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總結

文化節活動總結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篇一:文化節活動總結

文化節活動總結範文

又是一年花紅柳綠,又是一年草長鶯飛,在20XX年這喜人的夏季,我們迎來了華夏學院,十週年校慶。為獻禮學院十週年校慶 我係特舉辦第三屆汽車文化節,本次文化節分為四大板塊1、汽車導購大賽2、汽車系實驗中心學徒招募3、面對全院老師提供免費汽車保養服務4、舉辦中國商務車發展前景講座。本次活動本着讓學生參加,為學生牟利的原則。多方面互動全院師生,讓更多的人蔘與其中。

汽車導購大賽是一次貼近實際的銷售大賽,邀請英菲尼迪公司主管為本次大賽做互動嘉賓兼評委。使參賽的學生更好地瞭解一線汽車銷售的前言。本次大賽的優秀獲得者還有幸參加了武漢龍泰元、武漢翰通、武漢英菲尼迪。在第十二屆華中國際車展的實際銷售工作,接觸更真實的客户,瞭解他們的一線需求,學以致用為以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汽車系實驗中心招募學徒成立實踐小組。小組成員本着能吃苦耐勞、老師推薦自願參加的原則。經歷了面試和後期篩選最終確定了學徒名單。學徒涵蓋了大一至大三各個年級,達到了很好地普及作用。實踐小組成員不但複習最基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掌握汽車保養、汽車發動機綜合檢測、四輪定位、五工位檢測等各種檢測流程。學以致用,掌握自己的本事才是學生的根本。相信參加學徒的他們會在以後走的更遠。

汽車文化節不光是針對學生,還有面對全院老師的免費無償保養服務,有車的不在少數但懂車的確很少,汽車如何正確保養,處理日常行車中的小問題,面對這些老師又不想去4S店,對此我係實驗中心為全院老師敞開大門,為他們提供免費服務,本次服務不光可以幫老師檢測維修車輛,還可以讓實踐小組的學徒有更多的實踐機會。一舉兩得。既提高本系影響力又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為普及大家商用汽車的知識和讓汽車學子更好地認準以後的發展方向。學工辦特邀請東風商務車資深講師蔣學峯蒞臨我院華夏講壇主講中國商務車發展前景。本次講座的成功舉辦讓全院學子特別是我係學子更好地瞭解了中國商務車的發展以及以後自己的發展方向。

本次汽車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不單單是一個活動的結束,而是一系列工作的開始。本次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了汽車系的一些政策,更重要的是辨清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

  篇二:國際文化節總結

親心茶藝緣是由四年級家委會承辦的中國道之茶道。整個活動可以概括為四方面:

  1.高雅中提高素養

清新雅緻的佈置彷彿向大家訴説着生生不息的文化馨香和精神餘韻。悠揚的古箏,如細水潺潺,婉轉清流,中華文化的風骨在學生的古箏聲中裊裊傳承。“未曾有聲先有情”,學生動情地演奏吸引了諸多來賓駐足觀看,親親學子向大家展現了良好的音樂素養,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我們選取了三位同學輪流演奏,在前期的準備中,這三位孩子在得到陳凌雲老師的曲目推薦後,一有空閒就主動到辦公室練習彈奏,這應該就是責任感的體現吧!案几上點綴着青松、柳枝、書畫,各式茶具錯落有致的擺放着,值得欣慰的是,從26號提前佈置完畢直到活動結束,沒有一位學生伸手隨意亂碰,都只是近距離地靜靜欣賞,細細感受。我們在大廳門口為全體學生準備了大茶缸,共準備了600多個杯子,一開始策劃時生怕出現學生一擁而上或亂扔紙杯的現象,於是安排了兩位家長志願者,活動開始後,家長笑言道: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非常有序,我們都不用管了。看來,親親學子的文明素養確實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高雅的場景佈置也是促進學生明禮修身雅言雅行的有效載體。

