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九年級作文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8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1

《愛的教育》是用日記的形式寫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男孩,他仔細觀察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心去愛、去看、去感受身邊的一切。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8篇

男孩的愛國情誼已經開始在心裏萌發,準備往更大的空間成長了。小男孩不許別人侮辱自己的國家,他不接受侮辱自己國家人的金錢,即使他很貧窮,很需要這筆錢,他毫不猶豫地把銀幣和銅板都扔出去了。如果我們人人都爲國家着想,顧全大局,那國家就不愁不會強大富有。少年的品德、思想是很重要的,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所以,少年的品德是關乎國家的命運的。每個少年都應該立志學習成績優秀、遵紀守法的好少年,那國家的將來會少一些罪人和囚犯。

心動不如行動,其實做好少年很簡單,只要儘自己的能力學好習就可以。學生的職責和義務就是學習,等將來長大後報效國家。

一個人,在小時候不重視心理、品德教育,只重視學習教育,也是不行的,要兩頭兼顧才行。如果只注重成績,那這個人道德敗壞,他學的知識越多,那他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做一個好少年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天使和惡魔的分別只在一念之間,即使做一個好少年很難,如果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你做不到呢?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我的一個“朋友”,其中我最喜歡《一個貧苦的愛國少年》這一篇。

讀書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陶冶情操,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有時候迷茫的人,讀一本書後就找到了人生的道路。書籍就是這麼神奇,難怪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呢!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2

愛,好比一個環,將一顆顆心連在了一起。而《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思考,在這絢麗無比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疑問,我與主人公安利柯一起跋涉,去探究一個未知的答案。

這本書記述了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其中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

《愛的教育》是我一口氣讀完的,我雖然沒有流淚,可是我認爲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它吸引我的,似乎不是它的文學價值,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部小說處處洋溢着愛,那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但是你都能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人世間最純潔、最真誠的愛。其實,愛就像空氣,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不過因爲它無形無色而常常被我們忽略。而我們,就應該像安利柯一樣,去勇敢地追尋它,去用心靈感悟愛,體會愛的存在,相信你一定會有無比快樂的生活!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3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我們講述了主人公恩里科在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從他四年級開學的第一天起記錄了安利柯在生活中的故事,每一篇日記都是一篇關於愛的故事。教育我們要懂得去關愛他人,將愛傳遞下去。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感動我的故事,《在閣樓上》、《我的同學可萊諦》這兩篇故事都是在講恩里科的同學因家裏貧窮沒有錢去上學,但他們都很努力,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下刻苦學習;邊學習還得照顧家裏的母親;爲媽媽分擔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讀這兩篇故事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這麼好,爲什麼還要抱怨自己的父母?再想想兩篇文章中的孩子,它們的學習環境那麼艱苦,在光線暗暗的閣樓上刻苦讀書,一邊複習功課一邊搬運木柴。然而他們沒有任何的抱怨、指責,我們又有什麼資格不努力學習?

這些都講的是有關愛的故事。我看到過一個紀錄片,講的是一位清潔工清掃垃圾時,經常經過一家餐館,有一次那位餐館的老闆看到清潔工每天這麼勞累,就端出了一杯開水給清潔工,哪位清潔工接了那杯開水,連忙說謝謝。每次當清潔工經過這的時候,那家餐館的老闆都會端出一杯開水。慢慢的那家餐館的生意火了起來,大家都覺得這位老闆是一個有愛的人。

關愛他人就會得到回報,擁有一顆有愛的心,會讓世界充滿愛的力量。

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勝過於一切,小的時候我不懂事,愛跟他們頂嘴,不聽話,現在知道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們好,在生病的時候是父母一直照顧着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爸爸給我耐心講題;我們應該學會體諒他們,在家裏做家務,學會幫他們分擔一些。不該與父母爭執,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父母。

學會關愛他人,學會感恩父母,做一個擁有愛心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4

前幾天給孩子買了《愛的教育》這本課外閱讀書,清明假期我自己也看了一看。雖然是適合兒童讀的書,我覺得看着也有一些收穫,下面我也來說說我的一些感受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這個題目對我來說不確切,或者說不敢當。因爲我沒有完全看完這本書,只看了一小部分,但是我覺得這不妨礙我對這本書的評價。

首先,這本書一定是一本好書,這是我對《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最初評估。裝訂精美,價格也不貴,是這本書的第一優點;開始幾頁介紹了本書的閱讀方式說明和作者簡介以及書名翻譯的來源,這樣閱讀之前人們會有一個大體定位這是本書的第二個優點;第三個優點是目錄和封面都用彩頁,裏面還有配圖,很適合兒童閱讀。

再下來,這本書是以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的形式來寫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手法,語言平實,敘事生動,很容易被少年兒童接受。書中描寫的高尚整治的卡羅納、真誠熱情的克萊蒂、刻苦頑強的波列科西、品學兼優的德羅西、不幸的納利、虛榮的敖提妮、壞孩子弗蘭迪……等等,孩子們閱讀時很容易聯繫到自己周圍的同學,這樣對孩子有很大的啓發意義。

還有,《愛的教育》裏面寫的主要是愛的故事,包括同學之間的友愛;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情之愛(有父愛、有母愛也有孩子對母親和父親的愛);老師與學生間的愛;每月故事裏兒童和士兵對國家的熱愛。每一個愛的故事都是用一件事來表達,這些故事就是生活中的平常事,讓孩子們和我們讀起來很自然。

最後,重申一下《愛的教育》是一本好書。我會堅持看完它,我相信收穫會更多!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5

《在開學的第一天》這篇日記裏我看到安利柯剛剛開學的心情和我一樣,我彷彿又看到了我剛開學的身影,在這篇日記裏安利柯看到的一切都不一樣了,老師已經不是以前的老師了,安利柯看到的老師和我剛上三年級看到的數學老師是一樣的,雖然她教學嚴厲了點,但是她很負責任,上課總是帶着微笑,我每次看到這篇日記我就會回想一下我在小學的時候開學的樣子,那時真是懷念啊!

