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一作文

家鄉高一作文15篇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高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高一作文15篇

家鄉高一作文1

我愛水,無論是海水、江水、湖水、溪水,都使我夢魂縈繞。但我最愛的是家鄉那清澈如底、輕盈暢流的漢江水。因爲它養育了千千萬萬的家鄉兒女,給家鄉人們帶來了幸福和歡樂。

我的家鄉丹江口市位於漢江中游,是一個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的地方,因爲擁有亞洲天池---丹江口水庫,擁有十分優質的水資源,被譽爲“中國水都”。

今年五一,我們全家乘坐遊輪去壩上著名的景點“小太平洋”參觀。那裏的水清澈明淨,空靈碧澄,時而看到魚兒在河裏歡快的嬉戲、玩耍;時而看到鳥兒在水面上飛翔,看到這一幕幕美麗的畫卷,讓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睦與幸福。忽然天下起了小雨,水庫更顯出一派壯麗的景色。從近處觀賞,水光瀲灩、銀花朵朵,猶如一庫銀魚在跳動;向遠處眺望,煙雨濛濛、碧波萬頃,一望無際,水天相連。儘管天公不作美,但我覺得雨中的“小太平洋”更叫我流連忘返。我們這裏不但利用水來發電、灌溉、運輸,還用它來養殖。一排排的網箱縱橫交錯,正在編織着幸福的畫卷。勤勞而又精明的庫區人民,充分發揮靠近河水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使家鄉的經濟騰飛,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甜蜜、更美好了。想到這裏,水纔是真正的“功臣”,是它載着庫區人民的歡笑、歌聲,奔向遠方。

望着“小太平洋”這清澈、碧綠、明淨的河水,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和爸爸一起洛陽旅遊時,見過的黃河水:摻雜了大量的泥沙,渾濁不堪,讓人絲毫無法想象這就是數千年來哺育了華夏兒女的母親河。在家裏,我從電視上看到了一個關於長江的畫面----在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碧綠清澈的漢江水匯入了渾濁的長江水中,從此漢江水便被玷污了,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呀。一位北京記者遊覽了“小太平洋”後說:“這裏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直接飲用呀”。作爲丹江口市人,我爲家鄉的水而自豪!

我的家鄉丹江口是一個文化底蘊極爲豐富的地方,秀麗自然景觀和大量的文物古蹟,給家鄉的象徵--水,增添了幾許豪邁,幾許滄桑。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紛紛爲丹江水題詩作賦。李白曾寫出“遙看江水鴨頭綠,恰是葡萄初發醅”的詩句;蘇軾曾留下“襄陽逢漢江,宛如蜀江濤”的感慨;古均州知州張道南在《滄浪亭記》中描繪“開軒一望風光,雲靄、沙鷗,水鳥無不獻媚爭奇;石壁嵯峨、嵌崎歷落,如立者,如坐者,如臥者。花枝翠柏,奇花野草臨水中,漁舟款款,與鷗鳥之聲唱和于山水間……”

我愛家鄉的水,不僅是因爲它的美麗,它的源遠流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來觀賞、遊玩,還是因爲它的這一切都閃耀着家鄉千年來燦爛光輝的歷史文化,閃耀着家鄉人民的才智。

家鄉的水呀,如今,你又迎來新的使命,將帶着這一庫清水爲北方四省人民送去甘洌。

我愛家鄉的水,它讓我們這座城市充滿的無限魅力!丹江口,我可愛的家鄉!但願你的明天更加美好。

家鄉高一作文2

說起家鄉的特產“太子豆腐”,可謂遠近聞名,有“荊楚一絕”的美譽。爲什麼叫“太子豆腐”?這裏面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相傳三國時期,吳國太子孫登路過太子鎮,當時他患有厭食症,看見食物就想吐。太醫們都束手無策。這一天,太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賣豆腐的白鬍子老頭。白鬍子老頭挑着擔子,吆喝着“賣豆腐喲,賣豆腐喲”,也是奇了怪了,太子眼望着白玉狀的豆腐,突然有想吃的慾望,就叫住白鬍子老頭,買了兩塊豆腐生吃了。沒有想到的是,豆腐吃下去後,太子頓覺神清氣爽、通體舒暢,病也不知不覺就好了。據說白鬍子老頭是太白金星下凡,是特意來救太子的。從此,太子豆腐名揚天下,備受人們的喜愛。

太子豆腐以其潔白鮮嫩、細膩爽口、酥軟而不散、口味純正而出名。用太子豆腐做菜,能做出100多種花樣,脆皮豆腐、豆腐蒸蛋清、炒豆腐、煎豆腐、香豆腐、肉末燜豆腐、白菜燉豆腐……光聽這名字,就能讓你垂涎欲滴。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麼好吃的太子豆腐,都是一些不起眼的手工作坊做出來的。太子豆腐鮮嫩可口,風味獨特。它之所以這麼受人青睞,一方面是因爲它獨特的傳統制作工藝,另一方面是得益於太子鎮特有的水質。

太子豆腐的名氣很大,曾有許多人想複製太子豆腐,但是實踐證明,離開太子鎮就生產不出太子豆腐。即使用同樣的原料、工藝,在其他地區生產出的豆腐,品質與太子豆腐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這裏面的原因,據專家說在於太子鎮的水裏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這就使得太子豆腐具有不可複製性。

太子豆腐的製作工序非常複雜,師傅會根據各個季節不同的水溫來調整製作細節。經過泡、磨、煮、點漿、造板、託板、滲水、搖花、緊包、壓豆腐等10多個步驟,歷時三四個小時,一塊塊潔白鮮嫩、細膩爽口的“太子豆腐”才能完美出爐。我問過一位老師傅,如果做的時候怕麻煩,減少一些工序會怎麼樣。他笑了,如果圖省力,豆腐的韌性和口感將大打折扣。這會砸了自己的招牌,沒有人會這麼傻。從老師傅的話裏,聽得出他對於製作豆腐的那份敬畏。

太子豆腐的做法也有講究,比如魚煮豆腐吧:要先把豆腐切成兩半,用水泡15分鐘,把魚用鹽醃製15分鐘,然後,用熱油將豆腐煎至金黃色,出鍋;把魚也煎至金黃色,再加上料酒、醬油、白砂糖、辣椒醬,水中小火燜至收汁,再加上煎好的豆腐和香菜,燜1分鐘即可出鍋。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會更嫩更鮮。因爲裏面夾雜了魚的鮮味,這一口咬下去就別提有多爽口了。

太子豆腐鮮香嫩滑,營養豐富,老少咸宜。來吧,朋友!請到太子鎮做客,嘗一嘗正宗的太子豆腐的味道!

