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精選23篇)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後一分鐘》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精選23篇)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

今天,我讀了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最後一分鐘》。通過讀這首詩,我深深體會到香港迴歸祖國是多麼不容易啊!

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和理解,我知道了香港迴歸祖國時,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

是什麼使香港被別國租界了那麼多年呢?原來是這一紙發黃的《南京條約》搗地鬼,是這不平等的條約使香港原離祖國而去,是着條約讓香港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是它使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撕碎。

另外,在當時,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中國還被迫簽定了《虎門條約》、《五門通商章程》等條約,進一步規定英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天津條約》、《望廈條約》等毒品戰爭簽定的條約舊有幾十項。從中我體會到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要受欺辱的無奈。

然而,今天的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是一個泱泱大國,民心歸一,國力正在一天天強大。我們終於楊眉吐氣了,在舉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和時刻,我國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997年香港迴歸,1999年澳門迴歸,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成功舉辦了第24界奧運會,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併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實現出倉活動的國家等。這一系列的大事件,足以證明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強大,足以確立我國現在在世界的地位和重要性,那些屈辱的歷史已成為過去,讓我們不忘歷史的教訓,發揚民族的自信心和創造力,共同祝願和建設我們美好的祖國。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2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最後一分鐘》這一篇課文,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的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已久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一百多年前,英國侵略者靠有害毒物加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香港被長期割讓給英國。雖然有骨氣的華夏兒女奮力反抗,但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導致中華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這些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恥辱與心頭之恨。而在香港迴歸祖國之際,壓在中華兒女心頭百年多來的恥辱終於被血洗了。香港迴歸祖國,是祖國日益強大與繁榮的有力見證,是對所有炎黃子孫的巨大鼓勵與鼓舞。這一刻,無數的華夏兒女留下了激動的熱淚,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

我們新一代的少年兒童,既要記住祖國的屈辱史,更應該發憤圖強,決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3

在那最後一分鐘,歷經滄桑的孩子—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同時,也訴説了所有人對香港迴歸後的衷心祝福。

一張發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那一張發黃的舊條約是《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還是《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我不知道,但哪一條都使香港人民受盡欺凌。在這片芳香的海港上,香江不會忘記一百多年前的離開,九龍不會忘記一百多年後的歸來。虎門上空的最後一縷硝煙,在百年後的最後一分鐘終於散盡。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一百多年的水火風霜,一百多年的屈辱磨難,一百多年的堅貞不屈,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代替了《上帝保佑女王》,英國的米字旗從香江的海空永遠地墜落,鮮豔的五星紅旗高高地勁揚在香港、九龍、新界—這方迴歸的熱土上。

一八四二年的《南京條約》,使香港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歷史的悲劇昭示我們:落後就要捱打,貧窮難以自尊。過去的屈辱,成就我們今日的輝煌,毋忘國恥,振興中華。

來吧!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大聲地告訴世界:“我們中國人是最強的!”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4

不久前,我看了一篇文章叫《最後一分鐘》。這個故事講了一人在海上游泳,可是被水帶到了一個小島上。於是他便開始搜尋食物,當他晚上睡覺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食物全沒了,於是他在一顆樹上了結了自己的生命。可正當他自殺完後的一分鐘,一艘輪船經過,發現了他。船長歎了一口氣説:“如果他再堅持一分鐘,也許會得到救助。”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這不正是和我一樣的人嗎?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準備去鼓樓廣場玩。於是,我們來到公交車站點等車,可是幾分鐘後連個車影都沒見着,我有點不耐煩了,急躁地説:“回吧!回吧!真麻煩,這車怎麼還不到?”我氣的直跺腳。又過了一會兒,哦!車終於來了,我心中暗喜,如果我剛才就回了家,廣場就去不了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

還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去醫院給姥姥看病,把我放到舅爺爺家。剛開始,我一點也不着急。可一看錶,呀!都過了一個小時了,爸爸媽媽怎麼還不回來?我有點着急了,一邊看着表,頭上直冒汗,嘴裏還小聲説:“怎麼還不回來?”又過了一個小時,我實在是沉不住氣了。於是我便哇哇大哭起來,舅爺爺怎麼哄我,我都不聽。正當我嚎啕大哭時,咦!媽媽回來了。我馬上止住哭聲,一頭扎進媽媽懷裏,就像個會變臉的人一樣,媽媽無奈地搖搖頭。這件事過後,我覺得自己讓爸爸媽媽哭笑不得。(.)

