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描寫團圓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8.56K人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它又稱爲團圓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描寫團圓的散文,以供大家參考。

關於描寫團圓的散文

  關於描寫團圓的散文篇一:中秋月,團圓夜

中秋之夜,遊走在遠離喧囂的曠野,但見東方山頭上,一輪明月悄悄露出了真容,圓圓的,心情有些激動。席地而坐,靜看月色,皎潔的月光把晴空洗的不染鉛塵的純真,黑夜下的空間,頓時星疏夜朗,羣山披翠。偶聽叢林鳥蹄鳴,夜來寒川更添幽,在這深深的曠野上,冷月襲人,月色多少有點蒼老,月華里洗出了那相思的味道。那味道很濃,就像老酒的香味越放越淳。今夜老家的院子裏,定會把水果月餅搭成一桌,對月搖拜,即是對月的祝福,也是團圓飯的預熱,熱騰騰的菜香味是多麼難忘啊。

如今漂泊異鄉,雖有落葉的街道,卻難有故鄉的溫存。回憶舊時光,故鄉的月也如今日一般明亮,頭頂那一輪皎潔,卻讓我想起了老家裏的小院。月光侵擾,在今夜照深了父母臉上的皺紋,照花了雙親期盼的眼神,也照白了頭頂經過滄桑由黑轉白的銀髮。月光走在鄉村的溝溝壑壑,走入深深的秋,在步履蹣跚的山路里結滿了老繭。透過光幕,卻不由的爲那兩個鞠樓的身影滿含辛酸的淚水。時光在也回不去了,如若可以,我願意在心中設一桌酒席,效勞那相濡以沫的風景,和那老來孤單的背影。

所幸,如今雖四處漂泊,在碌碌無爲的日子裏,家卻依舊保留着餘熱,故鄉的雙親健在,一切安好。我雖時時牽掛,卻也少了一絲煩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走入月的世界,泊泊清光如水,就在月光的海洋裏泛舟江上,欣賞那一路風情。耳邊響起風聲,海風拍打着夜浪,再看那一方天地裏已經裝不下月色。滿溢的風景遮蓋了方圓萬里長空,山不在高遠,卻拿雲霧遮面;水不在低淺,卻被明月照亮;人不在憔悴,卻在夜下沉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行舟江上的月,載歌載舞,何其歡快。

月,如此皎潔的夜晚,風帶走了蒼涼,讓我想起古人那一首“嬋娥應悔偷神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句,想那月光裏的女子即使千萬年的等待,爲何也難相聚?月宮清冷,一襲衣袂飄搖,即使懷抱玉兔也難少孤單。想當年,別君高飛,沒曾想一別後卻成爲永恆的離別。那離別的滋味在今夜定會無限放大,以至於那柔弱的女子定有一方悔恨吧。但願她,從此以後只羨鴛鴦不羨仙。

圓月高照的夜晚,不忍心月仙子如此孤單淒涼,就在這天江的夜色下,陪她玩個痛快。美人在天,我在地,美人舞動,我尋樂,歌聲相伴無夜色,不知已過九重西。如此良辰佳境,時光飛爍,夜已過半,回首過往的痕跡,來路上早已一片空白。得意濃時需盡歡,豈把孤獨當酒錢。歡樂總有散盡時,趁着月色大好,用時間的筆記錄下今夜的芬芳,還有那殘留下一地的相思。

風拂過心事,空曠處卻無人會去欣賞。今夜能與妻相擁,靜看秋月,人生也算是一種團圓。而你呢?在那遙遠的記憶裏,花前月下的季節,似曾相識的你也在賞月。好像記憶裏的你已經很遙遠了,遠到無法記起你那熟悉的容顏,只依稀記得,曾經有一個人陪你在月下細數那銀河裏的星星。星光燦爛,落葉花朵卻在你走後的歲月裏漂泊。想必你也知道,決定了離去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從此以後走入不同的人生,再無念想,再無牽掛,再無交集。曾經的曾經已成爲過去,那懵懂的年代,紅豔的花瓣,淡淡的味道,曾讓我寫下了一地情詩。誠然如今,你我已經相隔萬里之遙,時至今夜我也會爲你送去那平安的祝願。

月光拉長了思念,拉淡了你在我心底的餘熱,白白的世界裏在也留不下那一抹鮮紅。離去的總歸要離去,該來的,還要留在身旁,這就是緣分,也是命中註定的歸宿。

當月色進入中空,那田地裏的金黃已經熟透了希望。風吹晨露爲霜,殘花凋零,月光下的落葉將我的身影打的細長。多愁善感的季節,爲落花感嘆,爲落葉傷情。站立在濃濃的夜色下,在殘花樹影的世界裏,一切如此憂傷,一切又心照不宣。

今晚的明月朗朗乾坤,誰家院裏無月色,誰家今夜不團圓?看這月光是要把田裏的莊家催熟,用秋水煎熬,在熟透的味道里拍成一枚圓圓的餅。風吹桂花香,思念的秋,讓百姓吃到了甜蜜,讓月仙子吃透了相思,卻讓自己品嚐了寂寥。

花雖好卻難長久,餅入口卻難入心,原來我的心情是如此不堪。幾經入夢,你還牽連着我的心意,即使飄零了時間,腐朽了行舟,終將有一份牽掛,有一份溫暖暗藏在心底。掣下一絲月光的線封住傷口,將一滴溫存的水滴攥入手心,熱熱的滿是餘溫。水滴在緊握的拳頭裏蕩起了漣漪,想起親人,想起遠方的你,不知道秋夜的露水什麼時候有了溫度。泛舟江上的月,今夜是誰在淚落?

