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走進清明的懷抱,領略春光的美好。笑看桃花的妖嬈,靜聽溪水的歡笑。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關於清明節的散文,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一):

清明節,一屢淡淡的憂傷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細雨紛飛,擾人心。

時時期盼着在清明節裏,能回去爲母親掃墳,但是這天,一股強大的力量,一下子打消的回家的念頭。可能是孩兒的不孝,但還沒想起發生過的事,淚水就會和着心雨,伴着這些年來的酸楚一齊飄滿了我的天空!

觀景而思,嘆流年如水。

駐足在人生大學階段,凝視着這樣一種快樂而完美的風景,憂嘆着失去與殘缺,靜思着擁有與夢想,驀然回首,慨嘆之餘,竟又欣逢着自己的童年時光。而一旦轉移視線,卻今非昔比。

當沐浴着那些飄來的淡淡雨滴,心好痛好痛,那清冷的雨啊,能沖刷掉我心中的苦澀的淚水嗎?

二零零年裏,那年,那月,母親悄悄地走了,就這樣走了,時光匆匆,離別如夢。我告別的鄉土,背起了人生的行囊,於異鄉求學,當汽車開動的瞬間,我潸然淚下,那時我十四歲。

漸漸地,夢想中的童年,嘮叨、可親、可敬的記憶,已是漸去漸遠了。

八年了,媽,你明白我多想你嗎?你明白我這一路上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血嗎?你明白,我一路走來,沒有人能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嗎?

繁瑣的心事,無人問起,無人關心,也無人訴說;我一路上,迎着風、冒着雨,遍體磷傷,卻只能自己悄悄地收藏,靜靜地療傷!

如果您在我的身旁,我就不會如此的孤單、無助,不是嗎?您就會細細地品讀着我的心事,就會靜靜地傾聽我的故事,和我一同分憂解悶,不是嗎?如果您在的話……

我想了好多好多的如果,卻永遠也無法實現,仔細想想,我還是多麼的天真、幼稚啊……

以前,也天真地想過,小時候,母親爲我擋風遮雨,長大了,我也要爲母親撐起一片藍天,只可惜,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

媽,我心中默默地祝福你,雖然這個清明節沒能回去看你,但我相信,你能明白孩兒的感受,我不想流淚,是因爲我長大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我不能不想你,不能不悲哀。

這個清明節裏,雨好淒涼,風好冰寒……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二):

清明時節

清明雨,匯成一條思念的河。清明時節,心裏總是慌慌的、悽悽的、寂寂的,一種惶恐悵惘的憂傷。

不知什麼時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浸溼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過我寒戰的軀體,彙集在我的心房,波濤洶涌,洋洋灑灑,匯成了一條思念的河。把我帶到了生離死別的現場,那一幕幕一樁樁的往事,像風鈴般,在我耳畔迴響。難忘,銘記的殤。

微寒薄涼的北風從我耳旁掠過,呼嘯搖曳,像是在嗚咽,像是在詠唱:清明時節桃李笑,野地荒冢話淒涼。烏啼鵲噪昏喬木,陰陽兩隔誰斷腸。一聲聲哀嚎,一聲聲低泣,彷彿來自蒼穹,彷彿在耳邊迴響。

我遙望天籟,夜幕,籠罩了一片有生機的氣象,黑絲絨般的夜空中懸掛着顆顆閃爍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瑩的淚滴,顆顆璀璨,滴滴欲墜下。像是在訴說一個個遙遠哀婉的故事,聲淚俱下,痛不可抑。

我彷彿看見千里之外,荒涼的枯山峻嶺旁,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籠罩了萬家冢院,荊棘雜草悽迷在肅穆的墓碑旁,斷魂哭泣的人們,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點燃心中無限的哀思和惆悵,許上一個個心願,讓天地永存,讓死者安息,讓活着的人們,背起行囊,不辜負前人的重望。

媽媽,女兒不孝,到不了你的身旁,就在這十字路口,能夠通往天堂的方向,點燃心中的思念,把我心裏滾滾的思念之水向你流淌。

風瀟瀟,飄蕩着濃濃哀思,雨綿綿,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劃亮手中的火柴,幽蘭的火苗,迅速在寄託中蔓延,冥幣飛舞,火焰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響,像是我心中滴落的淚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祭拜的香火在半空中嫋嫋升起,直達我遙望的方向,媽媽,你在天堂,還好嗎是不是一樣在把我們牽掛,媽媽,在淒寒霜凍的夜裏,別忘了把棉衣穿上,媽媽,有爸爸的陪伴,你們的家園,是不是陽光明媚,燦爛輝煌。

