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代詩詞

杜荀鶴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杜荀鶴

本文已影響 1.69W人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官至翰學士知製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杜荀鶴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杜荀鶴
杜荀鶴詩詞全集

春宮怨、 寄李隱居、 醉書僧壁、 小松、 樑王坐上賦無雲雨、 將過湖南經馬當山廟因書三絕、 秋夜聞砧、 秋夜苦吟、 經嚴陵釣台、 聞子規、 夏日題悟空上人院、 自遣、 涇溪、 送人歸淝上、 贈質上人、 旅舍遇雨、 題道林寺、 離家、 贈崔道士、 題新雁(一作羅鄴詩)、 旅懷、 宿村舍、 湘江秋夕、 鸕鶿、 宿欒城驛卻寄常山張書記、 關試後筵上別同人、 秋夕病中、 顧雲侍御出二子請詩因遺一絕、 過巢湖、 清溪來明府出二子請詩因遺一絕、 題花木障、 溪興、 春來燕、 感春、 秋夕、 讀諸家詩、 秋江雨夜逢詩友、 贈僧、 再經胡城縣、 田翁、 八駿圖、 釣叟、 春日旅寓、 閩中秋思、 馬上行、 溪岸秋思、 山寺老僧、 春閨怨、 釣叟、 蠶婦、 感寓、 贈老僧、 哭貝韜、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傷硤石縣病叟、 哭陳陶、 自江西歸九華、 李昭象雲與二三同人見訪有寄、 寄温州崔博士、 敍吟、 恩門致書遠及山居因獻之、 秋日卧病(一作秋日旅中)、 寄温州朱尚書並呈軍倅崔太博(朱名褒)、 送友人宰潯陽、 空閒二公遞以禪律相鄙因而解之、 送友人入關、 自敍、 贈彭蠡釣者、 閒居即事、 入關因別舍弟、 贈袒肩和尚、 雋陽道中、 登石壁禪師水閣有作、 書齋即事、 行次滎陽卻寄諸弟、 辭鄭員外入關、 途中春、 贈友人罷舉赴辟命、 登城有作、 旅寓、 山居自遣、 戲贈漁家、 送蜀客遊維揚、 宿東林寺題願公院、 和友人寄長林孟明府、 和舍弟題書堂、 下第東歸將及故園有作、 題弟侄書堂、 途中有作、 題汪明府山居、 題江寺禪和、 投鄭先輩、 送僧歸國清寺、 題衡陽隱士山居、 亂後宿南陵廢寺寄沈明府、 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 送項山人歸天台、 維揚春日再遇孫侍御、 題汪氏茅亭、 出關投孫侍御

杜荀鶴作品特點

杜荀鶴是晚唐著名的現實主義人。他提倡詩歌要繼承風雅傳統,反對浮華,其詩作平易自然,樸實質明暢,清新秀逸。著有《唐風集》(十卷),其中三卷收錄於《全唐詩》。
  詩人的本性,天然好賦吟,作中多有如此之自詠:
  “無人開口不言利,只我白頭空愛吟。”(《山居自遣》)
  “苦吟只天性,直道世將非。”(《寄從叔》)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郊居即事投李給事》)
  “不是營生拙,都緣覓句忙。”(《山中寄友人》)
  “自小僻於詩,篇篇恨不奇。苦吟無暇日,華髮有多時。”(《投李大夫》)
  “多慚到處有詩名,轉覺吟詩僻性成。”(《敍吟》) 二、多題贈僧侶寺院隱居山士之作。對佛門有一定的領悟和嚮往。三、句作中不刻意規避重字。
  “滿酌勸君酒,勸君君莫辭。”(《送人遊江南》)
  “今日偶題題似着,不知題後更誰題。”(《題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檜》)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閒恩。”(《投長沙裴侍郎》)
  “朝喜花豔春,暮悲花委塵。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春閨怨》)
  一生苦貧而勵志好學。“貧”慨多見詩中。“晝短夜長鬚強學,學成貧亦勝他貧。”
  綜觀其詩,成就一般,因其守貧樂道,亦得詩之真趣。雖亦不免幹祿戚懷之憂,但也是人之常情。
  詩題材可分三類,風格也因類而別。數量甚多的描寫山林隱居生活的五律追求枯寂靜冷的境界,與晚唐賈島派風格相近。豔情詩近豔麗的温(庭筠)李(商隱)派詩人韓偓;代表作《春宮怨》以宮女身世象徵懷才不遇,有宮詞為唐第一之譽,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頗有名,時稱杜詩三百首,盡在一聯中。奠杜荀鶴文學史地位的是他反映現實、同情下層人民疾苦的詩作。《時世行》二首(《山中寡婦》、《亂後逢林叟》),《題所居村舍》寫戰亂造成的農村蕭條凋敝;《再經胡城縣》聲討殺人升官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指斥藩鎮乘亂擁兵的野心;《蠶婦》、《田翁》揭露繁重賦役帶給人民的災難;《雪》暴露不平的階級對立,都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晚唐亂世社會現實的本質。這類詩用短篇近體濃縮對現實的憂患不平和對人民苦難的深深同情,擅用對比,語言清新通俗而爽健有力,繼承白居易等新樂府詩傳統而有創造發展。嚴羽《滄浪詩話》列杜荀鶴體。今存《唐風集》3卷,是詩人自編詩集,收詩300多首,均律詩絕句。

