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考作文

實用的高考的意義作文3篇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的意義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高考的意義作文3篇

高考的意義作文 篇1

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公衆輿論和民間人士呼籲已久的紀念日,它的設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泛、深遠的影響。

第一,確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對南京大屠殺中大量死難同胞的告慰和尊重。讓他們知道,那些殺戮、逞兇的日本法西斯軍隊已經遭到了可恥的失敗,那些發動戰爭元兇的甲級戰犯已經遭到了應有懲治,後來的人們知道並同情他們的無辜和苦難。這種告慰和尊重是人類良知的重要體現。南京大屠殺是全世界公認的歷史事實,是日本帝國主義當年強加給中國人民、南京地區人民野蠻的殺戮,深重苦難。在四十多天的時間內,三十多萬同胞死於非命,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慘劇,也是人類歷史上的悲慘一幕。不忘記這段苦難的歷史,我們才知道今天和平的寶貴。只有使我們的國家強大、民族強大,才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夠制止不義的侵略戰爭,更好地承擔起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

第二,這是對否定南京大屠殺右翼復辟勢力的莊嚴警告和法律壓制。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後,國際上,總有那麼一股爲納粹主義、爲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翻案的極右翼勢力。他們打着各種各樣的旗號,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美化侵略戰爭的歷史,與世界和平、人類良知、歷史進步悖逆而行。國家公祭日的設立,再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向世界鄭重宣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罪行不可否認,表明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沒有忘記人類歷史上那最醜惡的血腥屠殺一幕。同時,這也是對日本右翼復辟勢力的莊嚴警告和法律壓制。任何企圖復辟軍國主義的勢力,任何企圖推翻戰後國際新秩序的政策,都不可能得逞。中華民族已不再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現在我們不僅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已經更加強大。否定南京大屠殺的邪惡勢力只能作爲歷史前進中的小丑而存在,他們悖逆於歷史的事實,悖逆於歷史的規律,永遠不可能得到上蒼的褒獎而真正做大做強。

第三,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會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發揮長期的教育作用。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公祭已有多年,江蘇省和南京市地方政府,以及普通民衆都在那個悲慘的日子對死難者進行祭奠。但毫無疑問,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的法定紀念日,以國家層次進行的祭奠規格更高,影響更廣。在這種紀念活動中,不僅將由政府和國家領導人出席,而且會有大量的中國民衆、國際友人蔘加紀念。這種國家級高層次的循環紀念活動,將有助於向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傳播歷史事實的真相;有助於對中國和世界人民發揮良好的教育作用;有助於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青少年產生長遠的歷史教育、善惡教育、是非教育、價值觀念教育作用。發揮積極正義的影響,傳遞正能量,培育未來一代正確的歷史觀、正確的價值觀,纔有助於青年一代肩負起歷史的重託,制止殘暴與無道,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進步。

第四,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這是對善良人性的一種呼喚,對無辜遭受殺戮人們的一種悲憫,對邪惡勢力的一種鞭撻,對人類良知的一種彰顯。波蘭對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美國對珍珠港事件、俄羅斯對衛國戰爭死難者、日本對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公祭當天,國家元首、議會議長、各大黨派領袖都到場獻花圈,並公開發表講話。因此,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符合國際慣例,符合國際上通行的做法,表明中國對歷史的認識和做法已經進入了國際主流體系。

第五,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草案的公佈,已經得到了國內社會和國際媒體的積極評價,表明我們這種祭奠先人的實踐活動是正確的,有必要就此進一步加以推廣。將來,我們要修建中華民族反法西斯戰爭忠烈祠,對在這場偉大戰爭中百折不撓的英雄人物,對爲國家和民族大義、爲人類正義而獻身的人們進行永久祭奠。這種祭奠,不像有些國家是爲了本國狹隘私利侵略其他國家而戰死的官兵那樣沒有是非善惡的正義性,而是充分彰顯了反抗侵略、保家衛國的正義,犧牲自我的公益和高尚。我們既要同情和悲憫弱者的無辜犧牲,也要讚美強者的善良與主動獻身。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的影響,必將超越國家遠播世界各地。人們在牢記人類成長中經歷的苦難與付出的沉重代價的同時,更應加倍珍惜無數生命的付出和苦難換來的和平。

高考的意義作文 篇2

一個杯子,一塊石頭,一些沙子,一些水,這是什麼?如果你是化學家,也許你會告訴,他們的結構,他們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學家,也許你就會告訴我,他們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物理現象;如果你是哲學家,也許你又會告訴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個普通人,我認爲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大的杯子,當我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時,杯子裏空空如也,當我們慢慢地成長,父母、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社會、國家不斷地給予我們時,我們的杯子便開始有了很多的東西,愛、財富、榮譽等等。這裏最大的最重的,莫過於愛,這個愛包含了生活太多的內容,小時候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而我們成長後,又有很多人給予我們愛,我們成家立業,有了更多的。當我們爲人父母,我們又會給予孩子們愛,同時也會給予周邊的朋友、同事們很多的友情,這也是一種愛。

