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孤獨的經典散文

本文已影響 8.44K人 

孤獨的經典散文1

你是孤獨的,因爲你是優秀的;你是孤獨的,因爲你是出色的。孤獨是寫着你的痛、你的悲、你的喜、你的憂、你的歡、你的……是的,每個人都會有孤獨的那一刻。 每天笑意寫在臉上的那個人,他的內心並不一定就是快樂的。或許靜下來時,他的內心是孤獨的,只是隱忍了自己的痛,把自己快樂的那一部分暴露出來。那是他想着自己的所謂臉面,臉面又是什麼呢?孤獨並不可怕,快樂是自己的,痛苦也是自己的。一切都要自己來承受,慢慢地想着出逃。快樂時孤獨沉默着,它靜靜地躲藏在心底深層某個角落,默默與你享受着你的快樂。快樂時孤獨沉默着,它靜靜地流淌在血液裏如小溪輕輕地流淌,無聲無息。孤獨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孤獨是人生的一個旅途。人在旅途孤獨地行走一段路程,也是一種風景的再現。

孤獨的經典散文

孤獨或長或短,難免是冷卻的一杯。因孤獨而悲傷,又或因悲傷而孤獨。有時它無聲無息地蔓延,如秋的藤蔓緊緊地纏繞着你的心緒。心緒裏涌動着的是生活的沉澱,或悲或喜或憂或痛……

孤獨是一個結,一個人生路上的結。或着說它不會只出現一次在生命裏,因爲孤獨不是一個終點站,它即是開始又或是結束。它是一個輪迴的點,孤獨不是病症,它是思索,它是沉澱,而且是一種美。

品味着孤獨,享受着孤獨,獨自行走在無邊無際的路上。累了就停下來小憩,放眼望一望天邊地閒雲,或是任清風拂面,舒展一下自己的胸懷。擁抱一縷清風不也是一種愜意嗎?

與孤獨相擁,與孤獨相攜,也會成爲生命中的一道風景。

孤獨的經典散文2

不知道是多久之前,預言自己會要孤單很久。

想必,是準了的。

一個人待在離家不近不遠的城市。不肯遠離,不肯靠近。

一個人遊離於朋友、遊離於同事。

總是嘗試一個人行走,一個人默默沉於一個只有自己的天地。

不去分辨是否好。

不去想周圍的任何事。

沒有大悲與大喜。

默默的生氣,默默地百轉愁腸。

默默歡喜,默默難過,默默驚訝。

思緒終究是太重了一些。

心中開闊,眼睛卻看不見寬廣世界一般。

無法權衡,無法判斷,無法選擇。

選擇提前回家,避開端午節。

第一天,一個人守着偌大的幼兒園。

第二天,第三尚不可知。

凌晨驚覺自己已經身無分文。僅剩的錢已經幫人代繳費用。

有什麼關係呢。

不知道哪一天可以,結束。已經無法預言。

向來只能預言悲劇,或者平淡結局。

腸胃絞痛,終於歇停。智齒開始出來鬧。

不想吃藥。

總結了一下,過去的很多年吃的藥真的很多了。不吃,堅決不吃了。

也不想抱怨。過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孤單是種狀態,也是種心態。

它不走,也沒辦法驅趕。就這樣。

孤獨的經典散文3

都市住了喧囂,家家閉戶;在這冷寂的街上,你是一個孤獨的陌生人。

你獨自在黃昏的暮靄裏穿過挺拔的蔭影急匆匆的走着,天空彷彿一位板着臉的耄耋老人,額間爬滿歲月滄桑的年輪;灰色的桅杆下,白晝更加深沉的沒入黑暗之中,只隱約聽到那一片沉默狼藉的街道散發出無助的嘆息,格外悽清。

行路人,你想要去哪兒?