家鄉高一作文3

我的家鄉是江南水鄉中的一個小小的村莊。我吃這裏的谷,飲這裏的水,走這裏的路,我對家鄉這片沃土有着千絲萬縷的感情。

我的家鄉與城市不同,這裏沒有遮天蔽日的高樓,只有別緻優雅的小樓房;這裏沒有喧鬧的汽笛聲,只有清脆動聽的鳥語和蛙鳴;這裏沒有烏黑嗆人的廢氣,只有繽紛芳香的鮮花和青翠的草地。家鄉的天永遠是那麼藍,家鄉的水永遠是那麼清,家鄉的景色永遠是那麼美麗、迷人。

在小河溝裏滾爬着長大,在樹叢中穿梭着長大,在田埂上飛奔着長大,家鄉的點滴變化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春天,黑土地立刻換上了一身綠裝。金燦燦的油菜花裝滿了人們的眼睛,惹來了一大羣蜜蜂、蝴蝶。綠油油的麥子也俯首微笑,彷彿預示着又是一個豐收年。人們的歡歌笑語、機器的轟鳴聲奏起了最動聽的“鬧三春”交響樂。

夏天,知了在樹上叫熱,狗狗也吐出長長的舌頭,趴在地上喘氣,我們依然樂趣無窮:一個個漂亮的翻身,隨着“撲通撲通”的聲音,我們又在小池塘中享受起來。殘陽的斜暉裏,白雲悠悠,清風陣陣。玩夠了,肚子餓了,我們或是上樹採摘桑梓,或是下地尋找瓜果,又陶醉於美味佳餚之中。

秋天,是家鄉最熱鬧的季節。歡樂的田野,到處是碧綠,遍地金黃。那潔白的棉絮會把我們團團圍住,讓我們置身雲中,一時竟不知高低,不辨南北。遠處,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的稻子在微風中向我們頻頻招手,急不可耐地叫着:“熟了!熟了!”月光下熱情好客的家鄉人會拉着客人的手談天說地。那時候,他們會忘記一天的疲勞,掰着手指頭告訴客人,誰家的小夥子外出打工半年就成了小老闆,誰家的姑娘足不出戶卻是聞名遐邇的針織好手。家鄉人彷彿有說不盡的新鮮事,道不完的幸福水。

冬天,大地銀裝素裹,我們滾上兩個大雪球,壘起來,撿兩粒石子當眼睛,插上幹辣椒當鼻子,再扣上個水桶,插兩根樹枝,一個栩栩如生的雪人便問世了。特別是看着大人們破冰捕魚簡直就讓我們樂而忘返了。一網收到淨是魚,大的七八斤,小的也有二三斤,有時還能網到幾隻冬季罕見的大螃蟹。於是,晚上便有鮮魚肥蟹下飯了。在家鄉,我可以感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生機,也可以觀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可以享受“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喜悅,也可以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

在家鄉,這裏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幽,這裏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勞作,這裏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靜謐,這裏物阜民豐,景美,人更美。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這個生我養我的美麗富饒的家鄉!

家鄉高一作文4

每一處地方都會變化。

也許是微小的,你不會輕而易舉地發現;也許這變化很大,你一看就會發現。

我家的小村子近幾年來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豐登村,一個緊鄰烏鎮,傍水而居的小村子,就是我的家鄉。聽老一輩的人說,這裏原本是很發達的,但由於時代的變化,這個昔日繁榮的小村子就漸漸地沒落了。可是,近幾年來,不知怎麼回事,這裏又發達起來了。

從前,農民伯伯很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他們的汗水。

但是,現在,農民伯伯只要出錢就能請耕田機、收割機,輕鬆多了。

從前,我們家住着破舊的房子,一下雨就慘了,屋外大雨,屋內小雨。

但是,現在,家家戶戶都建了漂亮寬敞闊氣的大房子。

從前,天黑了人們只能摸一着黑走,連手電筒也沒有。

但是,現在,每個臨近黃昏的時刻,公路兩旁的路燈就亮了起來。

從前,村子裏只有一條崎嶇的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晴天還 好辦,只是難走而已,一到雨天就真的讓人絕望透頂。在城裏上班的人像我的爸爸一樣只能扛着自行車在泥濘的路上“爬”。

現在呢?馬路寬敞極了,足以容納兩車通行,很多人家都有了汽車。

從前,村子裏很少有人買得起黑白電視機,哪家買了,村子裏的人就搬着凳子去那家看。

可如今,家家都有大屏的液晶電視機。

從前,村人們沒錢,孩子也跟着受苦,很早就放棄了學業,在工廠裏幹着活。

但是,現在,每個孩子都能走進寬敞漂亮的教室,能讀多久書就可以讀多久,連出國求學也是容易的事。

家鄉的變化的確看得見的。

小時候奶奶常跟我講睡前故事:從前的人吃不飽,穿不暖。吃的居然是連現在的牲畜都不吃的糠,至於米飯,在那時,簡直就是山珍海味。穿的呢?只有一件破單衣和一件破棉襖,補丁連補丁。不僅貧困交加,飢寒交迫,還 常常被地主欺壓。奶奶的媽媽也就是我的曾祖母生了八個孩子。能養活八個孩子已絕非易事,更別說上學了。八個孩子中,只有兩個能上學,我奶奶就是個幸運兒,聽她說在那時她門門都考滿分,只是,她放學回家就要揹着大竹筐去砍柴,拔草給豬和羊吃,而我們呢?往往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還 要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我要好好向奶奶學習啊。

在物質日益富裕的今天,我的村裏建起了小花園,今年剛造好的。

雖然小,但是,裏面有各種花草,牡丹啊,月季啊,還 有好些叫不出名字的。夏天的晚上,我和媽媽經常到花園裏散步。看着那些古色古香的格調,就像到了古代一般,甚至還 可以在花園裏看電影。那裏也是孩子們的樂園,捉迷藏,鬥蟋蟀……不亦樂乎!

