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心向草原散文

本文已影響 3.25W人 

被京城酷熱所困,躲在家裏正無計可施,恰兩撥朋友同邀出遊避暑:一是南下春城昆明閒逛,一是北上漠北草原馳騁。兩下權衡比較,還真是糾結。做出決斷的是網上的一條信息,農曆五月十三,是蒙古族草原最傳統那達慕大會,貪戀草原的遼闊,和蒙古朋友“根根”家羊肉的鮮美,忍痛棄魚而取熊掌——毅然投入草原的懷抱。

心向草原散文

(一)一路風光不盡謳

出家門,恰逢北京三十四度高溫,豔陽把天空的雲燻蒸的紗一樣薄,縹縹緲緲地連累得連天空的藍都不真切。車加足馬力,逃也似的一路狂奔,氣溫也隨着逐漸降低,等到了張北地界,氣溫降到二十五、六度,風吹着草尖曳動,樹葉婆娑地撐出厚蔭,山峯被風磨礪得沒有了棱角,圓潤得像一鍋剛蒸熟的大饅頭,山頂聳立的碩大風車,悠閒地轉着,自由散漫的姿態,如果被唐吉歌德看到,一定會認爲是在挑戰騎士的尊嚴,衝上去與之決鬥。

再向北,進入了內蒙古境地,眼界一下子開闊起來。草場綠地毯似的鋪展到天邊,天邊黛色堆砌的凸起,是地毯太大,工人偷懶,隨意把地毯堆在那裏,然後去睡懶覺了吧?因爲在遠處那堆雲的後面,傳出了沉悶的鼾聲。

轟隆隆的聲響一陣緊似一陣,分吹過,雲一大團一大團地時聚時散,堆得足夠厚實,噼裏啪啦地下一陣雨,還沒來得及躲,雲忽的就散了,太陽從雲中現身,在天地間,架起了一道彩虹橋,以藍天做背景,彩虹清晰靚麗,立體感十足,最令人興奮地是,隨着車的行進,彩虹一路結伴而行,只要願意,隨時可以踩着這虹上天,要兩三仙人把酒言歡。亦或在鮮綠色的地毯上擺上酒菜,雲層上的仙人聞得酒香,踏虹前來赴宴,那款款蠕動的馬、牛、羊羣,一定是他們帶來的禮物。

呼吸着清新溫潤的空氣,混着泥土氣息的草香直沁心脾,那種天蒼蒼、野茫茫的朗潤着實讓人不忍移眸。心化作一朵雲,在寥廓的天地間自在地地遊蕩。

憶秦娥草原雨後尚雲

攀雲切,重霄擂鼓捷足躍。捷足躍,彩虹飛架,靈光瑩爍。蒼原舒展連天界,隻身翩然觀仙闕。觀仙闕,塵俗瑣累,此般拋卻。

(二)幸有書香伴夜眠

賞過了一路風景如畫,當太陽和彩虹一起淹沒在夜幕中,我們到達了灰騰河驛站,夜晚的草原較白天更顯覺的蒼茫,略顯荒涼,幾排新建的客棧、旅社,原是牧民的暫住地,因爲近年旅遊人數的增加,則稍加整飭,開始接待遊客。

一路問去,因明天的那達慕大會,略微像樣一點的旅店都滿客。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稍大的旅店,正在顧慮入住條件,稍一遲疑,房間便被後來者搶佔。因爲怕僅剩的幾個客房再被搶佔,忙不迭的辦理入住。

旅店裏走廊的燈昏暗得連房間號都看不清(房間號是用粉筆寫上的,即使燈光好也是模糊的)。進了房間,很有家徒四壁的感覺,一個小窗,兩張牀板拼起的牀,再沒有其他傢俱。電視、電話、網絡等所有和現代文明相關的設施,功能盡失,就連熱水,也是跟店家討要了幾次,纔給了半壺溫水,而奶茶,確實慷慨供應。

這僅有的半壺溫水,絕對不敢揮霍,將就着洗漱完畢,躺在牀上,硬邦邦的牀板讓睡意全無。面對慢慢長夜,幸而我有所備,從行囊中取出臨行前裝好的《從平城到洛陽》,其實書的內容是極枯燥的學術論述,平時讀來,只覺生澀難懂,這一刻讀來,卻是字字璣珠,句句映心。居然真的投入了。

書讀到實在乏了,眼皮不住地抗議,合衣倒下,居然就睡去了,而且睡得很沉,夢中書香瀰漫,乘着書香,踏上不知去往何方的旅途。要不是店家護院的兩條大狗的狂吠,說不定,就真的在夢裏從平城走到了洛陽。

慌忙起牀,簡單梳洗後,朋友根根夫婦早已備好早餐恭候,準備趕早去參加那達慕大會的祭敖包聖典。

(三)精誠所至上蒼感知

吃罷早飯,極遠處的天邊,太陽露出多半個臉,夜裏的涼風把雲吹得了無蹤跡,而要去祭拜的聖山遙遠的只是一個小號的黃褐色的'土堆,根本看不出神聖可言。

臨上車,朋友根根抱着幾把傘給每個人分發,不明就裏的我們以爲是用來遮陽的,推脫傘面小,我們有大號防紫外線遮陽傘,根根略顯尷尬,但面部表情很嚴肅:“傘不是用來遮陽的,是用來求雨的,凡去聖山祭敖包的人,必須打着傘,用來求雨。”

聽了根根的話,我們都笑了:“今天這天氣,十萬裏無雲,雨從何來呢?”