春夜是靜寂的,黑暗匍匐在樹枝上安寧的昏睡。

夜風寂靜的拂過臉頰,還帶着深冬刺骨的凜冽;漫天的飛絮纏綿在半空,彷彿一位位曼妙的舞者,竭盡全力,傾國傾城。

空氣裏突然傳來一個孩子稚嫩的啼哭聲,他穿過看不見的黑暗,穿過疊樓影翠的塵封,穿過昏暗的霧霾,留下他啼哭的嬌弱跨過黑夜的靜謐。

他是一個簡單而潔白的孩子,他的母親在荒涼遙遠的樓跺上,在桂花樹後面,在黑暗的陰影裏,在沉默的世界上給予他最溫柔的呼喚。

我在暗涼的月光下獨自走着。

一直在走。

行路人,你想要去哪兒?

青春一年一年如指尖流沙,匆忙消逝;春日是暫時的,時間那麼倉促。

春天把柔弱的花兒開過了便凋謝了,而你未及菡萏,只是一顆桃花上的露珠而已。

你看着屋角凝思,微笑吧,我的天使。

母親溫柔的手臂在黑暗中環抱着你的孤寂,你還有夜晚溫和的等候、有年輕的生命、有甜柔赤誠的真心。

你要拭去你的眼淚,因爲溫馨從不曾與你遠離。

日光已暗,一個笑容在你的脣邊兒明媚的顫動,彷彿一隻沉醉在花海里的蜜蜂。

孤獨的陌生人,是時候花瓣該睡覺了;你將回到你美好的住所。

孤獨的經典散文4

冰是睡着的水,你們是水,我也是水,只是我睡着了。

——題記

一個人走,一個人笑,一個人難過,一個人流淚;一個人看天邊日升月落,一個人看庭前花開花謝;一個人流浪,一個人漂泊,一個人在歲月裏等年華散盡,青春落幕。

我們,都是睡着的水,我們都是孤獨的人。高考的日子逐漸臨近,愈漸緊張的氣氛籠罩着我們的世界,喧鬧的人羣中隱藏着我們沉默的身影。我們不憤世嫉俗,我們不自暴自棄,沒有人知道我們多少次在夢中爲了那個遙遠的目標呼喊,沒有人知道我們多少次在空蕩的角落了爲了那個即將到來的日子發呆。我們孤獨,我們悲傷,無數的壓力和作業掏空了我們的世界,於是我們冷漠,於是我們無助,於是都在這茫茫世界中尋找着那個能帶給我們溫暖的人…

一直以來,我們或情願,或被迫,揹着這個沉重的揹包,不停的走着,走過了浮雲白日,關山千里,偶爾躺在草地上,看看滿天星斗,擦擦眼角的晶瑩。偶爾想起那些被我們錯過的風景,落下的朋友,然後躲在時光的間隙裏淚流滿面。那些美好而傷感的記憶隨風遺落在大地的塵埃裏,隨着歲月的流逝,開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花季。我們不停的走着,偶爾停下來想想我們失去的,一幕一幕…

有時候醒來,看看窗外恍惚的陽光,想想過去的一季一季,試着在舊日曆裏拼湊零碎的記憶片段,往事卻恍然如夢一場,重尋夢境卻不知該何處求,人隔千里路悠悠……在這個花開花落的季節裏,那些紛飛的花瓣是我們零落的青春,美好卻終將凋謝。

有時候,走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木然的擦擦臉上的雨水,時常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哭了。依稀記得那些在生命中出現的人,記得他們留下的點點滴滴。想起那些曾一同說着永不分離的人,現在卻早已散落天涯了。還記得我的夢,那個生命中曾唯一可以給自己帶來溫暖的人,記得她的笑,她的愁,她爲自己落的每一滴淚。耳旁迴盪的是那句熟悉的歌詞: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孤單,現在的我們,都是一羣孤獨的人,都是睡着的水。那些匆匆的時光在我們的心頭洋洋灑灑的刻上離別兩個字,然後用一滴滴熱淚冰封。

