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蕪湖縣九十殿廟會散文

本文已影響 1.8W人 

又是一年的農曆二月初二,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蕪湖縣九十殿已是一片喧鬧。2月27日上午,主會場九十殿敏靈社區街道兩旁人頭攢動,廣場內外鼓樂喧天、彩燈高掛、金龍狂舞,呈現一派歡欣鼓舞的節日氣氛。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蕪湖縣花橋鎮“九十殿廟會” 於2月27日(農曆二月初二)拉開帷幕。這是繼2016年成功舉辦首屆九十殿廟會大型文化活動周之後,又一次精心策劃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盛宴。

蕪湖縣九十殿廟會散文

蕪湖縣花橋鎮作爲蕪湖市東大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除楚王城遺址、東門渡官窯遺址等都是它輝煌歷史的見證之外,在九十殿村還有一座在當地頗爲知名、影響廣泛的道觀——敏靈觀。古時因敏靈觀殿宇北距太平府(今當塗縣)九十里,南距寧國府(今宣城市)九十里,故被稱爲九十殿。九十殿以它獨特的民間信仰和神奇的傳說故事,吸引着遠近遊人前來一探究竟。

透過廟會我們看到,這裏商賈齊聚,香客雲集。吉時一到,殿內鐘鼓齊鳴,廟外鳴爆震天。善男信女,燃紙焚香,舞蹈獻貢,三拜五叩首,祈福膜拜。廟堂上下,香菸繚繞,聲樂不絕。千年道觀古剎內傳出的誦經聲,鐘鼓聲與廣場上的吆喝聲,喧囂聲相互呼應,殿宇中飄出的香燭氣息與廣場上洋溢的各種香味交相混合,形成了濃郁的道教與世俗文化相融相合的恢弘場面,吸引了四方善男信女香衆遊客。這就是延續了千餘年的九十殿廟會。它集中體現了宗教文化與民俗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共融和諧的特點,並形成了以此爲中心,輻射到滬、浙、蘇南、皖南尤其是周邊的宣城、巢湖、銅陵、馬鞍山等地區的獨特歷史文化現象。

千餘年來,九十殿歷盡滄桑,已成爲研究地方史和南唐歷史的重要物證。修建於南唐時期的敏靈觀內,供奉着治水英雄、道教徒張渤神靈——祠山大帝。因此這裏便成爲江南地區重要道教活動場所。水神張渤一生繼承父業,在江南一帶開河築壩,造福於民,治理水患,爲百姓平安生活做出了巨大貢獻。百姓們爲了紀念這位治水英雄,立祠供奉,遠近百姓每年農曆二月都趕來祭祀祈福,並由法師舉行道教儀式和宗教活動。

民間傳承延續了1000多年的九十殿廟會,今年再次由“政府主導”,將特色民俗文化與鄉村休閒旅遊資源優化整合,打造出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讓傳統廟會煥發出勃勃生機。

九十殿廟會過去雖然年年都辦,但都是羣衆自發舉行,主要是祈福、唱戲等老套套,隨着老民俗、老傳統漸漸變淡,逛廟會的人也少了。而今年繼續由政府主導的廟會文化活動,卻發生了新的變化,這裏不僅有九十殿主會場,還設立了橫崗分會場,並把傳統習俗活動與文化娛樂和商貿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且活動內容如此之多,並有如此吸引力,這是出乎人們預料的。

廟會期間各類精彩紛呈的文化藝術珍品,不僅讓衆鄉親盡情享受了視覺上的饕餮盛宴,領略到了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更集聚了人氣、展示了民俗文化的風情。

這裏,不僅有中老年人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廬劇、京劇、越劇等經典戲劇,還有吸引年輕人眼球的旗袍秀、雜技、變臉、魔術、茶藝表演、猜燈謎、牛人絕活、民間手工藝展示等多項傳統文化藝術活動。

這裏,特色小吃、小商品交易等應有盡有。在兩個自由貿易區的200多個攤位上,一溜排特色小吃攤吸引了衆多年輕人駐足,如九十殿村的清明果、隆興村的花生糖、紅光村的羊糕、老觀村的甜酒元等等讓大家一飽口福。