所以,我們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堅持,哪怕是最後一分鐘。也許在這一分鐘過後,會有更精彩的事等着我們呢!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5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篇課文,我的內心是百感交集,那種複雜的心緒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加以評説!

文中的內容讓我瞭解了舊中國的那段受盡屈辱的歷史……

香港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百年前的軟弱讓母親失去了這個可愛的孩子,英國這個可恥的侵略者從母親手中殘忍的搶走了這顆璀燦的東方明珠。為了達到永久霸佔香港的目的,英國侵略者破壞了香港的歷史文化,並強加給香港英國式的文化教育,一箇中國人不讓説中國話,不讓穿中國服裝,更不能在禮堂中央懸掛中國偉人的畫像,只能乖乖聽從侵略者的命令,做侵略者的僕人,一個香港人,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站在這塊土地的最高領導層,只能接受英國人的領導。香港!這個離開祖國母親的孩子,百年來受盡了委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把這個在外面受盡委屈的孩子接回來,成了每個中國人心中最強烈的期待。經過無數次的談判,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於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當香港迴歸倒計時牌上的數字為0時,大陸同胞沸騰了!香港人民也沸騰了!香港終於結束了英國政府的統治,迎着祖國人民的期待,回到的祖國的懷抱。百年裏的痛苦在這一刻煙消雲散,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情感噴湧而出!

這最後的一分鐘,彙集了全中國人民的心聲,體現出全中國人民的力量,這力量讓我相信:香港的明天會更美好!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6

當香港迴歸時,人們的心在沸騰!當讀完《最後一分鐘》時,我感到了香港迴歸的不易與人們期盼祖國的熱情。

香港,祖國七個兒子之一,它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可惡的外國人卻搶走了這片珍貴的土地,香港是我們中國的,為什麼搶走它?偷盜的事不是人的東西才幹的!如果我們搶走你們的領地,們會怎麼想?做了就要擔起來,中國人是不忘國恥的!別指望再改教科書,別指望再搶走財寶!別指望抹去中國人心中的陰影,別指望再和好如初!

就如文中説的,“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我們的靈魂。”中國的兒女擁有着強大的尊嚴,放心吧!我們不能忍受這樣的恥辱!我們要用行動來證實:我們才是最強大的!我們要用一句真誠的話語告訴你們:我們不記仇,但記辱!我們要用顆火熱的愛國之心表明:我們是一定要把我國領土要回的!我們要用眼神表示:我們是有尊嚴的!我們不能容忍你們的行為!一箇中國人,他們愛自己的祖國,一位外國人,也愛自己的祖國,各國都有各國的領土,為什麼去搶?撕裂土地,不要用鮮血染紅清泉!別連累了可憐的百姓啊!

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是展開的……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7

當香港迴歸時,人們的心在沸騰!當讀完《最後一分鐘》時,我感到了香港迴歸的不易與人們期盼祖國的熱情。

香港,祖國七個兒子之一,它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可惡的外國人卻搶走了這片珍貴的土地,香港是我們中國的,為什麼搶走它?偷盜的事不是人的東西才幹的!如果我們搶走你們的領地,你們會怎麼想?做了就要擔起來,中國人是不忘國恥的!別指望再改教科書,別指望再搶走財寶!別指望抹去中國人心中的陰影,別指望再和好如初!