杜荀鶴介紹

杜荀鶴(846~904),唐代晚唐時期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着“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温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第八名進士(《鑑誡錄》)。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覆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温聯絡。田頵敗死,朱温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唐風集》通行有明汲古閣刊本。近人劉世珩輯《貴池先哲遺書》本,有補遺1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即以劉刻本為底本,並據《全唐詩》加以補錄、校勘,編成《杜荀鶴詩》,與《聶夷中詩》合刊印行。又有清初席刻《唐詩百名家全集》本,題為《杜荀鶴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 3卷。

杜荀鶴苦求為官

朱温本名朱全忠,當初是黃巢手下大將,後投降朝廷,官至鳳翔、靜難、武定、昭武四鎮節度使,後稱帝。他專橫霸道,殺人不眨眼,是有名的屠夫皇帝。人們把他比作老虎,他身邊的人如果稍微違背了他的意願,朱温立馬就殺了他們。據説他手下的官吏每天當值的時候,要先與家人辭行,作好死的準備,晚上回家後全家相賀又活了一天。他手下的賓客們也是在這種不寒而慄的日子裏煎熬。 杜荀鶴遊大梁(今河南開封),獻《時世行》10首於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賦斂,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勸説他“稍削古風,即可進身”,因此杜荀鶴上《頌德》三十首取悦於温(《鑑誡錄》)。張齊賢是宋真宗時中書門下平章(即宰相),他在《洛陽縉紳舊聞記》中寫道:杜荀鶴把自己寫的頌揚詩託人轉投給他,表達了想見他一面的想法。相關的官員把這事轉達給他,朱温好像沒有聽到一樣,就這樣杜荀鶴在大梁住了幾個月,進退兩難。

原來,只要有人求見朱温,如果已經通報過姓名,而沒有見過的,要是有一天朱温想見這個人,而他不在的話就會追究相關官員的責任,有時還會丟了腦袋。所以這些來求見的人,即便過了半年半年沒有得到接見,也不能走。有的賓客困在客舍中,無錢無衣,飢寒交迫,負責的人也要留住他不讓他走,不然的話,他們就會得罪的。所以杜荀鶴每天都要到接見賓客的地方,等着朱温的接見。

一天清早,朱温在屋裏問:“杜荀鶴在那裏?”左右回答:“在客舍裏。”左右立即派人找杜荀鶴來,杜荀鶴疾馳如飛趕到。還沒有見到朱温,這時突然來了一批人,朱温就見他們一直到中午,朱温歸家。杜荀鶴對那些官員們説:“我飢餓得很厲害,想回去。”那些人為他擺食,説:“大爺,您給我們留條命吧!如果大王出來要見你,再説你又回去了,我們求死都來不及了!”。

還沒到晚上,朱温果然出來了。坐在那裏叫手下的人取骰子來。拿來以後,就在那裏擲好像在卜什麼。好像不開心的樣子,一會兒很生氣多次向手下的人看。手下的人恐怖極了,大氣也不敢出,好像馬上就要赴湯蹈火一樣。一會兒他拿着骰子叫着:“杜荀鶴!”擲下去,六個都是紅色的。他大聲喊道:“苦命的秀才!”

