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推薦】

本文已影響 2.56W人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嚼醉蠅膜”會寫“園棚碰摘剝”等13個字。學習“奇異、花棚、豔麗、醉意、清脆”等詞語。

能力目標

學習作者細緻觀察的方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探索植物世界奧祕,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幾種企鵝及企鵝的一些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出企鵝的樣子。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教學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 宣佈課題。解題。

1、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 引導分析:從課題你能知道課文寫的對象是什麼嗎?從哪個講習班你還能看出課文要寫的重點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 讀中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

1、畫出生字,藉助注音讀準字音。有有興趣的學生可結合詞語查字典瞭解字義。

2、老師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3、説一説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4、質疑問難。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難,一般放在細讀課文時解決。有的問題則可立即解決。

(1)齊讀課題。

(2)(植物)(奇異)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三、自學生字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細讀課文1、2自然段。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瞭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 教師範讀課文。

2、 引導學生讀。學生邊讀邊想: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奇異的地方是什麼?

3、 引導學生學習第二三自然段課文,教給方法。

4、 教師出示思考題。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後組織議論。

思考題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麼?

(2)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

(3)這個自然段的第1句話和寫植物有什麼關係?

二、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1、 提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練讀。

2、 教師範讀,並指導。

(1)學生邊讀邊想: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奇異的.地方是什麼?

(2)學生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讀了第1自然段,你瞭解些什麼?

3、 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課文寫了哪種植物?(哈哈樹)是怎樣寫的?(先寫小星觸摸葉子角電而驚叫;再寫李叔叔的介紹。)它奇異的地方是什麼?(葉子帶電)

4、 引導學生理解最後一句話,知道這是全文的中心句,體會“奇異”的含義。

先帶着問題讀課文,分小組議論,然後組織全班議論。

讀後進行議論。熟讀課文不僅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三、 疏理全文,體會寫法。

1、 圍繞課後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敍的。

2、 引導思考: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麼意思,從哪幾方面寫具體的。1、 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敍的。

2、 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麼意思,從哪幾方面寫具體的。熟讀課文不僅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15奇異的植物世界

到植物園去參觀

在植物園參觀

作者的讚歎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

過程與方法

1.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

2.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

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與奧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所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蒐集有關奇異植物的圖片;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閲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是學生認知課文。體會課文。理解作者寫作思維的一條的途徑。在讀中學生可以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昇華。在這堂課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在自主。寬鬆的學生環境中獲取新的知識。主要抓住課文的二。三自然段進行有目的地教與學。整堂課都是緊緊圍繞“奇異的植物,奇異在哪裏?”這一個問題來學習的。通過學習每一處植物的奇異來理解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視理解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做到“綱舉目張”,抓住重要問題,引領教學全過程。使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得以突破。

教學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他們自身的潛能,在整個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主導者的作用,引領學生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的方法學習後面的其他段落,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課堂上,我要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採用大量的激勵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去理解重點字詞,誦讀相關段落,感受奇異植物帶來的欣喜。

教學過程:

(一)解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認讀生字和詞語:嚼 醉 蚌 花棚 剝皮 低窪 荷花 柔和 縮回 捕蠅草

3.(放錄音)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從課題看,同學們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從課題引入,複習前面所講內容,為今天的學習起到鋪路搭橋的作用。針對課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很自然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過渡:植物世界裏的植物究竟有多麼神奇呢?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星先後到了哪裏?觀察到了什麼奇異的植物?找到了用筆劃一劃。

師:你的思路真清晰,為什麼能這樣呢?因為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寫到哪。這是什麼順序?(參觀順序)也可以叫移步換景。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塊兒移步賞景。去感受每一種植物到底奇異在哪?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齊讀第一段。

(2)提問: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3)指名反饋。

小結:這一段交代了參觀的人物和地點以及嚮導。

設計意圖:通過這段的學習,教會學生寫參觀記一定要交代參觀的時、地點、人物,讓人讀了能夠一目瞭然。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找出這段寫了哪種植物,細心體會它的奇異之處?(用——畫出植物的名稱,用~畫出植物的奇異之處)

(2)(投影出示)走進植物園,一陣風吹來,大家聽到哈哈的笑聲。這兒明明沒有別的遊客,哪兒來的笑聲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們帶到一棵長滿果子的樹下,説:“這叫哈哈樹,樹上的果子被風一吹,就會發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①討論交流,指名反饋。(老師相機板書:哈哈樹→發出笑聲)

②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此段。a. 讀好問句,“這兒明明沒有別的遊客,哪兒來的笑聲呢?”這個問句都是有疑而問,要讀得短而上揚,讀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

b.讀好描摹人物情狀的詞語,如:“大家正感到奇怪”,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小星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情感變化,讀時可稍重些。

c.你喜歡這種植物嗎?試着讀一讀,喜歡的站起來帶着你的感情讀一讀。

③師生共同總結學法。

讀,自然段

找,地點和植物的特點

想,植物奇異的地方

讀,帶着感情讀,讀出奇異的特點來。

設計意圖:第二自然,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讀中理解。教師採用“導”的方法進行教學,並和學生一起總結學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下面我們就用剛才這樣的方法自己試着學習這部分的內容。

(2)學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來體會和理解植物的奇異之處。

(3)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帶電花→帶微電)

(4)①讀句子: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啊!”

②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誰知,他的手指剛碰到葉子,就感到一陣麻木,好像觸了電似的.。“啊!”他驚叫着把手縮了回來。(指名讀,比較不同)

指名學生朗讀本段,要讀出我們“不可思議。神奇”的感覺。

設計意圖:出示學法,便於對學生進行“扶”學,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在“導——扶”的過程中,通過讀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4.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學生根據學法,自主地學習這部分的內容。

(2)出示合作學習要求:(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①朗讀課文第4——7自然段,“—”線劃出介紹哪種植物,找出最能體現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用~畫出李叔叔介紹這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② 同桌進行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4)(出示課件)指名讀4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蠟燭樹的樣子嗎?師生合作讀讀。

(5)自由讀5自然段,想一想:為什麼管這種草叫醉草呢?自由讀6自然段,畫出書中描寫捕蠅草捕蟲的句子,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7自然段:女生讀小星的話;男生讀李叔叔的話;老師讀敍述部分。

設計意圖:由於2—7自然段的結構相同,我在自然段的學習中,通過“放”這環節,讓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調動。

5.學習第八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李叔叔帶領大家參觀了這麼多奇異的植物,你們最想説什麼呢?