依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再過十年,等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的家鄉是怎樣的呢?

家鄉高一作文5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家鄉的土地,家鄉的人……在我心中從沒有暗淡過,我知道我已經深深地癡迷於家鄉的一切,精神上已經離不開家鄉,和家鄉融爲一體了。

每月放課外假回家,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早點回到家鄉。因爲我多想快一點感受到家鄉的氣息。每一次回到家鄉時,總是在傍晚時分了。那時殘陽如血,柔柔地斜照着,餘輝籠罩着寧靜的村莊,使村莊顯得格外柔美,也很靜謐和安詳,此時我的心也變得很恬靜。走在家鄉的土路上,牧歸的牛羊一羣一羣的從我身邊叮叮噹噹地走過,那鈴聲很是清脆悅耳,我彷彿是欣賞着一曲優美的樂曲。家鄉的人是那樣的熱情,走在路上,每遇到一位家鄉人,他們總會帶着莊稼人憨厚的.微笑向我問候,每當聽到他們的問候時,在城市中所感受的陌生感早就煙消雲散了,有的是溫暖,像喝了陳年的酒,那樣的舒暢。

還沒到家,太陽已躲到家鄉大山的背後,村莊都被裊裊炊煙籠罩着,更顯得寧靜。路旁叢林中的歸鳥嘰嘰喳喳地叫着,很是熱鬧,和煦的晚風帶着泥土味一陣陣地吹來,讓我感到無比的舒暢,身心的疲憊也早被消除了,有的是輕鬆。

吃完晚飯後,我悠哉優哉地躺在牀上,皎潔的月光透過木櫺照在我的牀頭,這景緻在城市中是難見的。在學校總讓我“低頭思故鄉”的冷月如今給我的是祥和、是安寧、是溫暖,我順着窗子向天空望去,天空中的明月似乎比任何地方的都明,真的是“月是故鄉明”啊!

次日清早,一睜開眼,沒有了城市晝夜不停的嘈雜,就像在早晨觀賞帶露綻放的花朵,感覺是那樣的清新。很久沒有幹活了,總想到地裏活動一下筋骨,一展農村娃的拳腳。於是光着腳丫,踩在家鄉的土地上,柔柔的、軟軟的、溼溼的,真比踩在高級地毯上還舒服。放眼望去,家鄉的人們都在地裏辛勤勞作着,現代文明也許太過粗心,甚至忽略了家鄉這片古老的土地。300年後的家鄉人還在使用300年前的鐵鋤牛犁耕耘着生活。但我愛這片帶有原始味的土地,和麪朝黃土背朝天的家鄉人一樣熱愛。

踏着童年的足跡,來到清澈的小河旁,來到披着綠草的大山上,來到鋪滿松針的林間,我似乎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童年時的歡笑聲似在耳旁不斷迴盪。沿着從山間流出的彎彎曲曲的小溪散步,此時的情感似乎已被敲碎,沉澱在家鄉清澈的溪水裏了。

我爬上家鄉最高的大山,一覽家鄉的風貌:遠處纏着霧氣的青山一座接一座,大大小小的屋舍自然地散落着,成片的莊稼翻着綠色的波浪,清澈的小河纏綿在泛着紅色的土地上……這一切讓我心曠神怡。此時山頂的清風撩開了我的胸襟,再加上山莊美麗的曠野,我的心胸頓時感到無比的開闊,忍不住扯開嗓子長嘯一聲,然後靜臥在野草上,傾聽鳥的歡唱、蟲的獨吟,陽光稀稀疏疏的透過樹縫照下來。在這樣清幽的環境中,一切的名繮利繩、得失憂患都會如舊夢般淡去……

家鄉讓我癡迷,它是我疲憊的心靈的驛站,我這隻戀家的燕子,精神上的絲縷是離不開家鄉的了,這輩子……

家鄉高一作文6

我的家鄉在寧鄉東南角的一個小山村—大屯營,這裏風景優美、景色宜人。

春天,經過春雨的洗禮,萬物復。山坡上,田野裏都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天越來越暖和,家鄉山上的野花破土而出,有粉嫩嫩的喇叭花,金燦燦的野菊花,還有紅豔豔的映山紅,各種各樣,十分美麗,爲光禿而寂寞的山坡增添了鮮豔的色彩,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花香。小草從地裏冒出可愛的小腦袋,樹木也抽出了新的枝葉,樹林變得綠油油的,像綠色的海洋,山坡好像披上了嶄新的綠裝。各色各樣的野花迎風搖擺,彷彿在精神十足地梳妝打扮,準備迎接“花兒音樂會”。一陣風吹過,一朵朵花兒象一位位溫婉美麗的少女,扭動着細軟的腰肢,擺動着五彩的連衣裙,跳起優美的舞蹈。偶爾幾聲鳥叫,匯成了一場春季美妙的音樂會。

六月的第一聲蟬鳴過後,熱情的夏天就這樣無聲無息的來到了。此時驕陽似火,但是家鄉的靳江河畔,卻比其它地方更清涼,還不時有微風拂過,讓人倍感涼爽。河裏的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玉盤,清晨的露珠在荷葉上隨着微風滾動,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在朝陽的照耀下,璀璨奪目。滿河的荷花,姿態各異,搖曳多姿。在夏日微涼的早晨,在淡淡露珠的關愛下它奇香四溢,幽香迷人。好一幅十里飄香的景象。傍晚時候,孩子們在大人們的帶領下來到靳江河裏洗澡,他們帶着顏色各異的游泳圈,像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兒漂在河裏,孩子們你潑我一下、我潑你一下,愉快的笑聲響徹雲霄,大人們在一邊看着孩子們打鬧,彷彿也看到了自己歡快的童年,不由得也都會心的笑了。