  2.賞茗中增添自信

款茶葉都用中英文標識,分門別類地擺放在長台上,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為了關注學生的多元發展,我們決定將靜態的茶葉展示動態化,也為了給更多的孩子提供平台,於是特地在班級中選取了6位平時表現並不出眾的孩子參加講解;基於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國際化視野,我們在最後一週將原計劃的中文介紹改為全英文,看着學生自信從容地展示,我確實被打動了,來賓們的連連稱讚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原來只要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平台,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我們確實需要放慢腳步,欣賞每一個孩子。活動開始前,孩子們還在互相鼓勁互相叮囑着:要注意站姿,面帶微笑,別給四年級和我們學校丟臉。聽到這句話時,我笑了,欣喜孩子們的天真,欣喜孩子們的成長。前一週,由於茶葉介紹涉及很多專業詞彙,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除了在校沈惠和我參與培訓外,放學後,還有家長志願者在班級微信羣中對孩子進行一對一地語音輔導。家長和孩子的這份堅持和執着給了其他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和觸動。

方桌前,我們的家長志願者用嫻熟的手法展示了精妙的功夫茶道,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響,茶道並沒有一個科學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茶藝師的表演和耐心細緻地解説無疑成了普及茶文化精神、引導我們如何領悟中國茶道的最佳載體。活動中,外賓們連聲讚歎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紛紛想要將茶葉帶回國,結束後,當學生將茶葉送到外賓手上時,在孩子們心中肯定油然而生了一種民族自豪感。活動也吸引了諸多家長孩子老師紛紛圍坐過來,4班的一位男生正是茶藝師的兒子,他邊給大家沏茶邊講解着喝茶、飲茶和品茶的區別,孩子們聽得津津樂道。這個孩子屬於班級的學困生,但是當他眉飛色舞地講解時,同學們都投以崇拜的目光,這不僅讓同學們初步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更是增添了孩子自身的自信。

不過遺憾的是,由於時間緊,又涉及到水和電的安全問題,因此我們在策劃時排除了培訓孩子做茶藝師的方案。為了進一步加強中華茶文化的傳承,接下來,我們年級準備請這位茶藝師家長在年級做幾次茶文化的宣講和茶道的表演指導,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從中受到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受到美的薰陶。或許還可以在學校的校本課程中增設相關課程,逐漸形成特色民俗教材,每個年級有不同的民俗課程,讓學生在瞭解民族風俗的同時,樹立民族精神。

  3.緣會中學習待客之道

古有蘇東坡的“從來佳茗似佳人”,今日我們“以茶會友聚嘉賓”。以茶會友,向來是我們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待客以清茶一杯,看似淡泊,實含深情。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主人的熱情正像爐火一樣熱烈。一波一波的中外來賓、家長孩子聞香而來,茶藝師為孩子們講解,當主人為你沏好茶時,你可以用上食指和中指在桌上輕叩兩下表示感謝,孩子們頓時就成了君子和淑女,同時也學習到了待客之道禮為上,待客之道茶為先。

  4.合作中提升凝聚力

看着忙碌的四年級大小志願者們,井然有序,迎賓、宣茶、引座、蓄水、沏茶、洗杯

付出更多的是前期準備。首先要感謝我們年級的班主任,正是她們的積極推薦,才組成了我們這一支凝心聚力的團隊。前期,我組織家委會召開了四次會議商討方案,提前將整個流程細化並做好分工,同時建立了微信羣,提高辦事效率。各項分工每個成員都搶着幹,沒有任何一個人拈輕怕重,這種熱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一個月來,一次次地調整內容,修改細節,一次次地逐字逐句校對,常常加班至很晚,想着這麼多的家長和自己一樣犧牲小家為着大家,我又何嘗不是累並快樂着呢?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家長的這份熱情與執着也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我們給所有的來賓準備了主題肩章貼在胸口,為了能讓大家更充分地感受中國的茶文化,還商討設計了一本有關中國茶的中英文宣傳冊送給所有的賓客。為了節約活動經費,所有的設計和翻譯工作全部自己承擔,其中部分翻譯工作也得到了英語組老師的鼎力相助,感謝團隊帶給我的力量。在大家的努力下,本次活動,包括燈光搭台共花費了四千餘元。

