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八篇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篇一: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這是我第一次讀大篇幅的散文。讀完《張曉風散文》後,我感覺很細膩,很溫柔,她的散文不會有驚心動魄的描述,卻在娓娓道來中讓人感覺到一種家的溫暖。

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八篇

書中有許多狀物的散文,《白千層》就是其中一篇。作者在校園裏看到了白千層,它的名字吸引感動着作者。白千層是純潔的,是堅強的,“必定有許多壞孩子已經剝過它的乾子了,那些傷痕很清楚地掛着。只是整個樹幹仍然挺立得筆直,在表皮被撕裂的地方顯出第二層的白色。”冷酷的摧殘從沒給它帶來什麼。一株樹就好比一個人,這株樹的內心是純潔的白色。我們要追求,但在追求中不要被金錢和名利駕馭。我們也只有追求純潔的心靈,追求強大的思想,才能重新認識自我。

《地毯的那一端》是作者給她丈夫寫的一封信。這篇文章扣人心絃,平和安然的環境氣氛。運用書信形式,更利於情感的抒發和故事的闡述。文中還運用插敘,款款道來給我們簡述了兩個人的故事。在作者筆下,一切似乎就這麼簡單,她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平平淡淡纔是真的。波瀾壯闊是人生,平平淡淡也是人生。

“哪一個母親不是仙女變的?”每當想起這句話也就想起了《母親的羽衣》。讀完文章後感觸很大。我無法想象,曾經那個披着羽衣令人羨慕的公主,現在卻可以爲了孩子起早摸黑。這令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每天早晨我還沒睡醒就能聽見廚房內做飯的聲音,習慣告訴我一定是媽媽在忙碌,我躲在牆角仔細觀察媽媽的一舉一動,廚房油煙很大,她時不時的咳嗽着。上學時,寒風刺骨凌風無情的從她手上劃過,他的手已經龜裂了,媽媽是多麼堅強啊!有時放學晚了,踏出校門仍能看到媽媽的身影,這便是母親。天下母親都是一塊砧板,是那樣柔順地接納了無數尖銳的割傷卻默無一語的砧板。

讀張曉風的散文,讓我感覺到了一種最原始最淳樸的感情,沒有故作深情地講理,有的只是充滿樂趣的生活小事。

  【篇二: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半個學期已經過去,手中的這本散文集也已大致讀完,約有兩百頁的一本書籍卻是收錄了作者辛勤筆耕揮灑的數十篇散文經典。而我從初讀時的柔情有感,也演變到了最後的鏗鏘懷思。

她總是極爲樂觀的,說的出:“日子是美麗輝亮的,我愛的是日子的本身;如果日子是黯淡難熬的,我感激的是:‘我竟有那麼完好的健康能以承受這一切。’”這樣的話。或許她研讀過道家的著作,又或許是她生來便有感於相對,用巧思辯解着無奈的生活。聽聞她近年來罹患腸癌,卻仍能以孫悟空自比:“當孫悟空和妖精打架時,如果大叫妖精的名字,妖精便會自卑地逃走。當知道身體的對手是誰,對手也會逃走。”這是怎樣的豁達,讓那些身心俱受限於病痛的人們情何以堪。張曉風的面容也給予我了一種滄桑磨礪之後看遍萬物的灑脫,書卷的沉澱會有一種質的改變,和藹而又親近。

她是柔情的。在徐學先生爲她撰寫的序中不乏有對萬物懷思懷情的句子。她似乎柔的似水,一點一滴的滲入生活的每處細節,期冀於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編篡自傳,讚美與萬物,專爲那些被人所忽視的鳴屈叫冤,卻從沒有無病呻吟,矯揉造作。那只是一種有感而發。

她是豪邁的。在我所讀的這本書中最偏愛的是那篇《杜鵑之箋註》,其他的文章皆好,卻獨獨這篇帶給了我悽烈之感。從那之後刺目的明紅帶給我的便是一種悽豔與不屈。張曉風專擅於以小見大,可隱於其後的卻是一種大的構思。她能夠用短短百字便從風衣寫到了浩瀚的風,乃至天地,卻又能夠在最後不着痕跡的回到風衣,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我無法企及的功力,以至她的自信與遣文造字。