(1)指名反饋。

(2)自由讀最後一段。

(3)為什麼結尾用了“奇異”這個詞語,引導學生知道最後這句話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感歎,是全文的中心句。(投影出示:多麼奇異的植物世界啊!)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這句話。

(三)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

課文通過記敍小星和同學們參觀植物園,李叔叔向我們介紹了六種奇異的植物,它們分別是……大自然的植物千姿百態,那學習了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或想法呢?

設計意圖:教師恰當的總結,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教師總結。

在自然界裏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它們猶如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老師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觀察,多看課外書籍,將來去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祕。

(六)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播放世界上其他奇異的植物,學生觀察,看看有什麼特性。

2.把自己知道的奇異植物,説給大家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採槐花勞動的歡快。

2.瞭解槐鄉孩子採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並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既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先學後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嚐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2.課件出示“我會讀”,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合作交流,整體感知

1.配樂、配圖朗讀,整體感知。

2.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3.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裏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4.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披文入情,品讀體驗

1.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複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2.討論:

a.槐樹什麼時候開花?那花苞什麼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麼?

b.槐米有什麼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3.出示重點段落並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槐鄉的孩子,( )就和槐樹結成了伴。槐鄉的孩子( )槐樹,( )海邊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頭。

勤勞的槐鄉的孩子是不會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 )來的。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體會槐鄉孩子的勤勞懂事。板書:勤勞懂事

4.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描述後讀句子,交流感受,體會槐鄉孩子的吃苦耐勞。(出示重點段落美讀:雞熱得耷拉着翅膀……知了(指導學生讀出天氣的炎熱);槐鄉的孩子不怕熱……就已經爬到小山了。)使學生感受到:天氣這麼熱,可孩子們卻不怕熱,上山採摘槐米。可見他們能夠吃苦耐勞。板書:吃苦耐勞

指名讀,評價,再讀。

5.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瞭解槐鄉孩子採槐花的方法,體會採摘槐米的快樂。(出示重點句、段來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鈎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板書:以苦為樂

6.學習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體會槐鄉孩子們的快樂。師出示課件,練習用“槐鄉孩子的籃子裏滿載着________________,滿載着________________滿載着________________”説話。

7.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後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並且説説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麼內容,自己為什麼喜歡。

四、總結拓展

1. 快樂不只來自於休閒、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品嚐勞動的快樂吧!出示課件:配背景音樂欣賞詩歌《一片槐樹葉》,愉悦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麼你有些什麼感受呢?

五、作業超市:

1.你平時進行了哪些勞動(或活動),它們給你帶來了什麼收穫和快樂?

2.回顧自己在學校或家裏參加某項勞動的經過再把它寫下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靈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相互尊重、和諧共處。

3.瞭解比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人和自然界的關係。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小魚有生命嗎?在困境中小魚能怎麼樣呢?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這條小魚在乎。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詞。

(2)在課文中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檢查自學效果。

(1)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小魚被困,男孩去救魚,和一個男人的^對`話。

(2)學生質疑。

通過討論,朗讀課文來解決,個別的放在學文時解決。

三、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1.那個男人在海邊散步,他看到了什麼?

小魚被困,處境極危險,“雖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們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裏的水就會被沙粒吸盡,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死去。”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小魚被困的無助。

2.男人還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麼?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裏的小魚,並且用力把他們扔回大海。”

“走得很慢”、“彎下腰”、“撿起”、“扔回”這四個動詞寫出了他全神貫注和不遺餘力的情狀。

練習朗讀。

3.男人忍不住了,問那個小男孩“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既然知道這種努力是無濟於事的.,那繼續幹下去還有什麼意義呢?有誰會感激呢?

小男孩怎麼回答?

“這條小魚在乎!”

他認為怎麼樣?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條小魚都是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都和人一樣有生存的權利,有獲得同情、關愛和幫助、呵護的需要。救活一條小魚就是救活一條生命。儘管這麼多小魚他救不過來,可是對於被救的小魚來説,他的^新學生不就意味着重新獲得了整個世界嗎?有什麼理由不傾情相救呢?別人在乎不在乎有什麼重要呢?)

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

齊讀課文,簡單瞭解故事發展的順序:

課文以“男人”的散步為線索,緊扣小魚的處境和命運,自然展開場景敍寫,最終使我們看到了他那迥異於成人的童心世界,喚起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重新審視,小中見大,意藴深廣。

板書設計:

這條小魚在乎

(生存的權利)

小魚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

男孩救魚:走彎撿扔

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3、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後記

教完這篇課文,不禁感慨:課文中的男人不是沒有經歷過童年時代,那麼他是怎樣丟失了一顆童心而變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過來説,若干年後,男孩也會長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時他還能保持這一顆純潔無暇的童心嗎?在人類不斷走向現代文明的進程中,怎樣消除這種隔膜和異化現象呢?令人深思。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5

1、通過本課學習,2、認識“陶、懦、惱”等6個生字,3、會寫“陶、謙、虛”等到14個生字,4、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御廚、奚落、懦弱,5、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閲讀課文,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寓言藴含的道理。

6、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7、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

讀懂課文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

瞭解寓言藴含的道理。

一、導入新課

1、 揭示課題:

2、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國王御櫥裏的兩隻罐子,你們仔細看看,哪隻是陶罐,哪隻是鐵罐,你上怎麼看出來的?