秋天,天高雲淡,秋高氣爽,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菜園裏,黃瓜、茄子、西紅柿、豆角琳琅滿目。房前屋後的柿子樹上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吊在果樹上;綠黃色的柚子像一個個香甜可口的葫蘆;橙黃色的臍橙像一個個圓圓的皮球掛在樹上。桔園裏的桔子樹上結滿了金燦燦的桔子,吃上一口,甜絲絲的,直甜到心裏。田野裏的農作物成熟了,金燦燦的稻穀彎下了腰,向路過的人們點頭問好;雪白的棉花在田野裏搖來搖去,好像在做遊戲;紅紅的高粱低下了頭,好像在認認真真地尋找夥伴;地裏的玉米像一排排挺撥的士兵,人們都在幸福的歡慶豐收。樹上的葉子變黃了,微風吹來,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隻只黃色的、紅色的小蝴蝶,可愛極了。

冬天的腳步慢慢地來了,一夜之間,雪花在林間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我們穿着棉衣棉褲、棉鞋,戴着手套、帽子,在田野裏打雪仗、堆雪人。我們用兩個大雪球做成雪人的頭和身子,撿來兩個一樣大小的小石頭當眼睛,從廚房拿來根胡蘿蔔插在眼睛下面,找來一個廢棄的鐵桶戴在它的頭上,從自己脖子上解下媽媽織的紅圍巾給他戴上,就看見一個俏皮的雪人站在田野裏向我們招手。我們也高興的和它打着招呼,圍着它做遊戲。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屯營。這裏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是那麼的迷人,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高一作文7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那永恆的月色,是你永遠的暖色調。習舊了落木蕭蕭的深秋肅景,飽識了葉紅南北,寒菊傲霜的寒秋韻色,但是當我們正準備要去“唏噓”“談笑”它帷幕下真誠而神趣橫溢的本色之時。而冬卻又在沉寂中趕來了,雖沒有粉妝銀雪前呼後擁,但是空氣中真的寒了一分,叢峻之中多了絲絲晶瑩少的則是枯乏~無味,在初冬的筆下沒有濃妝淡沫,但就是在這寂寞的冬中我們這些異鄉兒啊卻隱隱感受到了一絲溫暖,他彷彿來自遙遠,但卻又是近在咫尺,那是萬千遊子“望月而思”的地方——家鄉。

我的故鄉在遠方啊,煙雨朦朧,如同我那扯不斷思鄉之情。望着簾外如綾煙雨,習慣了在老人膝下聽着他們“落葉歸根”的玄談。“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啊,他們不斷撩動着我思鄉的心,一次次的衝動被壓制,但一次次的衝動又繼續的出現,我知道那是故鄉對我的呼喚。離家五六載了,心中承載了太多的辛酸,那沉疺的思緒似乎只有故鄉那塊堅實的土地才能承載啊。“興時看月,暮時朝;月明通盡,鄉渺渺”。多少異鄉人兒因月而思,多少文人雅客因月而欣,坐看明月詩一首,月下共酌把言歡。月傳承了世間的思鄉之心,思鄉之情啊。人生幾何?浮雲何意?彷彿只有人們心靈中最純真的地方纔是家鄉美景,家鄉一切的安魂之處,在子夜你最爲的寂寞之時照明你異鄉迷途的心。

我還是會努力的駕奴着對家鄉的愛,對於在家鄉生活的每一份美好的記憶,不讓他駛出我人生的幹線。家鄉的愛在心頭,我對家鄉的愛無疑而猜,家鄉的蟲魚草木都見證我對她的愛。故鄉的柏,挺俊。形如虯龍,高大蔥綠,渾身散發着美而雅的芬芳,卻又不失穩重,不少一絲青春。家鄉的水,帶着古樸的鄉韻,浸着故鄉黃土地的堅韌與不屈,沉着和樸實深深的鑄進我的血和肉,靈與魂,從那一刻,我和故鄉的靈魂相系相連。

名山大川,小橋流水,可悅人目;蟬吟蟲唱,風雨之聲,可愉人耳。鄉之美,何而棄其陽光,少其木林。詩云;“古之山水,何是明麗?答曰;山不乏木,水不乏魚。’是啊,山少了樹美嗎?水缺了魚靈嗎?我家鄉的山水,夏時的山蔥鬱滿目,到了秋也依舊是不乏其綠啊。“粼波泛壁”,當然少不了“沉鱗竟躍”了,兒時泛波捉魚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啊。兒時家鄉的生活雖說比不上陶弘景的“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但人生生活的樸實無暇也就綽綽有餘了。

如今的我才知家鄉美魅力,不過也算爲時不晚。我還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愛他,想想在外爲了家鄉,爲了祖國而在人生浪頭奮鬥的弄潮兒啊,我佩服你們,佩服你們的勇毅,佩服你們爲家鄉而披荊斬棘的精神,你們那堅實的背影將同咱們家鄉的一切種植在我這火熱的胸腔,有朝一日我必然讓他們發出勇敢芽孢,開出咱們家鄉美好的明天。

家鄉我將永遠愛你,將自己人生道路上刻下你雄渾的傳奇,刻下我與你的情懷。

家鄉高一作文8

饒平廣東省,潮州市轄縣,饒永不脊平永不亂之意,自古就有嶺南佳勝地,瀛洲古蓬萊的美稱。羅平縣是廣東溝通瀘,浙,閩經濟大動脈的黃金通道。北部千峯挺秀,中部丘陵起伏,南部平原沃野,威海島嶼羅列港灣衆多。全境均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自然生態環境豐富多樣,各類生態資源兼備,高山,深谷,盆地,平原,海岸,沙灘。陶瓷業,茶葉和水產養殖業,是饒平的經濟支柱。 我的家鄉饒平,隨着時間的流逝,家鄉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都是土路,一下雨,路便泥濘不堪,汽車根本進不去,原來都是一些平房,瓦房,破爛不堪,原來家裏的電器只有電視而已。現在土路變成了水泥路,道路兩旁都種滿了樹,在樹下有幾把石椅,供人們乘涼休息,以前的平房,瓦房,都變成了兩層和三層的樓房,現在家裏的電器除了電視還有冰箱,電腦……

