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本文已影響 2.43W人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於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後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範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於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後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小來偷針,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慾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後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説明多數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慾的過度追求現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着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於小,防惡於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2

我們告別了安逸享樂的寒假生活,開始了暫新的校園生活,迎來了“新起點,新希望”。開學的第一天,我們一如既往地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這次課以“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為主題,通過介紹趙一曼家書藴含的愛國情懷、楊啟發家庭培育的敬業家風、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誠信家道、羅必炎一家踐行的友善家訓,讓我們深刻地瞭解到什麼是家風、家訓?如何把優良傳統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古語説得好:“百善孝為先。”説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羅必炎秉承孝老愛親、多行善事的家風家訓。他任勞任怨地悉心贍養親、繼、養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懷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親和睦。他的事蹟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時候我經常在爸爸、媽媽地懷裏撒嬌,總是不停地許諾:我長大了以後一定要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裏,每當我吃過飯後,經常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爸爸、媽媽卻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他們總是先讓我品嚐,我卻習以為常地拿起來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媽媽便忙前忙後,百般照顧,而他們身體不適,我只能問候一下,也沒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開學第一課》的觀看,使我們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秀家風薰陶。今後,我會用好的家風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3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4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説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温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裏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説,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説,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裏,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説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説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説,要麼只説好。但是,有實在人説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説,説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説。娶媳婦看丈母孃,説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説,有人説,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5

什麼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對修養、氣質、智慧、人品的傳承,家風是由父母家族長輩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這樣一代代的傳承。家風一旦形成就能不斷繼承和發展,使整個家族有了一種靈魂和底藴,家風傳承越久家族底藴越深厚。

首先是修養,一個好的家風會讓人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前幾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讓我感動,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帶着她幾歲的小女兒在公交站台等車,小女孩手裏吃着零食,然後隨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媽媽望着她對她説“媽媽在家裏怎麼教你的?亂丟垃圾是不對的,趕快撿起來丟旁邊的垃圾桶裏”小女孩彎下腰把垃圾撿起來丟到了垃圾桶裏。年輕媽媽的教育讓小女孩知道了亂丟垃圾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個人的修養,小女孩在媽媽這樣的教育下必然會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

説到氣質大家腦海裏肯定出現了大家閨秀,紳士風度這樣的詞語,對,就是這樣的,良好的家風會有一種良好的氛圍,在這種有氣質的家庭的家風中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小時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説髒話,見了長輩要行禮打招呼,走路要目視前方腰板挺直等等。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氣質的一種表現。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礙出入,他決心把它們剷平。智叟認為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説: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後有孫子,子子孫孫永無窮盡,而山不會加高,為什麼會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動,便派誇娥氏二子把山揹走。有人會想我們是在談家風,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個人的事而已,其實不然,愚公為什麼説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那是因為愚公的家風,愚公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辦到搬走兩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退縮的大智慧留給了後人,後人一代一代傳承這樣的家風,相信一定會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個家族的家風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誠信,正直,勇敢,真誠,坦蕩,寬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覺自醒等等。

社會是由家族組成的,好的家風會形成好的社會風氣,一個民族的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好的家風的傳承,讓我們把好的家風傳承起來為社會的繁榮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6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裏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樓街道聯合金色朝陽培訓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百餘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麼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隨後,她講道:家風家訓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是每個家庭教育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重要教誨。家庭成就孩子的教養,品格來自家庭的傳承。“傳統文化是寶,我們要一起學習。”

“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見一個父親領着10歲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這個父親接了個電話,他馬上説,這事我幫不了你,我現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聽了王虹老師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師總結説:“教育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誠實,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王虹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美國第一任華裔內閣趙小蘭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着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講座結束後,居民李華感慨頗深,分享了聽課後的感受,她説,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或作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裏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家規、家教、家風,成為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聲的動力、無言的激勵,它的影響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教育活動,我們非常喜歡,提醒我們這些老人不要溺愛孩子,引導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建設。”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7

家風是什麼?或許在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家風似乎都會覺得是老一輩人甚至是古代嚴厲講求的內容,殊不知,一個人的成人成才與家風有着息息相關。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不是高精尖的哲學,也不是讓人無法靠近,它更是一種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時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為新一代年輕人:

一是要擁有家風的意識。理解家風是什麼含義?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誠和坦率,都是家風的體現,作為90後,很多都已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風的體現,更是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種子。

