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三試題

高三人教版語文必修五第三單元同步測試題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不管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小編為大家推薦了高三人教版語文必修五第三單元同步測試,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高三人教版語文必修五第三單元同步測試題

一、課內知識鞏固

(一)查一查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垂涎 援例 蘊藉 尺牘 斟酌 付梓 下乘作品 咬文嚼字 錙銖必較

2.解釋下列詞語

清沁肺腑:

學富五車:

推陳翻新:

自鳴得意:

索然無味:

不即不離:

點鐵成金:

3.按要求填空

《漢語大詞典》上“咬文嚼字”有三個義項:①;②;③;沒有一個是褒揚的朱光潛在文中賦予它褒揚義,鼓勵人們去咬文嚼字文中指:,只有這樣,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二)練一練

4.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凝鍊 涵義 玩索 自鳴得意

B.驚訝 見解 簡潔 斐然成章

C.煙榻 遊離 濫調 懸樑刺骨

D. 莫測 引誘 含糊 功虧一簣

5.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國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是幾代航天人百折不撓、大力拼搏的結果

B.黨的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描繪出一幅更加巨集偉的藍圖,每個單位、每個人也應該就此制定出更高的藍圖,併為此而不懈努力、頑強奮鬥

C.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不少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D.道理雖是這麼說,但在“滿城盡吹選秀風,超女快男鬧哄哄”的背景下,還有多少人相信語文對人生的作用呢?

6.將下列語句組成一段連貫的文字,恰當的一項是 ( )

①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②你不能懶,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時興會所產生的幻覺迷惑而輕易自滿;

③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嚴謹精神;

④例子舉不勝舉,道理也說不完;

⑤本著這個精神,你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的好習慣

A.④③①②⑤ B.④③⑤②①

C.③⑤④②① D.③⑤④①②

(三)想一想

7.聯絡課文中的道理,分析下列各句中詞語改動的妙處

①“眼看朋輩成新鬼”改為“忍看朋輩成新鬼”的妙處在於

②“春風又到江南岸”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妙處在於

③“紅杏枝頭春意濃”改為“紅杏枝頭春意鬧” 妙處在於

二、課外拓展延伸

“咬文嚼字”與“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與“不求甚解”看似矛盾,實質上卻是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

在閱讀文章時,“咬文嚼字”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煉字的樂趣,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如朱光潛先生舉的“韓愈推敲”的事例,用“敲”而不用“推”暗示了詩人內心傾向於溫情、熱鬧而非孤寂、冷漠所以仔細研究文章中的一些關鍵字詞可以為我們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提供一些捷徑

與“咬文嚼字”不同的是,“不求甚解”則是捨棄枝葉,直奔主題的一種閱讀方式讀書時不固執一點,而是統觀全域性,從整體出發,有利於準確地把握整個文章的脈搏所謂“站得高,看得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一旦你已經準確地把握住了整個文章的中心思想,那麼即使你在初讀時有個別字詞當時不太清楚,這個時候我想信肯定也會迎刃而解了仍以“韓愈推敲”為例,如果你已經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對溫情的一絲渴望,我想你肯定會明白“敲”字的妙處所在

那麼究竟是“咬文嚼字”好,還是“不求甚解”好呢?究竟什麼時候該用“咬文嚼字”,什麼時候該用“不求甚解”的方法呢?許多書刊資料上都推薦“當精讀一篇文章時,要‘咬文嚼字’,泛讀時則要‘不求甚解’”然而我認為這兩種方法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沒有必要分而用之,因此它們是統一的