有時候,走一段路,看一段風景,回過頭來卻發現身邊還是空蕩蕩的,然後悵然若失的坐在生命的角落裏翻看那些斑駁的記憶。原來,有些人,即使忘了他們的面貌,笑容,但是想起他們的感覺,卻永遠也不會改變。冰,是睡着的水,我們,也是睡着的水,在繁忙的罅隙中活在那過去的點點滴滴。在這個陌生的季節裏,尋找一種熟悉的,遍尋不到的久違的感覺,於是我們懷念。

這是我們的高三,在現實中痛苦着,努力着,在回憶中快樂着,努力着,這是我們痛並快樂着的生活。

有時候,在某個陌生的時間,陌生的地點,想起某句傷感的話,是如此的適合自己。我錯過了很多,我總是一個人難過。我總是在某個深邃的夜裏數那些沉寂在天邊的遙遠的星辰,我總是在某個沉沉的夢裏擁抱那些日思夜唸的朋友,然後在夢醒時分望着房間裏昏暗的光線默默難過。

落日已盡紅霞隱退暮靄漸合,這些孤獨的人還在夜幕下不停的尋找着,尋找着…

冰是睡着的水,你們是水,我也是水,只是我還等待着融化…

孤獨的經典散文5

朋友們打來電話,說要去唱歌,我推託了。又有朋友來電話說一起去喝酒,我也推託了。其實我想去,可是想起每次唱完歌或喝完酒之後,回家之後內心的孤獨更甚,於是不願去了。

我常常想,也許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與孤獨爭執着什麼。比如說,我們一直在做一些分心的事,娛樂也好,工作也罷,都是在逃離孤獨。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時間總是被某些事佔據着,如果單獨面對自己,短時間可以,時間稍微一長,就成了一件麻煩的事。

現在有許多人獨處,但獨處與孤獨是兩回事,因爲獨處是可以分心的,比如,玩電腦遊戲、聊天、看書等等,而孤獨則是一點分心的事也不接觸,專門與自己的心對話。每個人都十分清楚這樣的對話感覺並不好,可以這麼說,這個世界越喜歡熱鬧的人越害怕孤獨,天天獨處的人也不例外,只不過他們有自己的分心方式。也就是說,人人都有孤獨的時候,只是大家的擺脫方式不同。

可以試想一下,一個人去散步,不帶書,不與人說話,不去看熱鬧,就是與自己的內心聊天,用不了多久,你發現這是一件極無趣而且無聊的事。當然,我說得是一般人(盧梭之類的人例外)。於是我們希望聚在一起,或娛樂或消費。我有時想,可能一個人從戀愛到結婚這個過程,也是在擺脫孤獨,因爲我們不希望單獨生活,希望被愛,之後呢可以利用家務事來忘掉自己還有一顆孤獨的心。還有做工作,一方面因爲工作我們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因爲有事幹就會分心。就是如此,我們一直在不停地追求分心。哪怕是獨自去看電影,去釣魚,去撿破爛,總覺得應該找個目標找件事做解除自我封閉狀態。

有人可以整天打麻將,有人可以整天下棋,有人可以整天看電視。有娛樂的舒適與滿足感,還苛求什麼呢?於是打麻將、下棋、看電視都可能成爲一種叫解脫的境界。不論什麼時候,我們在心理上總想依賴他人,有人通過寫作,有人通過宗教,有人通過表演等方式來實現被他人的關注。爲什麼要這樣呢?我們能不能有一種在心理上不再依賴任何人的境界呢?大概是不可能的,比如,陶淵明,歸隱就歸隱吧,爲什麼要留下寫下那些讓人傳誦千年的名句呢?棄官就棄官吧,爲什麼要與當時一些有名望的人來往呢?他無論如何也是擺脫不了孤獨的。還有盧梭《漫步瑕思錄》、《懺悔錄》,我們一看就知道,其實他是在對所有誤解他的人說話。這是他擺脫孤獨的方式,起初,他太想被人關注,人們尤其是當時的社會名流不買賬,於是他變成了一個孤獨的人,後來他忍受不了那份孤獨的焦慮感,寫來寫去就是想被人認同。直到他死後多年人們才原諒了他,而且法國政府把他與請入了“先聖祠堂”作爲一國的榮耀,但就他本人而言,付出的代價是多麼慘重呢?當然代價是孤獨的代價,榮耀是孤獨的榮耀。其實每一個深刻的靈魂必然蘊藏着孤獨!這世間一切藝術都是孤獨的作品,文學、音樂、書畫、舞蹈、宗教、哲學……所有精神世界的東西都是在孤獨中醞釀而生。因爲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與心靈密談,才能對自己真誠,才能質問靈魂,在茫茫無涯的冥想中感知宇宙的博大與深邃。