媽媽,我思念你,我把思念的苦水,匯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裏發光,我把思念的甜蜜,釀成醇厚的米酒,散發着醉人的芳香,我把思念的旋律,譜寫成一首歌謠,在寂靜的深夜爲你歌唱。

月光下,清明的細雨,像是串成竄的珍珠,紛至杳來,遠遠望去,像是密密麻麻的銀線,在天際閃耀,猶如積蓄在我心頭,無限的想往。剪不斷,絲絲纏繞,悱惻心田。

雨纏綿,風哀泣,任憑狂風暴雨,媽媽,我也跪拜在你幽魂的面前,任眼淚滂沱流成河,依然向你訴說着我無盡的緬懷和思念。看着冥幣一點點化爲灰燼,我不忍離去,不忍離開你的身旁。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三):

清明節的感懷

今晚有約。主要是參加新世紀職業學校培訓抽查。陪同主管部門領導巡查教學狀況。剛從外面回家。打開電腦,進入向陽同學的空間,就讀到了這篇新作《清明掃墓有感》,細細讀後,從中得到很多心靈的啓迪。

說句心裏話,我的朋友不多。應驗了一句話,叫做“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一向把向陽作爲心靈相通的兒時好友,是因爲和向陽從小就在一齊,喜歡文學。上學的路上,就一齊背誦唐詩宋詞去上學。雖然長大以後,各自東西,工作崗位不一樣,但是,心底一向存有那份純真的情愫。清明小長假這幾天,一向沒有向陽的信息,心裏也有一些牽掛和思念,也想拿起電話聯繫,思考到向陽工作的特殊性,我沒有個性的事情,一般從來不主動去打擾。於是清明這幾天,幾次也進入向陽的空間看看,直到今晚此時,果然如我所願,明白向陽同學專程去拜祭奶奶和父母。心裏一熱。真是性情中人啊!有句話叫做:男兒有淚不輕彈。清明時節雨紛紛,向陽同學對自己親人的那份懷念之情,盡在字裏行間顯現。當我讀到“直到我恩重如山的奶奶和父母相繼去世以後,每年的清明掃墓由春遊的瀟灑走一回,變爲沉痛的一跪一拜了。當香燭嫋嫋燃起,雙膝跪在墓前,上輩的音容與行止,風貌與性格乃至隻言片語齊涌來眼前,便有那兒行千里仍縈迴母懷的溫馨猶在,銜看母乳淚入心中的香甜仍存。”感覺這份真情,更是男兒的陽剛之氣的來源,爲人處世的根本。

至今我還記得,向陽同學一篇《珍藏在心靈的回憶》讓我讀後潸然淚下。原以爲我很瞭解向陽同學的,沒有想到向陽也有那麼苦澀的童年。奶奶那瘦小的形象在我心裏霎時那麼高大。向陽同學的真誠,勤奮,我想就應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遺傳,還有奶奶那無聲的傳教。今晚,我讀到向陽同學“慈鳥失其母,夜夜吐哀聲”的鳥未反哺的愧疚情緒,忍不住淚流滿面。”不禁眼睛也有些潮溼。

哲人說:文字的力量能叩響人的心靈。這個清明時節,我本想寫寫自己的心靈感受,讀了善業老師的“清明感懷”、牧歌老師的“開滿梨花的思念”,湄瀾遊子的“清明雨”;今晚,我又讀到向陽同學的“清明掃墓有感”。我感覺到。我最好的幾位心靈相通的摯友,把我心裏想說的話都說完了,我如果再寫,真是班門弄斧,寫不出新意。前面靜雅的精彩點評,我十分認同。謝謝向陽同學!這些感人肺腑的文字,讓我的心靈在今年的清明節,得到了一次最好的洗禮!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四):

家中的清明節

清明,在稚年思想還沒萌芽時就經常給祖先掃墓,從由我爸揹我到我能跟大夥一齊翻山越嶺,我從不缺席。此刻大了,出來工作了。總人好多理由不回家過清明。說句對不起先祖的話。我這叫不孝。每逢清明前都想好好回家過清明,但都被自己擱淺了。

