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半粒沙散文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每個人都是在宇宙中微小的不再微小的個體,起碼是在有形的領域。人的微不足道,說滄海一粟都有些擡舉,就像是在銀河中的半粒沙。

半粒沙散文

之所以說是半粒,是因爲人在出生之時就是不完全。“初生”只不過是上帝給你的一個人胚,之後的完善,就要靠你自己和所有幫助你的,不論是人是物還是事。在有形領域,人自然是無法顯示與宇宙同樣的“偉大”。但在無形之中。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些對自我的認可,甚至認爲自己有可以引以爲豪的地方。要想再有形的世界展現出無形的你,只能讓你的無形變得更有吸引力,這樣才能使你在衆多無形之中脫穎而出。

人,尤其是現在的人,總喜歡各類的電視與電影。除了他們的情節吸引人,人物有“亮點”或是有少數的有教育意義之外,最多的就是他們可以讓觀衆生處於電影或是電視之中,將自己與電影電視融入,創造一種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或是使觀衆將自己與其中的角色相對應,從而使觀衆產生強烈共鳴。

這種共鳴,其實是人按照劇情給自己設定的劇本,在這一刻,你彷彿變高大——你成了全劇的主人公。

人本身就是一個角色,一個“演員”,這個舞臺比電視要豐富。

電視中的戲劇性情節往往不由得使人產生一種悲天憫人的感覺。

隨着時間的推移,自憐自愛的人難免會越來越多,這種角色賦予感也隨之不斷加強。

這是對壓力的緩解。因爲人時刻要面對弱肉強食的競爭,而且競爭會隨着年齡的增長愈演愈烈。大部分人生在社會上都處於一種被忽視的地位。而這種感覺則會讓人找到某種被尊重感。

我們需要被尊重。

宇宙只有一個,但被很多人看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宇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世界。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世界的主角。我們都擁有着不同的世界,卻又在使用着同一個世界去認識不同世界的人。當我們不在,世界便不再,就像是一幕電影之後的片尾曲,一種解脫,一種逃離,一種終結。也是——一種幸福。

人往往活的很自我,這是天性。或者可以這麼理解,因爲有我纔會有這個世界,這個故事。人也總會有自我沉寂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現最初最真的自己,尤其是在一個不被理解的.社會。自我同情的感情會越來越大。

音樂是一種解脫與隔離的方式。

很多人喜歡戴上耳機,在黑夜裏每個人都會與世界隔絕,全身進入到自我的世界裏。

這便是靈魂放鬆的時候,真正的一以二十一克的重量輕盈的盤旋於腦際。

有些人,喜歡將世界放大,以便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因爲在這個世界裏,他們是真正的“皇上”,有着一切權利,但這個“皇上”與皇上不同,他把一切可以驅使別人的事都放到了自己身上,但還是很快樂。

但始終,我們也只是宇宙中的半粒沙,渺小卻是溫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