  關於描寫團圓的散文篇二:團圓飯

入夜,天空懸一彎上弦月。

這是這座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大都市進入龍年後的第一個月夜,浩渺,溟濛。

過年的氣氛似乎猶存。不遠處,偶爾還有煙花升上夜空,綻放出斑斕璀璨的奇葩,旋即又化爲隕落的光斑,融入蒼茫的夜色。

也就彈指間啊,時光的匆匆腳步便邁入正月初七了!這不是在詮釋斗轉星移、日月如梭的含義嗎?可我還沉浸在除夕團年飯的氛圍之中,溫着那份祥和與溫暖的時光。就因爲這,徜徉在公園林蔭道的我與迎面來的遊人撞了肩,因此賠了不是。少頃,又神遊於其中,並呈現出水墨滲入宣紙後的暈散。

源於兒時的記憶:爲了年三十的那頓團年飯,父母總是提前幾天就在做準備了。先是父親擬出書面菜譜,然後便與母親到集市購買雞鴨魚肉、菜蔬和作料。到了臘月二十九日,煮、炸、蒸、燉的菜餚都已備好,剩下的便是團年飯前現做的拌菜和炒菜了。作爲客家人後裔的父親做吃的很在行,無論是刀工還是菜餚的色味,家人和親戚都一致稱道。當然,父親的烹調技能,與舊時靠開小酒館維持一家生計的祖父母有關。

團年飯的桌上,父母要給先人擺上碗筷和酒杯,盛上酒,並請他們入座。少不更事的我對此不解,父親說這是對先人的尊重,也是在向先人表達敬畏之心。有一年吃年飯時,父親說古往今來,年飯桌上一定要有魚這道菜,其寓意是“年年有餘”。似懂非懂地聽着,還在上小學的我。在網絡時代的今天,這個寓意恐怕已是人人皆知,“年飯必有魚”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傳承。

有一件傷感而有趣的事,應該是祖父說給父親聽的,而父親又總是愛在吃年飯時說與他的兒女們聽,雖然幾十年過去了,我仍清楚記得:祖父小時候因家裏貧寒,有一年家裏欠了人家的債,臨近年關時,有個催債的人上門了。

其實債主的本錢已還清,欠的只是不多的利息債,但當時家裏確實連這點償還能力也沒有,結果催債人就強行把家裏養了半年多的一隻大公雞逮走了。這隻雞原本是家裏打算換成錢過年的。還是孩子的祖父見狀,便不動聲色地抄近道埋伏在催債人的必經之路上,當他臨近後,就朝他扔泥塊。扔出的泥塊砸在催債人的頭上,他一驚,捉雞的手便鬆開了。隨後,只見他在田疇裏追逐那隻公雞,累得氣喘吁吁……

孩提時代,父母是張羅團年飯的人。飯後守歲時,父母會給兒女們發壓歲錢,以期他們平安度過新的年歲。當兒女們長大成人安家多年後,角色就會互換,兒女們便成了張羅團年飯的人。如果家庭經濟拮据,兒女們會感到張羅一桌豐盛的團年飯的不易,由此會聯想並體會到在那低收入的年代,父母爲了讓他們過上一個快樂年的那份亦喜亦憂的複雜心緒。在兒女們張羅的年飯桌上,他們會對年邁的父母說出祝願健康長壽之類的'話,甚至還會提及當年父母的愛撫細節,以及父母在年飯桌上說過的話語,讓父母舒心,享受天倫之樂。

過年這一習俗據說發軔於殷商時期,數千年來,其中的講究、宜忌通過民間口口相傳與老一輩的身體力行大多得到了傳承。

然而現在,人們的囊中不再像過去那樣羞澀,許多人家的團年飯就不再安排在家裏了,而是安排在有檔次的飯店酒館。這就省去了吃年飯前的祭祖程序,自然也沒有了先前爲籌辦這頓飯局的勞累以及餐後食具的涮洗之煩,還多了些與平時難以聚在一起的兄弟姊妹敘舊的時光。不過在飯店包間裏用餐,儘管是掩上門的,家人也相互祝福、敘談過往,但還是覺得這年飯的氣氛有些變異,或者說氛圍不如在家裏時那樣醇濃。