暮春時節了,過幾天又是清明瞭。今年我想又是不能回去了,因爲工作實在太忙。事業不穩定,但總想給清明時節寫點什麼的,以網絡情緒遙祭我的祖先,不要見怪!孫兒對不起你們。要是你們泉下有知也會怪我對嗎?我會懷念你們。真的!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你們。但在我心目中,你們是偉大的。因爲想當初,是我爸他們到山上祈福纔出下了我,我是你們的庇佑下成長的,也就是你們的保佑我的讀書成績才那麼好,因爲我爸曾爲了你的墓地和人打過官司。爲了你的墓地和人爭得臉紅耳赤。我的先祖,在我心目中你們都是我家的神,我敬你們,一如你們給我們後輩的庇廕一樣。

多少個日夜,我站在回家的山上。對着回家的方向,心潮久久不能平靜。因爲哪裏有我同伴們一齊玩耍的足跡,有我兒時的夢,我們曾在清明時手拉拉趟過家鄉長最深的河流,翻越過順路梯的高山,走進無人居住的荒山野林順着春草從高嶺上滑下來。也欣賞過家人曾多次推崇的觀音坐蓮的的風水寶地,在哪些地方我真真正正見識了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在那個年代我靜靜地編織兒時的夢,多想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一雙腳暢遊天下,走遍祖國的山河湖泊,過一種快樂逍遙的日子,如今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的心卻平添了好多憂傷,當我望着同事們收拾細軟要回家時,我最後忍不住思潮的涌動,雙目已經模糊了。在這時我才明白家鄉對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它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今生永遠的歸宿。

夜裏,我轉輾不能入睡。從窗外透進來的月光中,似一弘青泉從我心底流過,我又記起了少年時的情景,人都個性懷舊,對小時候的事更是如此。因爲我的寂寞,因爲我的無奈,遠在他鄉的人呀,請你們替我給先輩們多燒點紙錢,訴說一下我這個外在他鄉的遊子對他們奠念。以及對他們的慚愧之情。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五):

清明時節

立刻就是清明瞭,總就應祭奠什麼,爲逝去的人致哀這是最深刻的,但是過往都是一去不復返,該追憶的怎樣會僅僅只是逝者呢。如果什麼東西曾深深的打動我們,當它失去時我們是否會想到在這清明節時祭奠一下呢?或是歲月,或是經歷,或是以前的單純,那些以前存在,此刻似乎已經消逝了的完美,是不是都會在這回憶過往的時刻浮此刻眼前呢。

清明,總是伴着紛紛擾擾的細雨,透着春天的陰冷與寂寞,絲雨細如愁,多少人在這憂愁中徜徉留戀......傍晚天氣開始陰沉下來,些許的冷意更讓人有清明時節細雨斷腸的感覺,對歲月的感嘆,對過往的敬畏涌入心中。本不該這麼情緒化,多少事情要我們去忘掉自己的情緒,忘掉自己美麗憂傷的小懷想,和最開始的堅持......但如果失去它們,也必將失去自我。一個人在歲月的洗滌下,在世俗的暈染中,是多麼容易變成另外一副模樣。就在這清明節,向我們以前不願改變但又無能爲力的過往存一份敬畏吧。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六):

清明

關於清明,我始終覺得這是個代表着過去的詞彙,因爲祭奠和懷念。

花木芳香,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處更增添了幾分煙雨迷濛的感覺

但是,應對這個即將到來的清明,心裏卻是提前飄起了細雨。歲月在不經意間遠去,從少不經事,到親身感受一次次生離死別,腦海中每年行走在清明雨路上的斷魂人,都是別人的清明,是母親的離去,才真正覺得那紛紛的細雨,從此便屬於自己了。十三年了,我恪守着時間,站在歲月的橋頭,靜靜守候着每一份思念的降臨,請求它把我征服,將我的心揉碎。我就這樣一次次走進母親的世界,去追趕和感受那份親切又虛無的親情。母親也必須來過我的世界,但是,我該如何去知曉?如何去撲捉?我肯定已經錯過了很多次。

我來了,那裏的泥土,還有長眠在這塊泥土下的母親,蹲下,沉思片刻,和姐姐她們清理墓地上的雜草。在一片縈繞的惆悵哀思中,我們更能夠體悟活着的美麗,於是便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寂寞輪迴的釋然,無論閒情逸致也好,愁緒滿腸也罷,我想,都證明後輩人對已故親人的無限懷念之情。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七):