二是要堅持家風的正氣,家風是一個家族風貌的綜合體現,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的行為準則,充滿正能量的家風,思想不會被邪惡所迷惑,不會讓行為越軌,正氣是靠家庭中每個人的正氣,是靠每個人的堅持。

三是要做好家風的傳承。家風與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發揚和傳承,也許我們每個家庭不一定會有專門的家風“祕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導,一代代的發揚,就會讓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風中受益、家風是一本書,也不是一本書。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斷總結,良好的家風定會成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8

每個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有了好的家風,我們的孩子就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來成長,從中他們就能體會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樂。

維持一個好的家風,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愛,相攜共進,這時雙方都需要意識到的,缺一不可。我結婚16年,生育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十五歲,上初三,小兒子也有十二歲了,上小學六年級。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十六年裏,我們夫妻倆相處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關心對方的變化,多發現對方的優點,多講些好聽的話語;少抱怨、少指責、少誤會,我們在孩子面前從不吵架、從不指責,讓我們兩個兒子都會因為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們倆的榜樣,兩個兒子都懂得互敬互愛。別的家長都説,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是打打鬧鬧的。依我的小孩來説,我很少很少他們這樣,從小就懂得相互忍讓。無論是哥哥還是弟弟,如果鄰居阿姨給點吃的其中一個,(就弟弟來説吧,他會問“”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給一個車,我家裏還有一個哥哥)換回哥哥,也會這樣説的。現在哥哥已經讀初三了,在校同學給他點好吃的,他也不捨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來。他兄弟倆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來。

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家雖然不時常有老人在這,可每週孩子回來,第一時間就叫他們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問好,問問他們的`情況、吃飯沒有、身體情況怎樣,老人倆聽到孫子的聲音,總是樂融融的。其實,在我身邊也會經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生,就是有時下雨,我會帶着兒子一起坐公交車上學或放學,在車上看見有老人,我就會很自覺地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然後對我兒子説:“兒子,來吧!媽媽抱你”兒子就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來説:“不用了,媽媽你坐吧。你會暈車”我坐下後,堅決地説:“來吧,媽媽就想抱抱你。”這樣,孩子就覺得媽媽特別的親切。媽媽孝敬老人,媽媽愛護孩子,孩子心疼媽媽,這不就是尊老愛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只有那些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體現尊老愛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尊老愛幼的美德。

説到勤儉節約,從小我就教育孩子,無論什麼東西都要節約,也不能亂花錢。我兩個兒子在石龍坑小學讀了六年,説句實話,他們很少很少在校門口買零食吃。有些人會想,他口袋沒錢,有錢你看他會不會買。我相信我兩個孩子就算有錢在口袋也動搖不了他們的好習慣。我記得有一次,小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他在校門口撿到了一塊錢。他緊緊地把一塊錢塞到口袋裏,等我去接他的時候,他悄悄地在我耳邊説:“媽媽,今天你不用幹活都有一塊錢賺。”我問他:“為什麼?”他就很理直氣壯地説:“因為我撿到了一塊錢呀!”我就順口一説:“那你為什麼不去買東西吃呀?”他有點生氣地對我説:“媽媽,您不是從小就教我們要節約用錢,不能亂花錢嗎?”我摸摸他的頭説:“孩子,你真棒。還記得媽媽説的話。”

我大兒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在校尊師重友,在家尊老愛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這幾年裏,除了每月給他300元的伙食費,幾乎什麼零用錢他都不要,你怎麼塞給他,他都不要。這也因為平時生活中夫妻倆點點滴滴的行為下影響出來的好習慣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樣去互敬互愛、互相幫助;怎樣去勤奮、去節約,還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是他們學習的好榜樣。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領悟到人生的樂趣。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9

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是教育孩子引發的家庭紛爭。對待孩子,“虎媽”採取高壓手段,“貓爸”則是百般順從。分歧不僅在年輕父母之間,老一輩也各執己見,各有招式,爺爺奶奶是極度溺愛,外公則不惜動用暴力手段來管教。

這個家庭在教育價值觀方面太混亂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結果家庭不能和諧相處,鬧得雞飛狗跳,甚至不斷製造出家庭悲劇。這種現象,現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爺爺奶奶老一套,爸爸媽媽用新招,有的使用土辦法,有的採取洋模式。家庭價值觀不同,家風也就模糊混沌,家風不好,不止影響孩子前途,大人也難有幸福。

