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我一直都喜歡進入圖書館去閲覽其中豐富的藏書,因為我現在雖然已經是大學生,但是依然需要繼續學習,讀書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

在讀書中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把一些有用的道理記在筆記本上,認真的做好學習,還有喜歡讀書,每次徜徉在書本中,可以見到能人智者的見解和思想,可以開拓視野的同時也瞭解更多的有趣知識,不至於一直迷茫無事,在大學有很多的空閒時間可以供我用來讀書,呆在讀書館學習和閲讀成為了我最大的愛好。

讀書應該如何去讀,很多時候讀書是為了趣味,但我更多的是查漏補缺,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後,還需要重視自己在課後的積累,畢竟有了開頭,我們不能什麼事情都要老師壓着我們前進,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可以去讀相關的專業知識來豐富自己的文學底子,如果還不行那也可以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從書中探索更多的學問。

讀書不是一個懲罰,而是一種成長,是眼界的成長,也是知識的沉澱,一本好書裏面藴藏的到來是能夠讓我們受益終身的,更能夠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做的更好,當然讀書不是隻讀書面潛在的文字意思更要重視書中內涵其中隱藏的到來從中發人深省。

讀書還能夠了解古今中外,從歷史中閲讀到許許多多的偉人他們的生平,從中瞭解到他們的成長和學習生涯,從而糾正自我,改變觀念,走出不一樣的,路,走上自己的精彩人生,當平靜心認真的融入到書本當中,把自己代入到書本內,學習和掌握其中的技巧,可以提高文學素養,能夠增加歷史底藴。

讀書可以成為一種休閒放鬆的活動,當心情緊張或者高興的時候都可以看出讀書來放鬆自己,同時讀書的好處很多,學習課堂上沒有教導的知識,很多偉大的人都非常愛讀書,就比如魯迅等大文豪都是喜愛讀書的,並且讀書能夠修身養性,能夠從書本中學到很多值得借鑑的道理,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寶庫。

然而想要打開就需要靠我們的雙手去揭開,需要我們耐心穩重的去完成,不能夠急躁,任何時候讀書都需要保持一個平靜的心,能夠安靜下來讀書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放鬆自己的同時,接觸到更多的東西,讓字更快的成長起來。

大學有很多人喜歡在課後做各種課外活動,我最喜歡的就是讀書,一個是我本來就喜靜。看到優美的文字闡述的道理從而感覺自己沒有浪費時間,畢竟一個能夠學習讀書的人都是有思想的人。讀書的方法和技巧需要通過自己去領悟。

可能是在家庭的環境的薰陶之下,我從小就能閲讀到何種書籍,因為爸爸媽媽皆是老師,所以家裏的學習氛圍一直都很好,家裏也有着一個書房,裏面堆放着各種名著,我閒來沒事也是閲讀了不少,慢慢的我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現在我到了大學依舊是如此,就算我有再繁忙的學業,我也不會丟棄自己的這個習慣,每週絕對會去學校圖書館借一本書看,這早已成了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讀書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安靜下來,不去想任何東西,當我心情煩躁的時候,讀書能讓我的心境平和下來,當我迷茫無助的時候,書中的知識也會給我指點方向,當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書籍就是我最好的夥伴。一個飽覽羣書的人才可以真正的理解什麼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東西是你話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唯有自己去閲讀去領會,十多年的讀書生涯,讓我這個人都變的不一樣起來,有同學説我這人為人敞亮,一眼都能看的透徹,讓他不由自主的想和我結識。也有同學説,我對於很多事情總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想,覺得我這個人很有趣,甚至我的老師也覺得我與眾不同,不説髒話,為人謙卑,給他一種高尚的感覺。這都是讀書影響我的東西,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跟在很多高尚的人在聊天,那我怎麼可能不受其影響。對於讀書我也是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

不讀無益之書,現在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盜版書就出來了,思想不正,三觀不正,胡言亂語的書籍多的是,我從來都不會去讀這類的書籍,因為我知道那無遺就是藉着讀書的名義墮落自己,讀書這麼多年,我見過很多同學被小説被迷了眼的,上課在看,下課在看,回到寢室的時候還在看,整個人完全的沉浸在別人的世界裏面,無法自拔,最終荒廢學業。

讀書可以讓人領略到很多的東西,就拿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來説,你能看到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深、你能看到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英雄氣概,你能看到神魔鬼怪世界的曲折離奇,你還能看到封建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的興衰消亡。書一本你要能用心去讀,這樣才能嘗試着去跟作者交談,體會到作者寫這本書的用意,這樣你才能從中受益。