誰知道,人的孤獨是與生俱來的。一個活潑可愛的人,獨自的時候往往是嚴肅的。一個美麗且被衆人捧爲鮮花的女子,獨自的時候往往是寂寞苦惱的。也許我們不會明白孤獨是什麼?但我們能夠感覺到它的存在,它以不同的方式滲透進我們的身心乃至靈魂裏,在心靈深處的廣闊無垠的天地裏遊走。來了,就絲絲屢屢佔據着你的心靈,或探問,或彷徨,或獨步……

孤獨的經典散文6

孤獨,當我說到它的時候,我便處在一種孤獨之中。

人終歸是孤獨的,孤孤單單地來,又孤孤單單地去。無論開始還是結束,都彷彿無從談起一般,因爲一個是偶然,一個是必然,只有前後之間的過程是值得訴說的。或者亦可以說是希望與絕望,生伴隨着一種希望,死卻伴隨着一種掙扎的絕望。兩者同樣地無法選擇,又都同樣的構築着人生。

人總是需要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爲都是爲了更好地活着,爲了不再孤獨,所以這世間便有了愛。愛自然是偉大的,但這並不等於說擁有了愛就能夠不會再孤獨了。周國平說: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這句話說得真好,也可以反過來講:愛源於孤獨,也依然要走向孤獨。無論是一個人的形單影隻,還是兩個人的相愛日篤,仍然會有孤獨的存在。

有的人爲了逃避現實的生活與無奈,以自認爲可信賴的觀念或方式加以選擇,於是有些人投奔於宗教,有些人投奔於庸庸碌碌的生活,更有的人寧願自甘墮落,投入了罪惡的懷抱。其實細想想無論以何種方式都是一種逃避,只不過其中摻雜了自己的喜好罷了。但結果又能夠怎麼樣?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從某一種孤獨的氛圍裏又進入了第二種或第三種孤獨之中。也許人生真的應該需要一種大智慧,如若不然又該如何走出這孤獨的桎梏。即使像弗洛依德所說的:任何人都將離開父母,依戀妻子,因此人都是脆弱和淫慾的結合體。難道人就不再孤獨了嗎?那只是一種孤獨找到了另一個孤獨而已;因爲原本脆弱的生命,欲要逃離這種原本就無法逃離的孤獨所引發的脆弱感,進而人懷着內心的忐忑向顫慄的那麼一點點希望投入了這個變幻莫測的大千世界,只是在有以躲避最初存在的畏懼感,對於死,對於人世的一切,既顯得憂心忡忡,又不得不去下定決心去面對現實。好了,當一切都如願以償地變爲真實時,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事業蒸蒸日上,並且還擁有那許多能讓自己感到充實,欣慰的思想……可這個人仍然是孤獨的,仍然會感受到寂寞,甚至空虛。只要是在閒下來的靜謐氛圍裏,那被世俗所一時遮蔽了的,深深蟄伏於內心的東西,便會悄然地得到喚醒。那是一個人真實不虛的另一個世界,在那裏孤獨正在毫無遲疑的窺視着每一個原本形單影隻的靈魂。