3、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從外形上看,左邊是鐵罐,是用鐵做的。右邊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邊還有美麗的花紋。從神態上看,鐵罐眉毛豎着,邪視着陶罐,嘴巴翹得老高,好象對陶罐不屑一顧的樣子,一幅驕傲自大的樣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鐵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樣子。從個頭上看,鐵罐自以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頭昂得高高的。)

4、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着一種探究的心裏去讀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重點指導“懦”(nuo)“惱”(nao)聲母都是鼻音n 3、讀下列詞語:

奚落 謙虛 傲慢 懦弱 輕蔑 爭辯 惱怒

相提並論 和睦相處 羞恥 氧化 無影無蹤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三、再讀課文,完整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國王御廚裏自以為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後,被埋在土裏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説話練習

1.鞏固詞語

奚落 謙虛 傲慢 懦弱 輕蔑 爭辯 惱怒

相提並論 和睦相處 羞恥 氧化 無影無蹤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自讀課文,感知陶罐和鐵罐的特點

1、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2、它為什麼看不3、起陶罐?請同4、學們自讀課文,5、用~~~畫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6、並對不7、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

8、學生自讀,9、教師巡視

10、學生交流質疑,11、教師點撥,12、引導解疑。

13、從找出的語句中可以看出,14、鐵罐有什麼特點?(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陶罐呢?(謙虛、友好、剋制)

5、從鐵罐對陶罐所説的話中你體會到什麼?陶罐聽了鐵罐的話之後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説明了什麼?

板書: 謙虛 傲慢

三、指導多讀,深刻體會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1、自讀課文,畫出鐵罐和陶罐的神態的詞語。

2、教師指導讀。(鐵罐的神態是:“傲慢——輕蔑——惱怒”陶罐是:“謙虛——自尊”)

3、同桌輪換分角色朗讀。

4、教師巡視、指導。

5、抽一、兩組在班上讀,大家評議。

四、揭示寓意,總結全文

1、許多年過去了,2、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麼變化?自讀課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鐵罐最終結局的語句。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乾淨後他説了什麼?這説明什麼?

學生交流,教師完成板書:

光潔、樸素、美觀 無影無蹤

3再讀課文,説説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麼?

4、學生交流。

5、教師小結

同學們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終謙虛大度,寬容自尊,鐵罐是傲慢輕蔑怒不可遏。我們應該向陶罐學習。

思考:通過學習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6

學習目標:

1.認識兩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養成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重點難點:

弄清老人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的原因;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過程

-、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找駱駝》這篇課文。

師:看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二、自讀自悟

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讀懂每段話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老人根據什麼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4)提出學不懂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個新詞?

3.討論提綱3題。

老人的`依據:腳印右深左淺左腳跛

左有蜜右有米馱着蜜和米

樹葉的牙齒印缺牙齒

四、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1.自讀,領悟情感。

2.指讀,交流。(引導:丟駱駝的商人當時心情怎樣?老人説話時不緊不慢應是怎樣的語氣?)

3.老師隨機範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總結

1.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認真仔細觀察,遇事要動腦筋分析、判斷。)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你怎麼做的?如果沒做成功,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裏人聽。

七、板書設計

6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着密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仔細觀察 分析判斷)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學生容易理解,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做適當點撥;教師也可以把側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學會認真仔細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上。該教學設計示例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但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上還是有些不夠。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區別“向”和“像”,學習並積累詞語“罕見、襲擊、氾濫、心甘情願、打擾”,積累描寫大風大雨的詞語。

2、分角色讀文,能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怎麼做的。

3、通過比較不同人在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體會牛頓對科學執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4、繼續幫助學生掌握整理“取得的條件”。

重點難點:

1、分角色讀文,能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怎麼做的句子。

2、通過比較不同人在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體會牛頓對科學執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媒體引入,體會暴風雨的程度

1、觀看暴風雨的錄象,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

2、個別交流

板書:罕見、特大理解“罕見”的詞意

3、找到描寫直接描寫暴風雨的語句

(1)媒體出示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風雨襲擊了英國。河水氾濫,樹木連根拔起。牛頓家的木頭房子咯吱咯吱地響着,彷彿要倒下來。

想象這場暴風雨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體會,練習朗讀。

師小結:這些畫面是我們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是對景物的直接描寫,除了這些,你還能從哪裏看出這是一場特大的暴風雨?自瀆課文,用“————”找出有關語句。

(2)交流出示

牛頓的弟弟妹妹緊挨着媽媽,他們聽着呼啦啦的風聲,心裏十分害怕。

牛頓的頭髮被狂風吹得亂蓬蓬的,渾身都被淋透了。

媽媽彎着腰,縮着脖子,頂着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終於在這空曠的後院找到了。(指導描寫媽媽的動作是為了突出風大,可以模仿動作,學會描寫)

師小結:通過人物動作、心情的描寫來突出暴風雨的程度,這樣的描寫我們稱為間接描寫。

二、揭示課題,學會質疑,理解課文

三、補齊課題:19、牛頓在暴風雨中

學生質疑

過渡:一般在暴風雨中,人們都很害怕,就像牛頓的弟弟妹妹那樣——可是牛頓卻不見了,弟弟擔心地問——妹妹驚慌地説——,那麼,牛頓到底怎樣了呢?真的被大風“刮跑”了嗎?你怎麼知道他並不是真的被大風“刮跑”的`?

理解“心甘情願”(查字典理解“甘”,再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第7第8小節,用“——”劃出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麼做的句子,用“~~~~~~”劃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句子。

(1)交流出示

“他像個瘋子般不停地在風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時候向着風,有時候揹着風。每跳一次,他都測量一下落點與起點之間的距離,用石塊刻在牆上。有幾次,他一跳起就用雙手把斗篷往兩邊撐開,樣子就像一隻蝙蝠。”

借用媒體講解“每跳一次————就像一隻蝙蝠”理解兩個“向”,動作理解“有時候向着風,有時候揹着風”,區別“像”與“向”

過渡:牛頓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真的瘋了嗎?