就如文中説的,“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我們的靈魂。”中國的兒女擁有着強大的尊嚴,放心吧!我們不能忍受這樣的恥辱!我們要用行動來證實:我們才是最強大的!我們要用一句真誠的話語告訴你們:我們不記仇,但記辱!我們要用顆火熱的愛國之心表明:我們是一定要把我國領土要回的!我們要用眼神表示:我們是有尊嚴的!我們不能容忍你們的行為!一箇中國人,他們愛自己的祖國,一位外國人,也愛自己的祖國,各國都有各國的領土,為什麼去搶?不要用刀槍撕裂土地,不要用鮮血染紅清泉!別連累了可憐的百姓啊!

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8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首詩,我感到無比的激動!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卻被英國和法國強行佔有,並逼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島嶼,租期九十九年,將近一個世紀!文中有多少字眼刺痛我的心。那風雨歸程,那血和刀光,那虎門上空的硝煙。這揪心的話語,讓我不禁落淚河,聯想到英國殖民者強加給中國人的不平等的條約。我心中的怒氣就像火山一樣即將爆發!這可惡的侵略者,竟敢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使我們香港人民過不上幸福的生活。

最後一分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香港迴歸祖國的時刻,更使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難以忘懷。這“最後一分鐘”這正是香港迴歸祖國的最後一分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讓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這是極具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這一刻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希望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飄揚,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

那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零點的鐘聲。在這一刻響起,香港人民長久的期待,在這一刻即將實現!二百多萬香港人,十三億中國人,歡迎香港迴歸祖國!大家歡呼雀躍,深情祝福。

此時此刻,我懂得了“落後就要捱打!”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這個道理,只有國家強大了,別國才不會欺負你。我堅信香港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9

今天,我們學習了《最後一分鐘》這一課。學完了這一課,我心中充滿了希望與憤怒!

在1842年的`時候,英國強迫中國簽了《南京條約》,把香港割為英國的土地。在1997年7月1日晚上11點30分的時候,香港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之中。強租時間長達99年。當在和英國女皇談判的時候,中國人民終於把口氣變硬了!英國女皇説要奏他們的國歌到十二點,中國也絲毫不同意。當中國曆史博物館門前的香港迴歸倒計時錶上,當大大的零子出現的那一刻,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情終於噴湧而出。香港迴歸了!虎門上空的最後一縷硝煙,終於散盡了!這是多激動的時刻呀!我們不用再對外國人點頭哈腰啦!

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動,香港終於迴歸啦!又投到了祖國大地的懷抱之中,這時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呀!四小龍之一回到了大陸上,我們的發展一定會提高的更加快,我們的國家肯定會更加昌盛,更加繁榮的!

這時,我的心情也很憤怒,我恨英國的侵略者,大家都希望和平,為什麼又要戰爭呢?這樣肯定會導致兩個國家的關係,以後不要再戰爭了!我還恨原來的皇上、原來的軍隊,明知道香港是自家的土地,為什麼還要白白的讓給別人呢?在這九十九年中,我們的寶地——香港一定會創造許多的東西,可是都給了別人,這時多麼不公呀!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之後當國家的棟樑之才,只要那樣我們中國人才能挺直腰桿兒,在別人面前有面子,就不會忍氣吞聲了!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0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篇文章,我感到無比的喜悦。

歷經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於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交接儀式上,我們歡呼雀躍,喜悦不已,同時在這最後一分鐘裏,全國人民也對香港的迴歸給予了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雖然,以前我們中國曆經了百年滄桑,但是現在的中國已是個屹立在世界頂峯的國家,這也是我國日益昌盛的見證!