她的文章給予了我她內心的縮影。她文章中的話,有我曾經想到過的,也有沒想過的,可她卻一一羅列出來供我們思考,有時候我欽服於她的大方,給予了我許多的收穫。用她的樂觀,柔情,豪邁乃至包容去接受這個世界如何?這個世界需要禮讚,人生需要希冀,讓這本書成爲我的晨曦,帶着無盡的感懷去迎面明天吧。

  【篇三: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作文】

“畫晴”、“描容”、“我在”、“色識”、“三絃”一段一段不知內涵的題目,裏面卻深藏着不可只看表面的文學經典。

“我在”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使我印象深刻。我認爲作者很童真、很有風趣。都長大了,出去跟團旅遊,還想叫“我在”。要告訴天上、地下,所有的人有一個孩子在這裏。無論親情、友情或者愛情,所有的都是基於我剛好也在這裏。“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渺渺煙波裏,只因有你在清風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這地球,而地球又在太虛,所以不免停舟問一句話,問一問彼此隸屬的籍貫,問一問,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

這讓我回憶起剛上小學時候的情景。那一天,我興高采烈地揹着書包,牽着爺爺的手,到學校上課。一位漂亮的女老師手上拿着花名冊開始點名:“×××”。那個讓就大聲的答應:“到!”我猜測那個人當時心裏一定又緊張又開心,也十分的嚴肅與鄭重。“到”的聲音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聲音清脆、又悅耳。彷彿要告訴天上、地下所有的人。

快要念到我的名字了,我內心十分的緊張,雙腳有些發抖,也許是我當時有些害怕。我在心裏鼓勵自己:“不要怕,大膽一點兒,讓老師和所有的同學都認識自己不是很好嗎?”老師在講臺上念着:“嚴夢晶。”我即害羞又緊張,而且還有那麼一點開心的答了一聲“到!”我的心兒像小白兔一樣撲通撲通直跳,我用手摸了摸我的胸口,我做到了。

確實,現在回想起以前。我也像作者一樣好想勇敢又很鄭重的坐在凳子上,向天上和地下,所有的人說:“到!”讓他們知道在這裏有一個孩子在說話。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認爲這篇文章使我回憶起以前,回憶起那深深的一刻。我十分的喜歡這篇文章,它讓我感悟了“我在”的內心含義。

  【篇四: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讀了一個月的《張曉風散文》我發現她的文章很有韻味,可以讓人思考許久。她寫的散文還讓人讀了後會感到十分的溫柔,讓人明白的事很多,它不會有驚心動魄的描述,卻在娓娓到來中讓人感到溫暖,還在溫暖中有一種韻味。

有一篇作文《高山何所有》也是張曉文寫的散文,這篇文章她沒有用太多的語言來表示這一片孩子們可憐,而是用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來表示出對山區孩子們的同情心。

這個故事沒有什麼離奇的故事,而寫的故事有一種勾人魂的魅力。這是一個真實而又悲劇的故事,她寫了幾個山區的孩子長大了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做了很多的好事,可是他們還是被人瞧不起,人家都討厭他們這些‘鄉巴佬’。後來他們到了他們發過誓的高山上面,他們本想把錢賺夠了來報答他們的家園,可他們做了那麼多的努力,工作還是沒有找到,他們到了大山上感覺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和無助呀!可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個故事不像大多數的故事一樣有一個圓滿而又美好的結局。

啊!爲什麼山區的孩子就不能有好的環境嗎?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會這麼想,而這篇文章的‘嚼勁’也十分的足,總讓人對這個文章愛不釋手,這就是張曉風寫的文章的特點,總是可以讓作者回味無窮。

張曉風這個作家寫的作品中還絕對隱藏了一個對人生的哲理。可是總是藏的很深,找出來不容易,耐人尋味,這也是她的作品的一個特點。

張曉風的散文就像勾人魂魄的人一樣勾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去不斷思考,去發掘!