由於一般的茶席桌都是實木桌,之前一直苦於借不到地道的桌子,王嵐老師建議的書法桌一下子讓我豁然開朗。26日我們進行佈置彩排時發現之前申請的兩張不夠,這時候徐菊芬老師得知我們的難處後,爽快地答應將她場地上的3張書法桌讓給我們,於是,家委會們二話不説就搬了20張課桌椅去對調了3張書法桌。

“親心茶藝緣”不僅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個展示,更是孩子、家長與老師構建的完美團隊的凝聚,正所謂“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我們享受合作帶給大家的快樂。

國際文化節是我們學校向家庭化學校、國際化學校、和理想學校邁進的樞紐,給了每一位同學釋放活力,彰顯個性的機會,是實現個性化教育的重要平台。

27日上午親親中華情活動,無疑成了一個傳統文化集結的地方。孩子們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新奇、激動、溢於言表。每到一個場館,孩子們都沉浸在精彩的節目中,感受着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孩子們在中國道中體會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秀、中國韻等節目都給大家創造了一個施展才華、弘揚文化的舞台,同時也讓大家感受到了藝術的教育和美的薰陶;中國坊、中國畫中,孩子們那專注的神情,説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時,孩子們自豪地指着自己的作品做起介紹。為了更好地體現我們年段的育人目標之一“學會交往”,在前期對學生的教育中,我們着重引導孩子們在活動中做到言行舉止文明大方,積極與他人以及外國友人交流。

相信有個老師已經看到過一位參加中國頌的一年級家長寫了這麼一段話: “作為家長,本人昨天最感動的是四年級小朋友演繹的《少年中國説》。孩子們身着民國華服,靜靜佇立,當雄渾悲壯的音樂響起,孩子們開始朗誦“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聽到這兒,本人已經鼻子發酸,眼眶發熱。因為這突然讓我想起平時在柴米油鹽上計較太多,在五子登科上嚮往太多,很多時候已經忘了自己是個中國人了,也忘了告訴孩子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當誦讀到“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時,全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雷鳴般的掌聲,相信每一位家長的內心都共鳴了”感謝我們的老師和孩子,激發了大家的愛國情懷,拾起了作為中國人的信心。是啊,一個有理想、有素養、有健康的中國少年定能讓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學科活動兼容快樂益智於一體,孩子們都以小組為單位活動,井然有序,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鍛鍊。這樣的活動不僅讓他們感到了快樂,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每一個活動點的老師應該都能感受到,當孩子們順利過關得到一個印章的時候,那滿臉喜悦的神色是多麼動容。我想,如果每個活動能考慮低、中、高段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設置不同難度的項目,應該會有更多的孩子體驗到成就感。

第二天孩子們在美食節中飽口福,跳蚤市場中飽眼福,運動會上燃激情。營業員們在跳蚤市場中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其他孩子也從中樹立理財觀以及勤儉節約的美德,同時也在討價還價中提高了應變能力。運動會入場式上,我們年級的主題是品國學經典,做陽光少年,瞧,孩子們各個精神抖擻。比賽場上,看着那一個個奮勇拼搏的身影,怎能不為之動容。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年級組女子800米比賽的起跑瞬間,四(三)班很有實力的王靖菡同學,被其他運動員無意撞倒了。摔倒在地的那一刻,圍觀的師生和家長都驚歎一聲,想要上前攙扶,誰知她顧不上左臂的大片破皮出血,自己迅速爬起,奮起直追,從最後一名很快就追到了第一名,而且一直保持這個名次到最後,勇撥頭籌,為班級贏得了一塊特別有意義的金牌。家長的一番話更是表達了我們的心聲:“賽後,媽媽看到你手臂上磨掉的一大塊皮,很心疼,但更多的是驕傲,你有這種堅持的毅力,能吃苦,這種品質以後一定能讓你在人生中收穫更多的金牌!”孩子自己也在日記中説道:“熱血在賽場沸騰,榮譽在獎台收獲。不為鮮花的圍繞,不為剎那的榮耀,只有執着的信念,化作不停的奔跑,相信自己,我們將贏得勝利、創造奇蹟;相信自己,夢想在我們手中。”是啊,做一個有理想的追夢少年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第三天,走出校園秋遊,增長見識。今年的杭州低碳博物館之行,孩子們異常喜歡。對於一些低碳的新興技術很感興趣,不僅能看,更主要的`是還有很多動手體驗的項目。孩子們深深地被科技的魅力所吸引着,探究着各種科技。直到返校時還有很多孩子説:“我要爸爸媽媽再帶我來一次!”回校後,有孩子總結道:我覺得博物館電梯沒開,雖然我們走得有些累,但其實就是低碳的表現。同樣我們也在“我是小小評論家”的調查表中看到了孩子們的創新和思辨能力。