春雨清明節

清明節便是多雨的季節,距清明還有幾天,那雨早就瀟瀟灑灑地下了。帶着暮春的寒意,奔過了榕樹林,掠過了芭蕉樹,澆透了我的心,愁緒也如這雨絲一樣悠長悠長。

迷濛中,我彷彿看見帶雨的桂東山水,山水間沿着泥濘小路蹣跚的人們。這時他們都提着祭品通往自家祖宗的墓地去祭祀逝去的先人。我又彷彿看見了爺爺永遠歸宿的那坯黃土陵。黃土陵上隔年的殘枝敗葉在風雨中搖曳,父親跪在青石碑前,點上了香燭,閃閃的燭光映照在父親那佈滿皺紋的臉上,我分明看見父親那花白的雙鬢,還有和着雨水飄落的淚珠。

對爺爺來說,常年漂泊在外的父親似乎是個“不孝”之子。爺爺病危的時候,常常掂念着父親,直到臨終前,還抓着我的手問:你爸回來了沒有?那時,父親正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圳。

父親沒有趕上爺爺出殯,應對那一堆饅頭似的黃土陵,怎樣也想不通,病魔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就奪去了爺爺的生命。爺爺那不能瞑目的遺容,讓父親深深自責。但我清楚,爺爺也是瞭解父親爲了藝術和生活而奔波的苦衷;所以,在爺爺病重的時候,還不讓我們把他的病況告訴父親,儘管他也掛念着父親。

爺爺去逝已經好幾年了,我也在南方流浪了好幾年了。每當多雨的`清明節時,心中便會莫名的惆悵。前些時候,父親在電話中說,他已經戴上了老花鏡,而且有些神經衰弱,夜間睡不好,正在治療,勿念。我驀然覺得父親也真的老了,俗話說:父母在,不遠遊。可我卻常年流浪在外,尋找那些可能本來就不屬於我的夢。

雨越下越密了,天地間一片迷茫,雨聲中傳來了一陣陣杜鵑的啼叫:行不得也麼哥……不如歸去……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八):

又是一個清明節

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了。四周黃燦燦的油菜花不斷地搖曳着,喜悅地向飄過的人兒、鳥兒、蟲兒述說着。我走在芳香四溢的田間小路上,暖暖的陽光溫和的照耀着,我的情緒感慨萬分。

彷彿只是昨日的故事,卻真真切切的過去多年了。以前年少天真的我已是一個青春年少的孩子的母親了,而以前健壯的幾乎挑着全家人生活重擔的母親已是走路蹣跚了,二十多年的光陰帶走了她的健康和光潔的前額。

小時候很期盼家裏有客人來,聽到玩時的同伴說到自家有客人時,立馬想到甜絲絲的糖果,就開始盼着一回家看到家裏有客人。個性是看到別的小朋友拉着自家的客人,放肆的在田間竄梭,手裏還拿着紅紅綠綠的紙製的東西,心裏個性的羨慕。不斷的嘀咕着,我家這個時候咋沒有客人來呢?每次提醒自己記着要回家問問疼我的老外婆,可一到家看到等着我的吃的就全忘了。

隨着老外婆的去世,姑婆們悲哀欲絕的苦泣,拉着我們姐妹的手不斷的述說,再沒有人做好飯等着我們回家時;看到堅強的母親不斷的泣不出聲,卻不斷細語安慰着年邁的外公,六十多歲的外公老淚縱橫,他們祖孫三代人以前相依爲命的艱辛一一在其他長輩的嘆息中表露出來。我漸漸明白清明節的好處了。之後的我,確實有幾年帶着幾位姑婆在田間穿梭,享受到幾位小朋友的羨慕眼光,卻心裏早沒有了那份喜悅,因爲那裏躺着的是曾讓我吃喝無憂的老外婆,我已不能再和以前一樣,玩到何時家裏都會有個人笑着從竈底端飯出來給我吃了。

隨着時光流逝,外公、各位姑婆的先後離世,讓我越來越懼怕和期盼着清明節的到來。無情的歲月,已讓我的青春不再,讓我世俗,讓我甘心坦然理解着順其自然,不爭不惱,自得其樂。

心也越來越無畏生死,但還是懼怕着,因我不知那坯土下的親人是否能相遇相親相愛着。我又期盼着,因爲清明節代表春天的到來,代表着新的一年新的期望開始了,在這清新時光裏,我緬懷着以前疼我、愛我的親人,更珍惜着身邊的親人,時時提醒着我,珍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惜此刻所擁有的。

越來越麻木的心聽憑着時間在匆匆行走,在世俗的通融中,我坦然的生活着,愛着。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九):

清明節

每年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時,中國老百姓又迎來了一個民間流傳很久的節日,------清明節。

那麼,清明節爲何叫“清明”呢原先,每當這節氣,大自然拉開了春天的序幕,和風送暖,嫩草茂盛,春意盎然,這大概就是“清明”的含義吧!