再往大處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好了,社會風尚又怎麼可能清純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人説,孩子是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就得找到時代價值的公約數。

從古至今,家風和國運,也都緊緊聯繫在一起。古人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孟子也説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現在,各地也都在倡導“最美家風”,尋找“最美家庭”,就是因為,家與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家風關係社會風尚,影響國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經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內容,人們眾所周知的《弟子規》、《禮記》、《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就記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細節,有很多家訓警句,現在依然可以作為人生應秉持的原則。去年,我市武隆的楊興明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中宣部、全國婦聯還將楊興明老人樹為“全國教子有方先進典型”,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傳承一百多年曆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一代又一代子孫,形成良好的家風,值得更多家庭學習。

家風是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倫理和禮儀規範,在今天需要進行傳承。對待傳統文化,有個常識判斷,就是不能全盤照搬,盲目拿來,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要求,圍繞家風,既要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倫理,又要積極將時代先進的價值元素植入進來,來為每個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新家風。

這種教育價值觀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比如,既要有傳統家風崇尚的禮儀、仁愛、勤勞、樸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絕不能缺少現在國家倡導的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進行有效融合,形成時代價值,形成新家風,家庭教育才不會出現那種價值混亂的現象。

《禮記·學記》説:“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當前,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兼收幷蓄的精神,來凝聚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符合現代社會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風”,讓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識,來不斷催生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最美家庭”,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0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風來照亮指引,家風的內涵很豐富,但這三點不可少。

第一個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顆關懷體恤之心,才會愛這個世界,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生命。一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向人世借幾十年光陰而已,要在有限的時光裏成己達人,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説是我家的第一個家風。爺爺奶奶就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曾這樣諄諄告誡子女:“做人千萬不要去做惡事,作惡多端,會有報應。”這樣的家風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無論在哪裏無論和誰打交道,我都與人為善,不做違背良心之事。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振乃家聲,好就孝悌一邊做去;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不能投機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地農行工作,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不貪不佔,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幹着生產隊裏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個是“學習”。

學習無止境,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他人學習,不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父親常對我們兄弟姐妹説:“知識從哪裏來,就是從學習中來。”父親只讀了兩年私塾,後來他能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為刻苦學習,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現在老父已經80多歲了,還天天堅持讀書看報,可以説“活到老,學到老”。

心靈的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為此,我要不斷為家風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傳,千萬不能讓它們熄滅了。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1

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隻都可以並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正如培根所説,瓜是長大在營養肥料裏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成長在一個充滿力量和氣節的家風裏,可以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物,去發覺自己的無限潛能。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麼被人們永久流傳下來的,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也正是如此,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就必須嚴格在心中銘記這個家規,用信念去實現他們,像法律一樣看待他們。《顏氏家訓·墓賢》中説道“是以與善人居,如如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在家庭中每個人的職責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不同講究之道。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女性性情應柔美如水,這樣才會旺夫貴己,錢財運氣自然隨之而來;女性若性情強硬、兇悍、氣勢壓人、頑固偏激、心存報復怨毒,咬牙切齒、怒目瞪眼、結果只會傷人費己,剋夫賤己、福報盡失、容貌枯憔。老人要宣揚家風,父母要示範家風,夫妻要掌舵家風,子女要繼承家風,孫輩要順受家風,兄弟姐妹要競比家風。

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分是個人的規律,我們違背了規律,人就有災難了。俗話説,家和萬事興。小至國家之強盛,社會之祥和,小至個人生活之幸福,事業之興旺,身體之健康,均有賴和諧的家庭為基礎。

每當盛夏時節,我的記憶總會被帶回家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過晚飯後去鍛鍊,在她出門後沒多久突然颳起了大風,狂風把大樹吹打的動搖西擺,還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呼呼的響聲,伴着天空中銀龍般的閃電,豆大的雨點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户,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裏頓時焦急了起來,顧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傘就向門外跑去,剛到樓下就碰到了滿身雨水的媽媽,當她知道姥姥還未回家後,二話不説拿過我手中的傘就奔入了雨中,看着媽媽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閃過一絲擔憂,我站在原地冷風席捲着雨絲時不時的飄到身上,吹的瑟瑟發抖,但我仍踮起腳尖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此刻的時間對我來説是那麼漫長,終於我看到了兩個熟悉地身影相攜着朝我這邊走來,懸在我心裏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緊緊抓住了她們的手,此時雨聲似乎不再那麼大了,因為它已經被我們三人的笑語聲所掩蓋,空氣也不再那麼冷了,因為親情的氣息已經温暖了每個角落。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着傳統美德的薰陶與影響。它像陣陣春風悄無聲息地吹拂着整個華夏大地,無形之中滲透入了我們的國風,乃至家風之中。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2