“那你們也要打着傘,在草原上,祭敖包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用誠心打動天地神降福於人間,保佑風調雨順,水草豐沛,牛羊肥壯,國泰民安,只要心誠,老天一定會降雨,年年如此。”根根一臉的虔誠。

臨行前,我稍做了些功課,大概瞭解了有關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和祭敖包的相關知識,無論下不下雨,打一把雨傘,給朋友多一份祝福也是好的,於是就不在推脫,接受了根根備好的雨傘。

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定在農曆五月十三,祭祀時,先在敖包上插上樹枝或紙旗,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旗上寫經文。儀式大致有四種: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殺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爲牛、羊是天地所賜,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報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鮮奶、奶油、奶酒灑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籠一堆火,將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塊投入其中,人們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們以最心愛的玉器當供品祭祀。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對天地的虔誠,祈求天地給人們以平安和幸福。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爲完整的地區。而我們要去的參加的,正是距下塌處70裏外的錫林郭勒盟的按達慕大會。

爲節省時間,我們隨朋友根根穿越牧場,抄近道來到那達慕會場。

那達慕會場,是一塊三面環山的開闊草場,南北兩面山並不很高,山頂由一個個謂之爲峯的圓形山包連接而成,氣溫的差異,讓山的顏色濃淡錯落有序,山腳下,草可沒膝,而山頂則剛剛露出鵝黃。西面的山就是聖山,山頂旗幡招展,在旗幡下,是一個圓形的用黑色、褐色石頭堆起來的就是要祭祀的敖包。

通往聖山的路是鮮花和綠草簇擁的一條土路,前來祭拜的人很多,從諾大的草場上林立的無以計數的大小蒙古包和包前備好的大鍋的牛羊肉便可瞭然。

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大家在測定的時辰向聖山頂一步一叩首地行進,因爲距離遠,斜度30°角望去,極像一隊蠕動的一羣,我們作爲客人,不必叩行,撐着傘,像聖山慢行,走到約三分之一的路程,路旁一個醒目的戒牌,上寫:女人止步。四位彪形蒙古大汗攔在路中,雖百般央求,仍然沒有絲毫的鬆動之意,只好作罷,只好靜靜地望着聖山頂上旗幡掩映下的敖包,以及敖包周圍虔誠拜祭的蒙古同胞,默默祈願蒼天降福於所有的子民。只是遺憾不能親自參與神聖的祭敖包活動.

既然不讓女人上聖山,那就落得閒散,隨意地到各家蒙古包閒賞。蒙古朋友真是熱情,蒙古包不設門,隨意走進一家,主人會奉上一碗奶酒,只要接過奶酒,主人會親手割下一塊最好的手把肉遞給你,你也不用客套,接過酒和肉,大快朵頤地吃下,主人會興奮地拉你坐下,像自家人一樣,和他們一起談笑。

談興正濃時,外面擴音器純正的蒙古語在激情澎湃的講了一大串話,雖不知講些什麼,但從主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們的情緒很興奮,走出蒙古包,外面的空場上一羣身着盛裝的蒙古騎士跨着他們的坐騎,繞場一週,英姿颯爽地亮相後,一年一度的那達慕賽馬賽正式拉開序幕。騎士們踏上賽程,緊接着就是草原勇士——摔跤手逐一報上名號,蒙古朋友介紹說:“脖子上彩圈越多,獲得摔跤冠軍的次數也越多,比賽結束,可以去和他們合影留念,他們身上的英武之氣會給你帶來好運”。無論如何,那種英武之氣都是可敬的。

跤手們下場準備,一羣身着盛裝的蒙古姑娘小夥在馬頭琴的樂曲聲中,跳起歡快的蒙古舞,或是琴聲的悠揚,或是鼓聲的高亢傳遞給了上蒼,一陣冰涼的風吹來,會場四周的旗幡獵獵作響,天忽的就暗下來,人們齊涮涮地把頭望向聖山的方向:聖山的山頂不知啥時罩上了一大塊黑幕似的烏雲,雲層隨風迅速蔓延。眨眼功夫,頭頂上就罩上了整塊的黑幔。