而孤獨到底屬於什麼?這是我在前一段時間重讀《少年維特的煩惱》時所要去理解的,就如同原作者以維特口氣說的一樣:人到底是什麼?這理應得到讚美的半個神明!當他最需要力量幫助的時候,他不也束手無策了嗎?當他沉湎於歡樂或陷於苦惱時,他不也是全沒有退縮嗎?當他希冀隱跡於奧妙無窮的天宇時,他不也是重又恢復了遲鈍冷淡的思維意識了嗎?這真正是一個好的想法,卻又難以讓我尋找到確實的答案,害得我只是想了又想,幾乎想破了腦袋。無奈,最後我只能把它歸納爲孤獨所遺留的或原本就存在着的病竈。

因爲有愛,因爲有美好的生活在等着我們,我們纔會偶爾得一空閒來頗爲奢侈的享受一番內心沉寂了許久又從不曾有一絲一毫遮掩的思想意識。它將會使人感到突兀的不自在,隨之而來的便是清晰,澄明,透徹,而藉此來尋找到自由的孤獨的靈魂。那纔是一個最爲真實的自己,最爲真實的人生。

因爲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所生存的這個地球是唯一的;而對於我們每個相對獨立的人來說,卻還會有他或她的另一半的可能性,我想真是值得慶幸並值得祝福的。

孤獨的經典散文7

沒有人喜歡孤獨,也沒有人需要孤獨,更沒有人因爲擁有孤獨而歡欣鼓舞。孤獨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孤獨是一種迷茫、無助、和失落的產物。因爲孤獨,讓我們明白生活不僅有鮮花和掌聲,更有寒冬和冷雨;因爲孤獨讓我們懂得生命不僅有坦途,更有坎坷和磨難;因爲孤獨,讓我們知曉愛的溫暖和失去愛的痛徹心肺。

生命就象一次不可能回頭的旅行,在這樣的旅行中我們欣賞沿途的風景,歷經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也收穫真摯的情感和溫暖的祝福,並在歡笑與悲傷的交織中結束這樣的旅行。在這樣的旅行中,我們的生命軌跡總會和另外的一些旅行者的生命軌跡交織重合,並演繹出人間的多少情愛,派生出多少感人至深的情誼。有了這樣的同行者,我們的幸福與快樂纔有了一起分享的對象,有了這樣的同行者,我們在歷經風雨與磨難時纔有了幫扶的援手,有了這樣的同行者,我們的旅行纔不再孤單,纔不會顯得迷惘和沒有希望。

孤獨總被人們描述爲形單影隻,而孤獨不僅僅是這樣的外在表現,最讓人痛心和難過的是心裏的孤單。因爲這樣的孤單,即使有一羣人圍在你的身邊,可你依然感覺無比的悲涼,甚至與內心的傷感形成更加強烈的對比,這樣的感受讓人慾哭無淚,這樣的感受讓人看不到一點點的快樂和希望。

我們並不想擁有孤獨,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心的,可我們還是不得不經歷着這樣的無奈。當我們註定與孤獨同行的時候,當我們無法得到我們所期待的,當我們無法擁有那真摯情感的時候,我們別無選擇的、孤獨的行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我們也將無可逃避的,一個人孤獨的遠行。

孤獨的經典散文8

想起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帶宇宇去養老院看姨婆了,那天趁着到鎮上去給他打預防針的時間順便帶了他去。外面陽光明媚,一排老人坐在院子邊上曬着太陽,看見我們來了他們都盯着我們看。走廊上冷冷清清,看不到一個人在走動。我們進了姨婆的房間,她坐在地上正在收拾牀鋪,與她同屋的老人正在牀上躺着,看樣子身體大不如從前了。