從小我就經常聽父母告訴我們“家教”這個詞,但那時是懵懂的,只知道平時聽他們在言語交談中提到小孩子要有“家教”,沒有“家教”的孩子是不受歡迎的,是會讓人討厭的。在這以後成長的經歷中,在父母言傳身教中,讓我慢慢懂得了“家教”的一些內涵。我的家庭世代都是農民,父母目不識丁,在家教上沒有深刻的內涵和華麗的道理,只有淺顯的、通俗易懂的一些做法,我就是在這種淺顯的做法之中,潛移默化的慢慢成長為一名普通黨員。為此在這裏我要感謝我的父母給了我的血脈生命。同時,感謝組織給了我的政治生命,所以我説我有兩個生日,一個是生命血脈生日(這是父母親給的),一個是政治血脈生日(這是組織給的,就是我的入黨時間1994年6月)。所以,今天借我們活動中心在這裏開展好家風代代傳教育之機呀,我簡單的談一談在生活工作中一些小感悟,小感慨。所以我發言的題目就是叫“感悟好家風”。

一、好家風是無私之愛、點滴之情。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我就一直在農村那種非常純樸民風下成長起來的,直到高中畢業參軍到部隊。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乖巧的孩子,不要和別的小孩吵嘴打架,不要欺負別人,要有寬容忍讓之心,遇事多謙讓別人,不要和別人爭高低,否則既傷害他人,也會讓自己吃虧(也就是説損人不利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我要站有站相(是指站着説話也好,或者站着幹其他事也好,就是站着就好好站着,不能走來走去,蹦蹦跳跳的)、坐有坐相(坐着不要總是翹着二郎腿,或者不停的抖動雙腳)、吃有吃相(吃飯一定要是一隻手拿筷子,另一隻手捧碗或要扶着碗,不能雙手趴在桌上吃飯,吃飯時不能發出聲音,不能説話等等)。父母這種簡單純樸的話語其實就是一種家教之風,這種家教之風孕涵着對子女的點滴之情和無私的愛。這些足以指引或影響着我四十幾年的生活和工作,並且還會一直影響下去,終生受益的。

我的父母都是80多歲的老人了(父親83、母親80),到現在他們倆個老人還是過着相依為命的生活,我們四姐弟都不在身邊,沒法照顧。我的父親從我記憶起,從大集體生產隊裏到如今鄉村的左鄰右舍,當地人從來不喊我父親的名字,喊我父親的外號,喊什麼呢?就是一直稱呼我父親為“李好人”,小時候我並不懂是什麼意思,但長大以後才知道“好人”就是説父親安份守紀,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從不和人家吵架,在農村一直是與人為善。所以老人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正是父親這些點點滴滴的一言一行,一直影響着我做人一定要厚道、一定要誠實,不可以做沒有良心的事。説實話,我在部隊時呆了24年,但回家陪他們過年一半時間都沒有,説起來挺慚愧呀,而且每次回家返回部隊時,老人家還掉眼淚呀,(就是現在我每次有回老家看望他們,返回時他們都心裏有所不捨,依舊掉眼淚啊)。在他們心裏只要自己還活着,兒子永遠都是孩子,都是在時刻牽掛在心,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還有一件小事,就是上個星期我打電話回家,我父親還叮囑我説“最近看中央台新聞聯播,中央很多高級幹部都犯錯誤被抓起來了,你在外面工作一定要當心呀,一定不能亂來,特別是公家的集體東西不能貪,還有説話做事時刻要注意,不能得罪人,要和同事和和氣氣相處”,多麼樸實的話語呀,其實他老人家心裏都是很明白的,雖然沒有讀過一天書,語言表達上比較粗糙,但是話粗理不粗。

