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描寫蠶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蠶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是因爲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爲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以下是小編爲你整理了多篇關於蠶的小學作文,供你參考。

描寫蠶的散文

  第一篇 描寫蠶的散文

我總覺得,古人很會造字,“蠶”字拆開便是“天蟲”,意喻上天賜予人類的神蟲。蠶,無疑是從高高雲端悄悄降臨到人間的最純潔的精靈、最美麗的天使。有了它,纔有了精美的絲綢,裝扮了精美的中國。

在古人眼中,古老的太陽是從一棵巨大的桑樹上升起的。桑樹是蠶的故鄉,由此有了種桑樹的地———桑田,有了農桑、桑農、滄桑、滄海桑田等,桑梓又成爲人的故鄉。連接中西方經濟文化的長達七千公里的絲綢古道,其實是從一條小小的蠶的腳下起步的。世界從一根根晶瑩的蠶絲上聽到了古老而神祕的中國彈出的美妙之音,從一匹匹柔美的絲綢上觸摸到了中華的強盛與文明。

在遙遠的古代,誰也不會想到,這些小小的極不起眼的蠶,竟吐出了一條長長的、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

千年的錦繡歷史,也是蠶及像蠶一樣的人悄悄織出的……

  第二篇 描寫蠶的散文

蠶的一生相當短暫。在這極短的一生裏,它要經過四次休眠(不吃不動)、四次蛻皮,才由小變大、由黑變白,身體逐漸透明,最後停止進食,開始吐出絲液,這種晶瑩液體遇空氣便凝結爲絲。

蠶彷彿是一架吐絲的機器。它吐絲的時候,頭忽高忽低、不停地左右搖擺,不停地移動着身子,將絲繞成一個個排列整齊的8字形絲圈。它幾天幾夜不吃不喝不睡,每隔幾秒鐘就要搖擺一次頭,總共要不停地搖擺6萬多次頭,織出6萬多個8字形絲圈,直到筋疲力竭地把絲全部吐出吐盡爲止……

令人驚奇的是,一條小小的蠶竟能吐出1000多米長的絲,最長達3公里,且一隻蠶繭全由一根絲織成,絲束的拉力竟相當於同截面的鐵絲。如果把1.4萬條蠶吐出的絲連接起來,可沿着赤道繞地球一圈,彷彿給地球繫上了一條細細的、閃光的銀絲帶。

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一條弱小的蠶,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毅力?是什麼支撐着它,是什麼魔力在吸引着它,促使它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

  第三篇 描寫蠶的散文

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寫下“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一名句,感動着千百年來千千萬萬的人。其實,蠶吐盡絲之後並沒有死去。

蠶吐絲本來是爲了給自己建造一間安全的“房子”,這或許是它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否則生命將無法延續。它靜靜地躺在這溫暖、潔白如玉的“房子”中,懷揣着十分美好的希望與夢想,等待着化蛹變蛾、破繭而出,去尋找自己甜蜜的愛情,做一次幸福的母親或父親。正如一首古詩所寫:“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雖然這時蠶因大量吐絲虛弱到了極點,身軀大爲縮小,腹內已空無一物,口也退化不能進食,可爲了心中的美好願望,它默默忍受了這極其難以忍受的一切。等找到愛情(儘管這愛情非常短暫)、孩子孕育(儘管它連孩子長什麼模樣也看不到),它纔在幸福的微笑中悄悄死去,完成了偉大的生命週期……

然而,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人們爲了得到上好的絲,竟殘忍地剝奪了絕大多數蠶這麼一點點尋找愛情、做幸福母親或父親的權利,不等蠶破繭而出去實現自己美好卻如此短暫、可憐、小小的夢想,便把它們活生生地放進盛滿滾燙水的大鍋裏———燙死、煮死,然後剝皮抽絲。

這些可愛又可憐的蠶寶寶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耗盡一生心血精心編織的美麗宮殿,頃刻間竟變成了毀滅自己的地獄;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吐出的凝滿心中全部晶瑩、純潔愛的情絲,竟沒能給自己編織出甜蜜的愛情、親情與幸福,反而成了纏死自己的'枷鎖。

小小的蠶,到底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彌天大罪,爲什麼非要讓它們遭受如此酷刑呢?

蠶不會說話,要是它會開口,也許它說出的話地球聽了也會顫抖……

  第四篇 描寫蠶的散文

臺灣散文作家林清玄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出家人不穿絲製品,因爲一雙絲鞋,可能要犧牲一千條蠶的性命。”

想想看,當人們穿着綾羅綢緞感到十分溫馨時,其實那是千萬條蠶在用自己溫暖的身體溫暖着你;當人們身披精美絲綢備覺絢麗無比時,其實那是千萬條蠶在用自己美麗的生命美化着你。絲綢之所以如珍珠一般亮麗,那是因爲千萬顆蠶的晶瑩的心在閃光呵!

爲了人們擁有美麗的服飾,蠶犧牲的是自己的生命。蠶用自己那微小、瘦弱的身軀,擁抱着赤裸、古老的中國,悄悄暖熱了五千年冰冷的歷史……

撫摸着這柔軟、漂亮的絲綢,我彷彿觸摸到了蠶的脈搏、蠶的心跳,我彷彿聽到了億萬條蠶生命的絕唱以及它們在痛苦中發出的微弱呻吟。它們已經疼了整整五千年啊!

  第五篇描寫蠶的散文

我忽然想到了幾個假如:

假如蠶不吐絲不作繭,不是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不是不會遭遇被燙被煮被剝皮抽筋抽絲的命運嗎?可是,它們明明知道自己先輩們的磨難,爲什麼世世代代還要吐絲呢?

假如蠶不吐絲,它還是蠶嗎?

假如人與蠶交換一下位置,蠶是人、人變成蠶,蠶的故事還會是這樣嗎?然而,有多少人這輩子或下輩子願意當蠶呢?

  第六篇描寫蠶的散文

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蠶吃的是葉,吐出的是絲。那精美、閃亮的蠶絲爲何如此雪白?只因它心中沒有一絲一毫雜質,是它耗盡自己一生熱血凝聚的,是它生命與全部愛的結晶啊!

蠶的一生僅僅40多天,極其短暫的生命,卻寫下了一千米甚至數千米長晶瑩、絢麗、輝煌的詩行。它得到了什麼呢?它似乎什麼也沒有得到,又似乎得到了許多———那穿在古老而又年輕的中國身上長達五千年的雍容、華貴、漂亮的絲綢,不正是它小小生命的延續?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與蠶相比生命長了太多太多,可又能“吐”出多少“絲”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