看到我們來了,姨婆笑着招呼我們坐下。我把剛買的餃子放在她的牀上叫她趁熱吃,她立馬拿了一個給宇宇。

姨婆今年已經90多歲了,她是老公外婆的姐姐。聽說一兩歲的時候因爲不聽話被她爸爸給打了,那個時候很窮也沒條件給她醫治,所以至今她都是蹲在地上走的。她一直沒有結婚,膝下無兒無女,後來在政府的幫助下就進了養老院。行動不便的她從來沒出去養大院,每天都在自己的房間裏待着,也難得到別人的寢室坐坐。

以前她們每個月有二十塊錢的生活費,她捨不得花,外婆每次去看她她都會拿一些錢給外婆,後來我懷孕了,孩子還沒有出生她就給了我們兩百塊錢,叫我們辦滿月酒的時候一定要請她。再後來宇宇出生了,她叫我們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去看她。但是我們過年的時候忙着走親戚就等到了二月纔去的。看到了宇宇姨婆很開心,還抱了他好一會兒。然後從枕頭下的信封裏拿出了一百塊錢給宇宇,她自己只剩了二十塊錢,我們不要而她卻一定要我們收下。

坐了一會兒姨婆突然問我,花開了沒有。我愣了一下說道還沒有呢,纔剛開始長新葉。她又說等開了一定要給她送一些過去,我說好。我家有一棵黃桷蘭樹,夏天的時候會開很多的花,以前給她帶過一些去,沒想到她還惦記着。

看時間快十二點了,我說我們要走了,還要去給宇宇打預防針。她一個勁兒的說下次要來看我哦,下次要來看我哦。她每次都這樣,走的時候總是捨不得,希望我們能再陪陪她。我們總是說有時間就來,但一般也要一個月。我們來看她的次數算最多的,而舅舅他們卻很少來,有的一次也沒有來過,有的可能幾年來一次,所以姨婆總是盼着我們能再去。

在養老院雖然衣食無憂,但偶爾也會覺得冷,因爲他們是孤獨的,沒有親人陪在他們身邊。那些像姨婆一樣的老人,其實他們並不想我們每次給他帶多少實物去,只是希望我們能常去看看他,哪怕不說話只是陪他坐一會兒。

孤獨的經典散文9

暮色越來越濃,眼前的黑在逐漸擴大,在加深,直到將街道、樹木與建築物一點點吞沒。星星點點,是天上的星光,是人間的萬家燈火。

父母回鄉下給爺爺辦喪事去了,家裏就剩我,還有比我大十歲的表姐。爺爺的離去,使我內心無端升起一種莫名的恐慌與緊張,並隨着夜色變濃逐漸加劇。年少的心靈不懂得人的生老病死,只有一種深重的悲傷縈繞在腦海,還夾雜着夜帶來的恐懼與無助。爲驅散這感覺,我和表姐早早地鑽進被窩,想着早些入睡。我倆緊緊抱在一起,蜷縮成一團,以抵禦心中不斷升騰的“害怕”,可顯然,我們的努力並沒有成功,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響都像是被數倍擴大,連平時安靜的傢俱物品也好像在簌簌作響。我倆屏住呼吸,心砰砰亂跳,直至翻來覆去累到沒有一點精神,才迷迷糊糊入睡。多年後我才明白,九歲時所經歷的這場“害怕”,其實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的孤獨的味道,伴着無助、恐懼與不安。這種感覺,在隨後的日子裏像影子一樣跟隨了我很久,以至於我怕黑、怕一個人獨處、怕一個人睡覺,直到上了初中,這個陰影才慢慢消失。

第二次深切地體會孤獨是在二十歲。這一年,身患糖尿病的母親經歷了八年的病痛折磨離開了我們。命運,在我尚未讀懂母親,尚未感念母親之時,就將她帶離了我的生活。我一直在糾結:我們之間是怎樣的緣深,才能修得母女一場;又是怎樣的緣淺,讓她陪我長大,卻不允許我陪她變老。或許,生活就是這樣的無奈,讓我都沒有機會去感恩她、孝敬她。我多想和所有做女兒的人一樣,牽着媽媽的手,陪伴她走到暮年,想帶她走出縣城,去看看名山大川,想看着她隨着年齡的增長依然是一個優雅精緻的老人,可這一切於我都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在母親離開我最初的日子裏,心裏不再是年少時的那種恐懼與緊張,取而代之的是綿綿不絕的思念與絕望。世上最疼我最愛我的人沒有了,四周,驟然充斥着無助與迷茫,那種撕心裂肺的孤獨,走也走不出。