二、好家風是互動之愛、聯動之情。好家風是雙向互動的,是承前啟後上下聯動的,他不是單一,不是一廂情願的,好的家風應該是有頑強生命力的,是上下幾代人之間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是外化於形,內化於心的情和愛。父母長輩對子女後代的教育培養其實就是世代家風傳承的過程,家風的好壞,直接影響下一代人的一言一行,我們常説“有什麼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反之“有什麼樣的子女,就能襯托有什麼樣的父母原型”,這是相輔相承的、相互作用的。之所以説好家風是互動之愛、聯動之情,我認為,一是父母長輩是家風的示範引領者。二是子女晚輩是家風的傳承踐行者。三是父母子女是家風共同守望呵護者。為什麼這麼説呢?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單位也罷,都是差不多的。對一個家庭來説,父母長輩有義務、有責任當好家風的示範引領人,對子女後輩們做好言傳身教,使家風潛移默化於子女靈魂深處,讓好家風轉化為子女後輩的'自覺行動,真正的使好家風“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同時,好家風在長輩和晚輩上下之間,要互動,要聯動,具體表現在: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情時刻要不斷的在好家風中傳遞,不是單向的付出或索取,而是雙向的付出和回報,在互動和聯動中共同守望、共同呵護、共同打造好家風代代相傳。

對於一個單位來説,道理其實也是一樣,一個單位的氛圍好壞,風氣好壞,當然單位的核心領導、主要領導的示範引領是至關重要、不可惑缺的,但是呢,光有了領導的示範引領作用還是不行的,還得要下屬有非常強的執行力去踐行,如果沒有很強的執行力,沒有很強的踐行意識,那再好的風氣,再好的工作措施,再好的工作部署,如果沒有去執行,最後都是等於零。所以對單位來説,好氛圍、好風尚更要突出互動和聯動,領導關心幫助下屬,為下屬解決生活工作中實際困難,引領大家積向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部屬為單位全面建設要積極建言獻策,為領導當好參謀,增強日常工作的執行力,努力踐行各項工作部署要求,共同維護單位的整體利益,共同打造單位各項建設上台階,通力協作共同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各項工作任務等等。

三、好家風是仁義之愛、正義之情。我們説:人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位。家庭離不開社會,更離不開國家和集體。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的,好家風也是一樣。好家風更是離不開社會、離不開國家。家風好,則民風純;家風正,則社會風氣正;家風和諧,則國家和諧穩定。因此,好家風一定要致力於社會和國家層面去傳承、去引領,不能孤立於社會去大談特談,更不能只侷限於家庭層面去傳承引領,不能簡單的在家庭這個單一的環境裏去傳承,不能脱離社會和國家去談論好家風,否則就不是好家風,也是不值得代代相傳的好家風,否則這個家風就是一個自私沒有愛的家風,只為了自己,沒有仁義之愛和正義之情的的家風不是好家風。

要把好家風貫穿到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中去,貫穿到自己單位的自身建設中去,貫穿到自己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本職工作,體現在執行力上,體現在工作的落實上,體現在工作的創新上等等。同時,要體現社會責任擔當、敢於同不良社會風氣作鬥爭,要有強烈的正義感和社會公德意識,要是非分明,堅持真理,不能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對社會一些不良行為,對單位一些不良風氣敢於較真碰硬,不能聽之任之,置之不理,要講仁義、講道德,要有大愛。

綜上所述,我認為,只有上面三種表達:“好家風是無私之愛、點滴之情;是互動之愛、聯動之情;是仁義之愛、正義之情”。好家風才是完整的,否則是沒有生命力,沒有傳承價值,更不值得我們尊敬和推崇的。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3

自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灌雲縣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把爭做合格黨員融入家庭文化建設,自覺立好家規、正好家風、處好家事、管好家人。

一是學家規正思想。向全縣黨員幹部發出倡議,要求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顏氏家訓》、周恩來的《十條家規》和焦裕祿的《十不準》等優秀家訓家規,從中汲能量、找靈感,提高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

二是立家規設防線。下發《灌雲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一把手職責任務清單》,要求“一把手”領導幹部帶頭召開家庭會議,與配偶、子女等就家風建設進行深入交流,結合家庭的實際,訂立有自身特點、有約束力的家規,以家規樹家風,自覺加強家庭文化建設,牢築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線。

三是踐家規互監督。黨員幹部要“修身齊家”,當好家庭“掌門人”,帶頭踐行家規,做到家裏和家外一個樣、台下和台上一個樣、八小時外和八小時內一個樣,始終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鼓勵家屬定期吹廉政“枕邊風”,拉過界的“衣袖”,共抵侵蝕,永葆家庭和社會的.風清氣正。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4