饒平依山伴海,地勢北高南低。東,北,西三面環山,中部谷地,盆地,平原交錯分佈,南臨南海,西北爲丘陵,間有空谷和盆地,東南部濱海爲臺的地,衝擊平原,海域有大小島嶼有47個,最大海山島面積是十六點九平方公里,建國後通過大規模的人工圍海造田,使海山島與大陸相連,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峯有七座,最高山峯爲西巖山,海拔達到1256米。 我家就在饒平縣的一個小鎮上,汫洲鎮,我們那的特產是蠔,我國民間有,冬至到清明,耗肉肥晶晶的俗諺。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到次年清明,耗肉最爲肥美,是最好吃的時候,耗的肉肥爽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稱。 獅子侍以其天然石佛,石觀音菩薩坐像,故又名石佛市,聞名遐邇,始於南寧,1994年級,由釋清虛主持在山坡上興建,至20xx年夏已,基本建成,依山面海,氣勢磅礴。鄉老相傳:南宋末年,兵燹狼煙,一位北借流落至此,見瀕海綠洲,頓生駐揚之念,逐結葦爲廬,以石作聖作像,鳴鏜柝,修持焉。鄉人呼之爲“石佛寺”。元朝間,海潮暴漲,青山之濱濁浪滾滾,廬毀佛沒,僅遺傳說,時時境遷。

1956年,青山圍墾,滄海桑田。1990年該縣錢東鎮仙洲鄉定慧淨寺主持釋定慧過此,忽聞鐘鼓之聲,尋之未見寺院。越載,鄉民在離地僅三寸之處忽然挖天然石佛和石觀音坐像,奇妙無比,衆驚訝,遂請之供奉。1994年3月,應鄉民之情,釋清虛尼師來此興壽。這座充滿傳奇之古寺,與附近同樣重建新劰雄偉永福寺,成爲汫洲梵字兩顆璀璨的明珠,大放異彩,備受矚目。 我愛我的家鄉,她中靈敏秀,物產豐富,經濟發展快速,令人嚮往,他歷史永遠,文化流長,人才輩出,是一方神聖的文化保地。

家鄉高一作文9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上海人偏愛甜食是出了名的。在我的家鄉,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就有吃重陽糕的風俗。每當提起重陽糕,我自然會聯想到重陽節以及王維的那首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就是以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爲背景,寫出了遊子的思鄉之情。

據記載,吃重陽糕的習俗源自於唐朝並一直沿襲至今。傳說九月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這便是古人九月做糕之意。明朝的狀元康海曾用糕來慶祝自己中了狀元。

對於小孩子而言,美食的誘惑力自然是無法抗拒的,更何況是甜食。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長輩們忙碌地準備着製作重陽糕的食材:糯米粉,米粉,玉米粉,白糖,各種乾果等。我也蠢蠢欲動,準備屆時敞開肚子大吃一頓。望着擺在桌上的各色的果仁,饞蟲便被勾了起來。

可是製作重陽糕偏偏是一項耗時耗力的活兒,我實在等不及了,便也來幫忙一起和麪。兩隻小手上沾滿了白色的糯米粉和米粉,粘粘的甩都甩不掉,可還是照樣賣力地揉捏着,彷彿要把這和諧歡愉及祝福也一同揉進麪糰裏。可是,媽媽卻每每對我說:“快去玩吧,別把粉弄得一身都是。”我聽到這話,便匆忙跑到鏡子跟前,望着鏡子裏一頭一臉一手的白色,對着鏡子扮起了鬼臉。

玩了一陣子,又來看看做糕的進度,此時我發現白色的糕胚被裝進了模具裏,最下層的是白色,中間夾着一層紅色的豆沙,最上面的那層似乎最吸引人:有紅色的大棗,金黃色的板栗,綠色的果脯,還有淺黃色的核桃仁,光是看這顏色就使人直嚥唾沫。

過不了多久,就聞到了從廚房裏飄出的陣陣香味,我就知道已經在蒸糕了,不多會兒就能把它裝進餓得咕咕叫的肚子裏,心裏不斷盤算着到底要吃幾塊。重陽糕終於出籠了,冒着陣陣的白氣,夾雜着果仁的香味,我恨不得爬上桌來,把肚裏的饞蟲給壓下去,再也顧不得媽媽在一旁的勸阻,挑了一塊果仁多的,對着它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燙得直吐舌頭,呼呼地往外吹氣。

“別淨顧着自己吃,快給外公送一塊去。”我趕緊奔向外公的房間:“外公,外公,快來吃重陽糕吧,我今天也一起參與做糕了,您快來嚐嚐好不好吃。”

傳承至今,重陽節又添加了敬老的內涵。在這一天,全家圍坐在一起品嚐着這充滿美好祝福的重陽糕,小輩們往往會爲長輩們做一件事,以表示自己對長輩的一片孝心,這也非常符合我們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或許我們應當珍惜和牢記這份經歷了幾千年的華夏曆史文明的產物,因爲這是專屬於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與榮耀。

家鄉高一作文10

《雙城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人們因智慧而得到,也因愚蠢而失去。夜深人靜時,我站在老城區不知名的一條小巷中,隱約聽見某一隅傳來:不要丟下我。

漫步在東關街上,街頭的桂花樹因昨日的強風摧殘,似是憔悴了不少,我輕嘆着向小巷深處踱去。忽然一家小店吸引了我的目光,在衆多裝潢華美的店中,它顯得有些古老,或許說它陳舊更爲貼切,突兀地站在那個角落。我還是進去了,彷彿有種強大的力量將我牽了進去。

這是一家湯圓店,名字很特別,“四喜”湯圓。老闆見有人進來,先是一愣,接着就笑着迎了上來:“要點什麼?”“就你們店的招牌吧。”“好嘞!”說完老闆就進了廚房。我擡頭看看,果然,連菜單都是寫在木板上,再釘在牆上的,顯得很有歲月流逝的味道。閒暇之餘,我透過玻璃看看老闆,只見他將麪粉從高處拋撒在事先醒好的面上,對摺,再折,直至成一個麪糰,再撒,如此往復。面應該勁道多了吧,我心中想着,竟然期待又多了幾分。

