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鄉土鄉音情更濃散文

本文已影響 1.04W人 

鄉土鄉音情更濃散文

油菜花謝了,桃花也謝了,清明節就來了。

你看週末雙休日,路上的轎車多了起來,山坡上煙霧濃了起來,鞭炮響了起來,清明節的腳步就到了。

我也是清明節前兩天才回家的,小妹說族人要組織清明會,必須要提前兩天回去,不然我要清明節當天纔回去的。

一大早,小妹打來電話說,成都的幾姊妹都出發了,叫我快一點,於是急急忙忙把車開了出來。

這個季節恰好桃紅柳綠,正是踏春的好日子,看着沿途的風景,心情自然就好了起來。快中午時分,一行人到了丹山鎮,買了些香蠟紙錢,弄了點涼拌豬耳朵,還特意買了丹山涼粉。

每一次回丹山,第一件事就是吃涼粉。丹山涼粉從解放前的一個小攤攤,堅持石磨碗豆、祖傳祕方、精製而成,已逾百年曆史了,經過幾代人的傳承才成爲資陽著名美食。說來也怪,涼粉切成細絲,成條不爛,軟而不斷,加上祕製調料,微辣微麻,姜、蔥、蒜香味突出,吃起來有粉質感,還有碗豆的清香,爽滑爽口,真是資陽美食一絕。

車到家鄉了,大夥一齊喊大哥。鄰居忙說,在弄秧田。在田裏呢?我一驚,突然想起去年臘月,大哥躺在人民醫院病牀上的樣子,是那麼地憔悴。我去看他,只見他瘦得皮包骨頭,大口大口吐血了。

聽說還是三妹回家,發現他躺牀上起不來了,匆忙把他送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診肺癌晚期了。侄兒急急忙忙回老家給他修了墳,哪知上天垂憐,住了二十多天醫院,能下地了,他就回家去了,才三月未見,居然下田幹農活去了。

順着妹妹們的呼喊,大哥從田埂上爬起來,挽着高高的褲腳,穿着單薄的衣衫,油光發亮的禿頭,赤着腳神采奕奕地走來。我暗想,那個肺癌纏身的病人就這般好了麼?我忙問,哥,還在吃藥嗎?他說,吃啥子藥喲,早好了。

其實我知道,大哥是心態好,想得開!大哥快七十的人了,早年喪偶,含辛茹苦養大一雙兒女。自已就只剩自已了,既沒有存款,也沒有低保、社保,甚至連住的都是七十年代,用竹片夾起來,再用稀泥巴和稻草糊上去的兩間小青瓦房。兒子女兒早就盼他去城裏生活,可他忘不了故土,寧願守着老家那一畝三分地,種種稻子,養養鴨,逍遙快活!

就因爲簡單,就因爲無財無慾,大哥的病就好了,就沒事了……

一行人在大哥的帶領下,去父親、母親,奶奶、爺爺的墳頭上祭拜了一番,燒紙的燒紙,燃香的燃香,叩頭的叩頭,禱告的禱告,如此一番之後,燃放了鞭炮,清明節傳統的儀式就算結束了。

在大哥家隨便煮了點牛皮菜稀飯,菜就是在丹山街上買的豬耳朵、涼粉,一夥人吃得津津有味。牛皮菜稀飯小時候就吃夠了的東西,現在看來還是美味了。

老家的這一灣一溝,都是本家,明天要辦清明宴,我們只好等明天吃了壩壩宴纔回城了。

壩壩宴流行四川各地鄉村,逢年過節或是哪家結婚、生子、建房等等,都要辦一頓豐盛的酒席。請親朋好友來相聚,大吃一番,俗稱壩壩宴。這些酒席,限於農村地形,一般都擺在自家或鄰居院壩內,或者就近的竹林坡、堰塘邊、土裏、乾田裏。屆時,親朋好友,左右鄉鄰,攜幼扶老,舉家同賀,其樂融融。

第二天一大早,大爺大嬸、二爺二嬸們就忙開了,有的切菜,有的'切肉;有的砍雞砍鴨,還有的忙着搭竈臺,洗蒸籠。

高高的蒸籠立起來了,紅紅的竈火旺起來了;各式涼菜擺起來了,各式炒菜碼起來了;姑姑嬸嬸,爺爺奶奶,小哥小妹,侄兒侄女,興高采烈唱起來了。

在和父輩們、同輩們的交淡中,才知道許多記得起名字的,今天才相識。特別是下一輩二十出頭的小夥姑娘些,要是不吃清明宴,怕是打一架都不認識,何況還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不大一會工夫,開席了,整整十多桌,涼菜有涼拌花生米、涼拌雞塊、豬舌頭、豬耳朵、滷牛肉、滷鵝肉、烤鴨肉。熱菜有蒸鴿子、清蒸甲魚、紅燒肉、回鍋肉、扣肉、甜肉、蛋包圓、香茹肉片湯、肉丸子蔬菜湯……雖說這次清明會宴席中的菜品沒有城市的那麼精緻、奢華,但也是精心準備了的,其熱鬧、喜慶的本質是一樣的,“九大碗”還是齊全的,特別是長輩們和小字輩們特高興,平時天涯海角,今朝一聚美美達,認識了這麼多七姑八姨,今後見面了,也知道該咋個稱呼了。

我們家族的清明會,三年一屆,頭一屆我沒趕上,這一屆趕上了,真好。這樣實惠有意義的清明團聚會,比起現在農村宴會攀比之風要好很多很多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