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白鷺》散文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教學目標:

《白鷺》散文教案設計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文章內容,並說說作者的見解。

2、品讀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的獨特感受和見解。

3、閱讀兩位作家的文學作品,形成專題對他們的作品選擇某個角度賞讀、評析。

4、結合中考散文閱讀的特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結合中考散文閱讀的特點,談談初中散文閱讀技巧。

散文在內容上雖然或狀物,或記人,或寫景,但所寫的總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的發現。這種發現不僅是觀察和思索的結果,也是感覺的結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點,一是往往以個人抒情爲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爲一爐;二是往往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三是往往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結構靈活。

閱讀散文時,要善於透過“形”抓住“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散文的閱讀:

1、突出散文的文學性,注重對語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對文章內容、思想感情的領悟。

3、突出散文的藝術性,注重對錶達技巧、寫作手法的理解及對藝術特色的理解。

通過對近年來的中考散文閱讀題型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中考散文閱讀題的考查呈現出細節化的特點, 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詞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2、理解字詞的感情色彩。

3、理解字詞的準確運用。

4、分析關鍵句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5、分析散文的線索及常見的表現手法。

6、分析散文所蘊涵的哲理。

7、分析領會散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8、欣賞文中優美、精闢的語言。

這些考點多以主觀題的形式見諸試題,它們着重考查學生的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普遍性、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面對這樣的閱讀題,首要的步驟是對文章進行整體式閱讀,即從整體的角度對材料反覆掃讀、領會,從而達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據出題的要求,對材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細節化分析,在進行分析的同時應聯繫全文,充分調動平時的知識積累,調動自身的情感體驗,來展開“品析”。

二、學生朗讀《白鷺》一文,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提起郭沫若,我們往往會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鳳凰涅槃》、《雷電頌》等作品,這些作品曾強烈地震撼着讀者的心靈,郭老由此而享譽文壇。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樣別具一格,清新雋永,情趣盎然。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詩《白鷺》,看他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如畫的.美妙境界。

二、品讀課文,分析內容:

1、朗讀課文:

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聽讀過程中,讓學生想像文中的“畫面”,在頭腦中形成總體印象,感受白鷺的美。

2、齊讀課文:

要求學生通過誦讀,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文章思路,設計了以下問題:

①文章如何起筆,如何收束全文?

本文以“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開頭,以“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結尾,首尾呼應,以“詩”作喻寫白鷺的美,內涵比開頭深了一層,強調白鷺是“韻在骨子裏的”詩。

②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勾畫出幾幅有關白鷺的畫面。

作者先通過比較寫了白鷺的形體美(2、3),然後再寫它的尋常之中的美麗。

四幅畫面:白鷺的形象美、白鷺立於清水田裏的一幅畫面、白鷺悠然站在小樹的絕頂的畫面、黃昏中低飛的白鷺等四幅圖畫。

③在這些描繪中,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

前兩幅是靜態描寫,後面兩幅畫則是先靜中有動,後動中有靜。

3、細讀課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品評語言,進而欣賞散文詩的意境,提煉出主題。

①提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語言之美。

(1)文章採取了哪種修辭方法來描繪白鷺,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鷺比作“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美,說明其容易被人忘卻,因爲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樣容易被人發現。

(2)文章首尾圓合,讚美白鷺,從哪幾個詞語上體現出來,如何理解這幾個詞?

“實在”、“韻在骨子裏”,“實在”是對上文描寫的一個總結,即突出了作者的認識和感覺,表現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讚賞;又呼應了開頭,使文章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韻在骨子裏”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現。

(3)文章選用哪些材料來刻畫白鷺?爲什麼選擇這些材料?

水墨,爲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白鷺,很多地方都是虛寫的。

(4)全文感情基調爲讚美,爲何作者又說“白鷺不會唱歌?”

進一步說明了白鷺是“優美”而不是“鏗鏘”,這就使作者心中白鷺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現。

這幾個問題層層推進,由易到難,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實施,清晰地而展現對白鷺由外在美的刻畫昇華到其內在美的具體過程,感情也進一步推進。

②在品評語言的基礎上,進而領會其優美意境,提煉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鷺是一首詩,那麼,文章是如何將“散文的詩”和白鷺形象相融合的?

詩有美的意境,美的語言,美的意蘊,這跟白鷺相似(略)。

(2)找出能透視全文主旨的句子。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第一個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適時點拔,引導學生從散文和詩的特點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詩這種文體的特點,從而讓學生體會本文有形無聲卻有情的優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蘊,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主旨。在這兩個環節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學會品讀文章的方法。

總之,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讚頌,謳歌了那些“因爲它常見,而被人忘卻了”的美。

4、感悟美點,完成兩個目標:

(1)積累語言:《登徒子好色賦》中的語句轉化和富有詩意及哲理的語句。

(2)學完這篇文章以後,給自己怎樣的啓示?

學生髮言,教師適時給予點撥,最後總結:由讚美白鷺美在自然、,進一步聯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奉獻的人,同樣具有美的閃光點。

三、總結:

本文的寫作特點:

1、本文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歌詠的對象。

2、巧用襯托比較的手法。

以白鶴、朱鷺、蒼鷺等比較。

寫白鷺晴天的清晨悠然站在小樹的絕頂,則是以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來襯托。

四、佈置作業

學生在課下自選一篇優美的散文,按照本次課所學的閱讀方法進行品評文章的練習。

第三課時

一、導入課文:

我們上一堂課學習了郭沫若的《白鷺》,你對本文有何感悟?

同學們各抒己見。

二、閱讀曉雪的《關於散文〈白鷺〉》,看一下作者是如何來欣賞的。

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與曉雪的感悟進行比較,看看差別在哪裏,然後認真研讀曉雪的文章。

1、請同學們先朗讀全文,邊讀邊理解曉雪是如何來評論這篇文章的。

2、掌握文章的思路。

這篇隨筆式的評論文,作者曉雪一開始表白了自己關於散文的隨意性和多樣性的見解,並在第二段列舉了一些作家的藝術風格,這一方面有力支撐了作者上文提出的觀點,同時也爲下文對郭沫若的散文風格作了一個鋪襯。

寫其他作者的不同風格,這是從“面”的意義上進行比較的,最終他還是要落實到郭沫若這位作家的“點”上。因此下面就寫了郭沫若散文的風格,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氣勢磅礴”的一面之外,還有“柔婉清麗,秀美含蓄”的一面,而且後者是自己更喜歡的,最後落實到《白鷺》上來。

第四段是本文的核心,它指出了《白鷺》一文的寫作特點。這就是文字上是“非常精彩、極其簡練”,感受上則是“抒寫了作者對白鷺的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對於具體的描寫白鷺,曉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達,好像也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證明“絕妙的描繪”所達到的藝術境界了。以此來表達對郭老的讚歎之情。

五、六兩段引用姚鼐和萊辛的文字,目的在於強化注重閱讀感受的一種閱讀方式。姚鼐主張以陽剛和陰柔來區分文章的風格,引文部分則說明了一種“柔婉”風格散文的藝術魅力。曉雪引用這段話是爲了說明郭沫若的《白鷺》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體現了他“柔婉清麗,秀美含蓄”的風格,意在告訴讀者要感受這篇文章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必須用心品味,否則無法發現水面的漣漪和珠玉的光輝,是無法聽出寥廓天際的鴻鵠的鳴叫的。

最後引用萊辛的話和《白鷺》原文,反過來讚美《白鷺》一文,看似輕而易舉,實則頗具匠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