(2)交流出示

“牛頓真的瘋了嗎?不!這麼大的狂風他從沒見過。他很想知道這強大的風究竟有多大的力氣,能把他刮多遠?他要了解風力。”

再次理解“心甘情願”(教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正因為牛頓對於這麼大的狂風十分好奇,為了解風力,所以他‘心甘情願’地被風‘刮跑’,因為不是真的被風颳跑,因此,這裏的刮跑要加上“”

四、交流資料,完成表格,加深體會

過渡:就這樣,風一陣一陣地刮,牛頓一次一次地跳。那他什麼時候才能停下呢?這又能説明什麼呢?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8

每逢新春佳節,人們都要燃放爆竹。街頭巷尾,村裏村外,爆竹聲震耳欲聾。也許你會感到奇怪,爆竹明明不是用竹子做的,為什麼叫爆竹呢?

説來有趣,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那時,人們把竹子鋸成一段一段的竹筒,保留兩頭的竹節,把竹筒扔進火盆裏,竹筒一受熱,密封在竹筒裏的空氣就會膨脹,於是“啪”的一聲,竹筒爆裂了。爆竹的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

為什麼新春時家家燃放爆竹呢?

傳説在我國南方有一座山,漫山遍野長滿了竹子。山上有一種怪物。每當新年臨近時,這種怪物都要到山下村子裏偷東西吃。凡是與怪物接觸過的人,都會得一種怪病,不是冷得瑟瑟發抖,就是熱得渾身出汗,難受極了。

大家正苦於無法對付這討厭的怪物時,碰到一件意外的事。一次,幾個村民到山腰砍竹子,肚子餓了,就用幾個竹筒煮飯。這時,幾個怪物下山了。燃燒的竹筒發出“畢畢剝剝”的聲音,遠處的幾個怪物竟不敢走近。有個機靈的`村民又在火裏添加了不少竹筒,“畢剝”聲更響了,嚇得怪物拼命往山頂逃去。從此,每逢過年,人們就要燒竹子來嚇跑怪物,以求得新年的安寧。

燃放爆竹的風俗,我國早就有了。到了唐朝,火藥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用竹筒來做爆竹太不方便了,有人就想到了火藥。他們仿照竹筒的樣子,用紙捲成一個個紙筒,裏面放上火藥,一點火,就會爆炸,發出“嘭啪”的聲響。

春節放爆竹的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爆竹的製作越來越精巧了,有響一下的,有響兩下的;有大如竹筒的,有小如麥稈兒的,真是五花八門,品種繁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後的體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感悟秋天的美好。教學重點:邊讀邊想,能交流體會,自己創作詩歌。

教學難點:

創作詩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各種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的錄音帶。

2、配套的課文朗讀磁帶。

3、旋律優美的輕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展開想象

1、遊戲導入:同學們,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你們想欣賞一下嗎?下面我們做一個聽錄音猜聲音的遊戲,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後説一説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展開想象:聽着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裏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聲響錄音帶,引導學生想象並交流。

3、有一位詩人在秋天裏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麼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配樂範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3、指名學生讀,喜歡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1、品讀第1—3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邊讀邊展開想象: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方面來想象)。

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描述得美一點。

3、學生評議並補充畫面,把畫面説生動、説形象。

4、帶着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

四、品讀體會,昇華情感

1、指名誦讀最後一節。

2、交流:從這一節感受到了什麼?

3、帶着這種情感齊讀最後一節。

五、續寫,述詩文。

1、聯繫生活説一説,你還聽到什麼聲音?

(老師作一些提示,如蛇的聲音“噝噝”;蛙的聲音“呱呱”;燕子的聲音“喳喳”等等。)

2、寫寫,秋的聲音

師:是啊,秋的聲音令人遐想,秋的聲音令人陶醉??讓我們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組合成一首。

六、小結:

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悦吧!

七、佈置作業

1、給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收集有關秋的詩歌

板書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_______

看看,秋的色彩________

聞聞,秋的味道________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尋找關鍵語句,能歸納説出石榴的形態美和精神美;能聯繫時代背景理解作者託石榴之物,言頌揚我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品析、朗讀本文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學習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課文中描寫石榴枝幹、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徵的句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揣摩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的深層含義、表達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執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的追求。

教學重點:

1、找出文中描寫石榴特徵的句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聯繫時代背景理解作者託石榴所言之“志”。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託石榴之物,言頌揚我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朗讀法。

課前準備

1、利用工具書解決文中有疑問的字詞。

2、尋找石榴的圖片與資料,並與課文中的描寫加以對照。

3、收集前人讚譽各種花草樹木的詩文名句。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請學生介紹自己對石榴的瞭解。

2、簡介作者:郭沫若,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等,著有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蔡文姬》等等。

二、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1、劃出自己認為不理解的字詞。

2、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文章分為三個部分。

學生討論後交流。

(1)字詞

奇崛枯瘠犀利皓齒束縛盎然豐腴唾津勻稱柔媚爭妍鬥豔忍俊不禁

(2)明確本文的思路:作者按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構思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點明石榴的可愛。

第二部分(2—6)具體描寫石榴的特徵。

第三部分(7—9)抒發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三、學生朗讀課文。

每一位同學讀一部分。

四、閲讀第一部分。

找出表現了作者喜歡石榴的詞語。並思考作者是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種感情的。

明確:“最可愛”。將少數樹木與一般樹木對比引出石榴,表明作者對石榴的態度。炎熱的夏天,面對火熱的陽光而“開起了花”,在少數開花的樹木中又屬於“最可愛的一種”,由此可見石榴的不平凡。

那麼,石榴的最可愛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

五、閲讀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樣畫石榴的。

1、畫石榴的時候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明確:由枝葉到花朵到果實的順序來描寫石榴。

2、分三個層次。

(1)描寫石榴枝幹和葉片的特徵。

(2)描寫石榴花的特徵。(石榴花、石榴花骨朵、單瓣花)

(3)描繪石榴果成熟時的情態。

六、佈置作業:

1、認真朗讀課文。

2、字詞抄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結構。

2、描寫順序。

二、閲讀分析第二部分(畫石榴)。

1、描寫石榴枝葉的特徵。(第2段)

文章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將石榴的枝葉分別同梅樹和楊柳樹相比。肯定石榴取長去短的特點,用“風度”、“兼備”“捨去”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對石榴的讚美之情。

2、重點描寫石榴花的特徵。(3到5段)

第三段用“最可愛”領起全段,引出對石榴花的讚美:“深紅色”的以鮮豔的色彩動人,單瓣的“陸離”以色彩繽紛可以,雙瓣的“華貴”以華麗珍貴悦人,這就從形態色澤美的角度描繪石榴花的“最可愛”。而“對於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則突現了石榴花敢於同驕陽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點明瞭作者覺得它“最可愛”的深層原因。於是作者禁不住發出一句反問“那不是夏季的心臟嗎?”