在安靜的環境下讀書是最好的,讀書是可以讓你忽略耳邊的嘈雜,但是寧靜而致遠,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你才能讀懂書中更多的東西,那樣你看一本書的效率也是最高的,並不是説你看完一本書知道了裏面的情節、內容、人物你就算是讀書了,你沒有弄清楚這本書所要傳遞的思想,那麼就仍需再次細細的閲讀體會。

讀書真的可以使一個的人的思想、眼界都寬闊起來。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2

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在茫茫書海中要挑出一本最好最喜歡的實在不容易,因為我喜歡的書太多了,如果硬要我説出一本中意的書,那就非《西遊記》莫屬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經厲了九九八十一難,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想想自己平常做的事,不是半途而廢就是虎頭蛇尾。有時作業多一點兒就要發脾氣,作業少就高興得不得了,作業忽好忽壞,考試成績也不穩定。以後我可不能像以前一樣了,一邊玩一邊寫了。簡單題要做好,解決不了的難題要積極想辦法,找同學、家長、老師請教,這樣才會一步一步地戰勝困難。

去年期末英語考,我和媽媽利用每天晚上的時間複習單詞,練習句型,對話口語,真是太枯燥無味了,可我還是硬是堅持了下來,在不懈的努力下,幾百個單詞,70多頁的對話,句型全部被我消滅了。

我的親身經厲證明,只要刻苦學習,排除種種困難,就能取得今人滿意的成績。就像《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披荊斬刺,勇往直前,不斷跨越障礙最終到達了勝利的地方。

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休止符,只會隨着我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豐富……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3

冬至前後,即使是處於北緯大約27度的湘西南,北京時間早上7點鐘的時候,天也算不上是全亮。所以這段日子我每天早上趕到教室裏去的時候,早到的學生還只有一半。大概也是因為——比較其他事情而言——喜歡的緣故,一到學校我就愛往教室裏跑,並且要讓早到的學生一齊朗讀語文課本上規定要背誦的東西,除了以備考試,也謂之做晨課。這樣讀一陣子書,就又進來一個背書包的學生。這個學生一進教室就加快了腳步,書包也不會被甩到桌子上弄出很大的聲響,並且很快他就能夠找到語文書,翻到同學正在讀的那段內容,加入到做晨課的行列中來。後來的學生又依樣畫葫蘆地加入進去,一直到最後一個學生進來,這個時候早讀課的上課鈴聲大概也就要響起來了。

這些時間裏我在幹什麼呢,我就一直在感受這種讀書的氣氛與味道。它與教室外面幾堆小朋友打打鬧鬧的氣氛不同,也和別的教室裏小組長檢查家庭作業或者教師在趕早講課的味道不同。在早晨的教室裏,這種讀書的氣氛與味道還是比較討人喜歡。何況在學生讀的東西里面,偶爾還有像“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以及“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樣的好東西。

平心而論,學生們的書是讀得越來越好,因為有一個書讀百遍的道理在那裏。書讀多了,不僅其義自現,其味也自現。而對於這樣的一種氣氛與味道,據我所感受到的一些東西來看,學生們也還是比較喜歡的。這裏面除去朗讀本身的一些樂趣,以及如同佛門弟子做早課或者尋常百姓做晨練的氣氛,一場書讀下來,大概也就相當於做了一次有關口、舌、眼、耳、腦以及五臟六腑的徒手操。更何況對於小學生來講,在幾種讀書的方式裏,他們對朗讀特別是集體的齊讀還情有獨鍾。對於很多小學生來説,背誦課文是他們所不喜歡的,但是每個早上一遍的集體朗讀下來,結果要背的東西也就不經意地背下來了。

而因為大家都還算比較喜歡,我也就不至於因為要做這件事情而落到只顧自得其樂的地步。譬如一些老師説,他是很樂意教學生做題,給學生補課的,對於這樣的説法,我當然可以接受。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們又説學生的學習本來就是不快樂的。做一件事情,學生們都感覺不快樂,只有教師和學校是很快樂的,這算怎麼一回事呢。

在學習的問題上,喜歡與快樂是最高的境界,這個意思並不是我説的,是孔子説的。我是一個不大喜歡孔子的人,但是因為他説的這個意思,我很佩服他。一個把知書識禮擺在無上位置的老先生,都會承認喜歡與快樂是做學問的最高境界,——不像今天的一些先生,動不動就説學習是很苦的,快樂教育是沒有的。——我只能説,他實在是情不自禁地説了一句發自內心的好話。除此之外,我想強調的是——

第一,能夠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特別是能夠維持一些事情長久地做下去的,是對這些事情的喜歡。