為充分展現組織部門作為“黨員之家、幹部之家、知識分子之家”良好的形象,不斷鞏固和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靈山縣委組織部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同志今年5月中旬到廣西考察調研時就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從抓家教、立家規、正家風、盡家務入手,紮實抓好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

抓“家教”,夯實建設“三個之家”的基礎

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三個之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組工幹部隊伍是根本。為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靈山縣委組織部結合鞏固和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建立保持先進性長效機制等工作,組織本部工作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政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一方面,切實抓好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的學習。對重要的上級文件,實行集中開會學習貫徹。如5月26日,召開該部全體幹部職工會議,組織學習了桂組明電[2006]34號《關於在全區組織系統認真學習貫徹賀國強同志在廣西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桂組通字[2006]33號《關於印發劉奇葆同志和陳際瓦同志在全區市縣領導班子換屆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通知》等文件。另一方面,紮實抓好業務和經濟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組織開展了“每月讀一本好書”的活動,有規劃、有部署地組織該部的全體工作人員每月精讀出1本業務、文學、歷史、哲學、傳記等方面書籍,並撰寫讀書體會,年末開展評選“優秀讀書獎”活動,並將其作為年度考核評優的一項重要內容,掀起了學習的熱潮。學業務、學經濟、學哲學等知識已成為該部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看書學習已蔚然成風。有效提高了該部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立“家規”,確保“三個之家”建設的鞏固和發展

建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才能保障組工幹部正確履行職責,確保“三個之家”建設的鞏固和發展。為抓好制度的建設,靈山縣委組織結合建立健全先進性教育活動長效機制,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充實完善。如為了提高該部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效,制訂出《中共靈山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量化管理暫行辦法》,對該部全體工作人員從“德、能、勤、績、廉”等五方面進行量化考核,根據日常業務工作完成的情況和思想表現、遵紀守法等進行考評打分,業務工作表現突出獲得上級先進的相應加分,工作不到位或失誤相應減分,年末將考核結果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列,作為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確定優秀、稱職、不稱職三種檔次的依據,並將其作為向上級推薦優秀後備幹部以及本級分配年終崗位責任獎的重要依據,有效加強了幹部隊伍的管理。至今,該部先後修改完善了會議制度、部內督辦查辦制度、幹部考勤制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靈山縣組工幹部行為規範等十八項內部管理制度,並將修改、完善後的各種內部管理制度印刷成《中共靈山縣委組織部內部管理制度》小冊子,發放到該部每名工作人員手中,為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實現內部管理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提供了依據。

正“家風”,增強“三個之家”的凝聚力和親和力

為樹立公道正派的部風和良好形象,靈山縣委組織部緊緊抓住作風建設不放鬆,以實際行動加強作風建設。如為了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服務型機關,密切與各單位、黨員羣眾的`關係,靈山縣委組織部推行以聯繫基層、深入調查研究、加強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聯繫基層工作制度。對全縣基層黨組織按上、中、下三個檔次進行分類,將管理狀況、領導班子建設為中、下的基層黨組織作為服務對象,組織全體幹部以二人為一組,每組負責聯繫二個機關單位、二個事業單位、一個企業單位和一個基層黨委。聯繫人通過日常走訪、到單位調研、參加工作例會、電話聯繫等方式,收集情況,及時反饋,提供服務。如聯繫武利製糖有限公司的聯絡組,根據該廠改制後黨委班子成員變動較大、黨組織日常工作難以開展的實際,及時將有關情況向部領導作了彙報,並指導該公司黨委配足配強了黨委班子成員,使該公司黨委的日常工作走上正軌。同時,堅持走出機關,組織該部全體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城鄉聯誼,三級聯創”活動,與聯誼鎮、村的羣眾建立結對幫扶對子60多個,並圍繞服務羣眾,全體組工幹部紛紛主動把黨的政策講到户,致富信息送到户,具體困難幫到户。至今,共為結對對象和羣眾解決問題60多個,送去致富信息40多條。獲得了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羣眾的好評,進一步增強了組織部門的凝聚力和親和力。