第四段,形象地描繪石榴花骨朵成長演變的過程。用“奇蹟”一詞來讚美。

第五段,運用種種生動形象的比喻,展現了石榴花“一段妙幻的演藝”。

3、形象地描繪石榴果成熟時的情態。(6段)

先用幽默的反問扣住讀者,然後用擬人、比喻手法生動逼真地描繪了石榴果實成熟後開裂、露出排排子實的情狀,字裏行間充滿石榴的自豪和作者的欣賞之情。

三、閲讀第三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來抒發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的。

1、先説自己喜歡夏天,因為它象徵旺盛的鬥志,火一樣的熱情,進而傾吐“我更喜歡這夏天的心臟”之情。喜歡夏天是一種襯筆,用來襯托“更喜歡”,這就是夏天的心臟——石榴。

2、寫自己擋不住石榴的`誘惑。其實,作者明寫抵擋不住誘惑,真想嚐個鮮,暗寫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四、品味語言,理解關鍵句子。

1、理解文章關鍵句子。例如:“最可愛的是它的花,那對於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紅色的花”。(作者最喜愛石榴的花,因為它既有形態美——那深紅的顏色鮮豔動人,又有精神美——面對驕陽的直射毫不避讓,敢於抗爭。由此引出對單瓣和雙瓣花的讚歎,並把它視為“夏季的心臟”。)

2、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比喻、擬人、反問、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如“你看它逐漸翻紅,逐漸從頂端整裂為四瓣……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這裏連續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石榴花開放成長過程中形態色彩的變化,巧妙地讚美了它的形態美和靈秀美,使讀者由衷地產生喜愛和讚美石榴花的感情。)

擬人,反問(略)

對偶——描寫石榴的枝幹和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這裏用對偶,從正反兩個方面充分肯定了石榴枝幹和葉片的鮮明特徵,整齊的句式,易讀利記,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小結。

文章用準確凝練,優美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石榴的外在特點和內在品格,頌揚了我們民族美好的情操,表達了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謳歌了民族氣節和高尚情操,表達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六、佈置作業。為下列事物寫一段詠物寓理的話。

(例句)壁燈:位置算什麼,重要的是發光。

浪花:

信鴿:

松柏:

螺絲釘: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

知識 和能力

1.學會十二個生字以新詞,認讀兩個字;

2.能用“惋惜”造句;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我不能不講信用”這句話的意思;

3.選擇合作伙伴,自編自演課本劇;

4.瞭解宋慶齡為等候小夥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

過程和方法

聯繫生活實際,討論等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瞭解宋慶齡為等候小夥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從小就應該養成“講信用”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

朗讀課文,懂得從小就應該養成“講信用”的好品質;正確、熟練地書寫生字以及新詞。

教學難點 :

正確熟練地書寫生字;懂得從小就應該養成“講信用”的好品質。 查閲資料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準備:

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你們聽説過宋慶齡這個人物嗎?誰能介紹給大家聽? 激發興趣:你願意學習她的故事?

二、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提示:你能讀準每個字的讀音嗎?小聲讀讀故事。 提示:打開第六頁,誰能很快讀會生字表中的每個字? 引導:這麼多的字,你打算怎麼記憶它們? 提示:把你認為記得的方法介紹給周圍的同學聽! 同組之間交流組詞,爭取記住更多的詞。

你認為這課的生字哪個最不好記,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大家交流記憶方法。

彙報學習情況

(1)指名讀詞語:摺紙、花籃、第二天、差點兒、忘記、昨天、雖然、耐心、惋惜、急匆匆、惦記、一些、宋慶齡、解釋、敲門、吻

(2)字音:雖然 仍舊 差點兒 急匆匆 在家裏教同學小珍摺紙

(3)字形:説説這些自有什麼不同,你怎樣區分? 折(摺紙)(曲折)籃(籃球)(花籃)第(第一)(第二天)記(忘記)(日記)昨(昨天)(昨夜) 拆(拆壞)(拆掉)藍(藍天)(藍色)弟(弟弟)(兄弟) 紀(紀念)(紀年)作(作家)(作業) 惋(惋惜)些(些許)(一些)惜(惋惜)(珍惜) 匆(匆忙)惦(惦記)(惦念) 碗(飯碗)紫(紫色)(紫花)措(措施)(不知所措)忽(忽然)店(商店)(店門)

(4)字義: 惋惜:對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變化表示同情、可惜。 惦記:對人或事物心裏老想着,放心不下。

出示詞語

提示:這些詞語中你懂得了那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明白?

引導:你讀讀這句話的,説説你的理解?

提示:默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提示:哪些同學願意給大家讀讀?

三、練習。

出示:看拼音寫詞語

填上合適的詞語

四、作業。

1.聽寫生字。完成課後第四題。

2.查找關於宋慶齡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文。

師:誰想知道宋慶齡的詳細故事?趕快讀讀課文吧!

讀書思考:宋慶齡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從哪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懂得從小講信用。

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宋慶齡答應小珍折花籃的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讀出句子:宋慶齡拍着手説:“太好了!”此時它是什麼心情。

引導:宋慶齡想去嗎,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提示:她為什麼沒有去?