第二,在制度、法規、責任、道德、權力、政績、利益等東西之外的一些事情,只能憑對這些事情的喜歡去做。而就一所學校來看,需要這樣憑喜歡去做的事情會有很多。

第三,雖然説做喜歡的事情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很有成就,但我想猶太人肯定不是衝着諾貝爾獎去讀書的,同時也不見得是為了要拯救他們的民族而讀書,而是他們喜歡讀書,覺得讀書這件事還算比較快樂,就像一些人覺得打麻將這件事情還算比較快樂一樣。雖然就喜歡的東西來看,兩者之間有等級差別,但裏面的道理是一樣的。總而言之,對於每一個人的每一件事來講,喜歡總是最高的境界。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4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歎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 、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温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説: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説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鋭;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温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説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悦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歎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温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説: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説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悦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5

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安利柯,這本書的原名是《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講安利柯是一個成績平平、不懂事的小孩子,他有很多的朋友比如説正直的長隆、“小石匠”安妮託......因為他的成績平平而且不懂事,所以造成他有很多的缺點,比如説他不愛關心人、不尊重他的祖國等等。

但是他通過朋友發生的事情,每月故事和爸爸、媽媽、姐姐的信改變了自我,一步步的走向完美。就是因為這些事情,我喜歡上了《愛的教育》。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天下沒有完美的人,所有人都是由缺點的。所有我也要變的越來越好,更聽父母的話,更加努力的學習!要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按照書上來做,尋找自己的不足,並改變它!我要讓爸爸媽媽為有我這樣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現在,我要謝謝這本書,他讓我暗暗決心改變自己!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6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也不得不佩服故事的主人公——海倫·凱勒。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海倫·凱勒的小女孩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小鎮上,在健康快樂地生活了19個月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使她變成了聾啞人,但她憑着自超強的毅力,在黑暗沉寂的世界裏度過了八十多個春秋,並完成了哈佛大學拉的克利夫的全部課程。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

沒錯你沒有聽錯,她是一個聾啞人。可為什麼她這麼厲害,對我們這些健康人來講能有這樣的水平已經是超乎尋常了,她僅僅是一個聾啞人。那為何一個聾啞人能做到,我們卻不能?那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去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再去除過年過節,我們一年其實沒有多少時間是在學習的,可我們真的在這些學習時間裏學習嗎?我們可能會開小差,遇到困難乾脆放在一邊做其他事情。而海倫·凱勒卻在不停的學習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她克服了困難,學會了説話。

馬克·吐温曾經這樣説:“整個19世紀,最值得關注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她用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女子。她用自己對光明和未來的嚮往,以驚人的毅力,告訴了人們:殘疾人也有自己的願望;殘疾人也有自己的未來;殘疾人也有自己的生活……那我們這些健康人要做什麼呢?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精神,不斷地學習,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為何一個聾啞人辦的到而健康人卻辦不到呢?讓我們學習吧,遇到困難都要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海倫教會了我們用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告訴了我們要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有教會我們用愛心去擁抱世界。

作為一個健全人,我們應該做得更好!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7

自從我讀了《快樂星球》之太空垃圾站的這本書之後,受益匪淺,對我的所作所為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我也認識到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環境衞生,同時我也明白了社會為何告訴我們把我們的環境衞生搞好。好了,廢話不多説,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快樂星球吧。

在一次打掃教室的時候,楊陽和何大力竟打掃出了6袋垃圾,正當大傢伙都覺得奇怪的時候,艾克和艾雪發現了黑暗星球的飛船在向地球投放垃圾。在這個危急時刻,艾克和艾雪在老師的幫助下,成功的種活了生命之源,這個危機才消失。

從今往後,我們要團結一心,愛護環境,讓我們的更美麗,讓我們這個地球充滿綠色。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8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曲調再次觸摸我的耳膜,我彷彿又看到學駱駝吃草的小英子、瘋瘋癲癲的秀珍和身世可憐的妞兒。

《城南舊事》是我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名著。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説,寫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雙眼,觀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惠安館”“我們看海去”“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些故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讀完這部書,我好像長大了。

拿起《城南舊事》的時候,書中的一切是那麼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和緩緩而逝的歲月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讀書的時候,最讓我感動的是文字之間盪漾着的一種淡泊與純潔。在半個世紀的離別中,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飄零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看罷,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温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樸素的東西,因為它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説它自己一樣,那樣的不疾不徐、温厚醇和,那樣的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我感觸最深的一章,寫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帶着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一樣。”就明白父親不能看着女兒上台做代表,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女兒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銘記在心裏,努力拼搏。文章寫英子父親病危,以花暗示了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現實,她鎮定地接受了事實,決定擔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了就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着不再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驀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説着盛夏的情懷......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懵懂,多了一份緬懷。落寞之後,那清越悠然、古樸婉轉的音樂仍在耳畔縈繞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9

