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悠悠歲月,知己難尋經典散文

本文已影響 3.22W人 

還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我們的課本里有一些古詩,老師都要求熟讀,並背誦下來。那時候很認真,擔心背不下來會挨老師罵。語文裏的詩詞都很有正能量,一般都是孝順父母,節約糧食一類,還有就是朋友之間的送別詩。比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悠悠歲月,知己難尋經典散文

那時年少,只知詩意,不知真情。

後來接觸的詩詞多了,更偏愛傷春悲秋之作,對於古人與朋友臨別傷懷的詩嗤之以鼻,認爲朋友送別並不是件大事,何必無病呻吟?難道是爲了寫詩刻意應景嗎?

一次,看電視換臺的時候,正播放到一位妃子,她彈琴唸了一段宋詞,這時,惡毒的皇后帶着隨從出現了,打斷了琴聲,並責怪這位妃子說:“只會唱這些濃詞豔曲迷惑陛下,堂堂皇族,整日靡靡之音不絕於耳...”

當時的我自然氣憤,詞怎麼被形容的這麼不堪了?靡靡之音不是用來形容妓院才最妥當嗎?這個壞女人!

我的文學造詣不高,不敢評判這些。那個年紀的我,情竇初開,細膩的情感表達更能牽動我的心,也最容易被打動。父母、朋友,對我來說他們自然而然的'在哪裏,我不知道怎麼得到的,也從來沒有失去過。

唯有情,我從未遇見,卻知道它的存在,因爲它存在,而我卻得不到,思量日久,憂思難遣,所以當宋詞裏寫的,相思之情、離別之苦出現時,我的心思得以抒發,情感有了寄託之地。

我沉浸在這憂愁中,用我十幾歲懵懂的心憧憬着愛情,偶爾也模仿着寫上幾首。那時候沒有微博,沒有簡書,我把它們發到空間裏,有個人在下面評論中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

爲此,我特意去查了這句話的完整版,並記到現在: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

這句話當時大有諷刺意味,笑我年少,不經世事,又怎麼會明白什麼是愁,什麼是愛而不得的無可奈何。我同樣笑他,輕蔑他什麼都不知道就妄自評斷。年少輕狂,大概就是形容那個年紀的我吧。

後來畢業,進入社會工作,身邊的朋友也是換了一批又來下一批,常聯繫的還會常聯繫,不聯繫的也就再沒有見過。

社會,不只教人苟且,還讓我學會了珍惜身邊對自己好的人。因爲,全球數以萬計的生靈,幾十億的人口,十幾億的國人,上千個同窗,幾百號親朋,幾位至親。在乎自己的,始終就那麼幾個人。每失去一位親朋,都要在上面的數字上減下去一位。

失去,並不表示可以再次擁有,這是我十八歲那年第一次體會到的。

那年春節,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她們談論起一位女孩的病情,從她們的話中,我知道這個病很嚴重,已經危及生命,我的姐姐和她是好朋友,兩家是前後院,經常去看她,回來之後眼睛紅紅的,我不知道她爲什麼哭。有一次她們打車到城裏去看她,說是重了。

我當時就坐着聽,心裏並沒有感觸,她們的緊張與忙碌讓我覺得有些滑稽。

沒過幾天,前院傳來消息,說是“走了”。我明白是什麼意思,只是不相信。才二十歲!二十歲的人怎麼可能死呢?!當我漸漸明白這是一個事實之後,我開始重新給死亡下定義。死!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隨時離你而去,就是再也沒可能見到,但又一點辦法都沒有。

如今,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經歷過生離死別,開始理解古人與好友分別時,那種惺惺相惜的感情。

有時候,我也疑惑,楊貴妃要吃荔枝,不是八百里加急,一天就到了嗎?爲什麼古人分別就好比生離?“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多好的一句詩啊,哪裏就諷刺了?

後來,知道古代的交通和現代無法相比,爲了一盤新鮮的荔枝,累死了人,跑死了馬。

所以,古代與好友話別,那份痛惜與不捨,並不是無病呻吟。因爲人的一生,知己好友實在太少,爲官的爲官,遊學的遊學,被貶的,也是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想要見一面實在太難。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更多的時候可能就是見不到了,怎麼能不傷感嗟嘆。

相比現下,有最快的交通工具,有最便捷的聯繫方式,但是朋友反而越來越少了。人們每天都會見到很多人,在樹木聳立的馬路上,人流不斷的地鐵裏,行色匆匆上下班的人。每天遇見這麼多人,始終遇不到良師益友。

我困惑,是什麼原因,讓我經常喟嘆人心不古,知己難求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