杜荀鶴進來以後,朱温招手叫他靠近,杜荀鶴馬上跑到台階下要行禮。朱温説:“秀才可以不行禮。”杜荀鶴連聲喏喏,因恐懼而汗如雨下,再三再四地拜謝,就面色慘然坐下,渾身發抖,神不附體。朱温慢慢説:“我聽説秀才很久了。”杜荀鶴聽到這話後,又想下台階拜謝,朱温説:“不用了。”於是再拜後坐下。這時朱温看着左右説:“好像下雨了?”就抬抬手,示意立在旁邊的人去看,外面果然下雨了。朱温仰頭看天,此時天無片雲,只是雨點很大,打在窗檐上發出很大的聲音,他自已站起來,對着窗外雨看了很久,又坐下對杜荀鶴説:“秀才你曾經見過無雲雨了嗎?”杜荀鶴説:沒有見過。朱温笑着説:“這就是所謂無雲而雨,叫做天哭。不知是什麼徵兆?”又大笑,左右的人頓時大驚失色,汗如雨下。

過了很久,朱温徐徐地對左右的人説:“拿紙筆來,請秀才寫首無雲雨的詩吧。”杜荀鶴開始面對着朱温坐,好像坐在火炭上一樣;又要他寫詩,他不敢推辭,馬上在座位上寫了一首詩。朱温看後大喜,立即召來賓客們一同飲酒,直到夜半才非常高興地散席了,還專門對左右的人安排道:“明天專門為杜秀才擺一宴。”杜荀鶴拜謝而退。原來他的詩是這樣寫的:“同是乾坤事不同,雨絲飛灑日輪中,若教陰朗都相似,爭表樑王造化功。”意思是説因為樑王(朱温)有造化,所以才會下無雲雨(其實是太陽雨)。明明白白的奉承大獲朱温歡心。

杜荀鶴因此獲得了朱温的歡心。不過杜荀鶴這天好不容易捱回客舍後,驚懼成病,一夜瀉了幾十回,躺在牀上不能動彈,幾乎要死去。有關的官員守着他供熱水和藥劑,好像侍候自己親生父母一樣。第二天清早還沒有起牀,又有官員來催他説:大王要見秀才了,請速上馬!杜荀鶴不得已,梳洗上馬,等到的時候,催他的人已經遇見六七撥了。杜荀鶴病後困頓無力,腳步顫抖,行動遲緩。朱温自已起來迎着他説:杜秀才‘爭表樑王造化功’?杜荀鶴立即忘了病症,趨步如飛,向朱温連拜四次,言語行動好像正常人一樣。

於是朱温專門為他送名禮部,杜荀鶴才得中第八名進士(《鑑誡錄》)。還給他衣服錢物,待他很好,後來以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可惜杜荀鶴“恃勢侮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結果“遘重疾,旬日而卒。”當時人以與之交往為恥,“杜荀鶴諂事朱温,人品更屬可鄙。”(《養一齋詩話》清·潘德輿)

杜荀鶴生平

朱温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年)第八名進士(《鑑誡錄》)。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覆三年(903年),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温聯絡。田頵敗 死,朱温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其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後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

杜荀鶴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着“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

