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孝悌之道的傳承與發展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古時候,孝悌是立足之道,做人之本,一個人不懂孝道之義,不懂孝悌之禮,會為世人不恥。因此,在千古之訓中,聖人曾把孝悌奉為萬善之首,三字經上說:“首孝悌,次謹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了約束和規範人們的舉止行為,三字經中也為後人樹立了孝悌的榜樣與楷模,“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的典故,在千百年來也教育和影響了許多人。但也影響不了所有的人,如今琢磨起這個千年古訓,雖然它對人倫關係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點陳舊與愚腐。

孝悌之道的傳承與發展

古代的黃香在寒冷的冬天,為了不讓父母睡涼被窩,自己先脫衣為父母暖被,孔融在四歲時與哥哥一起分梨吃,因為自己年齡小,把一個大個的梨讓給哥哥,認為哥哥大應該吃個大梨。因而被古人傳為佳話。因為象黃香與孔融這樣年幼孩子的舉動,一般孩子做不到,才被聖人讚揚並推崇為楷模,從而教育人們應該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雖然這是個小事,但正常的孩子是很難做到的,一般的情況,在寒冷的冬天,怕孩子受涼,總是大人們先鑽被窩,暖熱了才讓孩子們進被窩,這是正常的現象,慈善的父母不會讓年幼的孩子為自己暖被窩,而不懂事的孩子因為被窩涼而會哭鬧著不脫衣服,黃香九歲懂得孝道,主動為父母暖席,也是稀有的,才被聖人推崇和後人效法,如果說起尊老愛幼,這黃香九歲為父母暖被窩也未必值得提倡,也許古時候,人們的觀念所致,婦女四十歲還生孩子,當孩子九歲時,母親已年愈半百,為父母暖被也說得過去,因為古時候人活七十古來稀,五十多歲的婦女也算得上老年人,孩子為母親暖個被窩也屬孝心,但做為九歲的孩子,為父母溫席,大人們也有點於心不忍。

孩子們也大可不必這樣,真正的孝道不在於一種表現形式,而如今更是這樣,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最多也不過兩個孩子,二十歲結婚生子,孩子九歲時,父母正是三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身強體健的時候,自己身上的火力遠遠超過了年幼的孩子,再加上孩子少,嬌生慣養,誰也捨不得讓孩子為自己暖被窩,城市裡有了暖氣,煤爐,空調的不說,就是那偏遠的山區,落後的農村,高緯度的寒帶地區,再冷,父母也不會讓孩子們給自己暖熱被窩再睡,而往往是自己先把被窩暖熱再讓孩子去睡。孩子們也不會也不願意給年輕的父母去暖席,尤其是獨生女家庭,讓孩子暖被窩,即使孩子同意,大人也不會同意,即使大人同意,孩子也不會樂意,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改善生活環境與條件,也不會把一方的幸福建立在另一方的痛苦上。所以,黃香九歲溫席的故事,聖人們推崇了千百年,如今只能做為一個典故,也不值得效法,它畢竟是一個陳舊的孝道觀念。

孝順父母是孝,懂得孝道的人必然聯絡著悌,孝悌是不能孤立分開的,對兄長尊重是悌,也就是在同輩人中,長幼有序,年齡小的弟弟應該尊重服從年長的兄長,這也是一個做人的道理,孔融四歲時,把大梨讓給哥哥,這件小事一般的孩子們做不到,在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是:不論年齡大小,都會盯著一個大梨,弟弟會因為自己年齡小,哥哥應讓著弟弟,把大梨分給弟弟,而哥哥則認為,小孩子應該吃小梨,大孩應該吃大梨,身強力大的哥哥會毫不顧及的搶先把大梨搶去,而不懂事的弟弟會搶不到大梨而哭鬧不止,做為出來勸架的父母也不知該怎樣處理,也許會批評哥哥,應該對弟弟謙讓,也許會規勸告弟弟,哥哥大,應該吃大梨。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大人的評判也許惹起一方的不高興,不會讓所有的孩子都滿意。究竟哥哥對孔融的讓梨是什麼態度,也沒有下文,歷代文人也沒有討論,但現實中,它應讓誰服從誰,誰謙讓誰,也沒有固定的格式,從歷史的角度和現實的情況看,誰是弟兄中的老大,關健是誰的地位高低,權勢的大小,比如一個人弟兄五六個,七八個,倘若哥哥是個官員,因為哥哥的榮華富貴,弟兄們也跟著楷油沾光,哥哥是個有權有勢的大官,把弟妹們安排的風雨不透,一個有福,照亮滿屋,離開哥哥就失去光澤,那麼,不用別人教育,弟兄們自然會圍著哥哥轉,哥哥說一,誰也不敢說二,對哥哥的話言聽計從,不但自己尊重服從哥哥,弟兄們的`親戚也會敬仰哥哥。如果哥哥是個工人,農民,老實巴交的,而弟弟中的老三,老四有一個當官的,那家庭的權力重心自然會是那有權有勢的弟弟,弟弟的話在哥哥面前擲地有聲,因為弟弟按排了自己的子女,照顧了哥嫂的一切事物,當然弟弟受到哥哥的敬重和愛戴,哥嫂有什麼不是與過錯,那有權有勢的弟會毫不留情的予以批評和指責,處理起家庭中的矛盾與紛爭也得心應手,即使處理的不十分得體,也沒有弟兄站出來理論。因為弟弟的調停不在於道理的對錯,而在於權勢地位的份量。雖然你是弟兄們中是老大,但由於你為弟兄們辦不了任何事情,說話自然沒有份量,雖然弟弟是老小,但他手中有著巨大的權力,家中有著巨大的財富,你有困難,幫助你,你有機會,提攜你。當然,家庭主政的應該是弟弟,他雖然在家裡是弟弟,可在外卻是老大,外面的人還是那樣的敬重與巴結,何況是弟弟的兄弟,因此說悌在兄弟中,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局,弟兄間互相尊重自然重要,但權力威力的重心自然是他的社會地位決定的。

綜上所述,九歲溫席也好,四歲讓梨也好,都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孝也好,悌也好,都是古人教育後代做人的道理,同一種事物,能講出很多道理,但千變萬化,有一條是根本,做人有做人的最基本原則,違背了做人的準則再會善辯,將會受到世人的唾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