特別是,當5·12大地震來臨之後,在我們的華夏大地上,玉名再次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大愛無邊。當看到我們的解放軍和警察、搜救人員、志願者們日夜奮鬥,爲了哪怕一絲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的時候;當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時,當爲了學生、爲了親人、爲了能夠讓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時,有很多人寧可讓自己去承受死亡的威脅,也要奮不顧身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每一箇中國人都伸出援手,獻出自己的愛心時。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義。面對着這樣的大地震時,也許我們會丟失很多,但是隻要人間有愛,我們的杯子就會是滿滿的,我們的生活就是充實的,一切就能夠重來,我們也必將重建家園,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反思我們平時的生活,日復一日的忙碌、奔波,有時候爲了生活中一點點的財富和榮譽而絞盡腦汁時,我們是不是把一些事情弄錯了呢。

也許,你的財富會增加,也許你有令人羨慕的榮譽和名利,但是你的.杯子中是不是早已經缺失了生活中最應該有的愛了呢,當你財富、榮譽的增加,而佔據了本該屬於愛的位置,那麼這樣的人生是不是註定是空洞、殘缺的人生呢?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我們又在一次從生活的安逸中警醒,讓我們再一次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中最沉甸甸的東西,我們是不是也該看看自己的杯子,到底還有什麼了呢,是不是該清理出去一些,加入一些了呢。

生命的意義,也許就是在這取捨之間,就是在這杯中杯外吧。

高考的意義作文 篇3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出席高峯論壇開幕式並主持領導人圓桌峯會。這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方以此爲題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性會議,將凝聚各方共識,明確合作方向,推動項目落地,加快“一帶一路”建設進程,讓更多務實合作成果惠及沿線各國人民。

3年多來,這個由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宏偉構想,已經成爲沿線各國發展的有效載體。從理念構想到人心聚合,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實,各領域合作不斷開花結果,開闢了共同發展的廣闊空間。合作共贏的屬性,通天下、利天下的宏大藍圖,“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沿線各國的熱情迴應。

3年多來,這個由中國發出的倡議,寫入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轉化爲國際共識。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態度,40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建設被各方寄予厚望。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世界的目光從20xx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轉向20xx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再次聚焦北京,聚焦曾經放飛亞太夢想的雁棲湖畔。人們期待這一開創性的歷史盛會,書寫世界各國攜手前進的歷史新篇。

(一)

歷史銘記,那是一個非同尋常的金秋。

20xx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先後在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倡議,掀起合作熱潮。“世界旋轉的軸心正在轉移——移回到那個讓它旋轉千年的初始之地,絲綢之路。”英國曆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在其《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書中文版序言中如是感嘆。

絲綢之路,一個詩般浪漫的名字,承載着沿線各國互通有無、各文明交流互鑑的輝煌歷史。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兩次出使中亞,走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東西方使節、商隊、遊客、學者、工匠沿着張騫的足跡,穿梭於這條當時“最偉大的高速公路”上。

絲綢之路,歷史留下的偉大財富。即便所有器物都被歲月掩埋,但只要看看意大利威尼斯的“駱駝之家”,讀讀“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的詩句,想想波斯王朝樂器烏得琴、歐洲魯特琴和中國琵琶的相似之處,就沒有人會懷疑這條橫亙亞歐大陸,被譽爲“人類文明的運河”的風雨古道,在人類發展史上的地位。

然而,隨着歲月流逝,一些如串串珍珠般將太平洋和地中海連接在一起的城市,逐漸被人們遺忘,亞歐腹地日趨沉默。一度沉寂的絲綢之路,蘊藏着人類文明交匯的密碼。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以互聯互通精神,重新激活這條古老的道路,讓世界上最長的兩條經濟大走廊、文化大長廊走出歷史,讓古老的絲路精神煥發時代的生機。

回望歷史,和平合作則絲路暢,戰爭衝突則絲路絕。絲路之繁華有賴於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和平穩定,絲路之興盛源於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繁榮昌盛。崇尚和平、友好合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無論是張騫,還是鄭和,都承擔了表達和平願望、傳遞合作聲音的使命。

回望歷史,開放包容則絲路達,封閉狹隘則絲路阻。“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連接東西方、橫貫歐亞大陸的絲路敞開胸懷,商旅穿梭,互通有無,福澤萬方。從漢唐到元明,古代中國的強盛期都擁有龐大的絲路“朋友圈”,沿線各國都得益於開放、受惠於包容。

回望歷史,互學互鑑則絲路盛,閉目塞聽則絲路凋。“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人類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平等交流才能變得豐富多彩。中華文明沿絲路走向世界,因吸納多樣文明之光而博大。

回望歷史,互利共贏則絲路興,以鄰爲壑則絲路衰。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歸根結底是爲了互利共贏。中國追求的是共同發展,讓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

讓絲路精神的時代光彩照亮亞歐非大陸及附近廣闊海域,讓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和發達的歐洲經濟圈牽起手來,讓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挖掘出來,讓沿線各國人民追求和平發展的共同夢想交織起來。3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在世界各地、不同場合闡述“一帶一路”的內涵,擘畫了一條各國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二)