杜荀鶴才華橫溢,仕途坎柯,終未酬志,而在詩壇卻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長於宮詞。因長期置身於九華山懷抱,吟詠九華山面貌的詩篇甚多,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客居他鄉寫的《秋日懷九華舊居》流露出棄官歸隱九華的心情和身在異地戀鄉之苦。在《自江西歸九華有感》、《題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婦》等詩篇中揭露了社會政治昏暗,酷吏殘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呼聲,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杜荀鶴一生以詩為業,他膾炙人口的詩《春宮怨》,用宮女的不幸身世象徵自己懷才不遇的比興手法,顯示了作者藝術手段的高超。然而杜荀鶴的詩的主要成就,還在於為數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難的作品。《時世行》2首,一題作《山中寡婦》、《亂後逢村叟》,深刻地描繪了戰亂使農村人民遭受沉重苦難的畫面。《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揭露了地方藩鎮趁火打劫的罪行。在詩人筆下再現了黃巢起義被鎮壓後,藩鎮混戰的年月里人民的痛苦生活。這類詩篇運用律詩和絕句的形式而又不為聲律所束縛,語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3卷行世。

杜荀鶴文學貢獻

杜荀鶴(846~904),晚唐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相傳杜牧在會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時,妾程氏有孕,為杜妻所逐,嫁長林鄉正杜筠而生 荀鶴(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及計有功《唐詩紀事》)。早年讀書於九華山,與顧雲、殷文圭等為友,7歲時已露頭角。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中間也曾旅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當黃巢起義軍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着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覆三年(903),田□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温聯絡。田□敗死,朱温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由於他晚節投靠朱温,壯志清名,中道而廢(《鑑誡錄》),為時論所惋惜。

杜荀鶴一生以詩為業,自説乍可百年無稱意,難教一日不吟詩(《秋日閒居寄先達》)。登第時自編其詩為《唐風集》3卷,存詩300多首,都是律詩和絕句。

唐末詩歌,大致有三大流派:一是以豔麗著稱的温李派,以韓□為代表;二是以寒瘦苦吟為主的賈島派,以李洞等為代表;三是着重反映社會現實、民生疾苦,繼承元白新樂府衣缽的,以皮日休等為代表;自稱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郊居即事投李給事》)的杜荀鶴、詩集中保存的五律詩幾近130首,其中表現山林生活、寂靜境界的作品,基本上屬於賈島一派。他不是不能寫温李風格的詩,列在《唐風集》卷首向來膾炙人口的《春宮怨》,被人説是宮詞為唐第一,並流傳諺語説:杜詞三百首,惟在一聯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那種用宮女的不幸身世象徵自己懷才不遇的比興手法,顯示了作者藝術手腕的高超。然而杜荀鶴詩的主要成就,倒是為數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難與元白精神相通的作品。

杜荀鶴自稱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敍》),又稱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秋日山中》),因此,他以《時世行》詩獻朱温,和白居易寫諷諭詩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的目的,並無不同。《時世行》二首,一題作《山中寡婦》、《亂後逢村叟》,深刻地描繪了戰亂使農村人民遭受沉重苦難的畫面。《再經胡城縣》、《題所居村舍》,聲討了一羣屠殺人民起家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揭露了地方藩鎮趁火打劫的罪行。在詩人的筆下,再現了黃巢起義被鎮壓以後,藩鎮混戰年月裏,人民痛苦生活的悲慘世界。此外,如《蠶婦》、《傷硤石縣病叟》、《田翁》,反映了人民深受租税剝削之苦。《雪》、《山中對雪有作》,形象地反映了階級對立的不平現象。

這類詩篇的寫法特點,不同於從元白到皮日休的新樂府。它運用律詩和絕句的形式而又不為聲律所束縛,精練地把內涵廣闊的境界壓縮在短幅之中,常用鮮明的對比和深透一層寫的手法,使作品富有感染力。語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也顯示了它能突破同時代華靡詩風,具有創新精神。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足見他的詩風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可是另一些評論家則譏斥為鄙俚近俗(《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幕府燕閒錄》),亦殊淺易(翁方綱《石洲詩話》),是"晚唐之下者,是下淨優人口中語(楊慎《升庵詩話》)。

《唐風集》通行有明汲古閣刊本。近人劉世珩輯《貴池先哲遺書》本,有補遺1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即以劉刻本為底本,並據《全唐詩》加以補錄、校勘,編成《杜荀鶴詩》,與《聶夷中詩》合刊印行。又有清初席刻《唐詩百名家全集》本,題為《杜荀鶴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3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