老師都是受人敬愛的,安利柯的老師也不例外,這一篇日記是通過怎樣的一件事來說明安利柯的老師是值得可敬可愛的,安利柯的老師是叫裴寶尼,他是一個很溫柔的老師,在同學上課搗亂的情況下,裴寶尼老師也不生氣,而是說這樣不行,安利柯是用這個事情來說裴寶尼老師是可敬可愛的。

同學是互相幫助的,在第三篇日記裏就是說的是有俠義行爲的甘倫,敢於把葛祿西的錯承擔到自己這裏來,很是勇敢,最後葛祿西還是勇敢的承認了錯誤,葛祿西把那四位同學欺負他的事說了出來,老師懲罰了他們,並表揚了甘倫,我覺得我也要向他學習他那種勇敢的精神,那麼別人就會尊敬我。

我們都是愛國的少年,不論是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是愛我們的祖國的。《一個貧苦的愛國少年》這篇日記就是說這位少年非常愛他的祖國,即使非常的貧窮也不會要侮辱自己國家的人的錢。

讀了《愛的教育》——十月,我懂得了:作爲一箇中國人,我要熱愛我的祖國;作爲一名學生,我要敬愛我的老師;作爲一名同學,我要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6

在這三天裏,我讀完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我讀完這一本書,就不禁想起這樣的一首歌,“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是啊,全世界都需愛,每個人都離不開愛,愛就在我們的身邊,父母對孩子的愛、親人和朋友之間的愛,陌生人的一小小點的關愛。

《愛的教育》這一本書吸引的地方正在於此,它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娓娓道出這近完又爲人們熟悉不過親子之愛、師生之愛、朋友之誼、國家之戀、書中沒乏味的說教,因此,它讓我在,讓我感動的同時也讓陷入對愛的思索。

的確,社會上無時無刻不充滿着愛,比如在1998年的抗洪搶險鬥爭中,幾百名戰士奮力協助,爲了老百姓的安全,官兵們三天三夜住在大壩邊。比如在非典的裏面的非常時刻。

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全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讓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7

通過讀《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有一天,女兒拿着一本書在自己房間裏認真地看,我過去瞧了一眼她在看什麼書,她說向同學借了一本《愛的教育》回來看,於是我趁自己閒暇時偶偶翻了翻。

其中一篇寫《我的母親》讓我從中領悟到一些道理。因恩利科不尊重父母親,而受到父親的批評,父親從生活的點滴入手歷數了母愛的偉大。並讓他牢記:人世間最神聖的愛莫過於母子之情了。因恩利科生病,他母親整夜整夜地守在他的牀前,屏息靜聽他的呼吸。母親以爲馬上就要失去自己的兒子而怕得渾身發抖,因過度悲傷而痛哭流涕。爲減輕孩子一小時的痛苦,寧可犧牲一年的歡樂。爲了自己的孩子,她可以沿街乞討,爲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她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如今的孩子尊重父母的越來越少了。現在家庭中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在父母親的眼裏都視如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自私、霸道、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孩子的要求你做父母的就一定得滿足他,否則就是對他不公平。

就像書裏所說,孩子對母愛已經習以爲常了,而忽視了它的存在,進而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接受了母愛,卻從不會說一聲謝謝,不懂得感激,不懂得尊重,我們就扔掉了道義,拋棄了親情,沒有了以心換心的真誠,人性也黯然失色了。等到父母都離開人世了,再想彌補已經來不及了,會成爲終生的憾事。

如今自己身爲父母,有時也覺得自己還是做得不夠好。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與尊重。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愛的教育讀後感初三8

在我八歲時,曾讀過《愛的教育》一書。當時,我只記得,它是一部日記體小說,記錄了小主公埃瑞克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幾天,我又讀了一遍《愛的教育》,才明白,這部書的真諦就讓我們學會去關愛別人,快樂自己。

這部書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 ……的動人畫面。雖然風格樸素,但是卻有着深刻的含意。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小愛國者》故事。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在一艘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往意大利的熱那亞市輪船上,有個身無分文、衣衫襤褸的青年。幾個旅客聽了他的遭遇後,給了他一些錢。

後來,這幾個旅客侮辱了少年的祖國——意大利。少年毅然將錢幣扔給了他們。

身處困境的少年多麼需要幫助啊!可當他聽到別人侮辱了他的國家時,他卻把手中的錢幣礽了!因爲在他心中,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我已經被他熱愛祖國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深刻:普雷克西是一個鐵匠的兒子,他的爸爸不但酗酒,而且無所事事,全家人都跟着他忍飢挨餓。不僅這樣,他父親還無緣無故地打他。有些時候還把普雷克西的作業本到處亂扔,甚至還燒了他的作業本。既便這樣,他還是竭盡全力地刻苦學習,從不向同學和老師述說家裏的情況。我想到自己家裏,環境是那麼好,爸爸媽媽又那麼照顧我,可我卻沒有十分用心地努力學習。想想可憐的普雷克西,他是那麼地熱愛學習!

我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向熱愛學習的普雷克西學習。

我想,正因爲《愛的教育》這部書告訴了我們怎樣關愛別人和作者精彩的文筆,這部書才能成爲19世紀最偉大的著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