説到這兒就讓我想起了去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當二十九個大腳印來到“鳥巢”運動館的時候,全場幾乎沸騰了,我們歡樂,我們吶喊,“鳥巢”中心立刻變幻出了各式各樣的美麗畫卷,有淡淡的水墨畫,也有濃濃的水粉畫,好似身入奇境一般。最有趣的就屬活字印刷了,那一個個小方格上下浮動,錯落有致,從裏面表現出來的從古到今的三個“和”字更是體現出了中國文字的魅力!在場的外國人各個讚歎不已,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中國文字居然如此巧妙,比他們的“ABC”的結構更有趣味、情致。在奧運會上,我國的運動健兒更是為國爭光。他們勇奪第一,他們勇往直前決不遜色於外國人,完全把當年“東亞病夫”的帽子給摘了。中國在發展,讓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同凡響的中國。

如今,香港迴歸12年整,祖國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想到這兒,讓我感到無比的喜悦與自豪。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1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首詩,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欣喜。

1997年7月1日,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香港迴歸的倒計時牌上,當大大的零字出現的那一刻,十三億中國人的心中那股濃濃的愛國情感噴湧而出。

香港,你就像漂泊在外的遊子,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你回來的那一分鐘裏,我們無比激動,無比欣喜,但回憶起往日,我們感到非常憤怒,因為你受到了無數的屈辱,滿目瘡痍。那些可惡的侵略者,他們是歷史的罪人。

讀着這首詩,又使我想起了以前學習的一篇課文《璀璨的明珠》,它讓我感受到了現在香港的輝煌。是啊,香港連續多年被國際著名評級機構和組織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以對外銀行交易量計算,香港是世界第十五大銀行中心。以成交額計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亞洲第二大市場。香港也是衣服、鐘錶、玩具、電子及其他一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居全球前列。

最後一分鐘,香港已經掀開歷史的新篇章,永遠告別了以前的屈辱歷史。而我們,在無限的未來,要靠我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2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首詩,我為此感到十分自豪: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回來啦!

香港,被割讓給英國一百多年了,在1997年7月1日0時整,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倒計牌上大大的零字出現時,身為一箇中國人,真該為祖國而自豪。百年的痛苦和歡樂,積聚心中的愛國情感噴湧而出……

我想起了中國申奧成功;想起了08年奧運順利閉幕;想起了09年的春晚;想起了09年10月1日國慶節的閲兵式……特別是閲兵式裏那英姿颯爽,步伐整齊的女兵另我感觸很深。她們昂首挺胸,動作整齊,擺臂有力,真威武!我決心從現在開始,發憤圖強,等將來我長大了,我也要加入女兵隊伍,為國爭光……

經過這一系列的回想,我知道了為什麼英國會把香港重新歸還給中國。那不僅僅是因為條約已滿,而是因為中國正像一隻昂然屹立在東方的雄獅,在各方面都愈來愈強大。不過,我覺得還是有點遺憾,我為什麼不能早點出生,把那時香港迴歸的場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如今的香港在夜晚真算是“金碧輝煌”了,為此,我真的感到十分自豪,無比的驕傲。祝願未來的香港綻放出更亮麗的色彩!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3

在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由於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官員雙手顫抖的簽下了《南京條約》。在此時此刻,我們中國,就少了這麼一塊土地,香港,東方之珠,離開了祖國媽媽的懷抱。

直至有一天,那是1984年,香港已經被國外佔領了整整136年,一世紀之久。鄧小平終於提出“一個國家,兩個制度”的政策,使那一年——1997年7月1日迴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之中。

在1997年的6月30日晚,那一天那一年的那個晚上,舉國無眠!中國人,已經結束屈辱,重新站起來了!

當天邊最後一顆繁星繞過雲間,當時間的大屏幕上出現了大大的“0”時,百年的屈辱已化為煙雲。香港回來了!百年的離別終於在這一刻團圓了!

