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人間尋常愛散文

本文已影響 3.28W人 

喜歡手捧一本《讀者》於燈下靜靜閱讀,在睿智的領域裏享受一份來自文字帶給我的啓迪與安靜。偶讀《給你人間尋常愛》,剎那間,我被文中作者的智慧感動着。“在那些平淡瑣碎的日子裏,我們能夠給予最愛的人的,不過是那人間最尋常的愛。”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一種緣於親情的剪影,潛藏着一股淡淡的溫暖,濃濃的親情——那便是“人間尋常愛”。

人間尋常愛散文

  (一)父親的愛

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他誠實、肯幹,不怕苦,略有些文化。說起有文化,我便覺得他是我的明星老爸,主要表現在能把工廠裏的一堆堆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並嫺熟地運用算盤進行計算。小時候總不服輸,纏着他和我進行比賽誰算得準,誰算得快。可是,他總能贏我,於是他一直是我心中的“神算指”。隨此之外,他那剛強的外表還潛藏着一顆溫熱而細膩的心。

小時候,父親挺疼我,特別對於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來說,我從來沒讓父親嫌棄過。他疼我來自內心,他疼我總在細微之處。他爲了我有強壯的身體,不惜在冬日裏跑到池塘裏捉魚。那時我家很窮,他往往在地裏工作到八時多才回家做飯,這對於小孩的我來說,正是打瞌睡的時間。爲了讓我有精神對抗瞌睡蟲,好好地吃上飯,他忘卻工作的累與困,堅持講故事哄我吃飯;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數學題時,他總讓我早些睡覺,自己挑燈夜戰,第二天早上再爲我講解。他一直是我的領頭恩師,是我成長中的一棵參天大樹,是我堅實的依靠。可是,他不善言辭,不善表達,嚴肅木訥的外表總讓我有點兒懼怕,即使知道他很疼我,我還是那樣的小心翼翼。

隨着年紀的增長,漸漸對他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正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當我已爲人母的`時候,面對着孩子時,我才發現自己一直浸潤在有父愛的生活裏,即使現在他老了,他還是我堅實的後盾。

2008年開始,我的生活陷於一種無形的困窘裏。這緣於先生在生意上的一次錯誤投資,加上市場經濟的不穩定,爲他供貨的廠家竟然宣佈倒閉。面對着突然而來的消息,先生迅速趕赴現場,妄圖降低損失。雖然貨款已付,貨物卻被存封在工廠車間裏。由於工廠涉及的負債面廣,正面臨着破產,由集體商量決定,先付生產商資金後付銷售商。當他聽到此消息時,已經知道自己的資金被套牢了。當他拉着一批沒有包裝好的貨物出廠時,由於品牌效應的失利,貨物已不值錢了,面對着鉅額的損失,先生仿似失去了人生的目標。

或者人總難於面對那一個大起大跌狀態,生活突然間從富裕走向貧困,往昔自認爲是先生的好朋友們卻在危難中變得陌生起來,袖手旁觀的人比比皆是。先生的心理要從一個公司老總變成一個基層的銷售人員,此間的種種涼薄現實讓我們都覺得難受。正當我們感覺無助的時候,父親給了我支持。

他把自己一生的積蓄提出來交付到我的手裏,當我望着那一疊存摺時,眼睛溼潤了。幾天後,我竟然聽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父親爲了幫我們籌款,竟然低聲下氣向吵架十多年的“仇人姑丈”借錢。高傲自強的父親那年沒錢看病,他也不向姑姑家借錢,原因是他想活得有骨氣,可是,這次他竟然爲了我而向他低頭,借來了僅僅只有“三萬元”。借到錢的那一晚,父親流淚了。

我得知消息後,迅速回家問他是否有這樣的事時,他竟然若無其事地對我說:“借了,姑姑瞞着姑丈借來的,我答應她有錢便還的,沒事。”看着他那些或深或淺的皺紋,我深深地自責,淚止不住流下來,像他那樣要自尊的人竟然爲了我不斷付出。我哭着說:“爸爸,最苦就是償還兒女債,是不是前生你欠了我,所以今生讓我來討債?”他摸着我的頭說:“傻丫頭,不是這樣的,其實她是我姐姐,我只是借這種方式和她講和罷了,難道我們一輩子不理不睬?錢借來了,沒事,有錢了我便還她。”“爸爸,對不起,女兒對不起你!”我失聲痛哭,父親卻對我說“孩子,我沒能爲你付出什麼,能給你的就這麼多了。”

短短的一句話,足以讓我溫暖,世上還有誰能這樣爲我付出?世間的尋常愛是什麼?那便是父親那最真摯最窩心的照顧。人間的尋常愛像一縷陽光一樣溫暖,象咖啡一樣醇香,濃濃的滋味溢滿我的心頭,甜中有苦,苦中有甜。

  (二)母親的愛

愛如陽光,狠狠地愛在心窩裏,這便是母親給予我的愛,她的愛總在眉宇之間,她的愛總在脣齒之際,她的愛總是細水長流,如絲如絹。

母親出生於廣州,與父親相識緣於知識分子下鄉,結果,成就了一段婚姻。那年下鄉,母親選擇從廣州來到佛山的哥哥家,沒想到從此便離開了生她養她的廣州,乖乖地跟着父親過了一輩子。