兩個會場,每天舉行的道教祈福、文藝表演、手工藝展示等大大小小活動10餘場,週末高峯期預計每天突破2萬人次。除了本地村民,還有周邊宣城、馬鞍山等地遊客慕名而來。

本次廟會最顯著的特點,亦即最根本的經驗,就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融傳統廟會和民俗文化於一體,把九十殿廟會做大做優,以廟會品牌促進文化繁榮,拉動旅遊業,帶動當地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掘了花橋鎮傳統文化,擴大了花橋鎮知名度,推動了花橋鄉村旅遊發展,全力打造了鄉村休閒旅遊新亮點,

當下,廟會已成爲較大空間裏羣衆性民俗活動的重要載體。九十殿廟會早期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爲紀念張勃而立祠祭祀。在千百年的發展進程中沉澱,凝結出特有的.歷史文化、感恩、祁福現象。一千多年來,九十殿地處以商貿立市,四方商賈雲集的蕪湖東部,濃郁的世俗商貿氛圍,使廟會由單獨的道教活動,演變成道教活動與民俗活動融合的羣衆性廟會,並逐漸發展成爲羣衆性節慶活動。廟會的內容包括道教活動、民俗活動以及集市貿易等。道教活動有祠山神祭祀儀式,在神像前點亮琉璃油燈,“日夜玉盞常明”。會首及執事者到神像面前,焚香叩拜,民衆紛紛祭祀祈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遠近香客、信徒絡繹不絕,爭向祠山大帝敬香;民俗活動則有民間娛樂,如舞龍、舞獅、旱船、民俗小吃、素食糕點等;集市貿易如香燭、工藝品、手工服飾等。

九十殿廟會傳統民俗文化煥發出的勃勃生機,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廟會本身的所體現的價值,更看到它所產生的廣泛影響和深遠意義。

九十殿廟會推動了當地商貿經濟的發展。花橋鎮現爲尋古探幽旅遊區,以尋古探幽、道教活動爲主。同時又是打造蕪湖市旅遊的後花園,長期以來,九十殿廟會以其豐富的多樣性內容與形式,給予了花橋鎮及周邊羣衆多方面的影像。香燭生意的興隆,使香燭業的生產銷售,逐漸成爲當地傳統經濟中的一個行業。而大批進香的外來信衆的消費,也使得花橋鎮的農副產品、手工藝產品及素食走出了山村,併成爲了相當一部分人羣的消費習俗和謀生手段。共有400餘家固定攤位、200餘家流動攤位。這裏既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苗木花卉、特色農產品交易,又有農家樂推介、房企銷售、金融服務等商家在此尋找商機。最讓遊客擋不住的誘惑是“舌尖上的美食”。花橋鎮特色小吃:九十殿清明果、九十殿米糕、隆興村的花生糖、紅光村的羊糕、老觀村的甜酒元宵,花橋渡香豬香腸等讓遊客味蕾大開。據不完全統計,開幕式當天共吸引遊客兩萬餘人。整個廟會活動期間,吸引了周邊遊客10餘萬人次,旅遊拉動各類消費近千萬元。

九十殿廟會不僅促進了當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九十殿廟會是歷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文化底蘊深厚。廟會期間,除宗教活動外,遊山觀景,商貿活動逐漸成爲重要內容。如今,九十殿廟會已成爲蕪湖縣及花橋鎮重要的羣衆性節慶活動,當地及周邊地區兩萬人來此參加廟會活動,各種文化娛樂、商貿與道教活動相互映襯,呈現出喜氣洋洋的節慶氣氛。它是融進香、娛樂、遊歷、商貿、人際交往於一體的民俗文化現象,體現了蕪湖縣及花橋鎮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諧性,極大地豐富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相當一部分人羣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由於受現代文化消費形式的衝擊,廟會文化面臨弱化的趨勢。爲保護好這一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傳承其民族性、地域性、民俗性特徵,弘揚其包容性、和諧性精神,當地政府將繼續加強和完善各項設施建設,爲今後的九十殿廟會文化提供良好的載體。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