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到野外,或祭祀先祖,上墳掃墓,或踏青春遊,抓柳插門,有的地方稱清明節爲“鬼節”但是,這是個祭祀先人的節日。清明節前後,家家戶戶到墓地祭祀,祭祖時,後人爲墳墓前清理雜草,添加新土,燃上香燭,焚燒紙錢,叩拜式默哀。

傳說清明節起源於漢代,到了清明的時候,掃墓到了頂峯,有的不光到先祖的墳上焚燒紙錢,而且還做十大碗菜供在墳頭上。

清明時節,人們還有放風箏、拔河的習俗。

古代清明節還有把楊柳的活動。古詩裏就有“滿街楊柳倒似,畫出清明三月天”的句子。

  關於清明節的散文(十):

清明節

原以爲清明節就是一個祭祖節那麼簡單。印象中,長輩們每到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日都要去祭祖,那一年在北京天安門悼念周恩來總理之後演變爲一場政治事件的4.5運動強化了這種意識。然而,以前的清明節我是向來不搞祭祖活動的,原因是老爸在世時說過:你是公職人員,將來我不在了,這些節日你不須搞祭拜活動。去年的清明節,我因值班,就沒有回老家祭拜,心也坦然。今年,一來沒有安排在清明節當天值班,二是娘回老家已經一週了,該去接老人家回來,三是因鎮區規劃,老爸安葬的那個墓地整個兒遷了地方,老人家在世時他自己是十分在意祭拜活動的,諸多因素聚集在一齊,於是決定回老家去祭拜先人。

邀上小妹妹一齊,先去祭拜祖母。祖母被安葬在一塊叫做“黑子墳”的地方,墳地是一塊坡地,北高南低,其勢比地處要高出不少,不易積水。家族裏的人選中那塊墓地時,看準了這一點,還因爲離村莊較遠,耕種不便。祖母的墳前沒有立碑,我能憑記憶認出來。已經有人給墳添了新土,墳頭也加了從土裏挖成的“帽子”,我明白那是幾個姑姑和姑父們的心意。天是陰沉的,隨時要下雨的樣貌。墳地周圍,金黃色的油菜花鮮豔的綻放着,若是在晴天,陽光下必須是光耀刺目的金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祖母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人。幼年,因爲母親要“掙工分”,農村有沒有幼兒園,所以直到上小學前,都是祖母帶着我。那時候,農村沒有通上電,夜晚一片漆黑,因爲年齡小,家人不讓出去和大孩子一道玩,而沒有哪家會點上煤油燈供孩子在家裏玩耍,天一上黑,家長就要我們上牀睡覺。睡得太早了,反而睡不着,就跟大人鬧,媽媽勞作一天累了,就讓奶奶管孩子,奶奶就給我們講故事,比如“撿到的東西,哪怕再貴重都不是你的,都要還給原主”,還給我們說,下人對長輩要孝敬,給我們講黃家遠祖“黃香暖席”的故事;有時也給我們說她自己孃家的事兒。奶奶孃家姓徐,是中醫世家,可惜她孃家那個正在上大學的大侄子,因爲患了腦膜炎過早的去世了,從此孃家他們這一枝就衰敗了,也沒有人繼承那中醫,真是可惜……奶奶自己沒有念過書,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個故事,聽得多了,自然就不耐煩,就故意鬧,於是奶奶就自己先學着老貓的恐怖叫聲,然後自己再做趕走老貓的樣貌,那聲音還真有點兒恐怖,我還真有點兒怕。上高中以後,我爲了改變膽小的毛病,以前故意跑到墳地(就是之後奶奶被安葬的這塊墳地)中間坐上一時半會兒,鍛鍊自己的膽量。奶奶給我最深的影響就是做人要誠實、本份,不貪分外之財。