三天的活動結束了,很多家長也在不同的平台發出了感慨:感慨自己當初選擇親親是正確的,感慨學校高效的活動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感慨於所有老師家長同學的眾志成城,四4班有個家長在朋友圈中感慨:有幸參加了女兒學校的國際文化節,讓我毅然決定兒子今後也要報讀讀親親學校。家長對老師、班級、學校的高度認可鞭笞着我們需要不斷進取,做好做細工作,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為創辦理想學校而努力。

當然,每次活動都是對工作以及學生文明素養等方面的檢閲,我們年級的師生在以下方面仍需努力:

1. 孩子們在沒有老師監管的情況下衞生和文明意識欠缺,如何將外在約束向自主管理轉變值得大家深思,使得學生做一名真正有素養的親親學子

2. 有效利用運動會等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年級中在良性競爭的同時形成分班不分家的意識

3. 教師和學生應一起反思文化節中的得失,如何將學生對文化節的熱情帶到學習中去

  篇三:文化節總結

歷時三天的第九屆校園體育文化節終於順利落下帷幕。三天的時間裏我聽到最多的兩句話是:太好了!希望明年還這樣搞!這兩句話有來自於學生、老師的,也有來自家長和學校領導的。當整個活動落下大幕的時候,靜心回味從開始設計到活動的整個過程,頗有些耐人尋味的事情值得總結和反思。

  一、 活動主題的確定

舉辦一次活動,首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做什麼?也就

是如何確定活動的主題,本屆體育文化節以“學會合作、展示自我”為主題,是基於學校培養的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合格的人,“合作”能力是人在社會中交往、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處於基礎教育的學校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礎,我們肩負着這樣一個歷史使命。於是本屆體育文化節主題就此誕生,活動主題的確定,給整個活動一個明確有力的方向,給整個活動的順利舉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 以什麼形式出現

活動主題確定之後,接下來必須要回答的是:用什麼形式呈現?

第一個考慮的問題就是解放班主任,不給班主任在這次活動中增加額外的工作負擔,獲取班主任的積極支持。第二個和以往形式不能一樣,其目的也在於多為學生和家長創造不同活動的機會,並且想通過這種機會讓活動記憶深深紮根在每一個親自參與孩子和家長的腦海中,成為將來回憶學校生活的良好素材。在學校領導通過了大體方向和總體

框架之後,開始仔細構思活動細節,從歷屆活動中得到的啟示是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年級越低家長人數越多,年級越高家長人數相對較少,但都基本能夠保持50人以上的水平。因此,一個年級學生和家長人數六七百人,小小的一個操場如何讓全部人員都能夠參與成為設計構思的重要問題,根據學校的實際場地,人數均等分配後大約和上體育課每一個班級的人數相等,最後選擇了十二個不同形式的遊戲。遊戲到底如何呈現?什麼方法?什麼規則?一度成為組裏老師討論的重點話題,最後達成一致建議的是用實踐説話,付諸課堂實踐檢驗,最後一一落實敲定。

  三、 為何印製遊戲參與卡

遊戲確定之後,如何具體參與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為了增加趣味性,提高興趣和參與質量,二是為了留給學生一個活動的紀念。以往的活動往往結束之後,沒過多久,學生、老師甚至家長都會遺忘活動本身,值得紀念和回味的並不是很多。所以才想到給孩子一個小小的驚喜,一張小小的卡片足夠學生回味很長時間。如果保留時間足夠長,將來某一天實驗小學200週年校慶的時候,能夠從校友的後代中徵集到這樣的一張卡片,也是實驗小學輝煌歷史的最好印跡。