一道閃電重重地在黑幔上劃了一道裂痕,白亮的雨就從這道破綻處傾盆而降,那陣勢,用一首絕句表述最爲恰當:風起稠雲卷墨沉,銀河決口破天門。雷公佈陣慌攔堵,流向人間即傾盆。會場上的牧民們並不躲閃,就那麼踏着雨,盡情的跳,舒展地舞,那種熱情迅速被雨水浸潤,別具風情。雨來勢之迅猛,正是如人所願,感動會場的所有賓客,把那達慕大會推向了更高的高潮。

混於狂歡的歌舞人潮之中,由衷的相信,精誠所至,上蒼感知,降甘霖予草原萬物,而萬物聖靈以欣欣向榮給予回報。

(四)誘惑面前,本性畢露

錫林郭勒草原無疑是美麗的,但再美麗的風景,看久了,也不免會審美疲勞,於是想去領略不一樣的內蒙古草原的風光。目的地是離錫林浩特130公里外的二連浩特。

早晨迎着朝陽出發,天藍的透亮,雲一大團、一小朵地隨性散落着,並不斷地變換着姿態,透過車窗一路看去,產生各種臆想,心裏忽就有了詩意:千堆萬壘砌峯巒,舉目凝神不是山。許是牧人喝醉酒,羊羣誤走入仙班。

車一路向前,天上藍天白雲依舊,而地上的草場卻越來越斑駁,在臨近二連浩特地界,平平坦坦的草原得了皮膚病似的,牧草稀疏得像脫落的髭鬚,乾巴巴的沒有光澤。放眼望去,黃沙遍佈,這哪裏是草原?完全就是影視中戈壁的畫面。一羣羊腳步匆匆地邊走邊啃食着纖弱的草,你追我趕的,完全沒有錫林郭勒草原上羊羣的優雅。牧羊人倒是清閒,羊鞭夾在腋下,不時彎腰撿拾着什麼。出於好奇,停車小憩,跑過去跟着牧羊人看個究竟。原來牧羊人在摘採零星散佈的沙蔥,也學着他的樣子摘採數量不多的、長勢纖弱的沙蔥,很有和羊羣爭食的架勢。

不知是見我們人多勢衆,和他爭搶爲數不多的沙蔥資源,還是要擺脫我們的圍觀,反正是出於私心,牧羊人隨手撿起幾顆圓潤、光潔的小石頭,向我們展示,而我們則像一羣短視的鄉下人圍攏過來,探問個究竟。當得知這些漂亮的石子是戈壁瑪瑙,便拿着手裏的石子和腕上的隨形瑪瑙手串作比較,結果是把慌忙地把剛剛到手的沙蔥塞給牧羊人,四散開去,貓着腰開始撿拾瑪瑙,完全顧不上毒熱的太陽曬得渾身冒油,把趕路的事也忘得一乾二淨。

當手中的塑料帶已不堪瑪瑙的重負時,肚子也適時提出了抗議。大汗淋漓地回到車上,每個人眼裏閃爍着財迷的眼神。面對誘惑,貪婪的本性坦露無餘。但這是最真實的表露,毫不做作。

(五)國門留給心靈深處的感動

到二連浩特,必定要到國門去看看,站在界碑前,油然而生的就是一種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幸福感。

二連浩特與蒙古共和國接壤,站在國門前望去,國門像一個高堂闊壁的豪門宅邸,門庭洞開,一道一道的門楣,像舊時官宦人家幾進的院子,門柱兩旁立着類似上馬石的石墩,石墩上是用傳統書法筆體寫就的“門”字,經過一道道敞開的大門,約走1.5公里,是國門博物館,裏面的展廳陳設着二連浩特的歷史發展歷程,重要文物,在博物館頂樓,有一個觀景臺,用高倍望遠鏡觀看,前面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荒原,在望遠鏡所及之處,可以看到離國門最近的蒙古共和國一個叫做扎門烏德的小縣城,灰濛濛的天空下籠罩着老舊的房舍,一片蕭條。調轉鏡頭,二連浩特是樓宇林立,車水馬龍,街道厚蔭匝地,城的外圍是遼闊的草原,雖然也是黃沙掠地,稀疏的草場綠色並不濃郁,卻牛羊散落,馬羣攢動,倒也生機盎然。

界碑就矗立在離博物館不到200米的地方,界碑前一圈漢白玉的圍欄衛護着基座,五星紅旗在高聳的旗杆上飄揚,界碑上的國徽在朗日晴空下莊嚴肅穆,望着圍欄外更加荒涼戈壁黃沙,徒然對眼前的國徽有了無以言表的敬意,那一刻,眼淚不由自主的溼潤了眼眶,那眼淚的味道有一絲絲的甜。

油然而生的感動撩動心緒,用一首七絕記下此刻的感受:麗日晴空界碑前,國門內外兩重天。本來一奶親兄弟,出走至今無跡還。

草原之行,歷時五日,行程兩千多公里,品嚐了純正的草原美食,感受了牧民朋友的真誠和熱情,欣賞了不一樣的草原風光,體驗了作爲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於是,愛上了草原,愛上了界碑內廣袤的土地,愛上滋養着肉體和靈魂的華夏大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