黃皮膚的臉上充滿感激和洋溢着激動,白皮膚的臉上充滿了歉意與真誠;黃皮膚笑了,白皮膚也跟着笑了。這次,不是勝利的笑,不是邪惡的笑,而是友好的笑,是對中國充滿了敬意。

母親呀,我哭泣,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雖然香港迴歸了,但我的耳邊依然迴盪着這首《七子之歌》……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4

讀完了課文《最後一分鐘》一顆後,我內心充滿了濃厚的愛國情懷。

本文記敍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的最後一分鐘着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寫出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文中第三小節介紹了種種不平等的條約和各種屈辱歷史,如今到了這時,作者早已把它在心中銷燬,帶着舒暢。痛快的心情去迎接終於迴歸大陸的香港。

而在生活中也處處有愛國之情: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後,運動員在行這公平。公正的比賽,當電視的銀屏上有中國對的影子時,我便立刻加油。喝彩。當銀屏上顯示中國雖金牌總數位列第一時,我的心中充滿了民族自豪感,不禁歡呼雀躍,恨不得鑽進電視機裏去鼓掌。

而本篇課文也讓我想起來身在異國,卻思念祖國的華羅庚:新中固解放不久,在國外留學的數學家華羅庚得知了消息後,不顧着國外幾十所名牌大學的重金聘請下,帶着一顆愛國之心回國。可路上卻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攔,經歷千難萬阻,終於回到祖國。他熱愛祖國的精神打動了我,我也是中過人,我也流中國人的血,所以,我也要愛國。

愛國這兩個鮮紅的大字雖然是那麼微不足道,但它卻可使一個身在異國的人,奔波萬里,回到祖國。今後,我也要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讓這濃濃的愛國情意延續下去。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5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特殊意義的課——《最後一分鐘》,在學習中我讀到了這樣一句:當一紙發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煙塵中浮現出來的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是什麼在緩緩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歡樂。咦?這是什麼意思啊?為什麼是舊條約?於是我打開電腦仔細地查了查,終於我弄明白了,這是1842年當時的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我便仔仔細細地看起來,誰知,我越看越生氣,特別是:4、割地,清朝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看到這裏,我眼珠都差點蹦出來了,心想:這可是中國一個不可分割的土地,他……他們竟然把它割讓給了英國強盜,使我們國家失去了這樣一塊美麗富饒的寶島,難道當時的清政府是真的那麼沒用嗎?我忍怒看下去,“什麼?”我已怒不可遏,“英法列強竟趁火打劫,可惡!可惡!”

“你在看什麼呢?竟氣成這樣。”老爸好奇地問。

“沒,沒什麼!”我忍怒道。

我繼續往下看,“什麼?”我再也忍不住了,“破壞中國主權,要使香港成為他們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基地,實在是太可恨了,嗚呼——”

不平等的條約不止這一條,還有隨後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這説明外國強盜正在加緊一步步地佔領中國。

我真沒想到,當時的清政府這麼落後,這麼腐敗,的確,旗人的馬上功夫是很好,包括射箭,但這又有什麼用呢?總抵不過侵略者的長槍大炮,一槍一個,一轟一羣,只能當活靶子。所以,我們必須要發展,必須要學習,提高科學技術,鄧爺爺不是説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嗎,落後肯定要捱打。令人欣喜的是,現在的中國不再是幾十年前、幾百年前落後貧窮的中國,現在的我們科技發達、社會進步,國家欣欣向榮,六十週年大閲兵上所展示的國威、軍威,使我們昂首闊步地邁步前進,驕傲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勿望國恥,振興中華”是我們應該銘記的一個警句,只有時刻把振興中華放在心底,才能不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才能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洗衣婆自助洗衣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6

讀了《最後一分鐘》的這篇課文後,我感到無比自豪。因為香港又迴歸了我們祖國的懷抱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傾訴了1999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熱情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的衷心祝福。在鴉片戰爭中,我們中國被迫簽了三個不平等條約,那是我們中國人恥辱的時候。現在,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越來越繁榮昌盛了。我們只要強大起來,侵略者就對我們束手無策,祖國永遠屹立在祖國的東方!

在簽下合同的那一剎那!我們中國人民的心都在流血,都在為自己的祖國的懦弱和無能自責中。在想着,為何自己現在的祖國如此弱小!正所謂:落後是要捱打的!這句話深深的映在了每個中國人的心上、骨髓上。從那一場交接儀式我就知道了!在旗杆上掛了99年的英國旗,現在終於掛上了屬於我們中國人民的國旗!就在那僅僅的最後一分鐘的時間也讓我們感到無比長久。當數字數到0的時候全國人民的呼吸都開始虛弱了起來,因為感到非常興奮!香港終於迴歸我們自己的祖國了,從今往後,我們的祖國不再是以前那樣弱小無能了!而是變得強大了!