在我的記憶裏,母親是一個來自省城的人,纖瘦且不懂得農村生活。那時代會下田幹活,走路快,能挑重物,最重要是能生男丁的女人最有地位。十指纖纖的母親樣樣不具備,甚至生下的孩子還是女兒,然而,她卻在生活中慢慢地學會了自強,即使受盡冷落也從不自怨自艾。

母親跟隨着父親一起下田,學習種桑、割禾,翻地收花生;揹着牙牙學語的我下地種甘蔗,學着鄰家大嬸那樣挖淤黑的塘泥;在家裏養育着一輪又一輪的春蠶;豬圈裏喂着豬,挑着重擔,晚上忙完家務後便練習女紅,做一些手工。由於用心學習,肯於嘗試,漸漸地,她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別人能幹的活,她都學着幹。除了生男孩外,她樣樣不輸於別人,也從不讓別人看輕自己。對於我這個女兒,她對父親說:女兒就是一件小棉襖,穿在身上舒適,貼在心裏溫暖,雖是女兒身,教育成人,學會做人更不應輸給男兒。

那一年天氣十分的寒冷,母親望着結冰的寒霜遲疑起來。由於生活的拮据,母親撿來一些爛得掉渣的棉襖,然後“裏一棉,中一棉,外一棉”繁雜地紮在我的身上,我還是冷得嘴脣發紫。她終於下定決心,把我送到爲春蠶培暖的窖爐託兒所裏。這是母親第一次交錢讓我去託兒所,也是母親花了整整十天工資換回來的機會。

那天,到託兒所的孩子顯得特別的多,放學後,我孤獨地站在一邊,凝望着窗外等候着母親來接我。這時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女孩走到我的身邊,手裏還拿着一塊杏仁餅吃得津津有味。望着那塊未曾嘗試過的餅,加上肚子正餓得發慌,我竟然有了個衝動想去搶食。

衝動真是魔鬼,我一下伸過嘴巴狠狠地咬住了餅的另一端。女孩見我像餓鬼一樣吞咬着她手上的餅,開始撕心裂肺地哭起來。託兒所的大嬸迅速跑來用力地拉開我,而我卻死死地咬着那塊硬得像石頭般的餅不鬆口。最終,我被拉開,罰站在離火爐最遠的地方。

母親在傍晚的時候接我,經過大嬸的一輪告狀,母親低聲下氣地賠禮道歉,還換不回我再到託兒所的機會。那一晚,我很惶恐,害怕母親會用柴枝打我,怯怯地跟在她後面,準備迎接一場“暴風雨”的來臨,然而,母親拉着我坐在身邊,低聲地問我爲什麼要這樣做時,我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我肚子餓的理由。母親拭去眼角的淚水,哀傷地望着我,開始長篇大論地教育起我來。具體說了些什麼我已記不起了,依稀記住的便是“人要自強,不能讓別人看輕自己。”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什麼是自強不息,我認真地讀書,從不想輸給男兒。當我以全村第一個考上高中的女子身份出現時,村裏的人除了讚賞之外還有另一種聲音,那就是“讀書無用論”。鄰居的大伯不斷地勸母親說:“你這閨女讀完高中回來已經很大了,過了結婚的年齡便難尋好人家了,我勸你還是讓她放棄讀書吧。”

聽到他這樣說的時候,我心裏特別惶恐,生怕母親經不起村裏人地勸說,真的剝奪了我讀書的機會,我心裏在盤算着如何說服母親。由於當時的教育體制,成績差的人可以留級,一年級留一年級,升二年級再留回一年級的現象很普遍,更別說有些孩子肩負着爲家庭賺錢的重任,遲入學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同一個班裏,我五歲入學,從未留級,班上比我年長五六歲的同學仍有大部份。在鄰居大伯的眼裏,我年齡真的很大了。於是我開始籌謀如何向母親講解年齡問題,並預先設置了一大堆計算的人名與出生時間。

正當我想好如何對母親列舉同學年歲問題時,母親竟然先我一步與我談心。我忐忑不安地站在母親面前,手不自覺地扯着衣角,母親卻慈愛地看着我說:“丫頭,甭放心上,你喜歡讀書而且有這能力讀書,儘管去讀,媽媽就算賣了房子也讓你去讀。”聽到母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確很感動,她的一個念頭便決定了我的一生。

多年後,我問起母親爲什麼支持我讀書時,她卻說:“你自強不息,我難道不應該支持嗎?你讀書比其他男孩還出息,作爲母親應該替你高興。你是我的女兒,這一生裏,我能給你的除了一蔬一飯,一衣一物,除了養你育你外,只能盡力給你想要實現夢想的動力。”

當我聽到母親這句話的時候,心裏充盈着感動。是的,人間最尋常的愛莫過於教會孩子要自強不息,支持孩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慶幸我有這樣的一位母親。

合上書頁,靜靜地敲下這篇心語,我想用最簡單最直白的語言闡述一份簡單而飄灑着濃郁的“人間尋常愛”。往事如煙一幕一幕地閃過,記憶深深處,我那可敬可親的父母形象越來越清晰,他們給予我太多太多的愛。他們深藏於心裏的愛,深深淺淺地陪我走過人生的每一步。

舉目回望,許是有你們的存在,讓一份期許的甜甜暖意溢於心坎。此刻,正因爲這份“人間尋常愛”讓我感動猶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