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了《傳習錄》有感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文章導讀】“知行合一”,不可以按照現代語境,簡單地解釋為知道道理就要去實踐,或者解釋為從心而行,所有從認識論實踐論等哲學觀念上去解釋這個詞的意義都離題了,這些不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本意 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傳習錄》讀後感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讀了《傳習錄》有感

  【篇一】《傳習錄》讀後感

我不是學文科的人,之所以讀《傳習錄》,是因為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國的又一聖人王陽明。

老實說,看完整本書,有些地方確實看不懂,特別是引經據典之處。下面,我只是談談自己看完書後的感想與啟發。

第一點,陽明心學將求聖的方法從外在世界轉為了內在世界,指出了聖人並不是無所不知(外在),而是內心純乎良知(內在)。我覺得這個理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靜下心來,不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時,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認認真真,那麼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點,看完書後,發覺陽明心學與朱熹的理學,都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上的不同,對孔子的話詮釋的不同。因次兩派就吵架,不可安寧。儒生缺乏了對客觀世界,對科技的追求。這也是統治階級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點,對書中關於“求靜”,“主專一”的看法很贊同,很警醒人。

  【篇二】《傳習錄》讀後感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週(2015年3月底)終於看(聽)完了。感謝噹噹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後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於本書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週全,人人都有啥的。怎麼看怎麼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為佛教不究竟,呃……到於書裡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麼了。

《傳習錄》裡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著還是很有收穫的。

  【篇三】《傳習錄》讀後感

如果領悟、並能切身實踐王陽明的學說,那麼人類所有的問題都不會存在。

王陽明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

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如果不去實踐良知,那麼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認識良知。

因此,把王陽明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在生活中時時處處依照良知來行事。

這裡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

對陽明來說,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

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羅大眾來說,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

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類不勞而獲,懶惰、傲慢。

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張朝陽近期的一篇採訪是對此再好不過的解釋了)。

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

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王陽明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可以說超出任何理論、學說,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部分的實踐他的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狀態變得好多了,內心充實、踏實、平靜多了。

開始更多的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

而自己的理想也從過去的要成為如何外在成功的人物,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於內心的人。

而從此也就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迷茫困苦。

從這本書、從王陽明的思想中,找到了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了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喜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