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關於漁樵問答背後的典故

本文已影響 8.46K人 

《漁樵問答》背後的典故

關於漁樵問答背後的典故

《三國演義》開篇詞中的幾句“白髮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可做古曲《漁樵問答》的妙解。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莊太音續譜》(1560年)。蕭鸞解題為:“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近代《琴學初津》説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此話並非正解。雖然此曲有一定的隱逸色彩,能引起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但此曲的內中深意,應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及“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興亡得失這一千載厚重話題,被漁父、樵子的一席對話解購於無形,這才是樂曲的主旨所在。那麼,他們的對話中到底藴藏了什麼玄理呢?

説到這裏,不能不提北宋一部奇書《漁樵問對》。琴曲《漁樵問答》與《漁樵問對》也許有一定的'內在關聯。前者通過漁樵對話來消解古今興亡等厚重話題,而後者則試圖通過簡潔的對話對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學解釋。《漁樵問對》的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學貫易理,儒道兼通,他畢生致力於將天與人統一於一心,從而試圖把儒家的人本與道家的天道貫通起來。

《漁樵問對》着力論述天地萬物,陰陽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奧妙和哲理。這本書通過樵子問、漁父答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於易理,並加以詮釋。目的是讓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道理。《漁樵問對》中的主角是漁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漁父之口。在書中,漁父已經成了“道”的化身。

漁父做為“聖者”與“道”的化身,由來已久。《莊子·雜篇·漁父》中曾記述了孔子和一個漁父的詳細對話,對話中漁父對孔子大段闡述了道家的無為之境,孔子歎服,尊稱漁父為“聖者”。

屈原所著《楚辭》中的《漁父》一章講了這麼一則故事,屈原被放逐後,遊於江邊,看起來“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問屈原為何流落於此。屈原回答説,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因而被放逐到這裏。漁父勸屈原該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舉“。屈原不聽,執意欲“葬於江魚之腹中”。漁父莞爾而笑,唱着“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歌子遠去。漁父在這裏已成為一個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

歷史上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卻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李太白曾有詩云“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鈎;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舉重若輕,輕描淡寫便繪就一幅漁人秋江獨釣的勝景。

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有人説“樵”有禪意,這種説法待考。

中國自古以來有漁樵耕讀的説法。民間的屏風上常畫有漁樵耕讀四幅圖。漁圖和樵圖畫的分別是嚴子陵和朱買臣的故事。耕圖和讀圖畫的分別是舜教民眾耕種的場景和戰國時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這四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價值取向。其中漁為首,樵次之。如果説耕讀面對的是現實,藴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麼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充滿了超脱的意味。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然古往今來幾人能夠?雖嚮往之,實不能也。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