爺爺的墳在一塊叫做“孫家嘴”的地方,據說是因爲方言的原因,念“白(別)”了,地的原名是“鬆窠嘴”,也是一塊地勢略高於四周的土丘,早年以前栽滿了桃樹,之後誰在那裏種上了竹子,此刻是一片竹海,這竹子與周邊村子的竹子不一樣,是在我們那裏少見的“桂竹”。爺爺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有一手篾匠絕活,不善言談,靦腆,因排行老二,所以人稱“二姑娘”,爺爺死的那年,我還很小,只有零碎的幾個映像片段,一是他總喜歡拿帶鬍子的臉來親我,二是夏天他總是穿着老式的大褲衩,是藍色土布做的,褲腰是本白色的土布,腰帶也是本白色的,掛一塊黃玉,那玉的形狀我已模糊,他死後,不知那個親戚給要去了,還是老人家給帶走了,我不得而知。有一次,他放工回家,手裏拿着一根桑樹扁擔,走到中門的時候,將扁擔往地下一杵,嘆了一口氣,發現中門匾額上的燕窩裏還不會飛的燕子掉到了地上,老人家用手輕輕地逮起來,站在凳子上,蔣燕子放回窩裏。還有一絲的映像就是,有好幾回的夜裏,遠隔幾裏地的村裏來人求他,說是某某某肚子疼的沒奈何,請他給些草藥解除痛苦。據說,爺爺會在百草從中,認識一種叫做“木香”的草藥,這種草藥“有健胃消脹、調氣解鬱、止痛安胎作用。能行氣化滯、疏肝、健胃,治一切氣痛、

停食積聚、胸滿腹脹、嘔吐瀉痢等。”;也不明白他老人家是怎樣明白的,他倒是教會了我爸爸,只是之後中醫不受重視了,老爸在世時幾次要叫我認,我也沒當回事兒。直至之後自己得了膽結石,每當疼的厲害時,纔想起爲啥沒有挖些木香放在家裏。爺爺沒有上過學堂,自然不認識字兒,不知畫師爲何要在老人家上裝的口袋口畫上一支鋼筆,顯得老人家很有文氣的樣貌。鄰居們回憶起爺爺的時候,總是帶着敬仰的情緒的,他們十分佩服老人家的人品,也說他脾氣好,還說,老人家說起話來慢條斯理,幽默得恰到好處……

老爸原先被安葬在叫做“官山”的墳地,因爲工業化的緣故,墳地要搬遷,村裏的賢人們幾經考證,選了塊叫做“沙子壩頭頸”的地方,這個叫法是音譯,真正的名詞怎樣寫,我無從考證。我之所以沒有寫成“石家壩”、或者“十家壩”,是因爲,那裏沒有姓石的人家,也沒有其它與“十家”有關的名詞,況且,記憶中,那水壩的堤坡上滿是紅砂,所以我把它寫成“沙子壩”。從來沒有哪一個地方象我們老家對遷墳一事這麼配合的,幾乎沒有人拒絕動遷,因爲老是在外開會,沒有時間回家辦理這些事情,我堂兄居然就替我做主,就把我老爸的墳給遷了,這事兒還真沒法說,換了在別的地方,不非得鬧到強制動遷纔怪了呢!

給這邊的先人上了墳,從小姑接娘回去,小姑一家非得留我們吃了飯才讓走,見我說我要請岳母大人吃飯,才悻悻然的放我們走……

岳父大人死前好像是有回老家安葬的想法的,但是老人家致死也沒有親自對兩個女兒說出來,只是他侄兒說跟他說過。畢竟千里之外,路太遠了,因他是革命軍隊裏的人,我們就以革命軍人四海爲家爲由,將老人安葬在那裏的一個公墓。這天,平日冷清的公墓熱鬧非凡,墓地不遠的公路上,滿是停靠的小車,從車牌看,全國各地的都有,祭拜的人羣,大多數顯得很簡單,只有少數人的神情是肅穆的,那必須是親人去世不久。有些人,已經把祭拜當成一種儀式,從神情上看,對於逝去的親人,已經從悲痛裏走出來,彷彿已經悟出了某種定律……

由從公墓那裏看到來自各地的人羣,感覺清明節的好處何止僅限於祭拜呢

清明節其實是一個以祭拜爲中心環節的系列活動,在這一天的前後,不管人在哪裏,都會到先人的墓地去祭拜,也由此理解杜牧爲何在詩裏寫“清明時節”了,清明節是特定的一天,而清明時節就是包含清明節在內的一段時間了。在此期間,因了祭拜先人,族親得以聚會,在不同地域供職的非族親好友們也有了碰面的機會,祭拜用品店、鮮花店等等商家們生意確實要紅火幾天,客運業、加油站、餐飲行業也都旺起來了,難怪乎,早就有畫家按捺不住激動的情懷,恢宏寫就“清明上河圖”這樣的鴻篇鉅製了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