後來,去太原上大學,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一個人面對新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獨在異鄉爲異客的孤獨是難免的,好在與同學、與老師的相處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大學氛圍所帶來的愉悅與好奇。這種新奇感,沖淡了內心的不安和孤獨,也促使我從思念母親的情結中走了出來。參加工作,步入社會,乃至成家以後,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而又五味雜陳,才慢慢體會到,其實孤獨無處不在:在你從繁忙中鬆懈下來時,在你情緒低落、壓力很大時……許多時候,它會漫無聲息地涌到你面前。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必然有着與生俱來的孤獨,很多時候,需要一個人面對周遭的一切,無人可以替代。當每日裏爲生計奔波,爲辛苦學習的孩子忙着一日三餐種種生活瑣事時,是無暇孤獨的,直到有一天,和我共同生活了十八年的孩子,突然也要重複自己當年的老路離家求學。驀然間,感覺孤獨又來到了身邊,有一種思念和牽掛會在每一個深重的夜將我緊緊糾纏。

每個週一早上,愛人在匆忙中吃過早餐後,就要到離我不遠的城市工作了。在以後的幾天中,我又開始了一個人的早餐、午餐和晚餐。我可以一個人將就吃飯,不再去想怎樣做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菜;不用早上被鬧鐘喚醒,可以放心地睡到自然醒;晚上放縱地讓自己慵懶地躺在沙發上,在不知不覺中入睡,醒來之後,外面一片安靜,喧囂了一天的廣場與街道安靜得只有路燈在發光,一種感覺瞬間包圍了我,我明白那便是孤獨。

許多時候,我努力讓自己遠離這種感覺,或許因爲失落,因爲寂寞,甚至因爲恐懼。蔣勳說“孤獨是一種常態。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爲你害怕孤獨。”靜靜的夜晚,當我在柔和的燈光下拿起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當我關閉手機,遠離朋友圈,重新閱讀喜愛的書籍;當我透過文字,感悟到作家的情感如同清泉般流淌;當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豐盈和愉悅,我慢慢喜歡並享受上了這種安靜平和的感覺。原來一個人吃飯、發呆、做自己喜歡的事,不需要時間設限,獨自享受平淡生活中的小確幸,也是一種難得的孤獨。

“暮色動前軒,重城欲閉門。殘霞收赤氣,新月破黃昏。已覺乾坤靜,都無市井喧。”能在這樣的環境,以這樣的一種心境去體味靜謐與孤獨,何嘗不是人生最愜意的事?人到中年,更需要解開心靈的種種羈絆,讓靈魂在孤獨的“冶煉”中變得如同羽毛般輕盈。

在飽嘗孤獨的滋味後,兀然發現,原來孤獨並不可怕!在喧囂的塵世,在身心倍感疲憊之時,學會享受孤獨是一門學問,也是生活的藝術。適時放下一些困擾於心的人和事,心靈自會得到暫時的解脫。孤獨,是與心靈對白的最好方式,會讓內心變得無比強大。孤獨,可以讓人靜靜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喚醒人們內心深處柔軟的寄託。在安靜的時光裏,想想最親密的親人和朋友,想他們的一天過得怎麼樣,想他們在這樣靜好的時刻,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在品味孤獨,是不是像我深情思念他們一樣,也在癡癡地思念着我。每每如此,心底自會升騰起一股淡淡的暖,卻原來,孤獨的味道不只是孤單與無助,而更多是安靜與舒適、清歡與甜蜜,其間,潛藏着深深的幸福!