爲什麼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爲什麼此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3年多來,這樣的問題時常被人們提及,又被人們以不同方式解讀。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新定位。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引進來”“走出去”,從“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當代中國發展,從落後就會捱打到成長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爲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近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經歷滄桑鉅變。

時代塑造格局,格局彰顯智慧。如何更好地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繫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努力爲全球發展作出貢獻,這是中國必須回答的重大時代命題。

“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這樣告訴世界。“一帶一路”倡議,展現的正是新時期中國處理外部關係、開展國際合作的新理念新思想。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不斷髮展,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不斷加深,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核心氣質,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開闢了共同發展的通途。

“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打造全球互聯互通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這將帶動中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局面。以“一帶一路”建設爲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一帶一路”以互聯互通爲主要抓手,爲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提供了一把金鑰匙。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一帶一路”建設版權屬於中國,但收益爲各國共享。這一特點,正是其在國際社會贏得廣泛讚譽的根本原因。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如是評價:“‘一帶一路’倡議是全世界新的發展機遇,沿線國家和地區都會從中受益。”美國經濟學家、聯合國資深顧問傑弗裏·薩克斯認爲,“一帶一路”倡議“是現代經濟史上最重要的經濟發展舉措之一,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與發展契機”。

(三)

“‘一帶一路’建設像是打造一艘大船。如果用心建造,大船比小船可以航行得更遠、通過更困難的水域。”英國學者如此預見。

過去3年多時間,“一帶一路”建設合作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收穫國際認同和參與。在世界經濟航行在“困難水域”之時,“一帶一路”建設爲何能夠積聚起破浪前行的能量,成爲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順勢而爲的主動擔當。知者善謀,不如當時。“一帶一路”建設着眼於當前世界經濟的癥結與難點,符合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助於各國攜手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有助於爲世界經濟找到新增長點、打造新平衡。

過去幾十年中,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因爲互聯互通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限制,沒有被納入全球價值鏈,甚至成爲“被遺忘的角落”。“一帶一路”建設讓這些國家有機會搭上經濟全球化列車,提高工業化水平,形成更高效的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正是因爲看到了這一點,新加坡《海峽時報》才用“黯淡天際的一縷陽光”來描述“一帶一路”建設的作用。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維護開放的積極作爲。如何解決跨境貿易與投資持續低迷問題?如何應對區域一體化遇挫帶來的挑戰?如何防止國際合作大局受到全面衝擊?面對這些全球性問題,“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意義更爲凸顯。“一帶一路”建設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將爲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強大正能量。

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今天,該國經濟界人士欣喜地感嘆:“我們不需要擁有海洋,有了‘一帶一路’,中國就是哈薩克斯坦的大海。”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對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貢獻,因爲很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窮國、一些被忽視的國家都被納入其中,幫助他們實現同世界經濟的聯通。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共同發展的合作取向。此前有學者指出,“發展缺位”是舊有全球治理體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現爲擁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長期得不到有效迴應。與此相對照,作爲當今時代加強國際合作、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一帶一路”建設對共同發展的追求,成爲其鮮明標誌。

這是誠心誠意的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想的是自己要過好、也要讓別人過好,信的是衆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

“一帶一路”建設的早期收穫有目共睹,振奮人心。越來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面對變動不居的形勢,唯有追求互利共贏的合作,能夠匯聚共同發展的力量。

(四)

20xx年3月17日,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以15票贊成的結果,一致通過第2344號決議,呼籲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區域經濟合作。這是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肯定。

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普遍乏力,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地區衝突時有發生。面對世界經濟困境,一些人鼓吹反全球化,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有人擔心世界將面臨“霍布斯化”風險,即各國只顧私利,陷入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所提出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泥潭。世界需要怎樣的全球治理理念?“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現實,讓人們看到中國和夥伴們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基礎上付出的努力,爲全球治理引入一股清流。

“共商”,就是集思廣益,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好事大家商量着辦,要使“一帶一路”建設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沿線國家,無論大小、強弱和貢獻多少,地位都是平等的。各國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共建”,就是體現共同參與,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形成新的合作優勢。“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它以政府間合作爲主渠道,但合作範疇並不限於政府間。各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跨國公司、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都可以參與其中。

“共享”,就是堅持互利共贏,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一帶一路”建設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中國和所有沿線國家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利益攸關方。“一帶一路”建設體現了包容性發展的理念,努力讓合作成果惠及沿線各國及國際社會,惠及廣大民衆。

“合作”“共贏”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主題中的兩個關鍵詞。“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纔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恆主題。”習近平主席20xx年在俄羅斯媒體上發表的署名文章,對合作共贏理念作出精闢闡釋。

(五)

“溫暖的大家庭”,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如是形容即將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紛亂複雜的國際關係體系中,“一帶一路”建設能夠凝聚起這樣的“親情”,歸根結底是因爲它給各參與方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以“效果”說話,正是中國方案受到越來越多人青睞的原因之一。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概念到行動,從倡議到落實,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設想到實踐的重大跨越,進入到全面推進務實合作的新階段。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舉行在即。各國代表匯聚北京,普遍希望這場盛會能夠全面總結“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積極進展,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共商下一階段重要合作舉措,在新的起點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