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以論當代大學生爲題目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可否認求學之路的艱辛苦悶。但這似乎也阻止不了那些爲上大學而晝夜奮戰的莘莘學子。如此的努力,爲了僅僅是能在大學“逍遙快活一番”這動機實在讓人心寒,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大學生的墮落。

以論當代大學生爲題目的散文

電腦,科技革命的產物。人類文明進步最有力的證明。這也成爲了大學生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但大多數人用它卻是隻能打遊戲,其中不乏女生。他們讓學習的工具成爲了墮落最好的幫手,他們整天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不惜吃着饅頭也要省錢買裝備,他們的空虛讓虛擬的網絡填補。這讓他們精神感到滿足卻不知正在浪費自己寶貴的`空餘時間。他們寧願把大把大把的時間上網,也不願走出宿舍,去球場打場球,去圖書館看看書。也正因爲這樣讓大學原本標誌性的建築物,到如今成爲了擺設般存在。這是否是我們當代人的悲哀。。

戀愛,談及這個詞!更多的是無奈,當今的大學生認爲沒有男(女)朋友便是失敗。我不知道這種認知從那裏而來但我爲有這種認知的人感到悲哀,我雖對大學生戀愛不持反對意見,但我也從不投贊成這一票。我明白戀愛是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大學生活,讓你有更多的空餘時間。這一下讓你從高中忙碌到現在的空閒,這讓你無所適從。所以你選擇找一個異性,我們暫且把他定名爲異性伴侶。這異性伴侶讓你在這空餘時間有了歸屬感,讓你不在這麼空虛寂寞。兩個人在一起開心快樂,甚至到了樂不思蜀地步。但你是否想過,你只是爲了解脫寂寞而去戀愛!這種愛不會長久,說白了點這只不過是兩顆寂寞空虛的心互相安慰,僅此而已。這其中不涉及感情又談何愛情,記得以前在一文中曾這樣描述愛情“何爲愛情,愛是付出,情是責任,只有兩者兼備那才叫愛情。我們口中所謂男女朋友只不過是一個稱謂,不具任何意義。愛情是什麼,這說不清更道不明,我只知道愛一個人在他面前可以做自己,愛一個人就是在漫長的歲月裏和他成長,在最後的歲月裏同他一同凋零”而現在的我們別提責任你連付出都靠父母。你又談何愛情,當然這只是對愛情的理解,暫且撇開這個話題。對於戀愛的大學生作風,我很不理解,難道成爲男女朋友便要觸犯道德底線嗎?“開房”“夜不歸宿”甚至同居,這些稀奇八怪無所不有。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跟我從小所讀的詩書有關,讓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難以接受這個社會的種種現象。但我想作爲一個大學生,你們成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這道德底線爲何守不住。你們應該可以守住,也應該守住纔對。作爲一個女大學生,你在認知上更要潔身自好纔對,可爲何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真心希望你們不要爲了所謂慾望而放縱自己,也切莫因此誤了終生!

錢,都說大學花錢如流水,我看是瀑布纔對。看到這句話不禁搓中笑點,開懷過後,卻又是一番深思。當你們在酒店開懷暢飲時,在飯店大肆宣揚時。這無不是仗着錢包裏那張卡,每個月都有上千塊的生活費,你不知道你這錢來自哪裏,你只知道沒錢一通電話打回家問父母。你不知道當你叫着外賣時,你母親可能在爲了一塊五的白菜跟人磨破了嘴皮子只爲了省那你瞧都不瞧的兩毛錢。你不知道當你打的坐車時,你母親爲了省兩塊錢車費從城市這頭走到那頭,你不知道當你穿這三葉草這些名牌時,你父親工作服上可能有添了幾個補丁。這更不知道當你從卡中取出不是錢而是父母的血和汗。這些你都不知道,你只知道索取,不知回報。國外的孩子從十六歲開始自力更生,而你二十歲的大學生卻像一隻大血蛭一樣吸着父母的血。你不爲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愧反而引以爲傲,你不惜錢因爲你更不懂父母的艱辛,也不懂作爲子女因盡的責任。

有時,人就是這麼悲哀,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我不知道你們心中是否還留有中國上千年傳統美德“孝道”我更不知道你們心中是否還有“父母”這個名詞。也許這些都沒有,但這又如何,即使你們心中沒有他們,你任然是他們心中的唯一。這是亙古不變的,所以請你們不要肆意揮霍錢,生活確實離不開錢,但也同樣容不得你揮霍錢。想想你們的父母,那憔悴的容顏會讓你無地自容。

也許上面這幾點說的片面,但是以下幾個行爲卻是大學生的通病。

對於男生而言,吸菸,打架,曠課,晚上通宵,白天睡的跟死豬一樣。。。可卻不以爲然。對於女生打扮的花枝招展,嫵媚萬千,通宵等等!一系列的毛病。你們眼中大學是墮落的天堂肆意浪費青春,我難以想象四年過後你們離開大學步入社會情景。一個被大學四年奢靡生活所荼毒的人,也許連個高中生都不如。你還能幹什麼。

孩子們!大學是什麼,大學是讓你完成人生蛻變最華麗的舞臺,大學是讓你從稚嫩走向成熟,從一個鋒芒畢露的少年成爲一個成熟內斂的謙謙君子。大學是讓你與社會更好接觸的平臺而非是讓你與社會脫軌。大學是什麼!有些人的大學看上去是天堂可實際上卻是地獄。有些人大學看上去是地獄可實際上天堂。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大學,這是天堂還是地獄取決你在大學的行爲。

孩子們,請問你的大學是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