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記敘文作文

參觀博物館記敘文

本文已影響 8.37K人 

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在寫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記敘文,記敘文要寫清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六要素“。那麼記敘文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博物館記敘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觀博物館記敘文

參觀博物館記敘文1

走進博物館,燈光打在鵝卵黃的大理石板上,更顯耀眼。房頂是一塊綠色中空的圓盤,怎想,它竟如此淡雅。

當我邁進這裏第一步時,腦海中浮現的是時代變遷的歷史。果不其然,一切都在眼下間接地暈染開來。古時的生活器具,雖然簡單笨拙,但卻是智慧的結晶,現代發展的啓蒙;哥窯的冰裂紋瓷罐,白中有點點藍意,從中亂中有序地裂紋更是錦上添花,那種不言而喻的美,是精湛技藝的凝聚;全盛時的唐三彩,雍容華貴,令人讚不絕口;明代白玉花形杯,葉瓣的邊緣泛有喜慶的紅,但卻不傷大雅……

談及繪畫,另一層新奇又抓住了我的心。大筆渲染,小筆勾勒。畫中人形貌皆具,彷彿畫中有話,友人送別時的惆悵,親人遠征時的思念,家人其樂融融的溫情,靜景訴出的悲涼……這一切的感情,都可在紙上一目瞭然。看着看着,我走進了它的世界,白磚、紅瓦、小橋、流水、枯樹、荒葉……奈何空無一人的安寧、清幽,彷彿靜中有動、動中有情、情中又有景!

說真的,我不喜歡原始人,以及他們的一切。但是,我愛那些雅緻的瓷器。

我喜歡瓷器上單一的色調,它們的線條是那麼美,那麼自然,即便失去了色彩,也一樣吸引人的眼球!純粹,簡單,在這裏面,我聞到了濃濃的歷史的香味,彷彿不再是拘謹於書本的籠中鳥,終於找到了那個自己的天空。

這些個獨具匠心的藝術品,讓我不僅看到了表面的奢華,更看透了古人的才幹和智慧,或許就是這裏濃厚的歷史韻味,讓我內心文雅起來,是這筆墨的清香向我傳遞了優雅的真諦,我的內心透澈了,像潭碧水。

這次徒步,不虛此行。畢竟被文雅的韻味洗禮。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再去一次,仔細看看。

參觀博物館記敘文2

一、鵝頭桶

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溫州博物館參觀。在博物館裏最讓我留連忘返的是藝術品展廳。在展廳裏各個年代各種造型的藝術品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特別是有一隻造型獨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一隻什麼桶呀?一隻圓圓的桶上有一個長長的把,這個把的造型是一隻鵝頭,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爲它代表着鵝的翅膀和尾巴,整個桶看起來就像一隻浮在水面、回頭展望的鵝,使我想起一首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爸爸告訴我說:這種桶是溫州最有特色的木桶,叫鵝頭桶,是古人用來裝洗衣服的,因爲古人洗衣服是到河裏的,人們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裏,然後用手挎着鵝頭桶提回家,這樣既輕鬆又好看。我心想古人真聰明,我也要好好讀書,假如我也發明一些東西放到博物館,讓將來的觀看,那該多好啊!

二、蝴蝶盤

呀,博物館裏怎麼會飛進蝴蝶來呢,哦,是我老眼花眼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盤子,它是用一塊木板刻出來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輪,整個盤子漆成棕紅色的,可好看了。聽爸爸說,這是古代人在過大年的時候裝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盤。我們家也有果盤,但那是玻璃做的,雖然看起來很洋氣,也很好看,可我還是喜歡這隻蝴蝶盤。不知道現在還有這種盤子賣不?

