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春節回家散文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北方過年,有很多地方習俗,比如貼對子、貼窗花、貼福字、掛拉花、祭拜祖先、供奉仙神,等等。從小到大,一到過年,就看着父母忙前忙後,除了準備好吃的年貨之外,就是忙着做這些傳統習俗的活,其中寫春聯貼對子是我們春節必不可少的儀式之一。

春節回家散文

通常,家裏的春聯都是父親親手寫,而每次看父親寫春聯,幫父親裁紅紙、倒墨汁、打糨糊、貼春聯就成了我們這羣孩子們最最興奮的時刻。當醒目的紅底黑字的春聯被貼在大門小門的門框上,房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吉祥喜慶的外衣,那一張張寫滿祝福吉利話的春聯又彷彿是一條條通往幸福和富裕的路,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在我們的眼前徐徐鋪開。春聯作爲中國年的傳統習俗,使“年”更多了一份濃濃的生活寓意和文化氣息,它不僅渲染了春節的吉慶熱烈,也蘊含着期待和祝願,祈福新的一年家人平安,日子紅火。

父親寫對聯,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種非常正式隆重的儀式。從買來紅紙和筆墨開始,當帶着寒氣的父親從北風呼嘯的室外走進溫暖的房間,將一大張紅紙鋪在平常我們吃飯用的桌子上,那一瞬間,儀式就正式開始了。我們姐弟幾人圍攏過來,就會感覺年在門外,馬上就到了。父親會讓我們根據他設計的尺寸裁紙,哪些是寫橫批的,哪些是寫上下聯的,哪些是寫大小福字的,只幾分鐘功夫一張大紅紙就被我們分割停當了。父親將編好了上下聯,讀給我們聽,有時會讓我們幫着選哪個好,哪個該貼在院子裏的大門上,哪個該帖在房子前後的門上。有時他也會讓我們這羣孩子試着幫他編寫上下聯和橫批,他笑着給我們糾正文法和用字,並通過鼓勵和誇獎來滿足我們小小的虛榮心。所以,很多關於對聯的文法和形式,上下聯的區別,橫批的寫法等知識都是那時候父親慢慢滲透教會我們的。那時的我,還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直到長大後,我才真正瞭解父親的用意。細細回想,他總是通過生活中的這些小事有意無意地鍛鍊提高我們的語言文字能力,並在這些傳統習俗的沿襲中向我們展示着中國古老文化的魅力。

又快過年了,關於兒時過年的記憶就這樣一段段在心裏翻起,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自己生活的那間房子,那個被紅通通的春聯烘托得熱烈而快樂的家,那被爐子裏的火烘烤得溫暖舒服的我們。室外,房檐上的冰凌如寶劍掛着,閃着明亮的光;室內,蒸騰的水汽將玻璃窗氤氳得浪漫而朦朧,房間裏充滿了溫馨和幸福。爐子裏的火燒得很旺,我們幾個孩子圍着爐子烤愛吃的花生,一張張小臉也被烤得紅彤彤熱乎乎的。待到母親要用麪粉打糨子的時候,我們就把爐火調得溫和些,把放在小鐵盆裏或者搪瓷杯子的麪糊擺在爐子上,一邊和着花生的香氣,一邊拿筷子幫大人攪拌以免漿糊熬糊了。待到墨汁研好了,對聯寫好了,一張張散發着淡淡墨香的對子被鋪在熱乎乎的炕頭等待晾乾,我們幾個小鬼就開始房前屋後地跑,拿着小掃帚去將門上的舊對子和塵土掃淨,準備迎接新對聯。待到一切準備工作做好,父親便開始指揮我們貼對子貼“福”字了。通常,個子小的負責貼水缸米缸的“福”字,個子高的負責幫大人擎着對子,按照大人講的上聯貼門的右側,下聯貼門的左側,“福”字什麼地方該倒着貼,什麼地方該正着帖。我們小孩子拿着紅紅的.對子來來回回地在房前屋後跑着,笑着,興奮異常。其實,不難想像,在寒冷的北方,因爲太過高興來不及多穿外套就跑出門外的我們,清掃大門,不得不認認真真一遍一遍地把糨子刷勻,在它們還未凍乾的時候趕緊將對聯貼緊,爲使其牢固還要細心擀平,這一過程我們一定是受凍的。但不知爲什麼,在如今的回憶裏,我的腦海竟然感覺不到一絲絲的寒意,留下的只有家人在一起時的溫暖和盪漾在臉上開心的笑容。

童年的家離我漸漸地遠了,隨着年齡的增長,年似乎越來越難以興奮我的神經,唯有家——父母的家永遠留存一份我珍藏的年味。其實,年更像我們生命路上的一個又一個時間的座標點,它們是一個個等距的石像,被人們製作成不同的藝術形象,站立在那裏。經過時,你可以將它們貼上紅對子,貼上大“福”字兒,用彩燈纏繞着,將它打扮成繽紛多彩的模樣,它永遠會站在那裏迎接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它會不變地等待一個人,一家人,一羣人經過,等待這些人去開啓屬於它的快樂和歡欣。而關於年的習俗和儀式我想除了傳承,還要傳承,因爲,唯有傳統文化的存在才能讓我們的年更像箇中國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