在一個愜意的午後,我坐在椅子上,喝一口茶,細細品味着《最後一頭戰象》這篇耐人尋味、百讀不厭的故事。

這是關於一頭戰象嘎羧的故事,當它明白自己大限將至之時回到祖傳家冢迎接死亡,但嘎羧沒有這麼做,而是去了曾經與同伴浴血奮戰的戰場,挖了一個坑,讓自己歸還大地,與夥伴相聚。

在我原有的印象當中,大象是笨重的,是勤勞的,是温馴的,有時甚至是暴躁的,可是在這個故事中我認識到的是善良的,有情感的大象,讓我感受特別深刻的是這樣一幕:嘎羧的鼻子在被太陽曬成鐵繡色的粗糙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才昂起頭,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看到這裏,無數種複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有憐憫,有疼惜,有羞愧?我想他在回憶曾經奮勇殺敵的場面,夥伴們血流成河的浩壯之景,此時的他在呼喚着離去的夥伴,告訴他們我嘎羧來了,我要同你們一起永遠地長眠在這片我們曾流着我們鮮血的戰場,長眠在這塊“光榮”的墓地。

動物也是有喜怒哀樂的,是有感情的,它們知道感激,知道犧牲,他們之間有愛情、友情和親情,這些情感那麼深刻,如此恆久,有時甚至連某些人類所不及的,象與象之間尚且還有這樣偉大的情感和高尚純潔的心靈,那我們人類呢?為何不好好愛惜動物,與他們和平相處?不要讓最後一頭戰象成為現實。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0

書,給予了我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貧,但不可以無書。

寒假伊始,我便早早地制訂好了讀書計劃,選好了要讀的書,其中有名著、有童話、有小説、有散文……無論中外,寫得都是那麼引人入勝,使我得到了許多課本上得不到的知識。

我按照計劃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張潔的《美麗的約定》、《西遊記》、《三毛流浪記》等作品。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裏面的主人公阿遼沙為了能讀上一本書歷盡坎坷,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讀書的願望。在讀楊紅櫻阿姨於果:寒假讀書心得體會寫的《笑貓日記》和《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叢書的時候,感覺在每一本書中,有時它會讓你傷心、同情的落淚。有時它會讓你開懷大笑。有時它會讓你覺得自己身臨其境。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爺爺的一句名言,也同樣是對書籍讚美的一句名言。從這句話中便可以看出書在世界的地位是多麼重要,它的價值有多麼珍貴。正如高爾基爺爺所説的,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個一個的階梯,使人爬上高峯。但是爬上高峯的路是陡的、是險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讀一些不同的書籍就像是在爬階梯,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但也要會選擇書籍。一本好書就猶如是由鑽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無價之寶,其中所藴含着的知識與智慧是那樣的珍貴,書籍真可謂是人類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啊!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1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在這個漫長的假期中,儘管沒有老師的嘮叨,同學的嬉鬧,但是一冷清下來,反而覺得有些寂寞。為此,我也決定好好的利用這段時間,趁着這來之不易的平靜,在我還算寬敞的書房中來消耗一下我之前所儲備下的書籍。

我喜歡讀書,有在看到好書的時候將之先買到手的習慣。但隨着這個收集的習慣越發的不受控制,而自己的時間卻應為當初高中的時候越來越緊張。導致我的書房中放着許多來不及看完的書本。更可況,我還專門為這次的假期準備了一些書籍。現在,我來對這個假期以來我的讀書心得做一個總結如下:

一、讀書的思想

這段讀書的經歷讓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通過讀書,我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還擴寬了自己的思維,認識了書中大千世界。這樣的體會,讓我從書中的故事裏感受到了作者的想法。

對我而言,讀書就像是一場交流,無論是什麼書,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作者都會將自己的感情通過文字刻印下來,而當我與這些文字相會的時候,就如同在於作者的交談。

二、收穫的體會

我讀書並沒有固定的類別,無論是知識書籍或是小説散文,無論是古典名著還是現代文學……我都會去閲讀。但並不是説我就不會去甄選,恰恰相反,在選擇書籍的時候,我只會選擇那些對我有幫助,有能給我帶來提升的書籍。如:“那些名著,能幫助我提升自己的品德,或是讓我瞭解過去的世界。專業知識書籍的閲讀能給我的學習問題帶來幫助,或是讓我瞭解我所不知道的知識……”

這個假期裏,我的每次閲讀,都給我帶來了不少的收穫。我從精神的層面豐富了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取得了一瓢水。儘管這對於人生來説還是遠遠不夠,但也讓我對生活更加充滿了期待!