盡“家務”,體現、維護和推動“三個之家”建設

靈山縣委組織部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職責,盡好義務,把做好工作作為“三個之家”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際工作來體現、維護和推動“三個之家”建設。如為了做好鄉鎮換屆後從班子中退下來人員的思想工作,靈山縣委組織部建立了懇談制度,派出組織部人員對從班子退下來的人員進行交心談心,送去問候和關懷,掌握其思想動態。至今,已談話30多人次,做到退出班子的人員每個必談,有力地確保了從鎮班子退出來的每個人員思想穩定,工作熱情不減。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員管理、密切黨羣關係、促進農村各項工作開展,靈山縣委組織在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在農村經濟組織中建立、發揮黨組織作用的新途徑,使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不斷適應農村發展的新變化。至今已建立了文利鎮奶水牛養殖協會黨支部等行業協會黨支部三個,另有四個正在籌建中,創新了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促進經濟發展的機制。為扶助困難黨員走上致富道路,經縣委同意,通過廣泛動員各機關工作人員每人每月捐資2元以及企事業單位、個人和社會捐贈,建立了“農村黨員扶持發展基金”。目前,“農村黨同扶持發展基金”已全面實施,一部分貧困黨員在扶持資金的幫助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陸屋鎮蓮塘村貧困黨員劉日秀,想種植莪術卻無資金。“農村黨員扶持發展基金”根據實際為其發放扶持發展資金2000元,扶助他種植莪術2.3畝,為其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通過履行好自身的職責、把工作做好,靈山縣委組織部真正讓黨員、幹部和知識分子感受到了“三個之家”的温暖。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5

家風家規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對人的成長而言,家風、學風、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一個不斷進階的過程。家風主要是對人生的啟蒙,學風是對人生的充電,社會風氣則是對人生的淬鍊。

從當前來看,家風與學風的銜接,是亟待研究的問題。只有二者互為補充,個人才有強大的精神積澱去閲讀社會。日前,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在北京四中舉辦了以“黼國黻家,櫛風沐雨”為主題的家風大家談活動,教育專家與學校師生一道,暢談家庭教育心得,共論家風建設路徑。現摘編幾篇,與讀者分享。

別失去欣賞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否則,再好的教育理念都無法實施。然而,許多父母隨着孩子的成長,慢慢地失去了欣賞孩子的能力,這讓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賞孩子的原因,一是現實與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覺得孩子一無是處。經常有家長説這樣的話:你看你,都考成這樣了,還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比賽的話,小學或初中階段相當於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賽,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後一名,重要嗎?

作為過來人,教育者和家長其實都清楚,一個人未來的發展,與小學或中學時代的考試分數不能畫等號。可是做家長的,怎麼就在孩子的分數面前失去理智,讓憤怒扭曲了人性,讓自己失去了欣賞孩子

進步與成長的能力呢?(李雄,作者為北京四中學生處副主任、語文高級教師)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優秀的家長身上,能發現共同的特點:比如夫妻恩愛和諧,帶給孩子陽光心態和安全感,孩子也會對他人更信賴與親近。比如家長有長遠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視孩子心靈的成長,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績,也不只是關心孩子的物質需求。家長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給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嘗試,與孩子溝通順暢。

家庭和學校應該是攜手的'關係,方向是一致的: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層面,學校可以做一些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瞭解家庭,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溝通。一直以來,我覺得最樸實也最動人的一句宣傳語是: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我們每天都會走出去,然後又歸來,起點和終點都是家。讓家成為一個最好的歸宿,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家對每一個成員的期許,首先就是平安,是快樂。我想和家長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棄自己,從豐富自己開始創造生活,為孩子樹立榜樣。

正家風立家規的心得體會 16

今天,我們班組織觀看了《新春第一課》,以“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為主題,片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從他的身上讓我學習很多東西,他叫羅必炎。

羅必炎出生在農村裏,他幫助老人做了許多事情,比如時村裏有一位老人走路很不方便,老人想吃什麼,就告訴羅必炎,他馬上就去幫他們買,羅必炎還經常給老人買新鮮的魚,對那位老人有很大的幫助。隨後羅必炎娶了一位妻子,她也是一位很愛幫助老人的.好妻子。

不幸的事發生了,有一天那位老人突然心臟病又復發了,羅必炎又是買藥,又是喂藥的但病情沒有好轉,他立刻把那位老人送到醫院治療,可是他沒有時間去照顧他,於是就叫他的妻子去照顧那位老人,老人感動的要哭了,誇獎他們全家都是有孝心的人。

我要學習羅必炎他們夫妻對老人的那種孝心和樂於助人的品德,我以後也要孝敬老人及長輩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