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散文:增強語文意識,養育學科習慣

本文已影響 3.33W人 

打開“伍家崗區小語教研組、中心組年度總結會”的通知,“學科習慣”幾個字躍入眼簾,讓我的眼睛爲之一亮。坦白地說,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它是不是與課標中強調的“語文素養”,以及我們本學期關注的“語文意識”不謀而合呢?帶着幾分模糊,定下了總結的題目,對與不對,與大家交流。

散文:增強語文意識,養育學科習慣

“語文意識就是對語言文字的自覺的關注,它是培養語感的關鍵,也是語文素養提高的關鍵。語文素養提高了,就能達到語文教學的根本、終極目標了。”

“語文意識關注的是言語本身的物質存在,就是要認真聽聽它的聲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體溫,把它擺在它和整體的關係中,擺在它和語境的關係中反覆審視、掂量、咀嚼、玩味,從這裏出發走上正確的語文學習之路。”

“如果我們有了自覺的語文意識,學習語文就會事半功倍。然而,這種自覺的語文意識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通過後天對語言文字運用的“尖銳的敏感,極端的謹嚴和極艱苦的掙扎。”

這是語文教研組學習記錄中的幾段摘抄,下面有組內老師的學習心得。

李老師說:從前我看文學作品,攝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說的內容,如果它所寫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勝,我便覺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語言文字如何。反正語文是過河的橋,過了河,橋的好壞就不用管了。近年來,我的習慣開始改變,一篇文學作品到了手,首先留心的是它的語文。如果它在這方面有毛病,我對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並非要求美麗的詞藻,存心裝飾的文章令我嫌惡;我所要求的是語文的精彩妥帖,心裏所要的說的與手裏所寫出來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誇張,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那一句話只有那一個說法,稍加增減更動,便不是那麼一回事……

張老師說:有些人平時也似乎很喜歡看書,但是語言文字水平還是不佳。也有一些頗愛看書的學生,對人與事極有見地,但文章總顯得粗糙,文句混亂,用語隨意。究其原因,是在看書的過程中,關注的僅僅是表達的內容,即文章寫了什麼,卻忽視了表達的形式,即文章是如何寫的,這便是缺乏自覺的語文意識,缺少對語言文字運用上的留心。

王老師說:同樣是文本世界,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根本區別在於,其他學科關注的是“說的內容”,也即是“說了些什麼”;惟有語文學科最終關注的是“說的形式”,也即是怎麼表達。只有用心關注“怎麼說”,立足於表達的形式,才能準確地把握“說什麼”,領悟表達的內容。

袁老師說:在語文教學中,從這種意識出發,關注運用中的語言,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去,必能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良好的語感,形成優秀的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

通過學習討論,我們認識到“語文意識”在語文科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本學期語文組教研工作計劃,把“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作爲本學期思考的重點,我們的做法是:

 一、在教學常規中訓練語文習慣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體現在語文學科上,就是沒有規範與要求的聽、說、讀、寫是沒有效果的。本學期,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語文習慣提出瞭如下要求:

1、“沒有把握不讀書”,幫助學生克服讀書錯字、添字、掉字的不良習慣;

2、“沒有深入不發言”,幫助學生克服討論中只顧自己發言,不聽他人意見的不良習慣,養成傾聽、思考的好習慣。

3、“沒有標點不行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4、“沒有改正液也能寫好字”,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語文習慣有了明顯的改觀,課堂教學秩序井然。屏棄了表面的熱熱鬧鬧,有了更多靜心思考、潛心感悟的時間,學生的表達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在學習方法上強化語文意識

小學生作文難,我們的策略是:將習作指導立足於閱讀教學中,在閱讀教學中解決“爲什麼要這樣寫?”,在閱讀教學中強化習作意識。因爲有了這樣的立足,在本學期學校開展的“輕負高效,智慧課堂”的聽評課活動中,“關注表達方法”成了熱點、焦點和亮點。確實,關注表達方法,每篇文章都是範文,面對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我們還需要什麼繁瑣的講解?如果說,作爲老師,我們必須做點什麼,那麼,就教孩子們喜歡那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崇拜她、感悟她、研究她,教孩子們“踩着巨人的肩膀向上攀登”。然後,告訴他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等什麼?心動不如行動,拿起筆來,精彩就在你的筆下。接下來,你就該享受交流的快樂了,並一定會在欣賞中達成共識——“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本學期,除了課本要求的8篇作文之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課外習作:有學習了《貓》之後寫的《我喜歡的.小動物》;有學習了《我們的民族小學》後寫的《我們的大公橋小學》;有《趙州橋》後的《夷陵長江大橋》;有《秋天的雨》之後《春天的風》;有《飲湖上初晴後雨》的改寫;有表達內心感受的《我喜歡上語文課》;有記錄今年冬天第一場雪的《下雪了……》最多的一個學期寫了17篇,這些習作就像在課文與生活之間架起的橋,溝通了課內外的聯繫,實現了方法的遷移運用,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這樣遷移運用中讓寫成爲了一種習慣。這些文章在老師的博客和學校“百草園文學社”的網站展出,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寫作的熱情。一個學期下來,不敢說每個學生都喜歡寫作文,但作文對他們來說不再是難事已經成爲現實。

三、在特色活動中養育語文情懷

本學期,我們學校“詩風詞韻特色校園的創建”活動,給處在記憶黃金時期和人格形成時期的孩子們,播下最好的種子,提供最好的養料,留下最好的回憶。我們及時抓住契機,利用這樣的環境,積極創編經典誦讀校本學材,通過《詩詞鑑賞》、《寫作》等校本課程,有效拓展語文習慣養成教育的空間,受到了學生、家長的普遍歡迎。語文拓展活動,在元旦“沐浴詩風詞韻,做中華好少年”的活動展示中,獲得可喜的成績。我們有理由堅信:沐浴着“詩風詞韻”的童心一定會更加美好!

以上總結談不上經驗,因爲還在疑惑中,只是憑着對“語文意識”、“語文素養”、“學科習慣”的朦朧情感,便“霧裏看花”,自作多情地將他們攪在了一塊。所以,下學期我們必須做到:

1、向專家再借一雙慧眼,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爲學生再留一串足跡,把“學科習慣的養成教育”做得真真切切,踏踏實實。

感謝會議給我交流的機會!“重要的是大家在思考”,一直記得張老師說過的這句簡短有力而又溫暖人心的話。因爲“在思考”,競賽中的那些你爭我奪,變得不那麼必要了;因爲“在思考”,總結裏的這些是不是經驗之談,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在思考”——一個多麼寧靜安詳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忙碌並充實着,真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