在這最後一分鐘我們無比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7

很小的時候,便從爺爺奶奶口中聽説過毛澤東,知道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我也記得爺爺奶奶提起毛澤東時眼中流露出的崇拜和懷念,我當時還覺得好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青山處處埋忠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毛澤東,感受了毛澤東真真切切的凡人情懷和不同凡響的偉人胸懷。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在毛澤東卧室的寫字枱上,放着一封説了毛澤東的愛子在戰爭中光榮殉職,收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説一句話,只是一隻一隻的吸着煙,要知道,自己最愛的人去世了,誰都會受到打擊,哇哇大哭,甚至沒有了理智,而毛澤東不一樣,同樣是悲傷,卻不希望別人一起悲傷,祕書這時走來説:“彭老總來電,説岸英是主席的長子,請求破格將遺體運回國。”對,就應該運回國,毛岸英是主席的兒子,應該運回國厚葬,朝鮮就不同了,那邊正在打仗,兵荒馬亂的,頂多埋到土裏,這怎麼行?可毛澤東卻和我想法不同,主席認為兒子已經死了,自己當然很悲痛,可是在朝鮮戰場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讀到這裏,我深深感受到毛主席身上同時具有凡人的情感和偉人的胸懷,在極度的悲傷時競能想到別人的感受,是我們平常人所不及的。在主席簽字的瞬間下意識的躊躇了一會兒,是啊,這字一簽上,就意味着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這是多麼殘忍多麼讓人難以忍受多麼那決定呀。

第二天早上,電文稿上寫着一行讓我熱淚盈眶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是誰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們的毛主席,當我讀到文章的最後一句……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透過這句話,我彷彿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一位慈愛的父親在牀上輾轉反側,彷彿聽到了,漫漫長夜,一位慈祥的父親在牀上失聲痛哭,是啊,老來喪子,誰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橋頭中心學校五年級一班五年級:李子豪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8

當香港迴歸時,人們的心在沸騰!當我讀完《最後一分鐘》時,我感到了香港迴歸的不易與人們期盼祖國的熱情。

香港,祖國七個兒子之一,它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可惡的外國人卻搶走了這片珍貴的土地。

香港是我們中國的!為什麼搶走它?偷盜的事是不是人乾的?如果我們搶走你們的領地,你們會怎麼想?做了就要承擔起來,中國人是不忘國恥的!別再指望改教科書,別再指望搶走財寶,別再指望抹去中國人心中的陰影!

就如文中所説,“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注進我們的靈魂。”中國兒女擁有強大的尊嚴,我們要用行動來證實:我們才是最強大的!我們要用一句真誠的話語告訴你們:我們不記仇,但記恥辱!我們要用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表明:我們是一定要把自己的領地要回來的!一箇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一個外國人,也愛自己的祖國。各國都有各國的領土,為什麼要去搶?不要用刀槍撕裂土地,不要用鮮血染紅清泉!別連累可憐的老百姓啊!

經過百年的帝國主義統治,香港終於要解放了!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了!解放的那一天,我們中國人民、香港人民全都歡呼雀躍!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9

“最後一分鐘”?當你看到這首詩時,一定十分驚訝吧?不,在中國的百年屈辱中,這樣領土被刮分的歷史,早就不止這一次了。

《最後一分鐘》這首詩主要講述了當香港迴歸時,中國國旗冉冉升起,那些百年屈辱已經消失。在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迴歸中國。

當我讀到這首詩時,想起了澳門被葡萄牙侵佔的那段歷史:在清朝末年,葡萄牙藉口租地,佔領了澳門。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因政府腐敗無能,結果葡萄牙侵佔了澳門,直接佔為殖民地統治。在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條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葡國永駐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區治理它處無異”。想當年,如果那時我們擁有了先進發達的科技,有剛正不阿的政府,有源源不斷的財富,就不會造成祖國的大陸四分五裂了。

我們是中國人,絕不當日本人的奴隸;絕不當英法聯軍的受害者;絕不當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我們是炎黃子孫,唯有中國,才是我們真正的家!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20

1997年7月1日,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香港迴歸倒計時牌上,當大大的零字出現的那一刻,十三億中國人的心中的愛國情感噴湧而出。香港,整整被英國佔用了一百年呀!