老闆端着熱騰騰的湯圓出了廚房,送到我面前。四個圓潤的湯圓浮在冒着熱氣的湯中,看起來溫潤可愛,好似上好的白玉,透出誘人的光澤。難怪叫“四喜”湯圓呢。輕輕一口咬下去,竟然完全不粘牙,十分有嚼勁。肉的內汁四溢,芹菜的清香滿口,桂花的入口即花,豆沙的甜而不膩,不一會兒,四個湯圓便下了肚。突然有些後悔,原來像四朵蓮花般綻放的美麗景象,我還沒來得及欣賞,就心急地解決了。老闆見我吃完了,就坐下來與我交談起來:“很久沒人光顧了!房租還在漲,再這麼下去,怕是真的撐不住了!”我婉惜地說到:“是呀,現在生意是不太景氣,但是,這湯圓這麼好吃,一定會好起來的。”“這是疊湯圓,可難學的呢!這門手藝恐怕以後要失傳了哦!”老闆臉上失落的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是呀,人們總是想追逐潮流,卻逐漸淡忘了老祖宗留下的財富,這些文化是揚州人的靈魂,更是他們的根呀!“會好的吧”,我向老闆道了別,離開了,對於未來,我又如何好確定?

幾個月不見,竟已然是另一副景象,大概是因爲近日古巷遊興起,不少人爲了體驗傳統文化,都來到了這家湯圓店,老闆見是我這個“老顧客”來了,笑着說:“是呀!都會好的。”這是家鄉的變化,更是人心的變化,人們開始注重傳統文化了,這是非常好的事,因爲不僅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靈魂的一種歸宿,對根的追求………

我想他們已經找到了吧,生活,要有文化纔會變得豐富多彩,而人們不能一味追求創新,對於過去,我們也應當珍惜。同樣的夜深人靜,同樣的一隅,卻是不同的心境,小巷深處傳來熟悉的聲音:“謝謝你,揚州人!”這聲音不是別人,正是每個揚州人的心的呼喚呀!

家鄉的變化,讓我們可以說,這是愚蠢的時代,更是智慧的時代,我們因愚蠢而失去,卻因智慧而獲得了更多,因爲人們聽到了小巷深處的召喚。

家鄉高一作文11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個糉香飄蕩的時節,又到端午節了嗎?往事似乎還很清晰,思緒飄了好遠,飄到了故鄉,故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青草漫遍了家鄉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溫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悄悄走來…

指甲紅

端午節淅瀝的小雨一下,鳳仙花那些桃紅的,細碎的小花朵就開得一片爛漫。每當這時,鳳仙花顫着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時,穿着花布衫女孩們把花瓣細心地採下來,放進一個細白的碎碗片裏,再放上粗鹽和白礬,又操起一根圓木搗得碎碎的,碗裏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狀。女孩們眨着明亮的眼,不時有幾綹黑髮飄到額前,她們一邊搗着,一邊輕輕唸叨着:“端午到,指甲紅,染了指甲過端午,紅紅火火過一年。”她們摘下幾片鮮嫩的梅豆葉,先把花瓣泥塗在指甲上,再用梅豆葉靈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隻只綠糉子,最後纏上紅絲線,把葉子紮緊。女孩們終於甜蜜地笑起來,明天那鳳仙花的桃紅就跑到她們指甲上去了!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桃紅鮮豔了女孩的指甲時,行走……

艾篙青

“哦,摘艾蒿嘍!”頑皮的孩童們坐在遙遙晃晃的自行車後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聲音響遍了清晨的山野。是的,是該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顫動着晶瑩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着短衫的小孩子們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輕輕撫摸着艾篙,閉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氣,咯咯地笑起來,他們使勁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濺上點點青綠,歡笑充滿了山野。婦女們輕聲說笑着,信手摘下幾片艾葉,戴在耳邊濃密的黑髮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車後座上在鄉間土路上顛簸着帶回家,歡聲笑語灑落一路。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艾篙遍綠了山野時,行走……

糉香飄

青翠的蘆葉在家鄉老人們的手中輕輕旋轉,光滑的蘆葉被捏成錐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幾個乾巴巴的大紅棗。幾轉,幾捏,粗糙的大手靈巧地轉動,一個個小巧玲

瓏的糉子便跳蕩而出,再倒入冒着熱氣的大鍋裏煮,糉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變成深綠,順着白熱的水汽,飄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糉子被撈出來,冒着熱氣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順着深綠的糉皮滑下來,嫋嫋的熱氣讓人心裏驟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點綴着幾顆蜜棗,鮮香潤滑,還帶着蘆葉特有的清新,一併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滿嘴的清甜,滿心的溫暖。瀰漫了雙眼的,不止那白熱的水汽,還有家鄉人分享着糉子,滿臉滿足的笑。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糉香飄蕩時,漸行漸遠……

思緒在溼漉漉的水汽中漸漸模糊了,那糉子的清香似乎縈繞齒間。端午節,悠久的傳統,美好的風俗,人們在這年年的端午節中,虔誠,莊嚴,心中懷有的不僅是對節日的期待,更是對美好生活得祈願。

家鄉的端午節啊,我願在夢中,將你深深思念。

家鄉高一作文12

夏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夏天,總是炎熱的,可是啊,北國的夏,卻來得愜意,來的明朗。感受了南方的燥熱,也想到了北國的夏,這故鄉的夏味。

江南,夏當然也是炎熱的;草木也好似抵擋不住這炎熱與潮氣,風,不常有,但偶爾的一絲卻也帶不走熱意,暖暖的撫摸你的髮絲。天的顏色常常是陰暗的,到了梅雨季節更是讓人想見陽光。夾在南方市民中,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受到從人們之間帶動的,蒸騰的水汽,除了燥熱外,就是沉悶,夏的感受,夏的愜意,夏的姿態,總看不到生氣兒,看不飽,也嘗不夠。