孤獨的經典散文10

一些人去了遠方,一些人還在路上

去了遠方的人,故鄉已喊不答應他們的姓氏

在路上的人,故鄉也等不回他們的魂

今夜,遼闊的星空下,沒有燒酒和棉花糖互道晚安

故鄉在孤獨的祖墳上燦爛着憂傷的蟲鳴

我,是她唯一的香火

“故鄉”這個題材已經“氾濫”,幾乎每個寫文字的人,不管是大詩人,還是水平如我這般不入流卻視詩歌爲神聖的人,都寫過這個題材,只是越來越難以讀到精品,即使是真情實感,也讀到審美疲勞了。然而,這首詩歌卻從獨特的角度入題。短短六行,卻飽含感情,令人不忍卒讀,讀罷不禁潸然淚下。

詩人寫道,“一些人去了遠方,一些人還在路上”,遊子不禁會聯想自身。幾多年來,我一直在“逃離”故鄉。年少時,身在故鄉,心中卻憧憬着遠方。後來,真去了遠方,而又心念故土。以前憧憬的遠方逐漸會成爲“家”,而故土,卻成了遠方。作爲遊子,我享受着漂泊,然而每當獨在異鄉,看雨浥輕塵,又會憶起故土的煙雨濛濛。詩人說“一些人去了遠方,一些人還在路上”,我就是那個去了遠方,並且還在路上的人。

其實,我們都在背井離鄉。生活在後工業化時代,在欣喜城鎮化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提高的同時,我總是感傷於逝去的美好。以前的水,很清,我曾在故土的小河裏採蓮;以前的樹林,繁茂,我曾在夏天整個下午臥在林中,在鳥鳴聲中睡去。用詩人郭龍的一句詩表達;“在鳥聲上,住着依稀的人家”。現在,水裏除了微生物,我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烏黑的河水漂着生活垃圾。樹林,已經不見,曾經的鳥兒,早已漂泊在現代文明裏。魂兮,歸否?

我們這一代人,是容易感傷的,因爲我們曾經擁有過藍天白雲,曾經擁有過恬靜美好的田園生活。而現在,我們要努力在憂傷中適應這種改變。而一些零零後的孩子,多半沒有感受過什麼是田園,什麼是自然之美。他們在電子產品的升級換代中成長。他們的童年,是不幸的。幾多年前,湖南的詩人就發起了“新鄉土詩”派運動,並且出現了一些優秀詩人和作品,比如呂宗林,陳惠芳。“新鄉土詩”表達的是在鄉村長大、後來定居城市這一羣人的情感。

“去了遠方的人,故鄉已喊不應答他們的姓氏/在路上的人,故鄉也等不回他們的魂”。這一句,最令我傷懷。離開故土的人,有的客死他鄉,那些沒有客死他鄉的人,他們成了故土的客人。我不禁想起了《回鄉偶書》的最後一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從決定離開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我將是故土的客人,或許到風燭殘年再葉落歸根,那時,又有幾人認識自己,自己又認識幾人?

“今夜,遼闊的星空下,沒有燒酒和棉花糖互道晚安/故鄉在孤獨的祖墳上燦爛着憂傷的蟲鳴/我,是她唯一的香火。”最後三句,畫面感極強,語言的張力很大,前三句由此昇華。讀到“今夜,遼闊的星空下”,我能夠感到的是蒼茫,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蒼茫,那片熱土,不知還能苟延殘喘多久。“我,是她唯一的香火”,每個人眼中的故土都是不一樣的,“唯一”一詞,避免了虛張聲勢,此種情景,是詩人的真情流露。“香火”一詞,表明了故鄉在詩人心中的神聖。讀到此處,我此時的情感也正如席慕蓉在詩裏所說“我已不能用母語來表達我的悲傷/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又到歲末,我不知道年初我路過陽澄湖時,在寒風中許下的希冀,是否也會隨風而逝?但我知道,故土,將在我的記憶裏永遠孤獨,我也將在故土裏孤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