當我看見,虎門上空的最後一縷硝煙,在百年後的最後一分鐘終於散盡,當一紙發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當英國的國旗慢慢降下,中國的國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從此,香港不再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你這漂泊多年的遊子呀,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最後一分鐘,是緩緩上升的旗杆——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從此,我們中國人民也站得更直了!

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昏庸無能,我們已日漸落後,當我們還在使用大刀長矛時,西方列強早已使上槍炮。列強的步步緊逼,清政府無奈之下,割讓了香港、澳門等地方,做為外國的殖民地,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歷史,讓我們不堪回首。直到一九四九年我們建立了自己的新中國,直到改革開放的春風颳遍祖國大地,我們才漸漸地擺脱了落後貧窮,一步步強大起來。

為什麼時中國在近代史上那麼落後,為什麼外國人總來侵略中國?“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國家強大才不會被人欺負。如果説,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由我們父輩多少年來努力的結果,那麼我們,則更要發憤圖強,祖國未來的騰飛還要靠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少年兒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最後一分鐘,香港已經掀開歷史的新篇章,永遠告別了以前的屈辱歷史。而我們,在無限的未來時間,要靠我們的努力,爭取祖國更大的騰飛!作文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21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高興。

香港被譽為明珠,但是在1842年香港被英國佔領,英國逼迫香港人民政府把香港割讓給英國統治99年,香港人民在這99年裏受盡屈辱,在99年裏時時刻刻想着我們祖國同胞們,時時刻刻想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一顆世界明珠就這樣被英國人搶走,他不僅僅搶走了香港,香港的土地,也搶走了香港人民的尊嚴。

1982年開始佔香港,九十九年的屈辱啊!1997年7月1日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香港人民終於與祖國的同胞們團聚了,我們祖國和祖國人民滿懷淚水慶賀這同慶的日子。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22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後一分鐘》讀完後,我受益匪淺。

這是一篇以詩歌的形式描寫了中國失去香港有讓香港迴歸的整個過程。

我知道了香港是在1997年7月1日迴歸中國的,懂得了作者的愛國之心,領會了英國人的可惡!體會到了清政府的無能和軟弱。同學們,是英國信守承諾,租期到了就把香港還回來了嗎?不是,是我們的祖國日夜強大,他們不得不還給我們。如果是以前的清政府,他們會把香港還回來嗎?不,他們不會。為什麼呢?因為清政府軟弱,根本不敢去收回香港!

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讓國家強大起來,不要讓它落後。因為落後就要捱打!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23

在清朝的時候,慈溪太后和一位洋人做交易。説要把香港轉讓給洋人一百年。在這一百年內,洋人多次想法設法讓政府把香港永遠地把香港讓給洋人,還説香港以前是他們的國土。自從我學了《最後一分鐘》這一篇課文,在香港迴歸我們祖國懷抱的時候,我的心情就像火山噴出溶江一樣,噴湧而出。在香港迴歸的最後一分鐘,就像兒子回到母親的身邊一樣。所有香港人民的歡呼聲變成了寂靜。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在百年後的最後一分鐘,百年的痛苦和快樂,都穿過了一滴滴的淚珠。

午夜,香港。讓我拉住你的手,傾聽最後一分鐘的風雨歸程。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是旗杆一一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是展開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寂靜中誰微微顫抖的嘴脣,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着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

所以。我是不會忘記國恥,我們也要振興中華!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