三、自我評價

在這個假期裏,我沉迷在書的世界裏,這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收穫和體驗。當然,我也並沒有忘記學校的任務和學習,讓自己整個假期過的充實而滿足。可是,反過來思考,我在這個假期中也同樣忽視了在生活中的體驗!書籍能給我們帶來的,僅僅只是知識和感受,為了生活能更加的出色!未來我也會讓自己多多的去體驗生活中的樂趣!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2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後,我從中瞭解到當時社會的混亂和勞動人民的苦難與辛酸。這是一個講述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慘故事,讀後令我頗為心酸。

祥子初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懇的勞動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努力地賺錢。經過了3年的努力,祥子終於買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祥子來説,是不知磨破了多少雙鞋和花費了多少心血換來的。但沒過多久,那輛新車被野蠻的大兵搶走,緊接着又被反動政府的偵探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命運一次次捉弄着祥子,他的夢想之火一次次被熄滅,但祥子仍不放棄,重新振作起來面對生活.繼續奮鬥。在此,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對祥子那種堅持不懈,為夢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而感動,對祥子一次次遭受厄運,飽受命運的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感受憐憫。這更加讓我領悟到人生要堅強地面對困難,要學會失敗後自己站起。

之後,祥子與虎妞在了一起,他用虎妞的錢重新買了一輛車。但好景不長,虎妞因難產而死,祥子不得已賣掉新車來料理喪事。祥子的心靈深受打擊,他的一切都化為了烏有。祥子的生活又如同一張白紙了,但他的裏卻烙下了深深的印跡,他買車的願望經過一次次挫折後,終於破滅了。後來他所喜愛的小福子上吊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社會的任何希望與信心,讓他像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上進好強淪為了自甘墮落。他熱愛生活與家鄉,但這接連的挫折讓他感到不公,他恨透了這個世界。

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示了上層人民的醜惡面目,他們的統治毀滅了勞動青年的希望,壓迫者下層人民。當時的社會是那麼黑暗,希望是那麼渺茫,生活是那麼艱難。

輕輕地合上書,靜靜地閉上眼,我彷彿來到了祥子的身旁,看着他一次次在痛苦中掙扎,默默地看着他遭受命運的折磨,無能為力地看着他越陷越深,直至被那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3

在我的心目中,《小學數學教師》就是我的良師。它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她的百家講壇特吸引人,教學點評忠懇,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

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衝鋒號。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

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勵志,尋到教學的“亮點”。

做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小學數學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認識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從他們的教學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手段,慢慢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中庸》是儒家經典著作。儒家思想自西漢以來,在社會思想上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也使得中庸之道不斷滲透,逐漸深入人心。中庸之道,慢慢演變成人們口中的俗語,過猶不及、執兩用中、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和取其正中”等。實際上,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其內涵實質是要求我們認識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對任何事物都持謹慎與理智的態度,不盲從、不躁動,適可而止。

儘管中庸思想有其自身的侷限性,但它確實包含着很多合理的因素。

時至今日,社會變遷,存在很多問題。中庸之道或許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劑良藥,緩解,甚至解決社會突出問題。

總的來説,所謂“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內在要求(人性、本心)為出發點和根本價值依據,在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環境)中尋求中道,也就是使內在要求,在現有的外在環境與條件下,得到最適宜的、最恰當的、無過猶不及的表達與實現。這也就是《中庸》所謂“致中和”、“合內外之道”。如果人們能恰到好處地這樣做,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4

《神奇聖人的16堂心學課》主要寫的是明朝著名心學大師陽明的心學理論,用小事例闡述心學的大道理,事例簡單,道理通俗易懂。

一是要立本心,不為繁華所撼動。每個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個人追求,堅持個人原則,不因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自滿,不因一時的失敗而氣餒逐流,做到“不因物喜,不以己悲”,淡薄名利。

二是要心懷海川,廣開言路納賢能。廣闊無垠的大海因為大度而能包容萬物,我們有的市民卻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做人要有海納百川的度量,方能獲得高山般的成就。三是要明確目標,人生有所追求。

孟子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

學生讀書心得體會15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説。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

據我瞭解,《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第一部。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可憐的高爾基3歲就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 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 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伊凡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 誼。可是,好景不常有,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 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着要分 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起先不怎麼樣,可後來又成了好友。 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 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裏,父母寵愛着,關心着,保護着。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説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説:“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從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