當我們拿到一篇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在這一過程中,對於簡單的字詞,我們可以輕鬆地理解其含義,也沒有必要深究;偶爾遇到幾個感覺比較特別、一時難以理解的詞,可以先作存疑記號,繼續往下讀,一遍看下來,我們可能一時還不能全面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全部思想,但一般來說,只要認真地通讀了全文,文章的主要內容、寫作主旨一般還是可以略知一、二的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反覆認真地閱讀,仔細推敲自己認為有必要思考的字詞,我想信大部文章的作者的寫作意圖都是可以被揣摩得八九不離十的由關鍵詞的作用去推敲文章的主旨,從文章的主題去理解、欣賞關鍵詞的妙用,雙管齊下,既讀懂了文章,品味了文字,又節約了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8.為什麼說“咬文嚼字”與“不求甚解”是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

答;

9.文章兩次使用“韓愈推敲”的事例是為了說明什麼樣的觀點?作者為什麼單單使用同一個例子說明自己的觀點?

答;

10.你是否同意許多書刊資料上都推薦的“當精讀一篇文章時,要‘咬文嚼字’,泛讀時則要‘不求甚解’”這種方法?為什麼?

答;

三、能力提升訓練

11.“雪藏”是近年來產生的新詞根據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別用一個詞語置換(07安徽卷)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經紀人,從此被公司雪藏,不知雙方何時才能握手言和

答案:

(2)為確保最後一場小組賽能盡遣精銳上場,該隊正在考慮明日與法國隊交手時雪藏部分主力

答案:

(3)這個原先頗有一定知名度的鄉鎮企業,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後,一舉躋身“中國百強企業”之列

答案:

12. 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的“黃河入海流”改為“黃河流入海”如何?為什麼?

答;

13.人們通常要在信的末尾處寫上“此致”,再另起一行寫上“敬禮”,這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的寫信格式“此致”是什麼意思呢?

答;

參考答案:

án yuán jiè dú zhēn zǐ chéng jiáo zī

2.清沁肺腑:清新得滲透到人的內臟,比喻使人很感動

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識淵博五車:書多

推陳翻新: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並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

自鳴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認為了不起(多含貶義)鳴:表示

索然無味:形容文章的內容空洞,文字枯燥也作“索然寡味”

不即不離:指對待別人的態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遠即:接近;離:遠離

點鐵成金:原意是指使石頭變成黃金,比喻把別人不好的文章改為好的`文章

3.①形容過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書袋或賣弄學問;③謂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 是指對文學作品的語言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

4.D(A.煉—練,B蜚—斐,C骨—股)

5.D (A成分殘缺,在“大幅提升”後加“的見證”;B “制定出更高的藍圖”搭配不當,可把“藍圖”改為“目標”;C語序不當,應為“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

6.B.確定首尾兩句,即可選擇B項;④承上啟下;小結並指出途徑和希望

7.①“眼看”沒有“忍著”的悲憤意味②“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③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其紅之濃“鬧”將無“聲”的景象隨著上有“聲”的意味日常經驗裡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被彼此打通,多層次地將審美的精微感受傳達出來

8.這兩種閱讀方法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吸取文章的精髓

9.是為了說明“咬文嚼字”與“不求甚解”是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觀點因為“韓愈推敲”的事例經典,更有說服力量,運用同一例子更容易說明作者的觀點

10.(略)

11. 擱置不用 有意隱瞞 隱沒無聞

12. 不能因為“入海流”這一倒裝有一股強勁的力量,“流入海”既平庸,又無力從聲音、節奏看,“流”字的發音舒緩綿長,放在句末,可以模擬黃河寬廣遼遠、浩蕩千里的形態;“入”字發音短促有力,置於句中,突兀顯現,能想見黃河驚濤駭浪、奔騰咆哮的氣勢

13. 這裡的“此”是指前面書信中所寫的內容 “此”字的作用在於概指前文,了結全篇,而“致”字當“盡”或“與”講,含有無保留地給與或呈獻之意“此致”兩字連用,意思就是“上面的話說完了”

14. 李商隱詩,就是以文帝召賈生問鬼神之事為典表示文帝當時的虛心與虔誠其中的“虛”應作“白白地”“徒然”解,與“可憐”相照應,表達了詩人對孝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的遺憾與嘲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