  四、 為何出現紅藍色印章

本次活動形式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活動的形式。在“學會合作、展示自我”為主題下,打破了班級的建制,成為一個遊戲“小超市”,為保證活動能夠順利舉行,散而不亂,秩序井然。紅藍色印章伴隨着遊戲參與卡出現了,而且在印發活動方案的時候,特別強調是“無條件服從”,藍色的小小印章在瞬間變成一張巨大的無形的網籠罩在整個活動的範圍。可喜的是,三天六個年級的活動,五千餘人次參與的活動中,蓋藍色章的學生只有三位。都是亂扔垃圾被蓋章,我們相信,這枚藍色的印章將會給孩子和家長一個長期的警示,或許是因為這枚藍色的印章會讓孩子改掉亂扔垃圾的毛病,這也是活動本身帶來的積極教育效果。

  五、 到底該如何頒獎

以往我們都採用每個年級前三名學校進行表彰,活動中都會出現很激烈的競爭,不僅僅學生較真,老師也當仁不讓,力爭為班級取得好成績。活動的形式變了,相應的獎勵機制也要發生變化,儘管是一張小小的獎狀,一旦按照以往的方式頒獎,可能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出現激烈競爭,各種違規違紀現象會層出不窮,這是制度原因造成的,怪不得老師和學生。實事上,在活動一開始,部分班級已經出現這樣的苗頭,家長和學生都卯足了勁,有打橫幅入場的,也有胳膊上懸掛各種絲帶做標記的,準備大幹一場,力爭好成績。在活動開始後,突然發現,橫幅根本沒法用,絲帶也失去了懸掛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才設置了全年級表彰的辦法,但為了稍作區分,設置了一二等獎。

  六、 時間如何保證

從設計開始,這就是個重要的問題,經過課堂實踐檢驗後發現,在規定的時間內,絕大部分都能夠完成,實事證明,六個年級平均下來,最高11.98枚印章,最低的班級也有10餘枚印章。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各個遊戲裁判點的巡視和對參與學生的隨機調查,靈活掌握休息時間,基本上做到了每天都有短暫的休息時間。

  七、 活動中發現的問題

1、 遊戲名稱: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遊戲的名稱還存在不嚴謹的問題,比如和活動主題的結合不緊密,前後不一致,沒有按照相應的邏輯關係呈現出來。

2、 活動主題理解問題:在活動中,或許是因為事先的宣傳不到位,或許是因為部分老師理解有偏差,對家長和學生活動佈置不足,出現了部分家長和孩子想盡一切辦法獲取印章的現象,甚至出現了圍住裁判強行索要蓋章、自己搶過印章蓋的現象,雖未極個別現象,也足以引起重視,這些現象的出現將活動的意義和性質瞬間變了味道,説明我們的前期工作還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3、 活動細節問題:比如準備活動的組織,一開始五個年級全部忽略,只有一年級的時候,才組織家長和學生集體活動,如此重大的活動,從組織者的角度來説,組織準備活動或者提醒做好準備活動都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遊戲名稱和規則事先印製好並且在各個遊戲點懸掛,讓參與者一目瞭然,自己閲讀規則理解後再參與,落實方案中“規則不禁即可為”的理念。

4、 人員培訓問題:從組織來説,活動本身參與的老師並不是很多,更多的裁判任務交給不同班級的學生承擔,事先對人員的分工和培訓工作還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有些學生不清楚規則,造成現場部分的誤解,需要老師出面解釋。

5、 活動主題的後續開發和落實:活動主題一旦確定,要確保其延續性和合理性,這是關乎學校對教育的深層次理解和方向的大問題。比如年年做下去,如何確定每一年的活動主題,而且帶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性,這是我們每一個教師都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至少考慮的是小學階段,即六年的活動主題,並沿着這樣一個活動主題不斷深入下去,將教育的功效最大化體現出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不同學科如何參與的問題,如果搞“校園體育文化藝術周”,要求全部學科全部參與,如何搞?怎麼搞?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再如,“合作”為主題的課堂教學問題如何落地的問題,能否結合活動本身搞一次全校性的以“合作學習”為主題的教研活動也是我們大家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