在南方到了夏,想到的總是很多,無論何處都能嚐到夏的滋味,但這種夏味卻不被我所喜愛。在北方,夏來的愜意。穿一條短褲在門前的柳樹下一坐,品一盞涼茶,照着柔柔的陽光,手中的蒲團扇輕輕扇搖,抹出絲絲涼意。旁邊的花壇中月季花開得正盛,可我更喜歡靜對着的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紫朵,吹響了夏天的問候,旁邊還有野草的陪襯,更是顯得她嬌嫩豔麗。

夏禪的鳴叫也與南方的不同,“知了,知了”明亮的叫着。北方處處長着樹,又加上丘陵的起伏,幾乎處處能聽得見禪的鳴叫。南方的禪聲則不那麼常見,只在古城鎮、山上才能真切的聽見,而聲音卻嘶啞無力,彷彿是不能承受着燥熱的天氣而暈了過去,鳴叫變爲絲絲的喘息之音。

北國的柳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夏的點綴物。像雪不像雪的那一種柳絮,走在街上,迎面而來,輕輕拂過,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留下的,只是絲絲點點的、極爲細微的柔軟的觸覺,潛意識中還有如慈母輕撫你的面龐的溫和、幸福。

還有夏雨哩,北方的夏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明朗,下的更像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然雷聲大起,街上漫步的行人趕快跑到房屋下避雨,不出幾分鐘便開始下起雨來,下得大,下得急,卻明朗,不出一會兒便雨過天晴,從來不更多的耽擱時間,與南方綿綿細雨相比,確是一番別樣的景緻。

夏,對於作家來說也是反感的季節。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作爲詩史的詩人杜甫無論何時總是用頹廢的眼光看待人生,“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而更多的愛國之士注意的是廣大農民的勞苦耕地“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是位清廉愛民的好官,也爲農民的飢苦着想,卻從側面體現了他對夏的反感。“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的與友人約也因爲夏的雨水被阻撓,從他寂寞難耐中也不難看出他對夏的反感。而歷史總是多樣的,穿越時空的界限,尋覓知己,終從李昂的“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中尋到味道,我的賞夏不完全是在賞夏,而是爲穿越時空與知己相聊,也可感受得到中國的夏味。

夏天,這北國的夏天,你送給我的遠比我所得到的多,你的明朗讓我沉醉,你的睿智讓我迷戀,夏,我願用我一生與你相會

家鄉高一作文13

20xx年10月1日,我借“國慶大假”的日子,來到我成長的地方——龍泉。

“咦?這裏怎麼這麼多的小型廣場?”我疑惑不解地環顧四周。這時,一個小青年來到一個小型廣場中央的圓盤前,按動圓盤上的一個按鈕——呀!只見這個小型廣場慢慢向上移動,接着一座房屋拔地而起,出現在眼前。“難道那些小型廣場是屋頂花園?”我恍然大悟。“您好。”剛纔的那個小青年上前和我打招呼。他說:“我是這個城鎮的機器人嚮導,讓我帶領您參觀參觀‘西部之首’龍泉吧。”我點點頭說:“謝謝。”心想:我還從沒見過這麼逼真的機器人呢!“您想去哪兒?”我想了想,說:“聽說這兒有一個著名的植物園,就去那兒吧。”“是!”只見機器人嚮導往拐彎處的一個小機器裏輸入“植物園三字後,一些街道動了起來。我和它坐在安裝在街道的沙發上,讓”街道自動行使帶“帶我們去植物園。

當“街道自動行使帶”行走時,街道兩旁長得很奇怪的花播放出了美妙的音樂。機器人嚮導說:“這是在植物園培植的‘變音花’。它的花瓣吸收了噪音,又通過它身上的花露將噪音變成了音樂,通過花蕊傳出來。”我聽了驚歎不已。

“植物園在什麼地方?”我問到。機器人嚮導指指天上,說:“這個城鎮分爲天上的‘陽光地帶’、地上的‘娛樂世界’和地下的‘購物商城’三個地帶。我們要去的植物園就在‘陽光地帶’。”我心中暗暗地想:沒想到人們還能在天上建房屋!想着想着,我們就已經穿過雲層來到了“陽光地帶”的植物園門口了。

走進植物園,只聽見一陣熱烈的掌聲和一片歡迎聲。我向前一看,又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驚訝地說:“什麼?花兒,花兒還會說話?”機器人嚮導說向我介紹:“這是一種 在月球培育出來的巨型‘似人花’。只要有客人來,它們就會鼓掌、歡呼,如果你拍兩下手它們就會停下來。這些花一般用於歡迎會。”說完,它拍了兩下手,“似人花”立刻停止了拍手和歡呼。我聽了發出嘖嘖的讚歎聲。我走着走着,目光轉移到了一種小草身上,那就是“農作草”。你看,它旁邊的一粒玉米籽,剛吸收它身上的露珠,就長大成熟了,速度快得驚人。機器人嚮導告訴我,這可“農作草”是外星人送給我國的建國紀念日的禮物。它是十分珍貴的。因爲全球只有我們一個國家纔有這樣的禮物。我們還看見了“鏡子樹”、“友誼草”、“造轉樹”……最後,我們參觀了娛樂世界,見到了“宇宙模擬探險器”、“穿梭時空機”……沒種機械性能都非常不錯。

望着家鄉的巨大變化,我的心真是激動不已。是啊!今天的龍泉,是高科技發展的龍泉,是另人震驚的龍泉!