讀句子:忽然,她想起小珍要來的事,説:“哎呀,差點忘記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約好了,等一會兒她要來學折花籃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能看出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聯繫生活實際發談談你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提示:爸爸提供了一個好辦法,你覺得可以嗎?為什麼?

我一定要等她!(在不同情景中體會讀)

1.當她想起小珍要來學折花籃的事時,她説

2.當爸爸説回來解釋一下,以後再教時,她説

3.當她想到自己不能不講信用時,她説

你體會到了什麼?

如果你是小珍,來到宋慶齡家時看到的是大門緊鎖或一張留言條,你會怎麼想?

提示:宋慶齡等啊等,卻沒有等到小珍,等回來爸爸和媽媽做客回來,如果是你,你會後悔嗎?為什麼?

提示:小珍為什麼沒有按時來呢?你覺得她是“講信用”的人嗎?宋慶齡全家人,為什麼會心的笑了?

三、拓展練習。

提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激發興趣:誰願意把這個故事,表演給大家看?

四、作業。

佈置: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宋慶齡説些什麼?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3 我一定要等她

“我不能不講信用”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2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全冊教學反思

1、燕子

教學反思: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性不高。只有幾個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顯得死寂,沒有生氣。有可能是開學初,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的氛圍中。但是,迴響上一個學期,學生的發言還是有些被動。有時,公開課上,發言的積極性也都是經過反覆的鼓勵,甚至是物質性的獎勵所起的作用。就如體會小燕子飛行這一段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只要是發言學生的回答的確令人滿意,學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過”、“一轉眼“橫掠”……等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快。有的也能從中體會到燕子喜歡春天,高興了,還會變着花樣飛行。這些固然令人滿意。然而大多數學生當的陪客卻讓人揪心。這也應該是我課堂教學中需要突破的。如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討論,從而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閲讀的理解能力?

2、古詩兩首

教學反思:古詩作為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作品,是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重要的組成部分。入選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有許多描寫色彩的詩句。教學時抓住富有色彩的詞語,對於正確理解詩的意境、領悟詩的感情,有很大幫助。所以在古詩教學時採用了抓詩眼,釋詞,順句,連篇的教法。《詠柳》和《春日》兩首詩學生非常熟悉,早已倒背如流,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感情朗讀、背誦每個環節都非常順利,但是到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時就卡住了。孩子們有的拿出詞語手冊來解釋某些詞的意思,大多數能運用書上的註釋解釋。當彙報時他們充其量只能把幾個知道的意思,生硬地串聯起來,整句詩的理解聽上去非常彆扭。於是我進行意境的轉化教學,一節課下來,自認為學生應該瞭解了古詩的意境,掌握了古詩的大概意思。誰知轉過天來讓學生釋義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講述。原詩早已背誦的滾瓜爛熟,對其意境竟然朦朦朧朧。這是怎麼回事呢?是剛開學的不適應嗎?想想也許有其中原因的一點原因,但是最終可能還是在於教學方法與學生的認知接受能力上的差距,創造的教學情境不夠深入。每一首古詩,從意象到意境,都具有主觀情意與客觀事物整合生成的藝術境界,即情與景的相合相容。在古詩教學中,意象的解讀是基礎,只有入境才能入情,才能品味,才能催生精神感知。因而,古詩教學中,意境的感悟是實現情感體驗、情感獲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步驟。

3荷花

教學反思: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麼説這是一大幅活的畫?

誰是畫家?為什麼説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根據預設的教學流程,我正準備引導學生學習下文,小明忽然舉手發言:“老師,作者由美麗的荷花想到了畫。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説吧。於是孩子們爭先恐後發言了,應佳玉説:“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肖彩詩説:“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高波平説:“我想到了?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説紛紜。其他學生有的説課後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説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説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説得多好啊!實在令人欣喜。

4《珍珠泉》

教學反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深、綠、清和冒不完的水泡。抒發了對大自然景觀讚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熱愛的感情。教學中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首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課後的資料袋中瞭解到一些泉的有趣後,再讓學生讀課文,找出珍珠泉的與眾不同的特點,學生興趣盎然,發現珍珠泉有冒不完的泡泡這一獨特之處後,再讓學生帶着感情去朗讀,把趣味讀出來。再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課文的其它段落,感受珍珠泉的清與深及綠的特點,同時相機地指導朗讀,使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情感的體驗,感受到文中珍珠泉的美,在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師生對話氛圍裏,課文中的難點輕易地解決了。在對話中孩子們理解了課文,同時也不知不覺地遨遊了美麗的珍珠泉。

語文園地一

《語文園地一·介紹家鄉景物》教學反思1

如今,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交往昭示着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要説閲讀教學時,師生互教互學,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感受倒是容易,但是識

字教學則不然,總覺得比較單調。

5、翠鳥

教學反思:《翠鳥》是九年義務教材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觀察細緻,描寫生動,主要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表達了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外形,二、三自然段描述了翠鳥活動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在教學中,我緊抓三步:

1、三年級是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除了要繼續進行詞句訓練以外,段的訓練是閲讀訓練的重點。在段的教學中,我抓住一至三自然段為重點,首先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在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前,引導學生回憶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時,作者的寫作順序,而後放手學生自讀,帶着問題,往往比“空讀”要有實效。以讀導悟,只有學生讀準了,讀會了,才會去思考,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理清寫作的順序,抓住各部分的特點,最後達到感悟昇華。

2、抓住學生思維成長規律,促表象思維為理性思維,讀寫結合。學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閲讀方法,但生活閲歷比較淺,所學知識有限,思維特徵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本課第一自然段對翠鳥外形的描寫雖然栩栩如生,但因學生從未見過翠鳥,所以僅憑文字介紹依然無法使翠鳥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得鮮活起來。至於習作訓練,學生雖有嘗試的興趣,但因剛開始接觸,缺少方法與經驗,寫作前往往不會觀察,寫作時抓不住主要特點。針對學生的認知狀況,在教學中憑藉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的優勢,逼真地展示翠鳥形象,突出作者的觀察順序和翠鳥各部分的特點,可為學生提供一個理想的思維環境,使學生建立清晰的認知表象。針對教材特點,教學這一段時,教師把着眼點不單放在了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上,而是將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更學到了習作方法,促進了知識向能力轉化。