無疑,這是環境異樣的使然。你想想,屋內始終有一靜候的服務者,不時還有上菜的人進進出出,隨之就從門框飄進一些聲音來……無形中就會令你說話有所收斂,或者令你自動中斷話語,或者影響你的談性。而家裏就不一樣,熟悉而親切的一切,本身就在營造着團年飯的氛圍,會令你談性盎然。難怪有的人家寧可多花一些錢,讓飯店人員把年飯的酒水菜餚送到家裏來,他們圖的就是不打折扣的團年飯氛圍。

古往今來,每個家庭吃團年飯的人數總是動態的。有的人是因爲生計或某些原因回不了家,有的人是與家人陰陽兩隔了,有的人卻是初次出現在年飯桌上的家庭新成員。這就會給人以較爲複雜的感慨。在設定家庭不破碎、在外的家庭成員都能回家過年的前提下,人的一生中能吃上多少次團年飯,大概沒有人能肯定地回答這個問題。

實際上,具體到個人而言要看其生命的造化了。人生難以預料,誰也不能未卜先知。所以每一次團年飯都應當珍惜,珍惜與家人血濃於水的情感和零距離的交流,讓彼此間感受到親情折射的溫暖,盡享生命中潛在的最原性的愉悅。所以每一次團年飯都應該看成是對生命的慶賀,慶賀生命又一次走完三百六十五里,抵達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吃罷團年飯,意味着農曆新年伊始,人們將帶着新的期盼迴歸各自的人生軌跡。一路上你會看到經歷過嚴冬的草木在萌動,它們將跟隨春天的腳步走向蓬勃蓊鬱。而在春天裏,你去冬的那個夢想也已拱破了凍土……

  關於描寫團圓的散文篇三:家庭的團圓宴會

中國過春節這個傳統,可以說只要是中國人都應該感到無比自豪,至少我本人是這樣認爲的。據證明,春節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也許最初它真正的意義並非現在如此,但春節的雛形以出現卻毋庸置疑。

春節能在中國經歷幾千年延續到現在,堪稱世界奇蹟。當然,中國人民在繼承的鏈條上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同時,也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傳統歷史文化上的雄厚基礎。西方雖也有聖誕節或情人節等等傳統節日,我卻覺得缺少一份醇厚。

說實在,過春節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春節就是一場跨時間較長的盛大的家庭團圓宴會。又如一首正在播放的循環漸進音樂,有柔婉也有高潮。

大年三十之前的幾天,就是爲團圓宴會的準備期!遠在他鄉的人無論在外多窘迫或是工作如何的繁忙,都像約定好了一樣選擇在這時暫時放下一切,買上一張車票往故鄉駛去。

再到臨近故鄉的小集市上買上一些小年貨,不在乎山珍海味,更不在乎是否是名牌,一切都在在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門前變得舉足輕重。站在家門前遠遠期盼迎接的父母親更是刺激了我眼裏的淚腺,儘管我們早已脫離了父母的懷抱,但在父母的眼裏,我們永遠是他們心尖上長不大的寶貝!再次重聚的欣喜,是溫柔長調的開始。

大年三十是家裏最忙碌的一天,從早晨到傍晚,年年如此,幾千年的風俗吸引力,沒有哪一個家庭表現出抱怨。這時候音樂也開始上揚,卻也不是直接高調的現代DJ,而是在忙碌之中偏快些節奏的令人欣喜,也許是我本身對古韻的偏執。送香、洗傢俱、殺雞、閹魚、洗菜、切肉、調好料、貼對聯等等。在這些準備裏,我最喜歡的是貼對聯,其實我喜歡的不是貼對聯的本身,而是我喜歡對聯的字體!對於柳體的娟秀,我更傾向與顏體的粗細得當,柔婉大氣。當然,這僅僅只是個人偏好,其實兩者各有千秋,也是不能一概而論。

等到一切食材都準備好後,全家人燒上一鍋用柴火燒開的熱水,輪流洗完“年澡”,整個就緒工作才能完成。“年澡”在我們這裏也叫“去災澡”,意思就是洗掉一年來一切不幸,祈禱下一年的平安,無災禍。雖然洗的一身柴火味,卻也有一番韻味。

接下來就是進入真正的家庭宴會主題曲。春節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庭正式大團圓來臨了!音樂也進入更爲融洽而溫柔狀態。一家人圍着一張大圓桌坐下,大圓桌的中間還放了一爐木炭火鍋,湯水正滾。家裏雖也有電火鍋,鄉村人總覺得不夠純味,老式的火鍋用了七八年也捨不得丟!

還好也就春節才讓它見幾天新世界,平日裏就乖乖被封在紙箱的角落裏。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圍着滾熱氣的老火鍋吃團圓飯,期間還可以講講些趣事調節氣氛,是最溫馨,也是最慰人心的時刻!一切的生活煩惱都消失,只享受這一刻的全家團聚的幸福,明天或以後的打算只能在門外招手。

家庭的團聚,親人的貼心,美妙而眷戀般的期待。也許百年之後我們依然期待春節的到來,就如期待能再次偶遇初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