家鄉高一作文14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見余光中先生的聲音,我們也把這話放在心底,扎進心房。

我們的血液中流淌着故鄉的風韻,我們不過是故鄉的文脈中旁逸出的枝葉,然而,當根鬚被剪斷,一切生機便只能萎縮爲記憶。

從出生開始就被烙上它的標籤,拿不走也抹不掉。向東走,就是這個城鎮最大的車站,這裏每天有人來也有人走,我也在那送走過很多人。這個城鎮沒人比我更加熟悉,這的每條街道每個角落都曾留下屬於我的足跡,也曾想過離開,但我還在這。轉頭向身側看,依然還是熟悉的山,熟悉的景。

故鄉像個多變的孩子,他一直都在變,像我們一樣,從小就開始,爲着自已都想成爲樣子努力着,奮鬥着,直至變得優秀。人的進步是無止境是,故鄉亦是如此,她會變得讓我們驕傲,讓我們自豪。

小學時,母校穿着一身橘黃色的衣服,而我們手持瀟灑太極扇,頗有些“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大俠風範。那時每個人的理想都是老師和科學家,那時寫作文,最流行的就是家鄉的塔山和東觀園。那時爬上塔山的石階,總覺的前方遙遙無期,登上後還會有種唐僧西天取經到達目的地的滿足與幸福。我也忘不了初中的越野賽酣暢淋漓的模樣。我們結伴向前奔跑,望着方向,緊盯着被樹葉重重掩護着的,只露出一小角兒的白色小樓,我也忘不了歸程時仍然緊盯着路口,望見終點的同學就提氣奮力向前,知道本班第一時心裏洋溢的幸福。

而現在我擡眼望見實驗中學散發着歲月氣息的石階想到的都是,無論是學校,家鄉教給我們的都是堅持不懈,一往直前的精神,家鄉如此,學校如此。而我們身爲長白人,身爲實驗中學人,不怎麼爲從此爲目標,向前奔跑呢?

我喜歡這裏的每個早晨,因此總和同學結伴晨跑,吹着江邊的風,繞過柳枝,走過聞着些許青香,身旁是石磚壘成的小城牆,腳下是紅磚鋪成的小路,擡頭望見蔚藍的天,仔細還能看見過遠山瀰漫的霧氣,好不愜意。突然一扭頭,看見一羣遊客正被導遊帶着,三三兩兩的從新建的江邊長亭爲背景在拍照。我如夢初醒般的想起,原來長白也成了旅遊勝地。我們只知九寨溝,烏江,卻沒發現我們腳下的這寸土地也不知何時變得優秀起來。其實她一直都在努力,都在進步,只是我們小瞧她了,未曾發覺。當然,我們自然爲她高興,爲她自豪,爲在她身邊感到幸福。

無數的遊子在出走,無數的村莊在淪陷,無數的故事被遺忘,無數的回憶被現實的高牆截斷。現代文明的蠶食鯨吞把繁華渲染爲蒼涼,他們曾經的記憶在水泥與鋼筋間化爲泡影。所遇不故物,焉能不蒼涼,無數遊子重回家鄉時,不是憑弔,是守望。再遠的流浪,只爲了重回故鄉,感受她的溫暖與幸福。

願我們的努力,家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感到幸福,一切是爲遠方。

家鄉高一作文15

又到了春天的季節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廣東其實沒有春天。只要是晴天,太陽就提前把炎熱的夏季帶來。偶爾天陰的時候吹來一些淡淡的風,才讓人感覺到些許春天的氣息。

出去走走,能看到一棵棵偉岸高直的木棉樹,撲面而來滿眼的火紅的木棉花熱烈地開着,沒有一片綠葉的陪襯,花兒之間也不相互妒忌,就那麼靜靜地燃燒着自己,無怨無悔地奉獻着美,這就是廣東春天耀眼的一抹亮色。

於是,不禁想起家鄉的春天。

我生長的那個城市,這時候應該是最美的季節了吧。

兒時眼中的世界永遠是色彩斑斕的。陽光溫暖而柔和,含情脈脈地看着大地,白楊樹梢掛着長長的樹穗,我們把它叫做“毛毛蟲”。柳葉也綠了,它的嫩枝照例會被剝下來做成短笛,“嗚哇嗚哇”地吹着不成調的曲子。

最喜歡的還是那滿街的泡桐樹,粉紅色的喇叭花像一個個小鈴鐺隨風搖擺。到了長葉子的時候,大片大片的喇叭花落下來鋪滿街道兩側,小夥伴們就會高興地撿起來,拔掉花頭上的“小帽子”,然後貪婪地吸吮中間的花蜜。

調皮一點的孩子還會脫下鞋子,赤腳爬上槐樹去摘成串成串的槐花,坐在樹下驕傲地吃着,那種甘甜而又清香的味道至今想起仍叫人難以忘懷。

春天的風是輕柔的,夾雜着泥土的芳香,溼溼的,有一點甜甜的味道。那時城市的空氣也是充滿原始的自然氣息。坐在教室的我,便常常望着空中隨處飄蕩的白色柳絮發呆,看着他們握着春天的手,隨心所欲地起舞,無拘無束地揮灑,那顆純真少年的心也隨之變得自由和空靈起來了。

放學的時候自然是最開心的。滿世界地捉來各種各樣的昆蟲,放在玻璃瓶裏讓他們打架。不知聽誰說七星瓢蟲是益蟲,而五星的、九星的都是壞的,於是常常把不是七星的瓢蟲放在玻璃瓶,然後捉來許多兇悍的大螞蟻丟進去,看着瓢蟲被咬死,心中充滿了正義感。至於七星瓢蟲則享受單獨護理的待遇,死了以後還要放進火柴盒進行“國葬”。直到今天,我仍清晰地記得那紅黑相間的漂亮的小東西在手指上爬來爬去的樣子。

玩累了,就把書包枕在頭底下,懶懶地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晚霞。那麼多的色彩把心充得滿滿的,一邊想象着太陽的那一邊會是什麼樣的世界,一邊幻想着自己會成爲《西遊記》裏的主人公,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直到天漸漸黑了,才依依不捨地慢慢離去。記得那時書包帶都放得很長,走路時一顛一顛地拍着屁股,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小小的心靈當時就已懂得了選擇的無奈和放棄的失落。

漸漸長大了,學業和生活使自己的感覺變得遲滯,季節的更替也很少有什麼能觸及心靈的東西了。在這樣一個春天的午後,卻突然有了一絲感動。

因爲學業和工作,一晃好多年沒在家鄉度過春天了,什麼時候才能重新觸摸你呢?

家鄉的春天,我生命中的春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