  【篇五: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最近,按老師的推薦,我閱讀了《張曉風散文集》,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其中使我感觸最深的,有兩篇文章。

第一篇是《種種可愛》,它主要講述了:“我”發現在中華路一家賣蜜豆冰的,而永康街有一家賣牛肉麪的;兩家雖然都是普通的小店,但招牌與店名卻起的非常可愛,流露出了臺北的可愛在各行各業間平起平坐的大氣象。後來,在臺北“我”又接連看到一些非常可愛的事情,體現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好人對別人的關愛,能讓一件事從中變得種種可愛。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受很深。作者能把生活中一些記錄着平凡時刻的點點滴滴記下來,說明作者是一個很會留心觀察的人。而生活中的那些種種可愛,並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好。正如作者在文中最後所寫:西諺說,把幸運的人丟到河裏,他都能口銜寶物而歸,我大概是幸運的人,生活在這座城裏,雖也有種種倒黴事,但奇怪的是,我記得住的而且在心中把玩不已的全是這些可愛的片段!這些從生活的淵澤裏撈起的種種不盡的可愛!

還有一篇則叫《你的側影好美!》,它主要寫了:“我”在餐廳吃完飯,慢慢地喝下那杯茶,茶並不怎麼好,“我”便用眼光觀察這個小店。見到一個女孩在打電話,視線便落在她的側影上。忽然發覺她的側影好美!並可惜於她並未發現。於是“我”便糾結於是否要告訴她她的側影好美。最後“我”鼓起勇氣去告訴那位女孩,迴應“我”的是一聲感謝!使“我”覺得其實“我”這輩子該做的事就是去告訴別人他所不知道的自己的美麗側影!

正如“只要每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一樣,在生活中,人們可能只會穿梭在忙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並不曾會有心留意生活中的美。這些美,大多是出於外表,但更多的是內心,是一種內在的美。就像作者一樣留心去觀察和發現身邊的美。這世界也許真的會變得美好呢!

讀完這本書,我好像懂得了散文所表達及所蘊含的東西。散文就像一杯清茶,雖不比飲料好喝,卻能讓人靜心去細細品味它的味道,品味那種苦中帶甜的味道。只要心靜的下來的人,纔會品味,纔不會像那些只求解渴的`人一樣,只顧口渴而喝上幾杯。散文不就如此嗎?心靜的人和會靜心的人同樣都懂得如何品味散文的獨特與魅力,而悟出平凡卻又深刻的道理。

  【篇六: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張曉風散文集裏的一篇故事。

這篇故事講:曾經,作者想僱一個可以洗衣服兼掃地的人。於是,她的朋友幫她介紹了一個洗衣婦,作者說:“你洗完我家也是去洗別人家的,何不洗完了替我打掃一下,我會多算錢的。”她對朋友嘀咕了幾句,朋友鄭重地說:“她說她不掃地——因爲她的興趣只在洗衣服。”我起先幾乎大笑,但接着不由一凜,原來洗衣服也是可以成爲一個人認真的“興趣”!

是啊,洗衣服也是可以成一個人認真的興趣,一個人專注的東西。沒有一件事情做好不需要專心,不需要認真,不需要執着,固然掃地也是,洗衣服也是。一件事情也當然只有認真了才能把它給做好。

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我的叔叔。他,曾經是個音樂人,可是,他很迷戀電腦,玩魔獸世界,還炒股。他上班,只能用業餘時間玩電腦遊戲,等級不高,然而還要一部分時間炒股。而股票是需要很多時間來看行情、統計和計算分析的,這就自然虧錢。而玩魔獸世界和炒股又佔用了大部分時間,從而導致無法練歌,又被老闆給扣工資了。突然有一天,他放棄了90級滿級的魔獸世界賬號,開始每天4小時的練歌,工資又漲到原來的7000多,後來公司裝修1個多月,他就用每天9個小時炒股,一帆風順。

一開始,三樣一起做,無法集中精力,結果一樣都做不好,最後每一件事情都專心致志的去做,於是都做好了。有人說:“當你一心一意做一件事,1分鐘往往比你三心二意做那件事一個小時的效率更高。”一心一意,不要學那一隻貓釣魚。