3、積累很重要。學生每學完一篇文章,我總會強調他們的詞語積累,比書寫,比正確率,比誰找的和老師找到的最多。以此促進學生詞量的積累。

6燕子專列

教學反思:上了《燕子專列》感受頗深,這是一篇發生在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內容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不是太難理解,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語句中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對學生進行愛護鳥類的環保教育。在課前我就向王老

師請教了課文中的重點,王老師説既然文章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就以愛作為主線來貫穿課文打動學生。

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就注重了這一個“愛”。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背誦第一課《燕子》中的第二段,感受燕子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是多麼快樂,在讓學生進入課文,本課中的燕子遇到了什麼困難?讓他們的心一下子為燕子的遭遇而調動着,為燕子的遭遇困難而着急着,而我也注重了每個環節導入語的設計,希望學生在充滿感情的導語的引領下,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又可以有舒服自然的感覺。而大部分學生也非常的配合,一堂課下來基本理解的透徹了,在朗讀方面都能體會到他們真的是進入了課文,被人們的愛感動了。但還有些同學在檻上我也感覺他很活躍回答問題也很正確,可為什麼一做作業就不行了,是不理解嗎?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教學反思:《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藴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學一開始,圖文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鬱鬱葱葱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後的圖,一邊説:“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後這麼美麗的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解讀文本,進行心靈對話。

閲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幹什麼?”學生們説出了“蓋新

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説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麼?學生都説體會到村裏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説:“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説“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後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後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帶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藉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説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後,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歎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8、路旁的橡樹

教學反思:我們都知道《課標》中對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教參》中也明確強調,略讀課文,在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即使有些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也可以留着今後解決。

在教學中我也清楚這些,但對其精髓可能還是沒領會明白,當學生困惑的時候總想幫忙,上着上着也就把略讀課上成了精讀課。就在前幾天第一次試教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於是我們校長和主任就給我支了一招,説你可以根據導讀中的問題設計一張測試卷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樣既做到放手,又真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確實有道理,但能行嗎?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我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教,沒想到真的可以,給我最明顯的、有別於精讀課的感覺是我可以放手了。

在今天的課堂上大家也能看到,完全是學生在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在認真地對待這張卷。而且經過幾次試教後,讓我體驗到了這張卷有他獨特的優勢,就是在有限的時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3

原文:

兩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國對希臘發動了侵略戰爭。希臘人民奮起反抗,以一萬人對付波斯帝國的十萬大軍,在海邊一個叫馬拉松的小漁村和敵人展開了決戰,結果大獲全勝。

為了把勝利的喜訊報告給首都雅典翹首以待的同胞,戰士菲利比斯不顧傷痛、飢餓和極度的疲勞,從馬拉松出發,向雅典跑去。他跑啊,跑啊,終於看到了雅典的城門。到達雅典的時候,他已經筋疲力盡了,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向迎接他的人們高呼:“我們勝利啦!”隨即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從此,馬拉松這個距離雅典約40千米的海邊小漁村逐漸被人們知曉。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會前,一位法國人提議,把從馬拉松跑到雅典作為一個比賽項目,用來紀念馬拉松之戰,紀念那位把勝利喜訊帶給人民的英雄。他的建議被大會組委會採納。

1920年,經過重新測量,確定這段距離為42千米195米。後來,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都採用這個長度。這就是馬拉松支運動項目的來歷。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通訊”的一篇主體課文《馬拉松》。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馬拉松的意義,即歌頌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馬拉松”這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知道馬拉松嗎?誰能説説馬拉松是什麼?”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馬拉松’,好嗎?”

3、板書課題:《馬拉松》(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正確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這篇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請同學接讀這篇課文,其餘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不是讀正確了。

3、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我們再自己讀一讀,爭取做到讀正確。

4、我們輕聲把這篇課文一起讀一讀,好嗎?

三、理解朗讀課文,體會“馬拉松”這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1、同學們,“馬拉松”一開始是什麼?那裏有一段怎樣的故事,想知道嗎?

(1)指名接讀課文1——4自然段。

(2)討論,並指名説説。

(3)説説:菲利比斯是一個怎樣的人?

(4)指導朗讀課文1——4自然段。

(5)齊讀1——4自然段。

2、在小組合作中學習:

(1)自由讀課文第5自然段。

(2)討論:馬拉松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有什麼樣的意義?

(3)指名彙報。

(4)喜歡馬拉松的同學起立讀第5自然段。

3、指名一個小組讀課文第6自然段。

(1)指名説説:馬拉松的長度。

(2)讓學生換算,感受長度。

4、齊讀這篇課文。

5、教師小結:

同學們,“馬拉松”這項體育運動,有着關於傳遞信息的動人故事,有着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四、拓展閲讀

1、説説:你瞭解到的,在馬拉松比賽中表現突出的運動員的故事。

2、説説:歷其他傳遞信息的故事。

3、書裏還有好多好多關於傳遞信息的故事,同學們趕快去閲讀吧。

3。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馬拉松》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在閲讀過程中獨立認識生字9個:璧趙秦藺殿顱齋奉僵;積累含近義詞素的成語;能區分“吩咐”和“囑咐”,並會正確使用。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完璧歸趙的故事,並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文中關鍵詞語來複述指定的課文內容。

3體會藺相如維護國家利益,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薩沙為什麼把雨衣的下部蓋在了薔薇花上,體會薩沙要做強者的志氣,感受故事中人們互相關懷、互相愛護的真摯感情以及“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教學媒體課件

課前學生準備收集《卞和獻玉》和藺相如的故事

教學流程1.故事導入:《卞和獻玉》

2.過渡:無價之寶和氏璧歸楚文王后,被視為國寶,在楚國曆代國君手裏相傳了370多年。楚國時期,七雄爭霸,各諸侯國都想把這塊稀世之寶據為己有。的“完璧歸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期間的一個故事。

3.板書課題,激趣思考:“完璧歸趙”是什麼意思?(注意:“璧”的字形)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並思考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糾正讀錯的生字新詞;指導讀難讀的句段)。

重點指導詞語讀音:和氏璧藺相如瑕斑宮殿頭顱齋戒弄僵

難讀句段:藺相如接過玉,退後幾步,靠着宮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氣壯地説:“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來。您要是逼我,我的頭顱和寶玉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説着,舉起了和氏璧。

3.交流:説説對“完璧歸趙”的理解。(最後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這句話,板書並讀一讀。)

説明:

(三)結合重點句子,再讀課文。

1.為什麼“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呢?

