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那些無用的美與智慧散文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我在讀高中時曾經對歷史很感興趣,曾經想過要好好鑽研一下史學,但為了找工作的需要,大學裏一直學的是比較“實用”的專業,對歷史的興趣也就拋在一邊了,有的時候想花時間認真讀一些史書,但開始之前總要想想:“花這麼多時間做這個有啥用啊?”於是就擱置下來,去做更多“有用”的事情了。久而久之,起初的興趣就再也找不到了。

那些無用的美與智慧散文

讀大學的時候,我讀書很功利,那時的原則是“時間有限,沒用的書就不要讀”,大學畢業幾年之後,才慢慢懂得知識之美,遠遠超過功利的計算。“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奇妙的靈感,很多偉大的發現,並不是來自精心的規劃,而是從偶然中得來,從看似無用的人生經歷中得來。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從大學退學之後,在朋友房間的地板上面睡覺,靠撿5 美分的可樂瓶子維持生計,在一般人看來,這樣的生活毫無希望可言。那段時間,他發現裏德學院提供非常棒的美術字課程,於是他就決定去學寫美術字。這種技能當然對一個拾荒者毫無用處,但因為興趣,他認真學了。十年之後,當他設計第一台Mac 電腦的時候,學過的東西全都派上了用場,Mac 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體的電腦,這和他的成功有着很大的關係。

我們想想,當喬布斯決定去學美術字的時候,他怎麼能預料到這種技能如此“有用”呢?驅使他學習的,不過是好奇心,以及對“美”的事物的嚮往。就好像一個嬰兒,凡是美的、好的東西,都應該讓他經歷、享受,這樣他才能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才能成為某個方面的專才。如果抱着功利的想法,只讓孩子接觸“有用”的東西,恐怕只能培養出畸形的人。健康的嬰兒對周圍的一切都有着好奇心,這常常讓成年人感到不可思議,但泰戈爾説的對,“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而廣泛的好奇,正是生長的條件。

過於追求“有用”的功利想法,往往出於這樣一種認識:人應該向某一個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成為某一個方面的專才,其他的人生體驗,對成為專才不僅無用,反而會浪費時間。但事實上,人類中的佼佼者往往是在很多領域同時取得成就。本傑明·富蘭克林作為一位政治家,他簽署了美國《獨立宣言》;作為一位外交家,他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為美國爭取到了法國的武力支持,並與英國簽訂了停戰協議;作為一名科學家,他發明了避雷針。這還不算,他還是一個出版家、作家、記者。我不認為人能夠天生就如此多才多藝,我相信富蘭克林一定是在一個善於在生活中學習各方面知識的人,而他在學習的時候,應該沒有“規劃”到這些知識會幫助他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吧。

我們對待生活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債主,這個世界欠了自己很多東西,因此要不停的'和生活搏鬥,把虧欠自己的財富奪回來;另一種是覺得生活是一次旅行,旅途若能不斷有所發現,這一輩子就算沒有虛度。對“無用”的美與智慧的追求,只屬於持後一種態度的人。當然,人在不同的階段,他的價值觀也會變化,貧窮落魄時一般持前一種態度,這是人之常情,只有基本的生存問題解決了,才能產生後一種態度。

回憶我大學畢業之前的生活經歷,我發現自己是典型的“要從世界中奪取東西”的人。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很強烈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讓渴望成長的青年渴望像鳥兒一樣飛離故土,卻總是發現身上捆綁着沉重的石塊。我也是鳥羣中的一隻,長久以來為了從低矮的草叢飛向更高的樹枝,無暇欣賞風景。

現在我已經知道,人生是一次旅行,目的地很重要,但沿途的風景更重要。當你錯過風景的時候,絕不能回頭重新走過。但知道自己錯過了好多風景,就會更珍惜未來。我常常希望告訴那些和我有着相似背景的青少年,世界上曾經有那麼多偉大的思想家與科學家,創造了後人應該永遠感激的智慧成果,也曾經有那麼多傑出的文學家、美術家,創造了不朽的藝術珍品,我希望他能夠忘我地沉醉於其中,不再像我曾經做過的那樣,只忙着匆匆趕路,對身邊的美視而不見。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