  【篇七: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當陳老師第一次提到“張曉風”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便覺得很耳熟。的確,她是臺灣著名作家,在六年級時也學過一篇她的文章,至今還讓我印象深刻。

張曉風老師的散文蘊含了許多人生真理。她的散文敘述自然,沖淡寧靜,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但讀她的散文也不會使人覺得枯燥無味。

張曉風的大多數散文是先講一個或是幾個故事,都是那麼的生動有趣,顯示引人發笑,後又讓人沉思。那篇《我不知道怎麼樣回答》正是這樣。小男孩不願意洗手,並且用自己新發現的句子不斷和媽媽辯解。小男孩,他在成長,他在強烈的想要建樹他自己的秩序和價值,我不由得對小男孩產生一種敬意。雖然最後媽媽沒有回答小男孩的問題,也沒有使小男孩喜歡洗手,但是媽媽和小男孩都依然愛着對方,這是永不磨滅的。

讀了這麼多張曉風老師的散文,最令我喜歡的還是《一碟辣醬》和《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一碟辣醬說的是張曉風在香港教書時,校長請教師來赴宴。當時,桌上擺了一碟廚師親手調製的辣醬。因爲沒有一個人去品嚐辣醬,所以張曉風出於一點善意,取用了一些。而正是這一點善意的舉動,使她換來了更大的善意。在離開時,校長送了張曉風一瓶辣醬,張曉風很感動,也真正的愛上了這瓶辣醬。讀了這篇散文,我感觸極深,其中文中的一句話也讓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理:“生命的厚禮,原來只賞賜給那些肯於一嘗的人。”是啊,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只是出於一點善意,便可能回收一些令我意想不到的更大的禮物。所以,多去品嚐並誇讚他人的作品,何樂而不爲呢?

在《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的三篇小文章裏,我尤其喜歡《尋人啓事》。母親見證了自己孩子的成長。在小男孩的時候,他總是依偎在母親身旁,被媽媽牽着自己的小手。可是,轉瞬即逝,小男孩已經長成大男孩了,他必須有所忍受,有所承載,他那雙被母親握着的小手也有如飛鳥在翩飛中消失了。童年,悄悄地溜走了,小男孩長大了,母親也老了。可是,當孩子長大後,他會像母親照顧小時候的自己一樣照顧着母親嗎?我想,會的。

張曉風的散文就是這樣耐人尋味,只有一遍接着一遍讀,才能領悟到更深的道理。慢慢合上這本書,回想着一篇片優美的文章,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篇八: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張曉風的散文也許算不上是最好的,但是卻帶給了我許多與衆不同的感悟,令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就讓我帶着你,一起走進張曉風的散文世界吧。

讀張曉風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愜意、輕鬆。她的景物描寫雖然精緻,卻並不繁雜,只是幾筆簡單的描寫,便能勾勒出一幅幅溫馨的畫面。我想她一定是位田園詩人吧,即使全篇都在寫景,也能讓讀者明白她的心思,帶給我們發人深省的思考。

你能想象嗎?當流蘇那纖細的香氣伴隨着纖細的風拂過臉頰,當梔子花香的河川從身邊流過,此刻的心境,無可比擬。但,花落瞬間雖然美麗,過後便不見蹤跡。這告訴我,美,就像一則愛情故事,也許結局並不是最好的,但只要過程是美的,就已足夠。人生也是如此,它不能用長短來衡量價值,重要的是內容。我們不求它像愛情故事那樣幽美、惆悵,但是過程的精彩是一樣的。或許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那就試着去拓寬生命的寬度。只要我們奮鬥過、拼搏過,向着夢想努力過,等到年老時再回憶曾經走過的路,就會覺得這是人生中一大珍寶。

《畫晴》告訴我,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達成某個目的,沿途的風景其實更加美好。我們可以在閒暇的時刻駐足凝思,體味人生的另一重意義。

《念你的名字》告訴我,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我們要有奉獻精神,對別人懷有絕對的誠意和愛心,才能修煉成一個真真正正的“人”。

走進張曉風的散文世界,總能帶給我許多非凡的感受。你是否願意獨自走進她所創造的唯美世界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