⑴引導學生學習1—3節,並思考。

⑵趙王碰到了一個什麼棘手問題?你能用上“如果……就……”來説好嗎?

(3)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藺相如怎麼説?(補充資料: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説∶“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沒去秦國之前,藺相如已想好兩個對策,可見這人做事_________

(4)交流,然後指導朗讀,體會趙王的無奈、藺相如的堅定。

2.藺相如怎樣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的?默讀4-11小節

(1)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脈絡

(謊指瑕疵,要回寶玉;理直氣壯,誓與共存;巧言拖延,爭取時間)

⑵抓住藺相如説的三句話展開教學。

①找一找:藺相如一共説了幾句話?哪幾句話?

藺相如知道秦王沒有誠意,上前幾步,説:“這玉雖好,可是也有瑕斑。讓我指給您看。”

藺相如接過玉,退後幾步,靠着宮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氣壯地説:“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來。您要是逼我,我的頭顱和寶玉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沒有誠意,説:“和氏璧是奇珍異寶。在我動身以前,我們大王齋戒①了五天。如果大王誠心,也應當齋戒五天。五天後,我再把寶玉奉上。”

②説一説:為什麼説這幾句話?

(看到秦王沒有誠意,要回寶玉以爭取主動;再一次試探秦王;爭取時間把寶玉送回趙國。)

(3)讀一讀:秦王為什麼乖乖就範?體會藺相如的智和勇。

出示撞柱畫面,重點理解第2句話,體會藺相如心情。

思考:如果秦王沒有勸阻,藺相如會不會與玉同碎?

①鼓勵學生做多種設想,並且説出根據;②什麼叫“理直氣壯”?③對於秦王的欺騙,藺相如有充分的理由不把玉交給秦王,誰能理直氣壯地讀一讀這幾句話?

品味“只好”

①理解“只好”的.意思;

②找到並讀讀“只好”所在句子,明白“只好”的前因後果,談談自己的體會。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歸納:在趙王為難之際,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國。從藺相如取回寶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氣壯地揭露秦王,從揚言要把“腦袋和寶玉一塊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舉行授璧典禮的主意,這一系列語言動作,都表明了藺相如的(隨機應變、大智大勇)。

(4)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讀藺相如與秦王的三句對話。

(5)故事的結果怎樣? (板書:歸趙。)

藺相如之所以叫人帶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是因為。秦之所以x下令放藺相如回國,是因為。

(五)學生參照板書複述完璧歸趙經過。

(六)作業:課外閲讀《湎池會》、《將相如》。

板書設計13完璧歸趙

謊指瑕疵,要回寶玉

藺相如理直氣壯,誓與共存智勇雙全

巧言拖延,爭取時間

本課小結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了解事情的起因,清楚地認識故事的歷史背景接着讓學生默讀重點段,並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品詞析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1、讀下面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1)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説:“這塊璧有塊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

(2)藺相如捧着璧,往後退了幾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説:“我看你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説着,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5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讚美了春天的美麗。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豎琴、明鏡,揭示春水的可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春天已經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全文語言優美,很適合朗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般技能: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在閲讀中積累詞語與優美的句子;

思想感情: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春水的可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仔細的觀察通過課文學習;

瞭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仔細的觀察;

瞭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學用具:

投影,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你喜歡春天嗎?你聽,有一種聲音,像小鈴鐺;是什麼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藍天?

這是什麼?(板書:三月桃花水)

二、聽錄音,讀課文:

1、放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標上自然段。

2、提問:讀了這篇文章,你知道三月桃花水是什麼樣的?

3、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春天的豎琴春天的明鏡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

三、品讀課文

1、再讀課文1-9小節,你覺得三月的桃花水美嗎?找出自己認為最喜歡的句子讀讀,説説為什麼?

2、小組討論:

指名説説

集體交流

3、重點學習3、4、5、6小節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你聽到奏出了什麼的'樣的樂曲?

(2)聽音樂,想像這種情景,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指名交流

(4)美讀3、4段落

(5)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配樂讀讀5、6小結

(6)説説明鏡中還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這樣的格式説一説我看見()

發現()

4、聽音樂朗讀3、4、5、6小結

5、説説你認為三月桃花水還像什麼?

(1)集體交流

(2)齊讀7、8、9自然段

五、師生溝通: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我們應該走到大自然中觀察

春天的變化。學完課文你還了解到哪些?説個大家聽好嗎?

板書設計: 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豎琴 春天的明鏡

比金子還貴 比銀子還亮

課後札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三月桃花水》這一課,我們能流利讀課文,下面老師想請一名讀得最好的同學到前現來給大家讀一下,哪位同學有這個決心啊?

二、回顧課文內容,説説三月桃花水是什麼

學生聯繫課文各抒己見。

1、複習課文內容:

2、作業交流:面對春水的力量,你想對大自然説些什麼?

展示畫的三月桃花水的景象,做一句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結合課文,説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較這篇課文與《春潮》有什麼不同?

四、學寫生字:

學生自學生字。

交流重點字:裊弦

作業設置:

摘抄表現三月桃花水的句子。

摘抄優美的詞語:選擇一個造句。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