三、活字印刷

在展廳裏,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燒製的`活字印刷字盤,在爸爸的講解下,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發展史。

最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要印書,先在一塊磨平了的蠟石上將文章刻上去,然後一張紙一張紙地拓印出來,如果要印第二篇文章,就把原來刻好的文章磨掉再刻,這樣很費時,而且無法再版。後來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人們覺得方便多了,畢昇把一個個字刻在特製的泥塊上。然後燒硬要排版時,就按文章將這些字排在一個特製的字盤裏再去印刷,印完了放起來以後還可以再用。到了近代,人們發明了機械印刷,印刷的速度是快了但是排版還是要手工操作的,其實也沒多大進步,現在可好了,採用電腦激光排版了,不但印刷速度加快,質量也越來越好,不知道將來的印刷還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參觀博物館記敘文3

星期三,我們和幾個同學來到了靈芝社區,點了點名,排了排隊後,我們便坐車來到了地質隊來參觀一些礦物。

我們排隊進了參觀廳,我剛一進門就被那木頭狀的石頭給吸引了。有一個講解員爲我們講解道:“這個石頭原本就是一塊木頭,只是經過了歲月的打磨,這塊木頭纔會變成石頭的······”講解員一路就這麼說下去,讓我感興趣的礦物有:硫磺、瑪瑙、雄黃、雌黃、還有各種水晶礦等等。我看着各種礦石,他的面前都有一個簡介牌,而且每個礦石的顏色都不相同,也各自有各自的特徵,有的礦石能被水溶解、有的礦石可以被硫酸溶解,簡介牌上還寫着密度之類的話。

最後我來到了兩個化石展覽櫃前,看見了這棟建築裏的唯一一件恐龍化石——鸚鵡嘴龍,它是一種小型的草食性恐龍,因爲有一張酷似鸚鵡的嘴而得名。我真的是看呆了。我還看到一張中華鱘的化石,我好奇地問了一下講解員:“這個化石是畫上去的嗎?”講解員耐心且面帶微笑的告訴我:“不,化石是很久以前生物覆蓋在石頭表面,久了就會有它的一個大致的輪廓了。”我說:“哦。”最後我們就在門口那兒拍了幾張照留念了一下啦。

這次參觀,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以後我還想再去呢!

參觀博物館記敘文4

今天,我們都很高興,因爲下午三年級要去絲綢博物館參觀。盼呀盼,終於,選修課鈴聲響了,我們馬上衝出教室,排好隊伍,準備去參觀。校門口早已有幾輛公交車等候在那兒了。

上車後,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比綢來。一路上,樹木鬱鬱蔥蔥,花兒爭奇鬥豔,時間可過得真快,我們轉眼間就到了比綢博物館。我們跟着講解員去參觀了第一個展廳,展廳裏都是關於蠶寶寶的,我們看了蠶寶寶的生長過程,發現蠶寶寶只能活46天。他們一開始從卵變成了幼蟲,不斷地褪皮,長長,長胖,然後結成白色的繭,蠶寶寶在繭房裏變成蛹,最後變成蛾。

在另一展廳,我們看了織布機和紡綸,而且還看了外國人的織布機,它們好像得把石頭綁在幾根線上才能織布,而中國只要用梭子就可以織布。我想:外國織布機上的石頭就是梭子吧!絲綢博物館裏的織布機很高,足有三四米高,而且還得兩個人一起織。隨後,講解員又帶我們看了用絲綢做的袍子。其中有一件讓我想不到的衣服,那件衣服正是馬王堆出土的文物。它非常薄,據說可以摺疊後裝進火柴盒裏。到現在爲止,還沒有一個後人能做出像這樣的一件衣服呢!最後,講解員又帶我們參觀了“絲綢起源與發展”展廳,講解員告訴我們,絲綢最早起源於河南,她還告訴我們絲綢的主要品種是:綾、羅、絹、緞。其中,我覺得羅最不像絲綢裏的一種,因爲它非常粗糙,幾乎跟麻一樣。參觀了幾個展廳後,轉眼間就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這次活動不僅使我大開眼界,還讓我看到了那件二千多年前馬王堆奇特的絲綢衣服,今天我很開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