可避免地成爲城市的奴隸,上帝的奴隸。因爲,大地這張琴絃太大也太複雜了,它只適合上帝來彈。

法國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其長篇小說《自由之路》中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走向絕對自由的孤獨者知道自己無依無靠,卻對世界,對善惡,負有責任。他們爲此感到焦慮。

1900太聰明也太清醒了。他知道對那個善惡的世界負有責任,卻不願意爲此而承擔焦慮,更不願意爲此拋下自由、棄絕孤獨。所以他拒絕上岸,拒絕去那個善惡的世界裏去買醉、去生活,去依附庸衆。

他只屬於這個他一手創造出來的世界,這個世界因爲孤獨所以少了牽絆,因而也有了絕對的自由可以放任他對海奏樂,安放靈魂。

在這個世界裏,他選擇了一條船,在這條船上出生、成長和死亡;在這條船上呼吸、快樂和憂傷。在這條屬於他一個人的船上,他眺望大海,一直可以望到它的盡頭;他傾聽海的呼喚,一直可以聽到自己靈魂的迴響。對他來說,生活的全部意義和人的存在目的就是在88個琴鍵上演繹精彩彈奏出無限的音樂來;對他來說,這個單純封閉的世界就像他的黑白琴鍵一般豐富而又淺白,深邃而又直接。隨着大海這幕天地的'徐徐拉開,他的生活就如那雙魔術般的手指一樣上下翻飛出神入化,又如那華麗的音樂一般變幻神奇美妙異常。在這個音樂神殿中,他恣意妄爲得意忘形,他高傲的就像一個君王,飼養着他的孤獨。他就是他的音樂,他的音樂就是他;他就是整個世界,整個世界就是他。他認爲這纔是屬於凡人的生活:選擇大海在一條船上度過一個完美的人生,擁有一顆永不想上岸的靈魂。

堅守了孤獨就意味着堅守住了自己高貴的生活和心靈。因爲只有在這個獨立王國中,他才承認自己是完全存在的,並且因爲這分孤獨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及時準確地找到自己並把握掌控自己。

老舍說:“愛什麼就死在什麼上。”

如果這個絕對自我和私人的領域遭受外界的浸染遭到時代的嘲弄和拋棄,如果這顆擁有絕對自由的靈魂將被迫上岸走入世俗,那麼,他將毫不猶豫的與它一起沉淪,一起沉入深海,進入永恆。

1900,這個注重品質和感覺,以自我爲中心的人,可以說他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者,也可以說他是另一個時代的控訴者。他企圖抓住的是人,迷戀的也只是當一個自我的人。所以,他愛孤獨,所以,他死在了孤獨上。當他爲死後害怕上帝會因爲疏忽而裝錯他的兩隻胳膊而擔憂時,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卻有更多的人會因爲自己的平庸而死於心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